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就业工作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高校就业工作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我校本部、商学院、高职中,女生就业率普遍高于男生,这和实际上就业活动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完全不一样的。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但基础还是在院系。各级领导都要把就业工作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长周济在今年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了“一把手工程”。

高校就业工作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去年我校就业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业率在全省高校位居前列,为我校发展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外部环境,这与各院系和有关部门的辛勤努力是密不可分的。06年就业工作形势更严峻,任务更艰巨,为了做好工作,我谈两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和积极探讨05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

1、性别差异问题。在我校本部、商学院、高职中,女生就业率普遍高于男生,这和实际上就业活动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是完全不一样的。例如,本部男生的就业率只有89.2%,女生却有91.1%之高,高出2个百分点;在商学院,男生86.93%,女生96.50%,高出10个百分点;高职男生77.42%,女生86.86%,高出9个百分点。我们要探讨其中的原因,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实际上的性别歧视,为什么我校却倒过来了?要总结一下原因,以便推荐更多的女同学就业,提高整体就业率。

2、就业去向和地域分布问题。我校约1/3的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就业去向是民营企业占了33.48%。地域上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一带,这可以理解,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对人才吸纳量大,为我们开拓了广阔的人才市场。这些地区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要分析这些情况,调整方向,主动深入到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大力争取人才市场的份额。加强了这一块的工作,就业率也会提高。

3、生源地就业率偏低的问题。根据各个学院统计,回生源地就业的人太少,去年回去的才200多人。不可否认,我们在提高就业率的口号下,不管什么途径,都要争取人才市场份额。但是,我们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回去?简单的说,农村生活条件差。但是中央非常重视“三农”问题,现在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果农业大学的学生不在建设新农村第一线,你不觉得不正常吗?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主要还是做好工作,不能靠行政命令来强制执行

4、校园招聘会签约率偏低的问题。去年有许多用人单位来校参加招聘会,共提供了1500多个岗位,前年提供了4000多个,但是签下协议的大约只有1/5的学生,大部分人不愿意签。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校园招聘会的形式有什么问题,我觉得现在学校的就业重心逐步下移,以院系为单位召开招聘会,起了很明显的变化,这样用人的专业更集中,单位与院系交流更密切,还解决了表面上规模很大、很热闹但实际不到位的问题。校园招聘会的签约率低并不是形式的问题。我们要很好研究一下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我们讲就业形势严峻,为什么提供了这么多的岗位,但签下的不到1/4,去年只占20%。校园招聘会的形式既然值得肯定,我们就要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效益,我们要设法转变同学们的就业观念,有的同学期望值太高,把地域、收入等问题看得太重,所以一直等待,老是不签约。去年,我们到广东福建一带,碰到工学院一个小有成就的校友,当我们邀请他回来给毕业生作报告时,他说要先哭半天再作报告,可见他经历了多少辛酸!这些经历我们在校的学生不会有。我觉得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除了上课外,还要有意识的请校友回来作报告,这样的报告是高质量的。我们现在的就业课全部变成了枯燥的条条和理论,没有生动的内容,这些校友创业的丰富经历可以打动大学生,当然,老师也可以搜集这样的案例。我们要把校园招聘会继续做好,一是要继续重心下移,扩大范围。现在只有几个单位举办了招聘会,没有举办的院系要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强就业指导,千方百计提高签约率,尽管只有20%的签约率,但毕竟是一条重要的就业途径。

5、挂靠人才机构和灵活就业的比例上升的问题。现在学生挂靠人才交流中心比例上升,本部972人,商学院105人,高职128人,比例都在40%左右,灵活就业的本部705人,商学院133人,高职10人,这个也值得研究,要探讨如何加以引导。

6、专业的差别问题。社会需求和人才市场同过去相比有很大的变化,早已不是过去那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格局。社会的需求,给我们提供了信息,我们要瞄准机会,来改进我们的就业工作。

我想,就业工作中还有很多规律和特点,值得我们研究,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我们对就业工作内涵的认识。

二、做好06年的就业工作要坚持“五个不动摇”

1、坚持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不动摇。就业的导向体现在哪里呢?它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声誉的重要指标,是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进行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也是扩大生源市场的重要指标。据反映,有的学院在毕业生跟踪调查中,听某用人单位反映,我们的学生不如某外省农大的好用。我建议,我们将来要作为一个案例,进行深入了解,看看到底哪些方面不好用。按理说,作为地方农林院校,本科的教学水平差异不大,究竟有没有动手能力、非智力因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意见可以作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和思想教育的重要依据。

2、坚持以就业指导为根本不动摇。我们要抓好就业指导,现在毕业生的一次性签约率低,不愿意下基层,跟就业观念密切相关。除了上好就业指导课外,还要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来作报告,时间也不光是毕业和入学教育,平时也要有意识的安排这些人回来做报告,对就业指导很有帮助。我们要认真下功夫,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不要只顾实惠,还要有长远的思考。

3、坚持以院系为就业工作的基础不动摇。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但基础还是在院系。院系负担着学生的专业教学、专业实践、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对学生情况最熟悉,可以加强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去年以院系为单位组织招聘会,从一个侧面说明院系在就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就业工作归结为某个职能部门的事,也不能简单的归结为院系的工作,应该说在就业工作涉及的方方面面中,院系是基础。

4、坚持实施“一把手工程”不动摇。各级领导都要把就业工作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长周济在今年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普遍以就业为导向,实行了“一把手工程”。例如清华大学提出“一流大学一流就业”,成为了大家的共识;长安大学提出“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有多大,我们的发展空间就有多大”,把就业和学校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东北大学提出“就业是学校的生命线”。我们可以看到各个高校把就业放在一个怎样重要的位置!

5、坚持就业和专业实习、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不动摇。把教学和实践、创业相联系,这种做法并不新鲜,企业讲的“产供销一条龙”、“前店后厂”等,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和方法,延伸到高校就是要把就业和专业实践相结合。德国职业教育的二元体制就是这种模式。我们要开阔思路,特别是要提高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的就业率,就一定要把就业和专业实习相结合。关于对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问题,首先,要树立这样一种理念,只有就业没有创业不是高质量的就业,提高就业质量不只是收入提高,我们学校如果不能培养老板,农场主,庄园主,就不能说是高质量的就业。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培养了好多位美国总统,因此,它的政治学学科最为著名。我们农大应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多培养创业型人才,真正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06年3月7日在200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表彰会上的讲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