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级制与道尔顿制

班级制与道尔顿制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道尔顿制又称道尔顿教学法,是与班级制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模式。然而就在上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曾经在我国风靡一时,引进并推广这一模式的就是年轻的舒新城。道尔顿制不仅是对班级制的一种否定,而且还涉及教育的许多根本问题,比如什么是知识?现代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班级制和课堂教学的形式来传授知识、教育学生。1928年5月,舒新城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提案,又从教育史的角度指出班级制的来源与弊病。

一 班级制与道尔顿

道尔顿制又称道尔顿教学法,是与班级制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如今班级制已经成为我国最基本的教学形式,尽管它的弊病很多,但是如果有人想要改变这种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然而就在上世纪20年代,道尔顿制曾经在我国风靡一时,引进并推广这一模式的就是年轻的舒新城。道尔顿制不仅是对班级制的一种否定,而且还涉及教育的许多根本问题,比如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人是怎样获取知识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的地位如何,关系怎样?学校应该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等等。回顾这段历史,有利于检讨我们的教育思想,端正我们的教育观念,为当前的教育改革寻找出路。

那么什么是道尔顿教学法,它为什么会在上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呢?这一切还要从头说起。

20世纪初,清朝政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军事等方面实行全方位改革,历史上称之为“清末新政”。当时教育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废科举、办学堂,引进现代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用班级制和课堂教学的形式来传授知识、教育学生。这种形式虽然有利于普及教育,但由于它需要统一教材、统一上课、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标准、统一考试,因此很难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情况,与工厂里加工机器零件颇为相似。为此,我曾在《八位大学校长》(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前言中说:“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们被大机器生产的威力所震撼,也想把学校办成工厂,教室办成车间,让校长成为厂长,教师成为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便只能是任其加工的原料或零件了。他们本身所具有的天赋与无限的可能性,便淹没在这种‘大工业生产’的流程之中……”

img71

舒新城著《中国近代教育史稿选存》封面

其实,早在班级制引进的时候,就有许多人忧心忡忡。章太炎认为这种制度至少有三大危害:第一,它侵占了私学的生存空间,很容易导致民间学术萎缩,进而剥夺人们著书立说、标新立异的权利;第二,这种“专重耳学、遗弃眼学”、不重视身体力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成长有害无益;第三,学生才能不同,性情各异,但是教师却在班级教学的限制下不能因材施教,结果只能是糟蹋人才。基于上述看法,他坚持像古代大儒那样设帐讲学,拒绝进入现代大学体制。与章太炎类似的还有马一浮、梁漱溟、钱穆等人。马一浮为了坚持私人讲学,先后拒绝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聘请,最后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开办了复性书院;梁、钱二人虽有在大学任教经历(梁时间较短),但还是希望用书院式教育来弥补现代教育的缺陷。

1925年7月下旬,道尔顿制创始人柏克赫斯特女士访华前夕,年轻的教育学家许兴凯在《晨报》副刊介绍道尔顿制时,指出班级制的九大弊病:

一、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学生分别听讲,“各不相谋”,失去了协力合作的精神。

三、学生听课主要是依赖耳朵和眼睛,不利于培养他们动手、动脑的习惯。

四、教师把结果告诉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探索真理的能力。

五、严格的课程安排无法照顾学生的兴趣和感受。

六、在课堂上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不可能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接受能力。

七、教师上课时面对的是全班学生,不可能因材施教。

八、学生因某些学科不及格而留级之后,还要把全部课程重新学习一遍,造成很大浪费。

九、过于机械的课时安排,限制了学生自主选择的可能。

在此基础上,他感慨地说:“班级制的弊病,总括说起来就是太机械了,太呆板了。到一定时刻要上堂,规定念什么一定要念什么,教员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说声下堂大家一定都要滚蛋。这种情形完全是被动的,牵制的,勉强的,武断的,换一句话说,也就是‘非自动的’。”此外,他还把班级制形容为“呕茶式”教学法。他说:“教员天天上课堂把一杯冷茶硬往学生嘴里灌,学生也不管他是香的,臭的,苦的,甜的,直着脖子生吞下去。到了一个学期之末,学校宣布考试,教员便在学生面前放一个空茶杯,逼学生向外呕出他灌进去的冷茶。学生为分数,无法只好呕出半杯,这便是他们的成绩!”(《晨报》副刊第一二二九号)

其实,早在1922年,舒新城就在《什么是道尔顿制》中说:“我素日不满意于年级制之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适当的发展。所以近数年来很醉心于学科制(包括分科制及选科制),无论在什么学校做事,都是这样的主张。”这里所谓年级制,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制。1928年5月,舒新城在全国教育会议上提出提案,又从教育史的角度指出班级制的来源与弊病。他说:“中国现行的学校制度,则完全为工商业社会的产物。此种班级制度,在西洋历史亦甚短。17世纪中捷克教育家廓米纽斯(Comenius)在其所著的《大教育学》中,即有班级教学的提议。但当时无人注意。到此世纪末,法国劳沙尔(La Salle)组织基督教兄弟学校,始用同时教多人的方法,但亦不能盛行。及19世纪初,英国工业革命告成,工人在生活上既需要较高的知识,而厂主又诸事从经济上打算,不能为之延请个别的导师。兰楷斯德(Lancaster)与柏尔(Bell)为贫民设学的领班制(Monitorial System)遂以成功;不数年后而推及全英,十余年后而推行美国,数十年后而推行世界(现在的班级制,自然经过许多修改,此处只述其来源)。这种整批生产(Mass Production)的班级制,虽然与工业社会的生产概念不相悖,但把人当作机械看待,已为现代世界的教育者所不满,而时时提倡改革(此种议论在世界新教育协会的机关杂志The New Era上发表得最多)。在中国则除此种公共的缺点而外,并与社会组织不相应。照常情讲,此种整批生产与集中都市的班级制绝不能发现于中国,然而中国行此制将及30年,究属何故?”(见《中华教育界》第17卷第5期《中国学校制度之改革》及《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下)

img72

舒新城自拍像

这说明,早在现代教育制度引进之初,许多有识之士就发现班级制的问题,并提出尖锐的批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