首页 理论教育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基本内容

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基本内容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一旦确定,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对主题进行分解,分解主题的目的是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便于操作,问题便于解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活动就没有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后的大的活动计划表,一张张“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所呈现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的轨迹。

金凤区高桥小学 李月萍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学生问题意识、规划与设计能力、总结与交流能力、调查与访问的能力、实验与观察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一定要在具体操作过程进行。

一、对实践活动过程各阶段活动任务进行指导

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在指导制定主题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规划与设计能力

1.通过话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在分解主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一旦确定,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对主题进行分解,分解主题的目的是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便于操作,问题便于解决。分解主题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确定好主题后,小组成员围绕主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问题经过整理、筛选,便形成子主题,子主题就是一个个的问题。所以,指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分解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3.指导学生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环节要求学生制定课时计划表,课时发言提纲等,这些环节设计的目标就是在培养学生规划与设计能力。

(二)在实施阶段的指导

1.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活动就没有综合实践。

2.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搭建交流与展示的平台。学生参与活动进行阶段性的交流,在倾听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针对交流的内容进行质疑,学生本身是一个个的资源包,综合实践课又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一门课程,学生经验的获得在进行活动时获得的途径不同,方式也不同,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冲突,有冲突就有疑问,让学生善于抓住这些冲突,再实践,在实践中“求同存异”。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是在一段时间对某一具体领域开展的研究活动,但我们也清楚的知道,学生的意志力是需要引导的,需要培养的。学生往往开始很有兴趣,但新鲜劲过后就会停滞,或不知接下来该怎么做。这时教师就要组织小组进行阶段性的展示与交流活动,通过展示与专题交流活动,让成功的经验进行分享,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调整活动的方向步伐,帮助学生继续完成活动。

案例1:“与诗同行”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安排

金凤区回民一小六年级进行“与诗同行”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主题经过分解,某一小组学生确定的任务“了解诗的特点是什么?”“搜集描写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经典古诗”“举行诗王争霸赛活动”“制作与诗同行手抄报”“自编小诗”“写本次活动的体会”等活动。这些活动分解后,我们会发现,像“诗的特点是什么?”“搜集描写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经典古诗”“制作与诗同行手抄报”“自编小诗”是小组可以独立完成的,教师只要在适当的时候搭建学生交流的平台,使小组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收集和呈现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资料即可,但“举行诗王争霸赛”活动,这一任务显然是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在借本次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累古诗,教师就要精心指导好本次比赛的策划,策划的准备、实施过程就是活动连续的过程。“写本次活动的体会”是对活动整体总结,让学生完整感受这一次活动。这样的环节安排教师指导要到位,不能让活动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

案例评析:这次主题活动教师抓住实践活动中学科特点,并抓住学科探究活动的实践环节“诗王争霸赛”,指导学生策划、组织与实施,这样的安排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个活动的完整,使探究性学习活动具有实际意义。

3.指导完成实践活动过程。一个完整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要发现问题,提出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实施阶段要进行具体的实践探究,对活动过程要进行记录;总结交流展示阶段要整理活动的学习结果并进行整理分析,最后要举办展示交流和评价,引发学生的成就体验,在反思中实现提升。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完成这些基本环节,坚决不能半途而废,使活动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

(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无论以哪一条途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从准备阶段到实施阶段,以及总结展示阶段,我们都要能指导学生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1.收集信息。

在准备阶段学生以文本方式呈现的信息是“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有自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就已经解决了一半的问题。

实施阶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在这一阶段学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是技能技巧方面,或者知识方面,或者是方法途径层面,每个环节重点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在实施阶段呈现的就有所不同,收集的信息也不同,如在以劳技模式下的“传统剪纸”综合实践活动中,这一阶段的呈现就是学生一些剪纸方法的实践技巧和创作性作品,关于剪纸文化就可以办手抄小报,电子小报,或者PPT的形式展示。需要明确的是学生这一阶段的各种展示都不是最终的作品,是阶段性的,这些作品将随着综合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在继续完善。在探究性学习“走进森淼科技园”中安排的采访,使学生了解信息的来源,这一部分就可以安排学生采访并进行录像,然后进行资料的整理、总结。同时,学生要呈现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后的大的活动计划表,一张张“综合实践活动计划表”所呈现是学生进行一系列活动的轨迹。在总结展示交流阶段,信息经过收集分类进行整理,在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2.处理信息。

(1)整理信息。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信息的处理指按照资料的不同进行的分门别类进行的整理。

(2)处理信息。经过综合实践活动后形成自己的精神层面的体会、心得等。在经过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后,学生一定会对活动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对文化背景的,可能是关于小组合作的,还可能就是自己的态度、方法。与科学家一样,小学生同样具有创造性思维,所不同的是: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指向探索人类的未知,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指向继承人类的已知。科学家的创造水平,正是他小时候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只要不是模仿照搬别人的做法,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独立思考,独到见解均属创造性思维范畴。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是为了我们更好的进行下一次的活动。

案例2 剪刀可真神奇

金凤区第一回民小学 六(3)班 武非凡 指导老师 朱东琴

我是一名男生,不仅做事马马虎虎,而且可调皮了。但是自从上了综合实践课——“我手中的布贴”后,我这个男生可算是脱胎换骨了。

我在小组里担任纪律组长和剪刀工。记得在五年级时学校开展第一堂布贴课,做的是最简单的蔬菜水果。我、徐阳、魏佳杰等组成一个六人小组。其实我们并不懂该怎么做,只知道老师下达的任务必须完成,我们没有明确的分工,写的写画的画,甚至还有睡大觉的。好不容易在一块紫色的布上画出了一个茄子,现在终于轮到我出手了。说实话我拿起剪刀根本不知道该从哪下手,心里的着急和男生的马虎叠加在一起,一剪下去就剪过了头,接下来心里更没底了,整个手指失去控制了,东一拐西一拐。本来是圆头的茄子,被我剪成了有棱有角的长方体。我心里明白这样肯定不行,于是开始修剪,这里剪剪那里剪剪,一块大布最后被我剪成了小小的一块,还是叉叉牙牙,像是被小狗啃过了一样。果真我们被老师严厉的批评了。从那时起,我便不断勉励自己下次要好好剪。

如今我们的布贴课上了有一个学期了,我用剪刀也是有模有样。我舍弃了速度,一点儿一点儿的剪,那些边边角角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也不会再有剪过头或是没剪到的情况发生。

做布贴,我手中的这把剪刀可真神奇,它不仅能让布在我们手中展示风采,同时也剪去了我那毛毛糙糙的心,让我变得做事心细了,变得爱想象了,变的心灵手巧了。让神奇的剪刀在我们的生活中飞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案例评析:这是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体会,从这篇文章不难看出,活动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了变化,“它不仅能让布在我们手中展示风采,同时也剪去了我那毛毛糙糙的心,让我变得做事心细了,变得爱想象了,变的心灵手巧了。让神奇的剪刀在我们的生活中飞起来,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这真是实践活动课的魅力和价值所在,活动具有了课程意义。

二、对活动过程中基本方法的指导

1.调查与访问。

调查访问是我们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最常用的方法,在调查访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调查访问的能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知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而能力却永远伴随终生。”。学生经过亲身调查访问,不但会对他所调查访问的问题记忆犹新,可能还会产生其他收获。

案例3:“学做家常菜”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

这几天,老师让我们到小区去调查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怎样炸带鱼,油点子不会乱溅”,一位50多岁的阿姨告诉我说把鸡蛋打到碗里,带鱼在蛋清里先沾过了以后再进油锅就不乱溅了;一位奶奶说把鸡蛋和面粉放在一起搅拌,带鱼先在碗里粘了再炸;还有的说在油里放点盐就可以,他们的办法真多,我要回家试一试,看哪种办法最好。

案例评析:学生调查是一个很生活化的问题,恰恰是生活化的问题,使学生在实践这一方法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只要在小区,谁都可以问,答案也呈现多样化,又恰恰是多样化的答案,可以引发学生下一步探究的兴趣。

2.实验与观察。

培养学生实验与观察的能力,就是让学生通过亲手做,亲眼看,学生在亲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一步步进行观察,一点点获得直接经验和体验,在亲手实验和观察的过程中,探究事物的本来面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一步步引导他们向未知领域探索。

案例4“绿豆发芽”主题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我们进行“绿豆发芽”的实验,先把绿豆泡在碗里——当绿豆变得非常饱满,表面出现微小的褶皱后,把绿豆转移到一次性纸杯——几天后,绿豆表皮破裂,顶出白色小芽——三天后,小芽变长,绿豆裂开,两片叶子从裂缝里长出来——豆芽的身体变瘦,叶子嫩黄,一点点长大。

案例评析:观察能力的培养提供主题活动,结合科学课中的“种子发芽”设计的“绿豆发芽”主题活动具有学科特点,让学生记录、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就是这样一个个小的操作,让学生愿意动手,在操作中学习实践的方法。

3.技术实践。

技术实践指在以劳动技术统御其他领域模式下学生的主要活动。技术实践是劳动技术领域最为重要的活动方式。技术实践的目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学生能力。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次形成的,需要理论指导下反复的练习。同一个主题技术的层次也不同,通过不断练习,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在此基础上,再实践、再创造,把自己的经验与已形成的能力进行整合,进入较高层面的实践,以获得新的技能。

4.社会实践与宣传。

社会实践与宣传是社会实践领域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通过社会实践与宣传,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学会与不同的人群沟通,交往,学着关注社会焦点,学着参与社会活动,成为社会人,体验社会不同现象,体验人与人的关系,在活动实践中,开辟新的学习领域,新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向社会学习,而不是仅仅限于家庭和学校的生活,仅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

5.文献研究。

主题活动的开展要有计划性,还要有科学性,计划性和科学性离不开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我们能够把握这一主题实践已经形成的成果及未知的领域,便于指导实践,也便于进一步开展研究,文献研究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三、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指导

1.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基本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域是比较宽泛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领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一定会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实践活动不是无知的实践,是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知识及实际整合的过程,与实践活动验证的过程,是知识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在学生头脑心灵进行反应的过程,经历这样一种体验后,知识便根深蒂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基本知识的获得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体现。

2.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求教师要关注基本技能的获得。

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要形成一定的能力,如观察、访问、动手、思维等,这些能力的形成是通过一个又一个的主题活动的开展逐步形成,通过实际操练潜移默化的让知识转化成能力。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没有能力培养的实践,实践的过程,是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是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