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教师的指导任务是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浅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贵阳市白云六小 程丽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是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共同的挑战。没有教师的指导,再好的课程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在实际操作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辅导。教师对落实本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如何进行有效指导,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转变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应仅限于三尺讲台,当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必须转换角色,更多地融入学生之中,领着学生走向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教师,我们不应充当学生活动的旁观者,而要与学生一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背景,尽量营造民主、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指导、帮助、诱发学生新的发现、新的开掘。在一系列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互动中交流,使之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比如,在开展“水果知识知多少——话说水果”的活动中,教师参加学生的探究小组,与学生一起制订研究计划,一起搜集资料,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引导学生高效、有序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过程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活动实施阶段尤其重要,指导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方法意识,并跟踪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全过程,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深度参与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在学生“做”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教师的指导任务是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各个阶段的指导内容应有所不同。

1.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准备

准备阶段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组建活动小组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认识自我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制订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能力;针对活动主题,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与处理信息,为活动的实施奠定必要的认知基础,提供充分的准备。

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以从封闭的课堂走近自然、走向社会,这无异于给学生刻板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一缕阳光和一丝活力。而指导学生选择主题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活动主题确定阶段,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其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教师可提供若干个有益的活动主题,供学生选择。随着学生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确定活动主题。在给学生提供的主题研究中我们也紧紧与学生实际生活,与学校实际相结合。选择以下课题如:“有限的水资源”“走进秋天”“保护我们的牙齿”“节水从我做起”。因为我们学校离厂矿比较近,大多数学生家长都是厂里职工,因此,我就因地取材,给学生提供课题:“铝矿石的来源”“怎样解决水污染”“电解铝是什么?”“氧化铝是什么?”等。另外还根据学生们自己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由学生讨论后拟订主题,教师给予指导。如:学生提出“贵州少数民族”主题进行研究,这时,作为教师就要对学生说明:课题的选择一定要小。如果过大,研究起来就没有指向明确的内容,收集资料时会觉得这些也是,那些也是,研究成果也只能是一些资料的再次呈现,缺乏自己的东西,那也不能称其为研究了。最后,教师提出将主题改为“贵州苗族饮食习俗的研究”,这样,每一个课题组才能把自己的课题研究搞得有声有色。

因此,教师在选题的指导上要把握方向框定范围,向学生提供的可选题目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题目太大或太难,学生会感到力所不及,面对过度的压力极容易表现出消极的退避;题目如果太小或太简单,学生又会觉得缺乏挑战性,感到索然无味,因而使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要使学生真正锻炼能力,教师必须通过把握选题的方向和范围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达成。

3.指导学生应用各类科研方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只是对教师指导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什么样的方法。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如学生在进行“水污染研究”这个课题时,就确定了活动目标:(1)通过调查、收集资料和讨论等,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简况及家乡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情况,加强学生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让学生知道水质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污水中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等可引起传染病的蔓延。水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人畜中毒。(3)通过小组活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态度与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在这一课题中,学生就用到了一些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在社会调查法中还有:抽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采访等,学会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进入实施阶段,则采用调查法,围绕中心问题有针对性地搜集证据,并采用实验法进一步论证自己的结论。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教会学生科学地认识程序和寻求知识规律的思考途径、诱发他们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

4.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活动

(1)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如“家庭垃圾的处理”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开发实施的,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的充分发挥创造空间,教师是 “活动”的主角,学生是“活动”的配角。在活动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还要给他们提供充裕的共同讨论的时间。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做到: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不揭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教师不示范。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地将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4)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想方设法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和发现成功带来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为其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5.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科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如:问卷调查,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还可以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这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在开展“保护环境”主题研究中,就体现了在生活实践中,时时是教材,处处都是教育。学生的各种亲身体验是在书本上,课堂中难以获得的。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要科学地“引”、艺术的“导”,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6.指导学生总结评价

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和交流。同时在总结时要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在活动总结阶段时,如我校黄老师在“与奥运同行”这一主题中,各小组确定汇报方式之后,在演练过程中提一些建设性意见,成果汇报是这节课的重头戏,成果汇报时,同学们大胆展示活动成果,充分展示自我风采,成功体验了快乐。学生在展示的同时,教师出示了一个巨大的漂亮的奥运五环贴在黑板上,又安排学生收集了奥运会旗、国旗、奥运贴画、奥运头带等饰品带到了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道具为这堂课烘托了气氛,使课堂显得生气、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总结评价中还要注重人文价值的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这不仅仅在于让学生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样”,还要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它“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学生的健全发展。”总结评价过程中,学生要将通过各种渠道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和整理,提炼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或小论文,这些都是有形的成果。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评价指导中,不能把目光仅仅定位在那些有形成果之上,还要从无形的成果中发掘出其中的人文价值:比如,通过环境调查的实践,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正面临的严重的环境危机,而且还要使他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回顾解决困难的过程和感受,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成就感的体验,而且要引导学生养成通力协作的精神,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并鼓励其迎难而上的勇气;在总结与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实事求是;活动结果的表达方式应多样化;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总结与交流,获取知识、深化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思想意识和个性。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过程的分享者。教师有效的指导要随时随地、细致入微,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在学生疑惑时给予点拨,在学生退缩时给予鼓励。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身经历,体验探究的快乐,激发创新的兴趣和欲望,成为关注和仰望天空的人。因此,作为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综合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指导,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