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功源自轻松,理想提升素质

成功源自轻松,理想提升素质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对其本人及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重大的。从结果分析表明,优秀学生对压力的耐受力一般超过后进同学。有18位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自己的期望,这一部分以优秀生为主;有14位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家庭的期望,这部分以中间生为主。但是,过分大的压力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情绪。

成功源自轻松,理想提升素质

——高三学生心理状态的调查与研究

吴晓伟

高三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极大关注之中,学校的高强度教学,家长的殷切期望,更有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强迫、鞭策,使许多高三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学习、生活。从表面上看,许多学生起早摸黑,哪怕吃饭时也顾不上闲聊,抓紧一分一秒,想尽办法多做一道题,显得有条不紊,实际上内心远没有这么平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学生的情绪在不断的波动,有的自卑心理越来越重,有的耐挫力在减弱,甚至有的同学人格被扭曲。

我所任班级里,既有年级的学习尖子,又有学习较差的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调整,学生学习状态总体是让人满意的,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的种种不良情绪在年级里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学生在学习中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一进教室就心烦,一见作业就头痛;碰到考试就焦躁不安;考试时不能发挥出水平;考后愁眉不展甚至失声痛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矫正,对其本人及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重大的。我认为,作为一个高三的班主任,除了平时要民主管理班级事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做到稳定情绪,提高信心,发挥好成绩。只有做好学生的心理调整工作,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获得成功,在良好的情绪中提高成绩,在和谐的环境里健康成长。

一、现状调查

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我班学生的心理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我在班里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卷50份,回收50份。从统计结果来看,有些问题非常值得注意:

1.有关压力的三道题

有27位同学认为目前的压力可以承受,能够转化成动力,这一结果略好于我自己的估算;有16位同学认为压力过大。从结果分析表明,优秀学生对压力的耐受力一般超过后进同学。有18位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自自己的期望,这一部分以优秀生为主;有14位同学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家庭的期望,这部分以中间生为主。这一结果表明:优秀学生对自己的要求较高,学习上更体现出一种成熟与理智,体现出一种主动性,与他们的成绩状况是相符合的。

高三学生的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其自身的学习状态及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适度的压力不仅对学生没有害处,还有助于兴奋神经,提高反应灵敏度,帮助学生努力学习、沉着应考,更加深思熟虑地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没有一点压力的学生反而缺乏动力,难以提高学业成就。但是,过分大的压力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反应方式,则属于心理上的问题。

2.有关情绪的五个题

有10位同学“经常感到情绪低落”,25位同学是“偶尔”感到情绪低落。有35位同学认为情绪是影响学业的最大因素,远远超过了学习态度对学业的影响,几乎全部同学都认为目前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学生情绪低落,常常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烦恼苦闷、行为乖僻、运动减少,甚至产生厌学厌世情绪。这其实是过重精神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高三学习生活紧张繁忙,负担加重,一些基础薄弱、方法不当的学生往往丧失信心、成绩日见下降;而优秀生也会因承受厚望,长期处于高亢奋、极度紧张、过度疲惫的状态之中,极容易造成情绪低落。

3.有关考试的几个题

有12位同学认为考试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水平,有32位同学认为考试时情绪“有点紧张”或“很紧张”,有11位同学认为是“粗心”影响了考试的发挥。有29位同学反感或不满高三的多次考试。有38位同学认为考试带来的情绪变化会影响一周以上。这个结果也反映了学生一种恐惧的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考试焦虑。学生往往视考试为畏途,考前提心吊胆、忧虑、烦恼、考试时出现心跳加快、冷汗不断或行动刻板、记忆受阻、思维发呆,从而使他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情绪低落。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考试把握大,信心足、情绪较稳定、焦虑水平低;能力弱且有过多次考试失败体验的学生焦虑程度高。也会有一些优秀生虽然能力强,但目标订得高,对自己要求过严,一旦考试受挫,遇到困难,就会产生紧张不安情绪,影响考试成绩。造成心理上的焦虑情绪。

4.有关睡眠的几个题

几乎所有的答卷者都认为自己目前睡眠缺乏;但只有15位同学承认自己白天上课精神倦怠、疲惫不堪、课堂效率低下是由睡眠质量不好引起的;14位同学经常或偶尔会失眠;12位同学认为自己虽然睡眠不好,但第二天上课仍然很有精神。通过与部分学生的调查谈话发现:学生失眠多是因为没有科学用脑、消极自我暗示造起的。有的学生迫于父母压力,晚上复习到一、两点,过度用脑破坏生物钟,引起中枢神经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而无法入睡,第二天上课睡眼蒙眬,真可谓得不偿失;还有的学生不了解失眠的含义,只要有一两个晚上没睡好就忧心如焚,甚至怀疑自己神经衰弱,这种过分担心和消极暗示将偶然的失眠变成了真正的失眠。

二、原因分析

要想解决高三学生面临的困扰,必须追本溯源找原因。经调查询问,学生情绪波动心理失衡大体有以下原因:

1.激烈的竞争环境带来的压力。

2.师长和自我期望值带来的压力。

3.同学交往少。高三阶段学生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业,同学关系淡化,交往与互相倾吐的机会大大减少,情绪情感找不到合适的宣泄口而淤积。

4.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不同。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结构。由于认知、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同样对待一件事,不同的人反应是不同的。

5.家长的关心不够或者不合适。

三、对策研究

通过这一调查发现,“压力”与“情绪”是导致高三学生心理变化的两大关键词,我班学生目前最需解决的有四大问题:苦闷自卑、备考焦虑、考试紧张、缺乏宣泄。压力与情绪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学业成绩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导致种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不良情绪又影响到学业成绩,不佳的学业成绩又会增加压力,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经常保持一种愉快、和谐、宁静和相对稳定的积极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有效学习的保障。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整学生的情绪,以便更好地搞好学习呢?我们对症下药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解决。

1.摆脱苦闷自卑

自卑是一种轻视自己、不相信自己、对自己持否定态度的自我体验。古人云:“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发展水平、发展方向总是有差异的,而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所以,如果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极易使学习困难的学生产生自卑,他们不愿意,甚至害怕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意见,缺乏自信和竞争勇气,特别畏惧考试,每失败一次都会在心底投下阴影而愈加自卑。过度自卑的极端反应可产生自暴自弃,我校每年的高三毕业班几乎都有这样的学生,逃避考试、不来上课、不做作业,完全放弃努力,而他们并非没有能力考上大学,但心理的脆弱导致了消极的后果。某些成绩优秀学生看似不自卑,但其潜在的自卑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变故如考试失败,成绩连续下滑,其自卑立即显现,表现出极度惊慌自责、动摇信心。因此,摆脱苦闷就是要树立信心。

我曾经在班里某一学生的周记本中看到这样的一段:“有时我遇到了不会做的题,就会不断地骂自己没用,甚至恨不得揪自己的头发,扇自己几个嘴巴。”这种自卑的想法恐怕存在于许多同学当中,持久的、过分的自卑感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对于这类自卑苦闷的学生,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首先,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卑这类情绪。据心理学家说,自卑感可以说人人都有,仅仅是程度的不同而已。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能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班上成绩拔尖的同学比。

其次,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失败的考验。人的自卑,主要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失败。即使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人的情绪处在低谷中,特别需要一些正面的激励,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或是发生在身边的战胜挫折的例子,从而鼓励他们走出困境。要求他们尽快从感情的低潮中走出,采取正确的态度,那就是赶快找出失利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乃至在最后的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高考也要有亮剑的精神,没有理由经常处在苦闷自卑之中。

第三,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缓解自卑情绪的方法。在与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的交谈过程中,发现他(她)们有个共同点,就是把某一学科的进步归因为运气,只把眼睛盯着不理想的学科,把某一门学科的失败归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对这类学生可以要求他们不妨去尝试一下——善于将学习中的点滴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即心理学上所说的悦纳自我;也可以让他(她)们制定一些阶段性目标,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喜悦感和成就感。

2.缓和备考焦虑

学生的备考焦虑,说到底是对考分的过分看重,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于群体效应,将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二是不自觉地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自己的人生价值。三是学生渴望自我实现与现实学业成绩的不理想而导致的认知不协调。只有减轻心理负担与学习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长。作为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高考。让学生认识到高考是手段,继续深造是目的,不要想着我必须考上某大学或超过某同学才有面子;还要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体育活动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增强意志,同时可增加深睡眠,增加记忆蛋白合成,提高学习效率。而唱歌听音乐则可使人们把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

缓和备考压力,还要让学生保证睡眠、加强营养。只有睡眠充足,才能减轻焦虑,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加强营养,及时补充、供应大脑能量必需的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等,也可以增强脑功能。

有时我也教给学生采用一些科学方法来缓解焦虑。比如采用“极限思维法”,想像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也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易行的缓解紧张的方法。比如练习做深呼吸,做肌肉放松,想像放松,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等等。

3.控制考试紧张

有些同学一到考试就会头疼或者肚子疼;有的同学考试时头脑发木,熟悉的题目也无法正常去回忆思考,其实他们是因为不相信自己,首先在心理上打垮了自己,因而发慌心虚,手忙脚乱,平时得心应手的试题也答不上来。相反,不少平时学习很一般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好,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缜密,往往会有超水平发挥。

要缓和紧张心理,首先要端正对考试的认识。考试固然重要,但即使是高考,也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点。比尔·盖茨上了大学后不是中途退学吗?北大毕业生不是照样在街上摆摊卖肉吗?所以高考虽然是人生旅程中重要的一站,但它绝不是你的整个人生。再说,考试在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中,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都是不可避免,必须面对的,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面对考试、学会考试。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考试是人才培养、人才选拔和人才激励、促进人才平等竞争的重要手段,直到现在为止,仍然不可能有其他形式可以代替考试。

其次,正确地看待“紧张”。过度的紧张当然是有害的,但适度的紧张能使我们保持学习的警觉性,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它还会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我们以充沛的精力完成学习任务:它还有助于保持大脑足够的兴奋性,促进思维的活跃。

同时作为学生要学会对自己准确定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自己往往是形成心理困扰的重要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保持正常心态,不仅要了解自己长处、兴趣、能力、性格,还要了解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为自己准确定位打下基础。人总是有梦想的,青春有梦更是人之常情,高三学生有权力对自己未来进行自我设计。但客观现实是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脱离自身实际的自我设计只能是空想,所以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现实,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会“我的未来不是梦”。

第三,要使学生克服自己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及考后的不良的学习行为。考前搞好复习巩固,有步骤有计划进行复习;重视睡眠和饮食,科学用脑,不打疲劳战;考试技巧应加强训练;时间分配有原则,切忌对某一题死缠烂打;答题时先易后难,一时想不起来的问题可先从大处着手;仔细审题,照考卷上的指示做题,仔细聆听老师说明。考试后注意及时纠正错误,考错的地方正是没有掌握的地方,有的学生不重视改错,不重视重新学习,屡犯旧错是很糟糕的,改错对提高认知能力,改进学法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4.合理宣泄情绪

心中的不良情绪如果长期强制压抑,会导致内心体验更加深刻强烈,导致多种心理问题甚至身体疼痛,高三学生应学会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克服不良心境。

(1)找人倾诉。作为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去把内心的苦恼、焦虑、伤心告诉你的挚友、师长,心情就会顿感舒畅,帮助他们更专业地消除烦恼。

(2)自我宣泄。如果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可以对自己倾诉,记日记写作文是最常用最便捷的,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发泄心中的怒气和不满,最终求得心理平衡。另外,可以用哭一场来进行自我心理保护,哭可以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和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流泪时可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排出体外,缓解心理压力,或者做大量运动,如跑步、打球、跳绳,这种宣泄方式既不至于淤积烦恼而危害身体,也不至于伤害别人。

(3)积极暗示,形成利导思维。“想好事,好事降临;想坏事,坏事敲门。”当个体陷入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时,把思考引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我能克服这一切困难的”,“这次考试我一定能考出水平来。”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往往有奇妙作用。

(4)松弛训练。这是较常采用的行为训练改变心境的方法,通过循序交替、收缩或放松个体的骨骼肌群,使个体在内心体验个人肌肉的松紧程度,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控制机体某些不随意的内脏生理活动。操作步骤是在一个较安静环境中,排除杂念,做深呼吸,把全身肌肉绷紧再放松,与深呼吸结合起来。

总之,高三是学生人生中非常特殊的一个时期,面对着高考压力的高三学生的心理状况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作为高三班主任,了解这些学生的内心世界,总结他们的心理状态,探寻一些解决心理问题的办法,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学习、生活,使其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高三年级教育教学中,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科学、合理的在最大限度上减轻高三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高考挑战,调适良好心理状态,避免不良人格倾向的产生,这是我们作为老师除了认真教学之外应该去做的。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心理素质也是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如果一个人有良好的心态,在困难面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在压力下能轻松地工作、生活,那他就不会被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击倒,就能健康地成长。所以做好这一项工作,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