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生创世纪

学生创世纪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然,也是来自于学生的对我们大人建立新型课堂和新的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启迪,甚至可以说是告诫。根据现代学生对现代学校以及当下教育的态度,有必要建设一座新的符合他们意愿的学校。这一所学校的建立,将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儿童、少年对世界、对人生的见解,再结合专家和研究者的观点形成的一个新的学习成长体,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地方。

第一章 学生创世纪

一、田野调查的展开

喜欢音乐。所以我想这所未来学校的外形是一架钢琴,一架硕大的三角钢琴。琴键就是一间一间的教室,也包括办公室、活动室、专业教室、食堂等。琴盖是露天的天台,透明的,要是不开心了,可以到这里来透透心。老师就像是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起玩,一起欢笑,一起学习。

——初二(7)班 黄雪婷

多么浪漫的想象!多么迷人的校园!多么温馨的师生关系!

阅读世界教育史,看各国的教育现状,思考今天的中国普通中小学学校,你会发现,世界上的学校都是大人为孩子设定的,孩子们自己的愿望被无情地忽视。世界上有许多种类型的学校,诸如公办学校、私立学校,教育家、哲学家办的实验学校和政府办学、教师集体办学,还有中国的传统私塾教育的学堂,和当今各级各类活跃的教育机构,以及其他公益性质的学校等,这些学校,都是大人为孩子设定好的学校。这些学校,都没有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意愿。

课堂不限于教室,还在实验室,田野间,甚至雪山上。学习“生活化”,让历史不限于课本,进入博物馆;让体育不限于操场,可以在山水之间;让美学进入我们的建筑物、生活里。

——初二(7)班 胡img5

这里流露了他们对现有枯燥的科目学习的厌倦,以及对校园书斋式生活的出走式冲动。当然,也是来自于学生的对我们大人建立新型课堂和新的校园学习生活的重要启迪,甚至可以说是告诫。他们需要立体的社会、生活现场。他们当然没有抛弃学习,他们只是寻求更本质的学习。

根据现代学生对现代学校以及当下教育的态度,有必要建设一座新的符合他们意愿的学校。这将是一所真正的现代学校。这一所学校的建立,将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儿童、少年对世界、对人生的见解,再结合专家和研究者的观点形成的一个新的学习成长体,一个真正属于孩子的地方。美国哲学家杜威说,未来教育要让儿童变成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应该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即中心。英国教育家尼尔创办的萨默希尔学校,使学校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适应学校,也给我们启发很大。它在理念上是超前的,革命性的。中国当代的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新学校行动计划,新教育实验等,也在这方面做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不过,它们的立足点还在大人,不在孩子那里。

仔细划分一下,教育可分学校场景下的教育,家庭场景下的教育,私生命(个体)场景下的教育,社会场景下的教育,国家话语场景下的教育、世界性的教育等。今天更多的孩子生活在我们的学校里,学校教育依然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不二选择。学校集体、班集体也是我们要着重建设的。

每个班级一位班主任,班主任主要给这个班级带来特色,四位主课老师教学。我们学校不要只考四门主课,还要考自己班的特色,主课要求在及格以上,特色要求在良好以上。

学校要有自己的节日,节日那天,每个人都到一个许愿的地方,将自己的梦想折成星星,放入池子中,在下一个节日时,每个同学可以从许愿池拿出一个,看看别人的梦想,再想想自己的梦想是否实现,之后写一篇感想。

——初二(7)班 朱钰霖

朱钰霖同学设计了一种新的班级学习生活和学校生活,其中涉及课程设置、班级特色和学校活动组织等。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花香四溢,放飞同学梦想的地方。我们每节下课都能有半个小时休息时间。来到学校的大花园中,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温习功课。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放松心情,感受四季的变迁。贴近最真最纯的大自然,自由玩乐。上课时,老师可以将书本上的内容带入实际,大家一起走出校园,漫步于阳光之下、春色之中。坐着缆车,上生动多彩的语文课,游历古迹,上深奥充实的历史课,亲近自然,上令人期待的体育课,拜访他国,上动听新奇的英语课,登高远眺,上趣味无穷的数学课……我们可以通过参加美术展,普及美术知识,我们也可以通过聆听音乐会上的高雅乐曲,开拓音乐视野,提高自身修养。仔细想来,这样的课程安排该多么新颖独特,趣味横生!

或许我们也能根据自己的志趣,选择科目,进行不同地点的课外修习。我们能在旅行中完成学习、考试,得到心灵的升华,全面发展,独立坚强,成为新中国未来真正的主人!

希望大自然的景观,世界各地的历史人文能住进我校。胜过博览群书,死啃书本。让我们能真正健康成长。

——初二(3)班 徐天天

徐天天同学期望课程开放,学生自己有选择课程的权利。

我所设想的学校——学校即社会,是一个社会。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可以互认亲戚。我们要选择一项工作。学习的内容就是怎么把这项工作做好。有特殊的货币。有各种工作。有生活中基本的一切。倘若我们想要新的,就要自己去发明创造。有各种职业,包括老师。但所有的职业,却是由我们来担任的。大家公平竞争,没有外人的介入。想要新的知识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在网上查阅,可以在同学之间相互问。几千人,或是几万人,一个安全的家。

我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后期的恶,大多是从年长者那儿学来的。在孩子们长到一定年纪前,让他们和同龄人一块儿生活,没有社会和大人那里的不良信息的影响,他们安心地生活在“桃花源”中。这样的教育,能让我们的世界远离战争,获得和平而幸福。

在这个学校中,人们会把发明的东西卖给别的学校,换取新的物品,每月,有几位优秀的同学可以进入参观团去别的学校看看,学习学习。一直到25岁毕业,带着一身的技术,投入到社会,原先的学校迎来了新的一届学生。毕业后的人,团结友爱技术高超,有同情心,有想象力。

——十三中初二(3)班 猫鱼花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好像我们的真实世界里还没有存在过。一直到25岁,大家都在这一个“地方”“工作”,那里的人有自己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组织,大家可以换“工作”,大家可以获得“报酬”,大家远离了成人的不良影响。那样的学校已经不再是“学”校,而是一个小型社会!

关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这些年阅读过很多专家的文章,但等再阅读这些孩子所写的文字时,觉得他们比谁都更有创造力。

这是2020年5月20日的一个夜晚。

地点:教室,即一个已被改装为对宇宙进行研究的实验室,里面有关于太空的音乐背景。

项目:实验研究和观测猎户座大星云核心部分为何呈现白色。

人员:全班所有同学(老师除外),每人均有工作。

负责观测设备提供:孙邦正(副班长),望远镜由全体同学制作。

早晨6:00,星光逐渐暗淡,东方正在升起火红的太阳。

总结结果:中心部分有四队双星系统发光,所以呈现亮白色。

早晨8:00回家自我总结并休息,准备对Messier31研究的观测项目。

下午3:00开会讨论(视频会议)。

简而言之:当今我们逐渐进入高科技时代,我们所学的内容不应当仅限于老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觉新生事物。让学生去研究自我所爱,并逐渐离开家长和老师的帮助!目标:培养学生对新生事物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独立的自主能力!

以上是本人对两次连续的假想活动的记叙和对于未来学校学习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看法。

——杭十三中 初二(3)班 孙邦正

这里给我们今天的学校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如何满足他们对尖端科技的兴趣?他们要超前发展某一部分能力,我们的学校怎样应对?他们要摆脱教师的保姆般的呵护和普及版的教导,我们能答应吗?

倾听他们的声音,接纳他们的意见,就会生产出另外一个学校。他们的声音,对现实是有破坏力的。如果不听,你会感到很安全,世界可以照老样运转下去。听了,当真了,麻烦也就来了。我们的做法是选择听,并且把麻烦继续下去。

2010年,我们把上面的许多想法做成了课题——《按照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集团总校长汪建红请来西湖区教育局长钱志清担纲。钱志清说,我从来没担任过这样一个课题的负责人,但我正思考教育理想和现实的结合点,你们这个想法很符合我的心意。他一下答应了。课题申报后,被浙江省确立为重点规划课题。这个草根研究,民间田野调查,变成了集体行为,变成了一个区的教育行为。于是,整个教育集团全面展开研究,学生、家长、教师,都进入到一种对未来学校的理想化建构里。

我们集团的四个校区,分别从学生社团,学生班级生活,学生主导的课堂(含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校长(含学生管理学校)等四个方面,各有偏重地展开研究。还计划调查若干所高中、职业中学、小学等。

学校,应该重新定义为是围绕孩子、少年们的生活组织起来的成长园地。这里是他们来学习、成长的地方。学校能还给他们吗?我们不应该把他们封闭起来,他们和世界之间应该没有隔阂。他们必须更多地关注世界,在广大世界的图景里定位自己的小小生命和小小人生。教育真正的本领是把学生“养野”,因为他们最终的活动场地是在世界,不是在校园。教育应该教会孩子时时刻刻思考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世界。

我希望学校是一所自由的学校,一些必修的课程修完后,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没有硬性的强迫,可以按照学生的个人喜好来选择上课,将来我们会利用我们的这些长处来生活的。有些知识我们生活中基本不会用到,学了也是白学。其他的时间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

——初二(3)班 徐塞云

在未来学校不需要考试,可以用实践的方式来测验我们的学习质量,因为一切理论最好的验证方法便是实践,我们用英语来和外国人交谈,我们用力学,化学,物理和生物的实验来测验我们学到的东西,我们用对事物的逻辑思考来测验数学,我们用写作文、诗和对作文的点评,来体现我们的语文学习成果,而且考试并不天天考,都是几个月考一次,学校不会因为你考试成绩不佳而叫你的家长,未经个人同意不会公开你的成绩。每个阶段,我们都会被一批批的派出去,去社会上一些地方实践工作。

——初二(3)班 钱 庄

把学校还给学生,把学习还给实践,这个理念,倒逼着我们对现有学校制度进行许多改造。我们建造学校的初衷是什么,现在又实际在做什么?新的学校,将是一所生命化的学校,是一所人生训练营地。这所学校将设立许多“社会交往情境”,让孩子们在交往中,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和人生追求的冲动,因为人生大于知识,生命大于成绩。

实践,是他们渴望的,将所学知识在生活场景里应用,是他们生命内在的诉求。但操作上,中学的教育教学组织,怎么能和世界上优秀大学里的课程开设一致呢?不过,每一个合理的要求,都可以转化为一个有效的教育行为。凭现在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我们社会的智力水平,为他们多开设一些课程供他们选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找到一个进发的方向,是非常有意义的。有了这个方向,学校、老师、教育组织,会开始改变自己,适应学生。

所有的学生诉求里,都有合理的成分。这些合理的成分提取出来,就能合成一所现代学校。

在我眼中,未来学校应该是可以让学生自由安排课程的顺序和时间的,没有死板的课程表,课程表像是一个灵活可变的拼图。我们可以在清早上比较有趣的课,不容易睡着。希望我们可以到不同的教室里去,听同一科老师的课,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初二(3)班 金雨婕

选修课有两种类型。一是设立多种类的课程,让学生选择。一是在同一个课程情况下,多老师上,学生可以选老师。这对学校的课程组织工作是一个挑战,但这样的学校更有办学实力,也更民主,更尊重学生的意愿。

学校所能提供给学生的,主要就是课程。其实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多管齐发。弹性的不板滞的课程体系,将是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像教育发达的城市地区,还可以多校联动,课程资源共享。问题是,教师可以开设哪些特色课?我们的教师有绝招吗?我们教师队伍的生态环境,会在这个诉求下出现本质性的改变吗?其实,除了编制内的教师可以开设全新的课程外,还可以开放办学,邀请社会上有能力的人来介入我们的学校课程建设。

每个孩子的思想不要被学校束缚了。在成绩上你比不过别人并不意味着你是差生。天生我材必有用。从每个学生的特长出发,优点出发,使他们恢复一个学生,一个生命本该有的自信,而不是在消极、不被尊重中堕落。我们中间有许多伟大的笨蛋。笨蛋,是因为他以前成绩不佳,被人嘲弄。其实,他们在有些方面很强。一个人失去了自信,还谈什么?

——初二(3)班 胡心怡《何为优秀》

胡心怡同学告诉我们学校应该拥有和世俗不同的价值观,超民族超文化的对人的态度,成绩不好的人可以照样伟大!千万不要从信心方面消灭一个人!如果学校真的让他们来建造的话,他们将建立一个差异群体,每一个人都将有信心地生活下去。那是一个真实的生机勃勃的世界。

大道至简,简单说,教育应该给人带来人生成功和人生幸福。教育应该释放所有受教育者的内能,使他们有参与未来社会的冲动。未来学校应该关注学生成长。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将欢乐和开心地成长。

二、课题的形成和专家的意见

我们渴望办成中国办学理念最好的学校,操作最成功的学校,国际化的学校。

2011年4月26日下午,由西湖区教育局钱志清局长负责的2011年度浙江省重点规划课题——《按孩子的想象构建现代学校》(SB10)在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隆重开题。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方展画、林正范等专家和教育集团总校长汪建红以及课题组的成员们。

西湖区教育局钱志清局长阐述了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目的,指出西湖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已经经过了一年的探索和实践,现如今教育改革目的是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让更多的学校寻求特色,并发展壮大起来。同时钱局长指出,理想的现代教育一定是与个性化融合在一起的,不是为了让孩子适应学校,而是让学校、教育来适应学生。

杭师大前校长林正范提出本课题立意相当高,但现实束缚较大。此课题是一个综合性课题,它不仅仅研究教师队伍,教师教育,学生社团等,更是立足于孩子的想象,涉及学校综合发展、学校整体的发展,如学校环境,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管理制度,学校的特色等建构,会受到学校发展的现实,家长,社会的制约。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展画充分肯定十三中教育集团有非常雄厚的研究基础,指出这个研究课题是一种先进教育理念和教改模式的改变,这一过程,肯定是比较艰辛的。方院长希望我们能真正把学生的问题形成教学的问题,形成我们教育的问题。还说,我们做教育研究的人要敢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他建议将研究重点放在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上,通过两年的研究时间,最终形成成果。

杭州市教科所前所长施光明说这是一个理想的命题,理想主义的课题需要从技术上做特殊处理,需要寻找现实的研究支点,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出让学生直接受益的新的学校模式。

课题立项前,集团在学生、家长和老师层面做了大量的调查、访谈,整理了大量学生、家长心目中的现代学校意见。课题设立了子课题,有9项子课题在2011年度西湖区和杭州市的教育科研规划中立项,有16项子课题在集团内部立项。

子课题在广阔的背景里研究学校教育。子课题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当今学校的盲点、缺陷和弊端,调查、收集孩子和少年对未来学校的梦想。根据研究的需要,届时我们还将会扩大研究的范围和深度。在高中,在职业中学,各选择若干所实验学校展开研究。

大量有价值的教育行为,包括学校制度改革,课程改革,班级生活构建等,全面展开了。尊重学生的意愿,发展我们的教育是我们的宗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面向学生的,我们永远也不忘这两个根本。这是一个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育的课题,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课题。我们正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的教育。我们创建的现代学校,在一系列子课题的标题里,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关于学生会职能的扩大和提升的研究

·少年视角里的学校制度缺失

·学校的盲点、缺陷和不合理现状的研究

·学生“议会”建立的尝试研究

·学生决策学校事务的途径研究

·班集体个性化发展的研究

·班级新型师生关系的研究

·班级作为“家”的新型人际关系模型的建立

·班级内部“微型公民社会”的建立研究

·“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及其纠正研究

·把学生的问题上升为教学问题的研究

·学生隐性学习和显形学习的关系研究

·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的研究

·尊重学生意愿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设置的研究

·“未来领袖”的培养途径研究

·我的地盘我做主——学生社团活动内容自主策划研究

·学生期望建立的人际关系研究

·学生情感方式的分类以及情绪对成长的影响的研究

未来学校的图景,将在未来呈现。我们生活在今天,看到的是今天的学校,也是正在变化的学校。学校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壳,一个是内在的学校。我们更多的是在打造神魄,给基础教育的公办学校重新进行功能定位,它不是识字班,不是培训所,它是高扬国家理想的圣地,它还是许多血肉生命构成的集体。我们全方位建构一所新学校,既宏观思考,又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思考学校是什么,班级是什么,求学是人生的一个什么过程。我们接纳社会各方人士的观点,来构建新学校。

未来学校许多更深层次的图景,在持续不断的勾画之中。九年级(2)班高思敏希望新学校培养孩子“一种义无反顾为他人着想的心”。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学的不应该仅仅是文化课,是一门手艺。更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义无反顾为他人着想的心。大多家长认为成绩的走向决定了今后的出路,只要成绩好,其他都是浮云,从而忽略了对心的培养。过度的关心关住了孩子的心,过度的溺爱让孩子总是活在了自己的世界里。而学校可以扭转这些。老师可以扭转它,不以成绩论英雄,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所谓的“差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对所谓的“好生”更加注重品德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期末考试等各类竞赛的成绩。同学可以扭转它,不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别人,不嘲笑任何一个人,即使身体或者心灵有创伤的孩子。友谊的力量,一定可以缩短心的距离。

九年级(9)班王羽纶呼唤民主式学习。

心目中理想的课堂应采取圆桌讨论模式,即学生与教师坐在一张圆桌旁讨论、解决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学生的知识积累。圆桌代表平等。

九年级(14)班厉晗隽提出了分班的自愿问题,实际上她在说学生应该有进入不进入某一个班级的自主权问题。这对今天的学校组织来说,都是有挑战性的。

我心目中好的班级,有一点是前提——每一个人都是自愿而且快乐地加入这样一个班集体的。同样,每一个人在这个班级里也都是快乐且幸福的,每一个人都能对自己的班级和班级里的同学有所帮助,这样的班级才是好的班级。

其次,所有的同学应该力争为班级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样才能够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在自己所创造的好的环境里学习,同时又创造出更好的环境,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能够让我们的学习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再则,我认为一个好的班级需要好的领导和号召,老师和同学们不仅仅应该在上课的时候进行互动,同学们也应该在下课时间积极地问老师一些问题,以引起老师和同学自己讨论和探究的兴趣,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我心目中的班级在座位方面可以自己随意选择,并不需要根据名次和成绩来安排座位。

九年级(10)班章璇希望学校、老师培养学生的性格个性。

我觉得一个好老师,应该注重每个孩子特有的性格培养,对每个孩子的特性进行研究,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培养。不用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来衡量这个学生的优劣。专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工作中表现最优秀的人,不一定是在学校中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成绩稍次,但各方面能力均衡的学生。这种现象,专家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像杭二中毕业的马云,他在二中的成绩确实不咋地,但凭着他的小聪明、他的不懈坚持,也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希望老师能常常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惊喜学生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进步。不要吝啬每一句赞扬,一句“你真棒”,都会鼓舞一个人许久许久。让每一个人都得到本属于他的每一个第一,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第一,只是没有适合他的比赛。希望老师能让更多的人都成为第一,那会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欣喜。因为,第一的力量比你所想的都要强大的多。它会让一个萎靡的人重新燃起生命的火把,让一个颓废的人看到天边耀眼的曙光。相信欣赏学生,会成就一个学生的成功。每个老师都是梦的导师,带领着学生展开翅膀,去飞翔、去追逐每个人专属的梦。

九年级(5)班的陈雨彤写得太好了:

有一本很厚很厚的本子。记载着我们的故事、我们的努力、我们的梦想。贴满我们的笑脸、哭脸、鬼脸;写满我们的开心、难过、搞怪;装满我们的友情。

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信封。里面有四十五封信,是我们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信。放在学校密封保管。十年后,我们会回到这个学校,亲手打开信封,笑着看我们当初的青春梦想。

有一堂课。每个礼拜有一堂课,让我们自己组织。让我们与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有一面墙。可以让每一个人把自己想大声说的话写在便签条上,贴上去。不需要写名字,只是想让自己不那么累。

奈何初中三年太过短暂,如白驹过隙,所以请好好珍惜。

她的叙述,可以直接导致新学校的4个办学行为。这4个行为都是很具有创意的。一是班级里《班级日志》,可以记写得生动活泼,别具一格。一是一个主题活动。每人写一封密封10年的信,由学校校史纪念馆保存。10年后,校友回校探访,回看10年前的自己。同时,那一天,学校可以请校友讲述世界上精彩的故事给在读生听。一是每周真的开设一堂学生自主课。一是设立发泄墙,允许学生去发牢骚,去骂人。

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陈放在我们手头。在课题论证的那天,我们提供了许多学生的想象给专家们看,然后还有系列课题报告,但最吸引专家注意力的就是这些孩子们的想象。是的,他们不光在建造一所全新的学校,还在创造一所全新的学校。

三、来自于家长、社会、教师的看法

我们从期望把孩子送入我们学校的家长那里和孩子已经进入学校的家长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调查数据。

他们的孩子,因各种原因,有些进来了,有些没进来。所以,有些是我们的家长,有些则不是,代表的是社会人士的看法。纸张上的真实姓名和手机号没做输入。

作业负担不要太重,真心的解决方式是教师精心筛选典型的题目,以避免重复、无谓的付出,老师能够真正的了解每一位学生,充分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因为我们是名校,所以闻风而来的家长都很有水平。简直就是一个中国当代教育家或研究者,非常熟悉我们中国学校的情况,清楚知道我们学校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发展。

未来的现代学校:孩子应该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不能把学校当成孩子不喜欢待的地方,应试把孩子压得不知道学习的快乐,这是现代教育的失败。对孩子的兴趣和未来成长要有引领的作用,让学生知道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职业有时候比上哪所大学更重要,因为教育终究是要为生活服务。

学校要引领学生的兴趣发展,这是这一位家长的中肯话语。

理想的学校:现在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家长感到悲情,孩子似乎成为标准化作业下的零件,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真正的好学校应该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老师作为教育服务者更应该关注小孩的个性发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而不是一味的解习题能力。

因材施教,个性化的教育,他呼唤非套餐式、个别化的教育,真的都是教育行家啊!

十三中对中等偏上但并不拔尖的学生有什么好的措施使他们跨入第一层次?我理想中的初中是培养有较高综合素养,特别是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使大部分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高中,而不是两头尖,中间大的橄榄形,并且能够走得远,飞得高的学生。

这位家长对学生的发展层次很敏感,学校如何鼓励各个层次学生的上进发展,是家长尤其关心的。

理想中的学校校风好,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学习氛围好,师资力量强大,老师能爱学生,了解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要死读书,兴趣广泛,展开个性化教育。

家长并不都是势利、自私的,他们看到的孩子是未来社会场景里的孩子,所以他们对学校的期许里,就有构造未来学校的力量。

理想中的学校,学生有灵活自主的头脑和双手。如果把创新精神放在首位,学校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我的孩子较灵活,阅读面宽,思维灵活,习作较扎实,数学思维开阔,有较大的活动能量,人际关系好,心存阳光,但有时毛躁,需要再扎实一些会更好。

创造性和严谨永远是一对矛盾,个性发展和集体趋同也是一对矛盾,学校教育要认真处理的关系还有许多。

能把孩子培养成有各种能力的学生。学生不是学书本知识,还要学做人道理,有知识,有团结协作精神,有强健的体魄。

学校被社会一致认定是这样的场所——把孩子培养成有各种能力的学生,学生不是只学书本知识,还要学做人道理,有团结协作能力,有强健体魄。但我们的学校大部分时间却在教学生怎么考学。

这些成人对我们的办学提出了期许,许多是非常有见地的,中肯的。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我们的社会对我们这本书里所说的未来的新学校,似乎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大家为什么都有清晰的概念,而不来操作呢?难道真的没有可操作性吗?谁在阻碍我们向未来进发?当然,从大多数家长的书写来看,更多的还是,家长只关注自己的孩子,只关注自己的孩子在某个阶段的顺利入学、成长和升学。客观地说,家长是自私的,这又给中国的教育改革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许多家长只要求学校把他们的孩子成绩弄上去,学校如果想尝试做什么,他们多半会反对。另外还有一点,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看法,也是有一些分歧的。本位主义及现实的想法,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

2011年的暑期,我们教育集团四个校区的骨干教师进行了研讨,各自书写了想象中的未来学校图景,然后分组讨论。然后,还有一个大会发言,进行集体交流。当时研讨的氛围较好,也比较深入。

这里有一部分资料。教师们构建的未来学校图景是这样的:

·班主任只负责一个班的教学,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于班级管理。最好能设置专职班主任。严格控制班级人数。小班化。取消早自修(读)。

·活动课要有功能化的校服,比如制服和运动服装要区分。增加课外活动时间,学生有菜单式的选择。有专职活动课指导老师,例如适合男女生的礼仪课、形体课等。为学生提供储物柜,有更衣室、盥洗室、淋浴室。设游泳课。

·关于教室环境:需要有水龙头、水槽、挂拖把的地方。设置发泄角。注重学生桌椅质量,舒适度。教室空调与办公室空调同步开。教室要有电脑。

·关于办公环境:每个楼层设有茶水间,内设微波炉,小冰箱,咖啡机。办公室设有独立接待家长的空间,与办公区分开。每个办公室能放置打印机,可提高办公效率。

·关注班级弱势群体。不以成绩来评价学生,通过活动课展示这部分同学的能力、特点、优点。在活动中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自信心,成就感,归属感。可以让部分学生对他们进行互助合作。强化集体意识,增强交流,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班级无小事,事事皆教育。班级无闲人,人人皆育人。

·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组,人人参与活动,例如武术、体操、球类比赛,每天四点后一小时。

·师生关系。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加民主、平等。现在师生之间,更多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应该是精神上的“引领”与相互的学习。现在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太多的行政化色彩,统一的学校活动,统一的思想教育。未来学校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加自由、开放,摆脱过多的行政化。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亦师亦友,彼此融入,走进心间。

·改革课堂讲授为主的形式,加入各种新形式进课堂。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融入到一起!不仅仅在校内生活,还要从校外生活入手。例如周末可带孩子去野外感受大自然,带孩子开联欢会,让学生主导这些活动,教师仅作为一个参与者!运动、购物、看电影,皆可……

·我心目中的未来学校,学生在校园中是“安全”的。不仅仅是人身的安全,不被老师惩罚,不因为恐惧而学习。学生和老师彼此信任,学生在班级中身心是自由、舒畅的,能自由发表意见。其次,学生在校园中是“自由”的。我们的学生被应试教育压榨得身心疲惫,师生之间彼此折磨。我希望老师能多让孩子主动、自主的探究。在课堂多一些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主动学习,而不是只有老师的灌输。老师可以让课堂充满自由民主的生气。

·班级环境建设包括人际环境(软环境)和教室环境(硬环境)两个方面。我想重点谈谈教室环境建设(硬环境)。说实在的我认为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很新奇,充满童趣、想象,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中学的却呆板、乏味、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我希望在未来的中学教室设计上有很大的改进,进行人性化、环保生态的设计,让孩子喜欢自己的教室——这个他们天天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不要一年四季都是一个老面孔,适当更换教室内的字画,给人一种新鲜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未来学校的深层问题:学校没有尊卑序列。是一个公平之地。没有任何现实官僚社会的影子。弱生不巴结优等生,教师不以强权示人。

所有教师都投入到一个巨大的想象图景的建构里。很多教师承担着子课题的研究,在那里,他们的研究更系统。大家群策群力,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当今学校的盲点、缺陷和弊端,研究新的人性化的学校设计等问题。我们第一步,从理论上构建一所现代学校,第二步,研究它的可操作性,尝试、实验它,第三步,成熟它,形成一种新学校模型。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权威教育,一直要孩子听从,我们尝试和追求的是一种教育民主精神。学校的建设,怎么能没有孩子这个主体和社会的参与呢?学校也不是孤立在社会之外的孤塔。孩子决不能成为新学校构建的缺席者。

现在,我们还没有这所“现代学校”或“未来学校”的蓝图,它的定义、特征也还很模糊,不过,它会在许多孩子、少年的描述中变得清晰起来。我们想进行严肃的社会科学研究,任何先行的设定都是主观意图很强的,不是客观的。我们不想先行给定什么,这所学校是生成的,是在许多孩子以及大人的梦想和话语里渐渐形成的。

新的现代学校的构建除了按孩子的需要这一个维度外,还有其他的维度。由于少年对世界的看法变化不定,这所学校又是动态的。但内在精神将永远不变——按照他们意愿、为他们定身打造。我们将接纳全民族的智慧来建设它。

这本书将重点讨论按照孩子的意愿构建现代课堂。之前,我们已经先后出版了讨论集团教育发展的书——《一切从这里开始》,确定了办一所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的办学理念;《背诵每一个孩子》树立了新学校尊重、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操作思路。这两本书,集团广泛发给来学校参观的来宾,省内外来学习观摩的专家和教师,发给了家长。2012年5月,我们又编撰出版了《按照孩子的想象构建学生社团》一书。

社会对我们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觉得这是一个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育的课题,这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课题。我们一直有这样的思考传统,长期尊重孩子的意愿。社会各方一致认为,我们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超前。

2012年6月前,我们在学生中间开展了“写未来学校”、“画未来学校”、“演讲未来学校”的多项活动,活动非常精彩,积累的资料也非常丰富,社会反响强烈。

我们将继续扩大影响,请来专家点评孩子的想象和我们的做法,并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一所真正的新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