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

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者”。如《俗世奇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可以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俗世奇人》这篇文章,人物奇特、情节一波三折,文字有趣,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难,但学生对文字的细品往往不会很深入,浮光掠影。

第四章 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

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它是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生活中,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引起的精神的满足。人生的主题就是幸福的主题。乌申斯基说:“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教育应该是幸福完整的生活,因此能否使幸福弥漫在教育之中,让施教者和受教者都能从中感受到幸福,提高其生命的价值,已成为新课程的课程教学理想和价值追求。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按学生的设想构建现代化学校”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来进行教育的改革,通过建设有幸福感的教育,来促使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汉语文教育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教育,它的内容广泛地来自于广阔的社会生活,它负载着我们民族几千年的民族情感、思想和哲学,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也蕴涵着独属于我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我国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旨在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提升学生的人生品位和人生境界,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价值的实现,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智慧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所以语文不仅是人类交流的一种工具,语文教育不只是语言技能教育,它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完整人格和精神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主阵地,理应关注学生、关注生活,为学生提供获得幸福的观念与方法,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还学生以语文学习的幸福感受,树立他们正确的幸福观,提高他们的幸福品质,创造他们的幸福生活,应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

但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深受科学主义思潮、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现象依然存在。语文与学生的心灵和精神、生命和生活越来越疏远,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已异化为分数的教学,分数掩盖了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人,遮蔽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纯技术之学、技能之学,在这种语文教学生活中,学生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个性都被扼杀,学生找不到自己生命生存的意义和精神家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也感到普遍的无力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语文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这样的语文教育如何有生命可言,这样的语文教育又如何有幸福可言?

因此我们十三中教育集团语文组根据语文教育所存在的弊端,倾力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目中有人”的教育,教师才能变厌教为乐教,把语文教育事业看成是幸福的事业,学生才能在愉悦、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体验到学习和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学生的学习幸福感就是学生在学习前、学习过程中或者学习过程之后所体验到的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就是语文教师要依据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学生认知、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形象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际,通过对语文教学资源的正确处理,采用令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心理、情感和精神上都能体验到巨大的满足、愉悦。

具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学生是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文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信学生的潜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和学生通过平等的对话在动态生成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共同建构知识的意义,体验智慧生成的幸福,让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共享教育的幸福和幸福的教育过程。

我们语文组通过对语文新课标的学习,对江苏竹山中学和浙江安吉昆铜中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的考察,结合我们学校“按学生的设想构建现代化学校”的教育理念,作了以下有益的探索:

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幸福感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是区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重要标志。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和认识者,是蕴藏巨大的潜能、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需要的生命个体。在教学中师生作为生命的个体,应相互尊重,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地参与到语文实践中,去亲历,去体验,这样才能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才能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究和感悟中发现自己、生成自我。幸福感的语文教学就是实现乐学与会学的统一,语文教学应站在人的角度上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感受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在幸福的语文天地徜徉,在无限的空间体验文学与人生。

阅读课可以采用主问题切入,达到“化繁为简,举重若轻”的效果。特级教师钱梦龙说过,我们要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来作为分析的口子,由此入手,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来深入有效地解读文本。

如《俗世奇人》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本单元可以说是一幅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画卷。《俗世奇人》这篇文章,人物奇特、情节一波三折,文字有趣,学生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不难,但学生对文字的细品往往不会很深入,浮光掠影。所以在备这堂课的时候,我们把教学重点定位为:品味词句,体会人物之奇,来理解人物的独特个性。于是设计一个主问题:泥人张奇在哪里?让学生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来品读。在导学案中作为探究题让学生去思考表达,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怀着探求的兴趣进入课文,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达,呈现在学案上。

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带着学习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参加讨论,智慧得以交流,思想得以碰撞,思维得以优化互补。然后小组成员代表小组发言,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补充、质疑,并实行奖分制。这个教学流程中,学生发言之积极,眼神之明亮,用活力四射来形容毫不夸张。而教师只是在“该出口时才出口”,适当的诱导和点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再如《猫》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章,郑振铎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对第三只猫所受的冤屈表达深深的懊悔与自责,意蕴深远、含蓄,留给人深深的思考。《猫》一课细节描写详细而生动,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所以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学习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研读文章主题的方法”,在导学案中,首先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及其作用,然后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布置了两个主问题:“作者一共养了三只猫,而文章的结尾却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请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其中的原因。”“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前两只猫身上,结局会一样吗?”。引导学生通过对细节描写的分析,初步感知文章的主题。在课堂小组展示中,学生通过第一题的细节描写的展示和点评,得出了以下结论:是因为我的暴怒,我的虐待,还有我对于猫的冤苦造成了猫的悲剧,令我感到无比内疚和自责;通过第二题的细节描写的展示和点评,认为前两只猫可爱、活泼、善解人意,和前面两只小猫一比,第三只小猫外表邋遢,性格懒惰、不活泼,如果第三只小猫性格好一些,不那么懒惰,能够勤劳一些,捉捉老鼠,那么我们就会喜欢它,或许它身上的悲剧就不会发生了。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分析,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性格’悲剧的小说”,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篇关于愧疚的小说”。这些都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由学生自主探究而得出的结论。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我提醒学生注意这样一个问题:“的确,从小猫的悲剧,作者看见了自己那么多的过错,并且这些过错因为小猫的死而变得无法弥补,从而给自己的灵魂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十字架。我请大家思考一下,那课文中有没有一个人让你觉得和第三只猫相似呢?”学生回答:“张婶。”

“为什么?”“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猫不能说话,可是张婶是人,她完全可以辩解啊,她辩解了又会怎样?”学生各抒己见。投影展示:《猫》最初发表在1925年。在此之前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创作团体——“文学研究会”,他们的创作大都以现实人生问题为题材。郑振铎的小说主要探究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他在小说中常常表达了自己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和心情。学生再探究这篇文章主题:猫象征着小人物,他们都是社会中的弱小者、小人物,无力抵抗来自外部对他们的损害,他们逃脱不了悲剧的宿命,这是一篇有关于小人物悲剧命运的小说。在《猫》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围绕主问题,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体验和生成,教师只起到点拨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探究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得到自我实现的快乐和幸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把学生阅读文本看作是一个学生亲历文本的过程,一个学生参与对话的过程,突出亲历文本的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中学生感到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充分享受语文学习的幸福和快乐,才能让那份幸福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二、营造审美的教学情境,在美的沟通中获得幸福感

语文美育就是通过美的事物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和愉悦,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提升。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对文本阅读过程就是一种审美的体验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文学作品所展现的自然美、人物美、社会美等内容,我们可以尽情地遨游在语文的美的世界里。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和发展过程,既是学生的一种认知活动过程和情感活动过程,又是学生的审美活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入情入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赋予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使学生在快乐、愉悦中进行学习。从语文教育的教学方式而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可以创造出一种审美氛围,构建起一种审美关系,从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中感受到和谐美。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一般采用“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解释,疏通句子,再理解文意和写作技巧。“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成了文言文教学的“八字宪法”,可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显得单调枯燥,更丧失了文言文特有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所以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体会文言文特有的美。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这篇山水小品,仅用了六十八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可谓“尺幅能容千里”,“片言可役百意”。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如果仅仅通过逐字逐句的翻译,必然会丢失了原文审美意蕴。所以我们把原来的“疏通文意,理解内容”这翻译环节改为:根据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且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答谢中书书》中具体描写美景的共有五层次。每一小组各领一个层次,而我们初二六班共有七个学习小组,那么有两个小组同写一个层次。写作的热情一下子高涨,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大胆参与,用心描绘这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然后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创作成果,并组织同学对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在这一“品头论足”的活动中,落实了重点的一些实词含义,因为她是描绘画面和评价优劣的基础。同学们还品味到了文章本身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同时也感悟到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美的文笔。列举几个小组的成果:

走入那山河之间的仙境,只觉雾色重重,触目是薄如轻纱的雾,远处,那不可名状的雾中,翠竹青柏,恍惚那个画家不经意间麾下的一笔墨绿,那样的厚薄不均,缺一层层浓淡不定、厚薄不匀的渗透着,穿透着那样一股直慑人心的快感。仰面,于那片朦胧中,我无法着眼于山峰的最高处,只有那抹悠悠的绿的雏形还那样依稀可见吧……

——第二组 任思桦小组

寒冷冬天的早晨,一切似乎都被冰冻住了,无声无息,十分寂静。笼罩着万物的大雾在不知不觉中快要消散了,当地一缕温暖的阳光穿过大雾射向大地之时,万物都活了。柳树迎着风跳起了舞蹈,猿猴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他们都在为阳光的到来而高兴。

傍晚,西边的天空一片火红,落日余晖染红了天地。万物似乎预感到太阳即将落山,黑夜即将来临,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像太阳告别,柳树挥动着柳枝,鸟儿也不再鸣叫。

就连潜游在水中的鱼也竞相争跳出水面,希望再见一眼太阳。

——第四组 周旭辉小组

一抹绿,一抹浓墨重彩的横亘在眼前。似翡翠的那般的玉色倾泻而来,带着那样的昂然。山似乎划裂了云彩,但支离破碎仍带着那种泛白的青涩,像洗旧的衣服,却依如清新醉人。似美人黛眉,那样清秀婉约,恰似琉璃下的婉转,携着绿意,晶莹旋转,淡然皆往……箫声拂处醉起三月的柳,秀然山黛携水而笑,那样的细细绵绵,而山的绿更有了一种流意,让他肆意渲染,而水则别有一番清秀。若喻山为阳刚的男子,则水就似君婉的闺阁女子,不言,不语,却又那么绵绵静语生香。昭君拂处水笙然。声限华拂,琴倾几何,运山墨玉携着浸澈山的水,淡淡地却是一种幽然的美丽,流潋一声音鸣,不知唤起多少远方的黛,近处的寞。恋景昭然,山山水水相自宜。

——第七组 陈娴小组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感知语文文本的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基础上,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并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美点,都可以引起学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并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体会到学习语文的魅力。

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形式,在动态生成中激发学生幸福感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幸福感的语文教学,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这一特点,要求学生亲自参加到语文活动中,尊重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独特感受,从而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感受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胆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文言文《狼》的第二课时教学中,我们改变了以往讲读分析文章惯例,采取了“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布置了以下任务:请三个组分别代表屠夫、狼、蒲松龄。出席记者招待会。(三个组研究文本,猜猜其他组会问什么问题,提前做好准备,注意要从文中找出答案的依据。)其他组作为记者可以提出相关问题,请他们回答。请各组做好准备,看哪个组提的问题最好。

学生通过精心准备,提出很多精彩的问题,并且出现了很多精彩回答,整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和动态性。

【课堂精彩问答片断】

(一)生问:屠夫,你为什么一次只扔一块骨头,为什么不一次性扔呢?

生答:扔一块是为了让两只狼抢,自己趁机脱身。

生问:可是狼并没有上当,你的策略是否失败了。

生答:这正体现了狼的狡猾。

(二)生问:蒲松龄,你为什么要写两只狼,写一只狼或者三只狼不可以吗?

生答:一只狼太少,不能体现屠户的智慧;三只狼太多,屠户又不是梁山好汉,没那么大的本领,杀了狼会影响故事的真实感;两只恰恰好,既能体现狼的狡猾,又能表现屠户的智慧和勇敢。我老人家是有意这么写的。

(三)生问:蒲松龄先生,你平常喜欢写狐仙鬼怪,可这一篇却是写得很真实,这与你一贯的风格不一样,你作何解释?

生求助。

无人举手点评。

师举手点评:《聊斋志异》的卷首诗“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作者写鬼神的目的是什么?

生答:映射人间之事。

师:那本文呢?

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其实无论写鬼怪还是狼,都是映射人间,《聊斋志异》对此是一以贯之的。

生成,是一种无法预约的精彩,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交往活动中出现的一种万分难得的智慧灵光的闪现。通过记者招待会的方式来上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角度独特,很有价值;自己研讨回答问题,回答精彩而富有智慧。新颖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学生持久而热烈的探讨,促发学生智慧灵光的生成。

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塑造生动典型的菲利普夫妇形象,反映法国的社会生活。传统教法一般是把“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探讨其性格特点”作为教学重点。而我一改教学常态,让小组合作,把小说改编成课本剧。

小说改编课本剧,首先要了解课本剧的特点。我让学生查阅资料,再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梳理,得出共识。然后小组为单位,改编课本剧。每个小组成员反复阅读原文,把握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入理解人物性格,理解作品主题,选取最能表现人物性格适合舞台表演的情节进行改编。夏艺书小组在改编时有了大胆的取舍,故事情节非常集中,只留下了四个人物,菲利普夫妇、于勒、“我”,删去了其余几个人物,更加推进剧情发展及突出人物性格,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在十月份的绿色阅读节汇演上,初二(6)班的夏艺书、金家宇等同学表演了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课本剧的表演,学生深化了对人物的认识,获取了丰厚的知识,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艺术熏陶,培养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也丰富了校园文化。

附:夏艺书小组改编的课本剧《我的叔叔于勒》。

我:每当我坐在桌旁,就会想起我的童年时光,那时我们并不富裕,但却是令人十分难忘的。想到这里,我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那时我家里有父亲、母亲、两个姐姐,还有我叔叔。我叔叔叫于勒,他喜欢喝酒、赌博,他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按照当时的惯例,父母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可有一天,邮差来送信,母亲打开一看,是于勒叔叔的信。

母:(母亲拆信)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我:于勒叔叔的来信成了我们家庭的福音书,我们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我们的家人认为于勒叔叔的归来是一桩十拿九稳的事。为此,我们还拟订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于勒叔叔的钱购置一所别墅。

母:我们马上有钱了,明天是星期天,我们去哲尔赛岛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我:第二天,我们坐上了去哲尔赛岛的轮船。

母:你看,这海多美!

父:是啊!要是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该多好啊!

勒:卖牡蛎呦……新鲜的牡蛎呦……谁买牡蛎呦……

父: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母亲很不痛快地说)

母: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

(母亲转身面向我)

母:你一个男孩,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你惯坏了。

(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们向那个老水手走去)

母:走吧,孩子,我们到那边去。

父: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母:哪个于勒?

父:(有些口吃)就……就是我的弟弟呀。……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的会以为就是他哩。

母:(有些害怕,说话吞吞吐吐)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会这样胡说八道?

父:(对母亲说)你去看看吧!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母亲站起身来走向于勒,站了许久,细细端详。回来,语速很快地说)

母: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我:父亲从船长处打听到这个人确实是我的于勒叔叔。

(父亲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父:(父亲回到母亲身旁,神色慌张,母亲赶紧问)

母:你冷静点,别叫他们看出来。

父:(结结巴巴)是他,真是他。咱们怎么办呢?

父:(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

母:(怒)孩子,你把姐姐她们找回来,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你,你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把5法郎给了我,走开了)

我: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勒:2法郎50生丁。

(把钱给于勒,于勒找钱给我)

我:我把钱给了于勒叔叔,心中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先生,这是10个铜子的小费。

(于勒赶紧感谢,抬头看着我)

勒: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

(我拿钱交给母亲)

我:妈妈,这是找回的钱。

母:(很诧异)吃了3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消费。

母: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我:在母亲的责骂声中,我们离开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这一点体现了语文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探究和发现,把课堂的知识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起来,教学同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学习渠道多样化,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

四、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在能力的提升中获得幸福感

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在于人文的熏陶,更要注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但是人教版语文教材是按照主题来编写的,缺乏语文方法指导的有序性和系统性,学生只是读懂了这一篇文章,而缺少具体语文能力的提升:小学的老师讲比喻的重要性,到初中还在讲,高中还在讲;小学通过品味语言理解课文,到高中还是如此,难道语文就是语言吗,还有谋篇布局等的方法吗?所以在注重语文的人文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有序地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如概括的三种方式及其对策,通过次要人物的分析来解读小说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在能力的提升中,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

比如冰心的《观舞记》,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语言分析方法上。再比如《在沙漠中心》的教学中,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把教学目标定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的训练上,设计了以下几个自主学习的任务。

1.你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大意吗?

2.作者在沙漠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分点概括?

3.作者的情感有哪些变化,请加以概括?

4.这三道题你是怎样概括的,说说你的方法。

这几道概括题直接指向中考的三种不同的概括方式: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文章要点的分点概括,作者情感的概括。三种方式分别有三种不同的概括方法,学生通过对比,不仅感知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掌握了概括的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体现出了高度的有效性。

五、改变评价模式,让学生在不断进步中提升幸福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要构建动态评价模式,打造幸福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评价观念和手段,不是只关注分数,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程度地获得认可。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师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的教学相长的关系,从而形成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幸福感。

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不仅仅表现在对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建立等方面,还表现在关心他人,相互合作的意识的形成,敢于质疑的精神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确立。对美的感受程度等诸多方面,绝不是一个单一的分数所能涵盖的,所以创建多元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重视多元性原则在教学评价中的运用是很有必要的。

作文教学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就是对作文的评价与修改,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传统的作文评价与修改的方法,大都依赖语文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而作文发下后学生都是看看分数,多是三两眼的浏览,少有人仔细研读老师的评语,教师的批阅成了高耗低效的苦果。反思当前的作文评改教学现状,改变评价思路,调整教学策略已显得刻不容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作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评和改的能力。”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理念。近年来,我们对学生的作文评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让学生自主、合作式地融入到作文修改中去,充分发挥了学生集体合作的优势,让学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气氛中讨论、修改、评价同龄人的习作,在相互了解和合作中获得幸福感,在取长补短中获得幸福感,在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中获得幸福感。

每次评改之前,通过大屏幕明确本次小组评改的侧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如找出错别字;语句不恰当的地方,用曲线画出来,并作出修改,使词语恰当,语句通顺;用圈点勾画线画出精彩语句,并作旁批;总评分析,赏析优点和提出修改意见……以及把我精批的两篇作文作为范例为学生铺路搭桥,能让学生明白批改作文的要领和方法,多次训练以后,学生已驾轻就熟,就不再需要这一环节。

由教师小组成员共同商议选出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担任“主编”,其余小组成员为“小编辑”。小组内的每个学生先朗读自己的习作,接着大家传阅习作,对每个同学的习作大家都谈自己的看法,既要谈好的方面,更要指出做得不够的地方;最后组长根据大家的意见用红笔并工整地将小组成员的意见综合起来写成评语,并写上经讨论评定的分数。最后注名赏评小组名称。

完成了以上程序后,我把小组合作评改过的作文全部收上来,进行小组作文修改的评价。评价成员由我和学生团(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共七个人组学生团)共同参与,取“平均评价指数”获五星的加5分,获4星的加4分,以此类推。

学生相互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多向的、全面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积极的评价,这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既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又易于在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让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互动的评价中得到不断地发展。这种相互评价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学生间相互评价有很多好处,不同的观点可以使评价更趋向于合理公正,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还会使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变成师生的“群英会”,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的体现。当然,学生评价的能力有限,他们的评价也许往往会变成对评价对象的批判会,学生的观点大多是找缺点、毛病,而很少去发现评价对象的优点,这需要教师恰当的点拨和引导,提供具体的、形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媒介,让他们依据要求进行评价,鼓励同学去找出优点。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在评价别人的同时也和自己比较,学习了别人的长处,不仅仅是评价了知识,更养成了怎样正确看待一件事情、一个人的良好习惯,使评价双方都受益,这对学生以后的人生之路提升幸福指数也大有裨益。

语文的世界是文化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唤醒并培育学生心灵的幸福,是语文的特性所在,也是语文教学的魅力和核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好的教育就要能唤醒并培育学生心灵的幸福感受。语文的载体是语言,灵魂是文学,精髓是文化,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同语言的亲密接触,同文学、文化的浑然相容中,流连忘返、陶之醉之,这就是学生心灵的幸福所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好之”和“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幸福的语文课堂,洋溢着真的情景、美的情趣、善的情谊。

打造有幸福感的语文课堂着眼于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在语文学习的愉悦之中,让学生的心灵在语文课堂上受到陶冶,人格得到完善,为以后的幸福人生奠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