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家庭教育因其关系的终生性、情感的独特性、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使体、德、智、美、劳教育显示出随意性、轻松性、潜移默化性、持久作用性等特点。家庭教育要力求让孩子体、德、智、美、劳几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齐头并进,全面提高孩子的主体素质,将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未来社会需要,能从社会获得健康与快乐的人。

第四章 家庭教育的目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

第一节 家庭教育的目的

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影响个体终生发展的教育。虽然家庭教育的目的会因为家长、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得纷繁复杂,但从一般意义上说,家庭教育的基本目的应当是培养体、德、智、美、劳和谐发展,心理健康,人格完善,能适应社会需要,能够从社会生活中获得健康快乐和主观幸福感的人。

一、促进孩子体德智美劳诸方面和谐发展

宏观上讲,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是培养青少年在体、德、智、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的目的也应当与我国的基本教育方针相一致。

从中观上讲,家庭进行人口再生产的一个基本目的是希望家庭获得社会的认同,并以此为基础,从社会获得物资和精神需要的满足,让家庭成员获得幸福感。满足和幸福感的获得,家庭成员要适应社会需要,体、德、智、美、劳全面发展是最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从微观上讲,孩子长大成人后,参与社会竞争的基本条件也是体、德、智、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家庭教育在促进孩子全面发展方面有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难以达成的“奠基”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因其关系的终生性、情感的独特性、方式的灵活性等特点,使体、德、智、美、劳教育显示出随意性、轻松性、潜移默化性、持久作用性等特点。

家庭教育的内容包含孩子身心发展的方方面面,但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是如何为孩子打造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孩子成长的先决条件,是个体活动的力量源泉,是成人和成才的基础与保证。

道德品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责任,更是家庭和家长的责任。家庭教育首要的目的是“人的教育”。世界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说过:“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不是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艺术外,也是道德。”[1]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一个没有道德感的人,就算拥有再多的金钱和知识,也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因此,作为家长,必须要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使孩子成为品德高尚、有益于社会的人。

智力的发育发展是个体参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重要条件。学校教育虽然承担着系统智育的主体责任,但实践证明,一个人智力形成的基础是家庭奠定的。而且,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条件也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知识的接受和运用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2]父母不但教育孩子怎样做人,还要培养孩子成才,要注重孩子智力的开发,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有用之才。

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先生曾说过:“美育是通向智育和德育的桥梁。”教育家别林斯基也认为:“美是道德的亲姐妹。”家长通过自身较高的审美素养和人生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去感染孩子,影响孩子,达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而劳动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在认识和处理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时,尤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也就是孩子成人和成才的关系。司马光曾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德”是统帅,是灵魂,是方向;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只注重孩子智力的培养和开发,忽视德育等其他几个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是不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的。有“才”无“德”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甚至会成为有害于社会、家庭的人。

总之,体、德、智、美、劳这几者之间,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共同产生作用的。家庭教育要力求让孩子体、德、智、美、劳几方面全面和谐发展,齐头并进,全面提高孩子的主体素质,将孩子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符合未来社会需要,能从社会获得健康与快乐的人。

二、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期及儿童期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孩子的性格、情感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行为模式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奠定基础的。如果能让孩子通过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良好的人格特质,对于他们将来参与社会的合作与竞争是大有裨益的。人民教育家老舍先生在怀念母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两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影响最大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3]

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家庭教育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以后的需要、兴趣、动机、理想等心理或人格因素,影响着这些因素的协调、平衡与发展的水平。

从小心理和人格品质发展好的孩子,长大后往往会对社会、他人和生活更有热情,会更加热爱社会生活,会更能够发展出与自己角色相适应的社会参与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会更能够客观地知觉社会,更能够因时、因地、因情境地顺应、构建和改变社会关系或社会情境;会更能够准确地从他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其思想、愿望和感受,在社会生活中的共情能力和交际能力会更强。

在家庭教育中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孩子,往往更加具有认识、情感和行为的自我协调性,能更客观地形成自我认识,构建起更为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觉的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较为全面而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悦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第三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自己行为的结果意味着什么,并知道自己的行为、状态缘何而起,向何处去。

总之,家庭教育因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人格特质形成,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三、促进孩子社会化素能的发展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以,也不可能长期离群索居。人必须认识社会,参与社会,为社会服务。换言之,人必须社会化。人的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社会,人的才能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人发展的一切基本条件都是社会给予的,人的主观快乐感与幸福感也只能在社会中获得。

关于社会化这一概念的含义,社会学、心理学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以美国S.柯尼格为代表的学者,从社会规范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一种过程,个人由此成为他所出身的那个社会的一分子,他的一举一动都需符合于该社会的民俗民德。以美国E. A.罗斯为代表,从社会意识(群属之感)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社会化是在团体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时的一种群属之感的发展。以中国的孙本文为代表,从行为改变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化,认为社会有无数的刺激约束个人的反应,使之成为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这种作用即称之为个人社会化。[4]

综合上述观点,社会化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学习做一个社会人,并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5]

良好的社会化能力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养。家庭是人社会化的第一个场所,一个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往往都源于或基于对家庭的认识和理解。

家长的社会态度、社会知识和社会技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相应的社会规范和社会技能训练与培养,是保证孩子长大后能较好、较快地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家长应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开始,通过其与家庭成员、家庭环境的接触及影响,在掌握语言、生活技能、道德观念和知识经验的同时,教会孩子学会如何把自己当成独立的人,与家人、同伴、邻居、老师等不同角色交往,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使孩子在此过程中获得对社会的最初认识并逐步学会融入各种不同的社会群体,为将来参与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孩子也会通过习得的社会经验对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做出自己的反应,即反作用于他所参与的社会,表现和展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影响他人、家庭和社会。这种反向作用被一些学者称为“反向社会化”,指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过来施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观念的社会化过程。[6]

总之,一个人的社会化发展最初是通过家庭教育来实现的。通过家庭教育,孩子逐步懂得一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效担负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积极地为他人服务;必须遵守基本的社会礼仪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因为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够真正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才有真正快乐美好的一生。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家庭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问题也是不同的。尽管如此,每个个体成长发育的基本过程却是相似的,家庭教育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家庭教育原则就是这种规律的体现,它是指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这些基本原则的遵循是家庭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率先垂范、言传身教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在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时做了一个实验。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被分成两组,观看一个成年人玩一个金属玩具和一个塑料娃娃。一组接触攻击性榜样,另一组接触非攻击性榜样。第一组的孩子被带入房间,房间里的成人先玩金属玩具,随后拿起塑料娃娃,对其拳打脚踢,把它抛向空中,还用木槌敲它,同时大喊:“打倒他!打倒他!”这样持续了9分钟。而第二组的孩子被带入房间后看到的是成人安静地摆弄金属玩具,和气地抚摸塑料娃娃。接着,班杜拉给每个孩子一些玩具,让他们单独玩,玩具中包括一个塑料娃娃。观察显示,这些孩子都倾向于模仿成年人的许多动作。第一组孩子对塑料娃娃的攻击性行为比第二组孩子要强很多,他们也对娃娃拳打脚踢,也运用攻击性语言;而第二组孩子则主要是安静地玩金属玩具和娃娃。

可见,模仿是人类特有的天性。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天起,家长就开始了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教育。他们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早,机会最多,也最频繁,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最明显。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是在教育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7]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学家陈鹤琴也曾经说过,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好模仿,并强调家长应根据这一特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

的确,孩子具有爱模仿、易受暗示、可塑性大的特点,特别是处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学习的重要方法,其模仿学习的特点包括:[8]

第一,简单。跟其他学习类型相比,模仿学习是最简单的学习形式,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

第二,范围广。模仿学习可以涉及行为、动作、语言、写字、性格等诸方面。

第三,学习速度快。模仿学习使孩子能够很快地掌握行为规范、态度、技能等本领。模仿学习与盲目尝试和瞎碰式学习相比,学习的速度快。

第四,重要。模仿学习是7岁以下的孩子主要的学习方法,幼儿期习得的本领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五,自觉性。所谓自觉性是指孩子从小就会“自觉”地模仿大人的行为。七八个月的婴儿就会模仿大人拍手、招手。一两岁的孩子开始鹦鹉学舌,模仿成人发音,也可仿效一些简单的道德行为。大些的孩子则能够模仿较复杂的行为,如学着幼儿园老师的姿势、语调、表情给家人和小伙伴看,甚至看见父母不尊重老人,他们也会对父母无礼。

第六,模仿对象。研究发现,孩子并不是对什么人都模仿的,父母是孩子早年生活中的最初模式,父母与孩子之间不仅在时间、空间上是最接近的,而且在心理上也是最接近的,再加上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都会被孩子注意到,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就是模仿的生动写照。

第七,盲目性。无论什么行为,孩子都会模仿学习。

因此,家长要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要想培养孩子的孝心,自己必须是一位孝顺的人;要想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自己必须是一位富有同情心的人;要想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己必须是一位有责任感的人;要想培养孩子成为勤奋上进的人,自己必须要勤奋上进。

遵循这一原则,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持久性,即自己作为榜样的行为不能局限于一时,而要持之以恒,长久地保持;二是针对性,即家长要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为目的,有意识地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做良性的诱导;三是阶段性,即分阶段对孩子进行思想或学习等多方面的引导,而不要企望孩子能够迅速地在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如果能够注意这些方面,那么孩子就能在您的影响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茁壮成长。

二、统一观念、协调一致

管理学上,有个著名的手表定律,讲的是一个人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而当拥有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手表时,反而会制造混乱,不知道确切的时间,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手表定律带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示: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使人无所适从;对于任何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以上的人来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人无所适从。这个定律在家庭教育中也同样适用,家长们要尽量避免“各唱各的调,各敲各的锣”。

(一)家长之间的教子观念要彼此协调一致

家长之间,如果有着统一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要求协调一致,就如同只有一块表,能把要求准确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他们的要求和期望,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纵观当前家庭教育现状,家长之间存在教育观念不一致的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培养目标不一致;二是对孩子关爱的方式方法不一致;三是教育策略不一致;四是对孩子感情表达方法不一致;五是祖父辈和父辈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态度不一致。这些不一致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各种负面影响,孩子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不知到底应该听谁的意见。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孩子利用家长之间的教育矛盾“钻空子”,为自己的不良行为寻找空隙而形成“两面派”的双重人格,从而导致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甚至产生负面效应。此外,孩子还可能出现某种罪恶感,感到大人之间由于态度不一产生的争吵是由自己造成的。更为严重的是,有的孩子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危及其心理健康。

美国著名儿童问题专家简·尼尔森、莱恩·劳特等人在对待这一问题上也有相同的看法。他们说:“我们在认识上,是不是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认为共同教育孩子就意味着父母双方在认识上、行动上必须保持完全一致?如果父母双方能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的关系,那么两个人尊重对方就会像尊重自己一样,而且能理解即使双方意见不一,也是可以的。孩子们既不会因为爸爸有一种教育方式,而妈妈是另一种方式而在人身上产生混淆,也不会在行为上发生混乱。如果说父母双方意见不一,对教育孩子有所损害的话,那就是父母双方相互推诿责任,或者让孩子利用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来控制家庭。一旦父母双方都认识到不同意见的价值性,并能正确磋商,加强交流,求同存异,那么共同教育孩子将会是共同担负责任的一件愉快的事情。”[9]同样,此原则也适用于祖辈与孙辈之间的教育以及重组家庭、离婚家庭的教育。

由于现代独生子女较普遍,因此父辈和祖辈之间的教育方式不一致是家庭教育中的普遍现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加上祖辈孙辈的“隔代亲”,祖辈们对孩子往往比较溺爱,父母与祖辈之间在教育上很容易存在分歧,这是十分正常的,但一定要杜绝这种分歧作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即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矛盾,也要在孩子面前保持冷静,切不可当面发作;等孩子不在身边时再进行沟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尽量探讨协调,采取合理的策略,最终形成教育方法的一致。

(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前后一致

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身状况所做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自我评价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往往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评估来实现。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是影响其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这无疑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评价前后不一,时松时严,朝令夕改,不仅会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使他们对自我评价产生怀疑。这样既失去了教育的效果,也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

昨天,明明的妈妈发了奖金,心情特别好。她回到家后,看到明明正在看电视,于是问道:“明明,作业做了吗?”“还没有,我马上去。”妈妈笑了笑:“没关系,今天可以先看电视再做作业,妈妈去给你弄好吃的。”

今天,明明的妈妈在工作中因为出了点错,被领导批评了一顿,心情特别不好。她回到家后,看到明明在看电视,顿时火冒三丈:“看看看,就知道看,作业也不做,一点出息都没有,以后想去要饭吗?还不快给我滚回房间去做作业,没做完今天就不准吃饭!”明明十分委屈,很不情愿地走进了房间。

明明妈妈的例子是现在的家长常犯的错误: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是一种态度,不高兴的时候对孩子是另一种态度,同一件事对孩子的态度和要求大相径庭。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会使孩子对大人的教导产生怀疑,影响其是非观念的形成,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全面发展,容易形成双重人格,并学会看大人眼色行事。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家庭教育的实效,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家庭教育的过程又是在生活中进行的,零碎且不系统,容易出现不稳定现象。如果对孩子一会儿这样要求,一会儿那样要求,家长在孩子面前不仅有失威信,甚至会使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危害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

三、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对于全面发展,马克思做过这样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所决定的。”家庭教育中,全面发展是指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该是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只精专于一门学问。正如管理学中所谈到的“木桶原理”,即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孩子的发展也正是如此,一个最弱的方面往往可以决定孩子的成败。发展孩子的多种能力,是增长聪明才智的良好途径,家长应该注重各方面兴趣的培养,达到全面发展之目的。

作为独生子女的家长,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无可厚非,不少家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全才”,希望孩子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长们应谨记,不要只重视知识技能,道德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学习知识、技能是同等重要的;否则,孩子可能因为自理能力差或心理素质低而成为“木桶”最短的部分,从而制约孩子其他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最终使家长所做出的诸多努力付诸东流。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有差别的教育,使孩子的学习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最早是由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提出来的,指的是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而施以不同教学方法的一种教学策略。家长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征。

教育家李维斯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动物学校》(The Animal School)。有一天,动物们决定设立学校,教育下一代适应未来挑战。校方制订的课程包括飞行、跑步、游泳及爬树等本领。为方便管理,所有动物一律要修完全部课程。鸭子游泳技术一流,飞行成绩也不错,可是跑步就无计可施。为了补救,它只好放弃游泳课,全身心投入练跑,一直到最后磨坏了脚掌,以致游泳成绩也一落千丈。兔子跑步名列前茅,但对游泳却一筹莫展,精神几近崩溃。松鼠爬树最拿手,可老师一定要它从地面起飞,不准从树上降落,弄得它神经紧绷,脚肚抽筋,甚至还影响了爬树和跑步的成绩。老鹰则因为在爬树课不按老师规范要求,坚持用自己的方式,虽然它第一个到达树顶,仍被视为“问题学生”。到学期结束时,一条怪异的鳗鱼以高超的泳技,加上勉强能飞能跑能爬的成绩,反而获得平均最高分,还代表毕业班致词。另一方面,地鼠为抗议学校未把掘土打洞列为必修课而集体抵制。[10]

这个寓言故事给予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每个人各自具有不同的才能,只有用其长处,因材施教才能令其取得好的成绩,得到好的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这个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怎么去发现孩子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征,为他们的才能提供充分表现和发展的条件,并针对其特点加以正确引导,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具体而言,对活泼型孩子不要过分溺爱,他们喜动厌静,精力旺盛,如果你对其溺爱,顺着他的性子行事,那么长大后就容易目空一切,无所顾忌,不知天高地厚,为所欲为;对于腼腆型的孩子不要过于心急,他们大多胆小羞涩,家长不要为他的不活泼而过分心急,这类孩子往往性情温顺,信心不足,需要家长更多地鼓励,切忌操之过急;对乖巧型孩子要求不要过高,他们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使父母费心,总能较好地完成父母提出的各种任务,所以不少家长会对他们抱有更高的期望,难免提出过分的要求,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学业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对问题型孩子不要过多地责难,他们往往让家长操碎了心,家长需要有极大的耐性,要对症下药,多给予鼓励、肯定,要用诚心、爱心和耐心去感化孩子。

只允许是零分[11]

王老板在商场上春风得意,教育自己的儿子却非常失败。他的儿子王小毛在学校里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十分厌学,门门功课亮红灯。这天,王老板找到我,请我当他儿子的家教。我说:“本人何德何能也?”王老板说:“听说你上课时让孩子们自由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还听说你常到一些偏远的地区自费旅游,可见你不是一个凡人,我儿子一定喜欢让你这样的人调教。”我说:“那就试试吧。”我向王老板了解了王小毛的一些个性情况后,决定针对他进行个性考试。

第一次和王小毛会面,我特意给他一个不平凡的亮相。我脸没洗,胡子没刮,穿着打补丁的牛仔裤,脚上趿拉着一双旧拖鞋。可能我这副“酷”形象让这位以叛逆自居的少年产生了共鸣吧,当我拿出一份卷子要考他时,他竟然没有反对。

他问:“考多少分才能入您老人家的法眼啊?”“零分。”我答。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再问:“多少?”“零分!”我重复道。“好,考10分我没胜算,但考个零分我还是蛮有把握的。咱们说好了的,如果这张卷子我考了零分,你就自动辞职,可不许反悔。”

我像如来佛般回答:“不悔,不悔。”

第一题,《静夜思》的作者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王小毛说:“三岁小孩都知道是李白,可我就不选他。”他选的是B。

第二题,中国的首都是:A.南京;B.北京;C.天津。王小毛一乐,故意不选B,而选了A。

再做第三题时,王小毛犯愁了。辛亥革命爆发于:A.1901年;B.1911年;C.1922年。他犹犹豫豫犯愁地选了B。看来他想考零分的愿望是实现不了,因为辛亥革命确实爆发于1911年。

王小毛拿着自己考了30分的试卷,一脸的不服气,问我:“下次考试我可以看书吗?”

我说:“当然可以,不过卷子肯定要比现在这一份要难,你有考零分的信心吗?”

“有!”第一天家教顺利结束。我觉得王小毛已上了我设定的套了———他故意选择答错,那他就必须得知道哪个是对的。

以后的日子里,王小毛对我给他安排的每一场个性考试都非常重视,凝神思考,翻阅各种图书,终于让他考了一次零分。但他并没有赶我走的意思,还恳求我继续出试卷,他争取不看书也能考个零分。

暑假过去了,我辞去所有的家教返回学校。后来我接到了王老板的感谢电话,他说他的儿子和以前相比,学习上有了可喜的进步。他直夸我手段高明。我说:“你的儿子与别的孩子不同,我只不过‘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而已”。

四、严而有度、爱而不宠

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但如何爱孩子,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爱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但要爱而不宠、严而有度、爱严相济、严中见爱,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家长要以“严”作为家庭教育的原则,但是严并不等于严厉和苛求,甚至惩罚。因为过分严格往往导致专制,即家长们强迫孩子盲从、听话。不少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就是专制教育,无形中就将自己变成横行霸道的暴君,而将孩子教育成唯命是从的弱者。对不听话的孩子用粗暴方式来管教,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完全不正确的,它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仅不能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还会让孩子对家长甚至所有的人产生怨恨的情绪。一味地严格要求只能一时压制住问题,时间一长,对于具有独立思想、独立个性的孩子而言,再严格的教育也不能阻止一些问题的发生。

所以,家长要做到宽严结合,严而有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识能力,定好规矩和要求,从点滴小事开始;特别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失误,如第一次打人、第一次无理取闹等,绝不迁就,不护短,不娇纵,从而让孩子养成凡事要严格按规矩行事的习惯。同时,注意把握好“度”,把严格控制在尺度之上,处理好纪律与自由的关系,拿捏好分寸,并注意适度的灵活性,即可以视具体情况做适度的调整。

教子有方的好爸爸徐悲鸿[12]

徐悲鸿不仅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爸爸。

徐悲鸿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女儿丽丽刚刚3岁时,他就开始教孩子背唐诗,4岁时便教她学法文。

徐悲鸿经常外出作画或是举办画展,十分忙碌,家中常常因为等他而不能按时吃饭。但不论他回来多晚,总不忘自己定下的规矩,不忘对孩子的教育。

一天,徐悲鸿又回来晚了,刚踏进家门,丽丽就欢蹦着扑到爸爸怀里,甜甜地说:“爸爸,饭菜都凉了。我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徐悲鸿亲了亲女儿圆圆的脸蛋:“饿得直叫也不能忘了老规矩呦!”“没忘,法文字母我都会背啦!”“那好啊,背给爸爸听听。”说着,父女俩走进屋里。墙上贴着法文字母表,丽丽熟练地背了一遍。然后把头一歪,得意地说:“爸爸,我可以吃饭了吗?”徐悲鸿摇着头,微笑着对丽丽说:“今天还得增加一个新节目。”“爸爸,你要增加什么新节目呀?”丽丽像个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说:“可我的肚子直叫呀!”“忍耐点,让它再叫一会儿。”徐悲鸿说:“丽丽,你能把字母默写下来吗?”丽丽自信地点点头。徐悲鸿说:“若是一个字母写得不对,我可要刮你的小鼻子哟!”可调皮的丽丽趁爸爸不留神的功夫,先踮起脚,用手指在爸爸的鼻子上钩了一下。“你这个小丽丽,又占爸爸的便宜啦!”爸爸说完,父女俩都笑了。

接着,爸爸说一个字母,女儿写一个字母。爸爸一念完,女儿就写完了。徐悲鸿满意地给她打了100分。

丽丽高兴地拍着巴掌跳起来:“这下可以吃饭了吧?”

“还不行,还得背诵一首唐诗呢!”

“那好,我就背诵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吧!”丽丽站好姿势,一本正经地说:“背错的地方,请爸爸徐先生指正。”

只听她张开稚嫩清脆的嗓门背诵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徐悲鸿笑了,说了声:“蛮好,请吃饭!”父女俩一起乐了。

其次,家长要在“爱”字上下工夫,对孩子过于严格不行,但过于宠爱则更加有害。中国有一句古话:“惯子如杀子。”溺爱对孩子的危害远远超乎家长意料之外。溺爱可能造成孩子自私自利的个性,内心无爱。家长一切包办使孩子价值观混乱,能力低下,长大之后难以融入社会;在性格上,孩子也会变得任性蛮横、孤僻怪异,另一方面却遇事畏首畏尾,胆小怕事,非常怯懦。长此以往,溺爱会使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经不起一点挫折,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隐患。

因此,家长要学会对孩子理智的爱。一是适度满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的合理需求,切忌有求必应,一味满足,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要求的控制力;二是放手让孩子做事,给孩子自我锻炼和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切忌无微不至,包办代替;三是舍得让孩子吃苦,有意识地让孩子受点累,切忌让孩子成天躺在舒适的安乐窝和“保险箱”里。在一些西方国家,很多家长习惯于对子女施以严爱,即将爱子之心建立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他们把培养孩子独立生存能力作为施爱的重要标准,如孩子走路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上学后,即便是总统和亿万富翁的子女,也免不了打工之苦,18岁后更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生活。

总之,家长教育孩子时要在严格与爱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点,掌握好爱孩子的“度”,既不能过于严厉,也不能过分宠爱。家长应该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根本宗旨,从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出发,遵循严而有度,爱而不宠的家庭教育原则。家长唯有理智和深沉地爱孩子,才能使其长成参天大树;否则,来自家长的关爱就会成为导致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溺爱。

五、奖惩分明、言出必行

奖惩是促进孩子发展的有力手段,是激励孩子的有效措施,家长要尤其注意奖惩的时机和手段的把握。

首先,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奖惩之前,要明确孩子的哪些行为是应该奖惩的,哪些是不该奖惩的。这样,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奖惩,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教育中的惩罚现象应该伴随着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出现,即当孩子违反道德规范,在道德方面出错时才可以惩罚,而不应因学习成绩差而惩罚孩子。惩罚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还会使得孩子对相关的学习心存恐惧,并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一般来讲,对孩子重复地犯同样的错误时才给予惩罚,对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首次犯某方面的错误时,不要惩罚孩子;否则,孩子会处于不安之中,总是担心犯错误和犯错误后被惩罚,从而变得胆小、懦弱、无主见,凡事都不敢去尝试,凡事都要征求成人的意见才敢去行动,成为孩子发展的一个大障碍。孩子已经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并有悔改的意愿,成人应不再惩罚,因为惩罚的目的是要使孩子知错并改错。惩罚孩子要考虑动机,孩子好心做了坏事不能惩罚。由于能力和经验的限制,孩子常会“好心”办“坏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倒水喝,水倒多了溢了出来,这时家长就不应批评,否则将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其次,家长要以表扬奖励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1。如果远远超过了这一比例,那么,你的表扬或许已不太真诚或者就有夸大其辞的成分;如果低于这一比例,你就可能是个过于挑剔的家长,这将令孩子情绪长期不安,进而会破坏孩子的自然成长,使其成为神经质、怯懦、不诚实的人,甚至还可能学会用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人。父母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要多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多给孩子以肯定式的评价,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这样有利于孩子不断地进步;而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更不要认为只有孩子把所有的缺点改正完了才是好孩子。有缺点的孩子也可以是好孩子,没有缺点的孩子是不存在的。

再次,奖惩不宜过多、过滥。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多奖励和惩罚,会使孩子形成在别人的评估下学习生活的习惯,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主见,善于察言观色,过于注意他人的评价。一个人总是为了别人的看法而学习生活是很痛苦的,为了迎合别人的看法,不得不伪装自己,隐瞒自己的观点,甚至失去是非观念,失去个性和自信。

最后,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时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及方式。奖惩一定要及时,尽量在第一时间就孩子的进步和失误进行奖励和惩罚,使他们能强化好的行为,杜绝坏的行为。此外,家长选择奖惩的方式要避免过于物质化或简单粗暴,尽量在符合孩子年龄及个性的基础上做到多元化。

奖惩仅仅是一种外部强化的教育手段,目的是培养孩子在没有奖惩的情况下仍然能自觉地去做他该做的事,即奖惩是为了不奖惩。因此,我们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从活动本身带来的成功和快乐中得到强化,从自律中得到满足。切记,孩子的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绝不能仅仅靠外部强化来实现。

言出必行是指家长对孩子说过的话、提过的要求、答应的承诺就一定要做到,不要轻易改变。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要对孩子慎言,千万不可向孩子轻率地许下不能履行的承诺,一旦答应子女要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言出必行。例如,家长答应过孩子什么时候要带他去玩,到时就一定要兑现,如果实在有事情无法实现,要事先给孩子解释,征得孩子的同意后另外改时间带他去。家长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偶尔骗骗孩子是无所谓的,要知道即使是孩子,对欺骗也是很敏感的。那些对成人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可能包含了孩子无限的期许。

孩子如果犯了错,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就应受到惩罚,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不停要求、哭闹就心软,或是因为忙于其他的事情而忘了对孩子提过的要求,或是心疼孩子而降低对孩子的惩罚。一旦这样,孩子就会觉得家长只是吓唬吓唬自己,不会真的惩罚,于是便胆大妄为,把家长的教导当作耳边风。长此以往,家长在孩子面前就没有了威信;更严重的是,孩子也会慢慢养成说话不算数的习惯。因此,作为家长,一定要言出必行,要让孩子意识到你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树立家长应有的威信,也给孩子做出了一个良好的榜样,有利于孩子改正错误,增强孩子的诚信意识。

不吃饭就饿着[13]

我的孙子托比,是个3岁中美混血小男孩。一天中午吃饭时他闹情绪,不肯吃饭。妈妈苏珊说了他几句,愤怒的小托比一把将盘子推到了地上,盘子里的食物洒了一地。苏姗看着托比,认真地说:“看来你确实不想吃饭!记住,从现在到明天早上,你什么都不能吃。”托比点点头,坚定地回答:“Yes!”奶奶我在心里暗笑,这母子俩,还都挺倔!下午,苏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国菜。我心领神会,托比特别爱吃中国菜,一定是苏珊觉得托比中午没好好吃饭,想让他晚上多吃点儿。那天晚上,我施展厨艺,做了托比最爱吃的糖醋里脊、油焖大虾,还用意大利面做了中国式的凉面。托比最喜欢吃那种凉面,小小的人可以吃满满一大盘。开始吃晚饭了,托比欢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苏珊却走过来,拿走了他的盘子和刀叉,说:“我们已经约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饭,你自己也答应了的。”托比看着面容严肃的妈妈,“哇”的一声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饿,我要吃饭。”“不行,说过的话要算数。”苏珊毫不心软。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说点好话,却见儿子对我使眼色。想起我刚到美国时,儿子就跟我说,在美国,父母教育孩子时,别人千万不要插手,即使是长辈也不例外。无奈,我只好保持沉默。那顿饭,从始至终,可怜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车里,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三个大人狼吞虎咽。我这才明白苏珊让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发脾气扔饭碗时,一定会想起自己饿着肚子看爸爸妈妈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经历。饿着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况且还是面对自己最喜爱的食物。临睡前,我和苏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很饿,现在我能吃中国面吗?”苏珊微笑着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托比叹了口气,又问:“那等我睡完觉睁开眼睛时,可以吃吗?”“当然可以。”苏珊温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虽然苏珊对托比如此严格,托比却对妈妈爱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时,会采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认为漂亮的叶子,郑重其事地送给妈妈;别人送给他礼物,他会叫妈妈和他一起拆开;有什么好吃的,也总要留一半给妈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妇。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一般方法

所谓方法,语义学的解释是“按照某种途径”,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必须遵循的调节原则的说明。《辞源》中将方法界定为“量度方形之法”“办法”“方术、法术”诸义。[14]家庭教育的方法是在家庭教育目的、任务和原则的指导下,家长对子女实施教育时所采用的具体措施手段和各种影响方式的总和。掌握家庭教育的一般方法,将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法”可依,对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环境熏陶法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无时无刻都受外界环境影响。良好的环境是无痕的熏陶。环境熏陶贵在坚持,只要一以贯之,成效将会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彰显。

(一)环境熏陶法的含义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环境的熏陶。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营造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通过家庭各种情境的教育因素,使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孩子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家庭的人和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

(二)环境熏陶法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家庭环境。我们常常说的“书香门第”“梨园世家”,指的就是受家庭熏陶而成才的典范。家庭环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主要由家庭硬件要素(物质设施等),以及家庭软件要素(家庭文化、家庭氛围等)组成。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巨大。一项科学研究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科学界精英朱克曼曾经研究了1901年至1972年美国培养出来的71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家庭出身(见表4-1)得出结论:不管是遗传的还是社会的原因,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集中于那些能够给子女提供良好的开端,以便获得为制度所承认的机会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提供了教育和社会的联合优势。[15]

表4-1 美国培养出来的诺贝尔获奖人(1901-1972)和具有博士学位的科学家(1935-1940)的父亲的职业情况

※专业人员是指大学教授、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法官、牧师和艺术家等。

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如父母的勤劳、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成功学者的长期接触、家庭中的宽松平等、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等因素,都在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孩子,对他们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甚至造就他们杰出的一生。

(三)环境熏陶法的实施策略

家长要注重家庭生活环境的熏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良好、优美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置身其中,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影响。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需从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两方面入手。

1.家庭环境硬件要素建设

家庭环境硬件要素为孩子后天的身心发展提供条件。良好的家庭环境硬件要素建设应该包括:

(1)重视创设整洁有序、时有变化的硬件环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有的家庭迁入新居,装潢考究,各种摆设精美高档,电器产品应有尽有,但却忽略了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因此,环境布置除基本家具、炊具、电器等,还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应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准备孩子必需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兴趣爱好拓展品,如音乐、体育、绘画等学习用具和材料等。家庭陈设要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美化效果好,有序并做到时有变化。家庭成员衣着要整洁大方,谈吐要文雅……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舒适、愉快、温馨,他们在整洁、清新、方便的环境中,就会逐步形成爱清洁、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等良好的习惯。

(2)重视创设属于儿童自己的小天地

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住在独门独户的房中,许多家庭的孩子相互很少往来。孩子在家不是大人陪着,就是一个人孤独地玩,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整体发展。家长应给孩子设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天地,供孩子放置玩具、一些半成品材料,也可饲养一些小动物,墙壁上最好有可供孩子涂鸦的小黑板,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自由、平等、宽松的环境里,凭自己的兴趣选择活动内容,进行积极愉快的学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心愿和体会。同时,也可以邀请小伙伴共享愉快时光,孩子在与小伙伴一起玩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和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知识和增强求知欲,培养对同伴的爱心,而且在拼拆玩具的过程中不但其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还可使其原有的任性、暴躁的性格逐渐得以平和与改变。

2.家庭环境软件要素建设

家庭对于家庭成员不仅是一个生活场所和文化实体,而且还是心理情感的归宿。每个家庭成员,在心理情感上都会对家庭产生不同程度的依赖性,而且这种依赖性很有可能是终身的。这种心理情感氛围的营造就属于家庭环境软件要素建设,具体包括家长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实际技能、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环境软件要素建设对孩子的成长比家庭环境硬件要素建设更重要,更深远。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家长保护着涉世未深的孩子。作为家长,准确把握社会对角色行为的期望,注重心理情感氛围、文化氛围等创设,是教育好子女的先决条件。这些无形的影响使孩子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反映父母形象的镜子,孩子也在最初形成的思想品质、性格情感等方面直接受到父母的影响。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邻里之间、小伙伴之间和谐、美好、团结上进、仁爱大度的人际关系也是形成良好精神环境的重要因素。

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曾对4000名儿童做了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有笑声的家庭中的孩子,智商都比父母不和的孩子要高。此外,美国的一个研究中心对61名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从婴儿一直观察到18岁,结果发现:有20名生长在情感气氛极差的家庭中的儿童,不仅其智力落后于其他儿童,个子也明显矮于其他儿童。此外,研究者还发现:10多个智力严重不良的孩子,大都来自心理环境不良的家庭,有的父母分居或离异,有的父母正在婚姻上闹纠纷,有的家庭成员之间长期不和睦……[16]

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家长应该明了家长既是孩子的导师,又是孩子的朋友。孩子年龄小,易受环境的影响,可塑性大,家长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和孩子交朋友,以平等的身份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在家庭中进行一些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这样既能促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又能使彼此产生共同语言。在愉快的活动中,孩子不仅易于接受家长的教育,也易使孩子体验到安全感和信任感,还有助于促进孩子朝气蓬勃、活泼开朗的良好个性的形成。

总之,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即着手于为孩子营造民主教养的教育氛围,营造宁静和谐的情感氛围,营造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勤奋好学的学习氛围,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中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乐于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愿意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责任,彼此互相关心、爱护、理解和尊重。

二、习惯养成法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往单方面讲,其实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17]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教子成功的有效方法。

(一)习惯养成法的含义

《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行为模式经过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经过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18]这是针对一般行为模式的建立而言的,当然,如果是要改掉已有的坏习惯,则可能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习惯养成法就是指用一种良好的、优秀的动作定型来教育孩子,使孩子养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稳定的良好习惯。

(二)家长需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乌申斯基对习惯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认为:“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还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19]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形成的摇篮。在孩提时期,由于孩子的很多学习和生活习惯都还未形成,家长需要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关注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能造就良好的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总之,习惯对于人一生的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良好的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保证,能使孩子受益终身(见案例《加加林的好运气》),不良的习惯却会毁掉孩子的一生(见案例调研报告《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

加加林的好运气[20]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航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他在20多名宇航员中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名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决定让加加林进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调研报告《悲剧从少年开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调查》[21]

该报道中谈到,115名死刑犯从善到恶,绝不是偶然的。他们较差的自身素质和日积月累的诸多弱点是他们走上绝路的潜在因素,是罪恶之苗,是悲剧之根。他们违法犯罪均源起于少年时期。他们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时犯有前科,基本都有劣迹,从小就有不良行为习惯。通过调查分析,不良习惯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少文化,缺知识,不知礼,不懂法;贪吃好玩,奢侈为荣,怕苦怕累,不学无术;“哥们义气”重如生命,为“朋友”交情,不惜两肋插刀;自作聪明,我行我素;显摆逞能,亡命称霸;伦理错位,黑白不分,是非颠倒,荣辱不清。

以上因不同习惯导致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的正反两个案例足以说明,习惯对人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视,直接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命运。然而,确有很多家长忽视了在幼儿期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很多不良习惯,抱有听之任之的态度,觉得“孩子太小,不懂,长大懂事了,自然就好了”。殊不知,错过了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期,等到孩子已经养成了某些坏习惯再去纠正,就得不偿失,事倍功半了。

(三)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1.抓住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22]“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孩子小时候形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天生的一样牢固。儿童期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一经形成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很难更改。好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坏习惯却有可能使孩子终生受到诸多不利影响。相关研究表明,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此时期,孩子求知欲望强烈,很多习惯尚未形成,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

因此,家长一定要充分利用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如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即12岁以后,习惯的改造将比塑造要艰难得多。当然,虽说积习难改,也并非不能改,只是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更多一些,训练的难度和强度要更高。

2.良好习惯的培养要在生活中进行

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一书中明确指出:“生活即教育。”孩子诸多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都是在不起眼的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巩固的。作为家长,在知晓了早期生活对孩子良好习惯培养的重要性之后,就应该积极着手为孩子创造一个养成良好习惯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通过各种途径,日积月累,让孩子的良好习惯在家长的精心呵护下自然而然地形成。

3.及时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同时,要注意纠正孩子的各种不良习惯。不良习惯一旦形成而不经纠正便会跟随孩子一生,对孩子的伤害可能远远超乎想象,甚至影响孩子的命运。

不良习惯错失人生良机[23]

习惯就是命运。北京有家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们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们围住了老板的大办公桌,你翻看文件,我看来信,没一个人闲着。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经结束,很遗憾,你们都没有被录取。”年轻人大惑不解:“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期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人文件的人。”年轻人听后全都傻在那里。

对于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家长不仅可以采用通常的说教、负强化等方法,还可以采用冷处理等不同的方法给予纠正。

对于普通的、影响不是很大的坏习惯,如不按时睡觉、赖床等,家长可以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给予纠正。

对于非常严重的坏习惯,如说谎、打架、逃学等,我们则可以用负强化的方式给予纠正。负强化指当儿童某一不良行为发生后,即施予一种厌恶或惩罚性的刺激,使儿童在类似情境下不良行为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的方法。负强化法通常与惩罚结合起来使用,厌恶刺激或惩罚性刺激包括父母使用强烈的否定性言语、警告、瞪眼、暂停某项活动等惩罚方式。

而对于如乱发脾气、任性哭闹等坏习惯,我们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此方法主要是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关注,不强化,也就是置之不理,使孩子摆脱不良行为。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第一次出现不良行为的时间和原因,如孩子第一次骂人、第一次打架、第一次撒谎、第一次逃学等,即便是出于好玩或其他原因,家长也一定要引起重视,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给予纠正,态度一定要坚决、严肃,切忌等到孩子形成习惯后才追悔莫及。

4.习惯培养要按层次进行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儿童左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儿童心理学研究,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5~7岁,儿童以自己为中心辨别左右,因此他们能够分清自己的左右手;直到7岁左右,他们才可以分清站在他们对面的人的左右手。第二阶段, 7~9岁,儿童能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分清左右空间关系,形成直观表象,并能初步掌握左右方向的相对抽象性,但对非直观、抽象的空间关系还比较模糊。第三阶段,9~12岁,儿童能够形成左右方位的抽象概念,能根据表象、记忆建立其空间关系。从上面的发展规律来看,儿童从小到大,对空间和距离的知觉是逐渐完善起来的。因此,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地进行,避免拔苗助长。

5.家长的要求要具体

家长在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非常具体的要求。我国古代就很重视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并且要求很具体,行立坐卧、起居、饮食习惯都是家庭自立教育的重点。行立坐卧要求“坐必安”“立必方正”“不倾听”。幼儿可以早睡晚起,大孩子则要“鸡初鸣,咸盥漱”,即鸡一叫就应起床,穿好衣服,梳发洗漱,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在饮食习惯上,教育孩子和客人一起吃饭要注意“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濡肉齿决,乾肉不齿决。毋嘬炙”。意思是吃饭时,不要把饭捏成团,不要大口大口地吃饭,不要大口喝汤,口中不要嚓嚓响,不要啃咬骨头,不要将已拿起的鱼肉又放回去,不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总是取某种食物吃而不挑其他,不要急于使饭冷却而扬饭,吃黍时不要用筷子,喝汤时不要连汤中的菜都未嚼就囫囵喝下去,不要往羹汁里加放佐料调味,不要剔牙,不要喝肉酱。要是客人给羹汁调味,主人要道歉说“不擅于煮食”;要是客人喝肉酱,主人要说“家贫,招待不周”。湿而软的肉可用牙咬断,干肉不能用牙咬开吃,烤肉不要大口吞吃。

家长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不要总是唠叨“你怎么这么懒”“难道你不会打扫一下你的房间吗”,而是要给孩子规定明确的任务。比如,每天扫一次地,每天叠自己的被子,每个星期整理自己的书架一次……这样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习惯。

像以上这样形象、直观、具体地提出孩子应该做和怎样做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能让其对家长的要求看得见,摸得着,孩子就有了目标,也知道不同场合、时间该怎么做了。如果父母对孩子没有具体要求和具体操作步骤,要求太笼统就缺乏实效了。

6.鼓励孩子自我教育

林格伦说:“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无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24]因此,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自我教育尤其重要。那么,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呢?

(1)对孩子有信心,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教育的信心

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年龄小,成人不跟着管理是不行的。不要因为孩子年龄小就包办一切,应多提供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25]

每天早上,托比醒来后,苏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顾自地忙去了。托比会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面包片。吃饱后,他回自己的房间,在衣柜里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毕竟托比只有3岁,还搞不清楚裤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脚。有一次托比又把裤子穿反了,我赶紧上前想帮他换,却被苏珊制止了。她说,如果他觉得不舒服,会自己脱下来,重新穿好;如果他没觉得有什么不舒服,那就随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着裤子跑来跑去,苏姗像没看见一样。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邻居家的小朋友玩,没多大会就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对苏珊说:“妈妈,露西说我的裤子穿反了,真的吗?”露西是邻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岁。苏姗笑着说:“是的,你要不要换回来?”托比点点头,自己脱下裤子,仔细看了看,重新穿上了。从那以后,托比再也没穿反过裤子。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辆浅蓝色的小自行车,托比非常喜欢,当成宝贝,不许别人碰。邻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几次,要骑他的小车,托比都没答应。一次,几个孩子一起玩时,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骑上小车,扬长而去。托比发现后,气愤地跑来向苏珊告状。苏珊正和几个孩子的母亲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着说:“你们的事情自己解决,妈妈可管不了。”托比无奈地走了。过了一小会儿,露西骑着小车回来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将她推倒在地,抢过了小车。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苏珊抱起露西,安抚了她一会儿。很快,露西就和别的小朋友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托比自己骑了会儿车,觉得有些无聊,看到那几个孩子玩得那么高兴,他想加入,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苏珊身边,嘟囔道:“妈妈,我想跟露西他们一起玩。”苏珊不动声色地说:“那你自己去找他们啦!”“妈妈,你陪我一起去。”托比恳求道。“那可不行,刚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现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决问题。”托比骑着小车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边时,又掉头回来。来回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颜开,闹成了一团。

(2)帮助孩子准确地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评价

要让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确立一个行为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家长给孩子树立的,而是在家长的帮助下由孩子自己树立。标准的高低取决于孩子对自己的准确认识,并进行自我反省,强化自我积极的行为,克服消极的行为。

(3)给孩子恰当的指导,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

孩子毕竟年龄还小,习惯培养又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在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参与,不仅让孩子进行自我评价,父母也要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监督,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更快地养成好习惯,矫正不良习惯。

三、聆听沟通法

高明的家长会倾听。反过来说,有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家长的幸运。因为,这说明了孩子对您的信任,而让孩子信任的家长一定是高明、合格的家长。

(一)聆听沟通法的含义

聆听沟通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集中精力认真倾听孩子的话,并采用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等方式与孩子的思想感情相互传递和反馈,以求家长和孩子的思想达成一致,感情通畅。

(二)聆听沟通法的作用

用9分钟倾听孩子,用1分钟对他说教,其效果胜过10分钟说教。在家庭教育中,聆听能建立亲子信任,沟通能培养亲子感情。聆听沟通法对孩子成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首先,它能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聆听并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鼓励孩子多谈谈学校、身边的事,这既有利于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又可通过聆听时所表现出的饶有兴趣来激发孩子的观察能力。家长感兴趣,孩子就愿意讲,就会将平时观察到的“素材”、信息加以汇集再讲出来。因而良好的聆听和沟通,对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性及提高孩子的生活常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它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是“多说话”。一般孩子“说话多”没有问题,但那是一种无序的、毫无逻辑性的自言自语,要“多说话”,甚至“善于说话”就离不开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最后,它能提高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孩子对是非的认识是十分“朴素”的,能满足自己要求的,能使自己开心的就是好的;不能满足自己的,让自己生气的就是坏的。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的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聆听和沟通尤为重要。家长通过聆听,了解孩子对是非的判断,再通过与孩子的沟通,指出哪些判断是合理的,哪些判断是不合理的,逐步克服孩子无理取闹的习惯。同时,在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孩子对所述人和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便捕捉孩子的是非观;对孩子错误、片面的看法,要善于把握时机,引导和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三)聆听沟通法的实施策略

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家长能否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而要解决亲子间的各种沟通难题,家长首先要掌握倾听的技巧。此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效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1.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倾听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与尊重感,有助于了解真实情况,避免因误解而伤害孩子。

(1)尊重孩子,专注倾听

家长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停下手头会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全神贯注听孩子说话,一是本着尊重孩子的态度,同时也为与孩子的沟通准备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沟通的时候,家长应认真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孩子,必要时再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些家长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有一句没一句地与孩子说话,心不在焉,常常听错孩子的意思,令孩子感到你不够重视他,甚至可能造成某种误解,伤害孩子的感情。有些家长在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心猿意马,往往是孩子都已经说完了,家长却不知道孩子都说了些什么,使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很是沮丧,不再愿意与家长交流。有的家长存在一种曲解孩子的心理定势:如孩子说累了要休息,一定是想逃避功课;抱怨同学影响其上课,一定是自己找别人讲话的借口……往往是还没倾听孩子说话就妄下结论,这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是非常有害的。所以,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之前,在把手头工作停下来的同时,也要把自己心理上的种种成见、偏见抛开,尊重孩子,认真听孩子讲话。

(2)理解孩子,耐心倾听

具体而言,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和机会。在孩子倾诉的时候家长要发自内心地去关心,即使对成人来说可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这些可能正是困扰孩子成长的“大事”。

首先,孩子总希望与家长分享喜怒哀乐。如果家长不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或听话只听一半,只听好消息,不听坏消息,孩子会觉得对家长说没用,而把情绪埋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孩子消极的情绪得不到发泄和化解,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的内心要么封锁,要么反抗、叛逆,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伤害。其实有时候,孩子与家长交流,家长只要静静地听他们把话说完,孩子便能从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其次,对孩子的倾诉不要随意打断。孩子喜欢对父母倾诉,从家长那里得到情绪上的安慰。因此,家长在倾听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还没等孩子说完,就随意打断他们或表示出厌烦;一旦家长这么做了,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严重的甚至会从此心门紧锁,不再与父母交流。

最后,不要急于表态。当孩子说出他的想法时,无论正确与否,即使与家长的意见相左,即使不正确,也要听孩子讲完,切忌中途就急于表态,甚至立即纠正孩子所谓的“错误”,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孩子有不同意见并不一定就是错误的,或是要与大人唱反调,只是理解上的不同而已。

(3)重视孩子,换位思考

有些家长喜欢拿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和行动。殊不知,孩子有他们生长发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一味地过高要求孩子,只会使他们丧失个性,对孩子而言,既压抑,又不公平。

首先,家长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抱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换看法,例如“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家长一旦丢掉了成人的认识框架,就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世界,从而在倾听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想法,抓住孩子的内心。站在孩子的角度,就能对孩子的所见所思及看人看事的角度有所领悟,达到交流的顺畅。

其次,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事先设计孩子的未来,然后按家长的希望来培养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思想,如果家长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一旦孩子的想法或兴趣违背了家长的意愿,轻则不同意,重则打骂,矛盾和隔阂也会因此产生。

2.有效沟通

许多家长都渴望与孩子沟通,但却有很多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沟通。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呢?

(1)掌握沟通的语言艺术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信息的表达,语言占7%,声音占38%,表情占55%。[26]教育孩子的内容再好,一“吼”也就没了。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掌握语言的艺术。首先应注意说话的语气,避免用命令的口气与孩子说话,更不要粗暴专制地对孩子说话,应该用温和亲切的声调,这样才能使孩子愿意和家长交流。家长不妨坐下来,以促膝谈心的方式,心平气和地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如果家长总是高高在上,直接命令孩子,以粗暴专制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就会使孩子与家长的距离越来越远,要么顶撞家长,要么从此紧闭心门,不再与家长沟通交流。

(2)与孩子做朋友

家长如果能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必须平等地做孩子的朋友;要做孩子的朋友,就应该了解并理解孩子,而平等交流是了解、理解孩子的最好手段。

一对美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中谈到,只有和孩子成为好朋友,才能当好一名称职的家长。他们在培养孩子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如他们把孩子的启蒙画保留下来,把他们的学习成绩、身高等按逐年变化绘制成曲线图,从小就教他们唱歌、游泳、吹口琴、钓鱼,带他们到博物馆参观,看展览,看节目,有空还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新鲜空气……在各种活动中,他们不以自己是父母就说一不二,或摆出什么都对、什么都懂的样子,而是做能给予孩子知识和欢乐的最知心、最可靠、最可信赖的朋友。他们经常组织家庭会议,讨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还组织家庭音乐会,并将每个人唱的录制在磁带中。这样,他们的孩子有事愿意跟父母讲,从不在心里放着;出门说“再见”,进门问好;做饭当帮手,饭后洗碗;买菜、洗菜;给父母盛饭端汤、拿报纸、捶背;有时父母批评过了头,也不当时顶嘴,而是过后再解释。他们常对孩子讲:“我们是父子,也是朋友,我们有义务培养教育你们,也应该得到你们的帮助。你们长大了,会发现我们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发现我们很多地方不如你们,这是正常的。因此,我们要像朋友一样互相谅解,互相帮助。”[27]

(3)尊重孩子的人格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人格。家长们在与孩子沟通时切忌讽刺、挖苦,切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求,孩子也不例外。如果他们从小没有受到尊重,连最亲的父母也要践踏他们的人格,他们将难以以正常心态面对人与事,亦难以抬头面对人生。不要以为孩子年龄小就应当什么都听家长的,他们的意见家长可以不尊重。孩子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一样需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从另一个角度讲,人都有一个特点,即你说的事情让我内心满足,我自然愿意听你的。孩子感觉到家长尊重他,自然也愿意与他们交流、分享意见;如果感觉到家长不尊重他,交流很难达成,有效性就更难保证了。

在加拿大,家长对孩子非常有礼貌。加拿大的父母对待孩子和对待客人是一样的尊重,并非是只尊重客人而忽视孩子。当外人去他们家办事情的时候,如果大人正在和孩子谈什么或者做什么,不会因为外人来了,就放下孩子不管,而是告诉客人,我和他谈完就过来,您先坐。如果大人正在和客人谈事情,孩子跑过来要求家长做什么事情,也是一样,父母会告诉孩子,我正在和客人谈事情,等我谈完了就过去和你一起做。[28]

(4)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个人秘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有了自己的世界,也有了一些“小秘密”。家长往往有好奇心,想更多地了解孩子,想了解孩子心中的秘密。当孩子不愿将自己的秘密告诉自己时,有的家长便会采取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等形式来达到目的。显然,父母随意翻阅事关孩子隐私的信件、日记等是不正确的。这种偷窥孩子隐私的行为容易给孩子的心灵打下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父母是不可信任的!当身边最亲近的人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时,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便不复存在了。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近30%的中小学生日记和信件被父母偷看过。有位中学生在信中写道:“我想用世界上最大的声音,告诉所有不信任我们的人:请信任我们!路是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的。我们能够自己装点人生。大人应该给我们一些机会,让我们也试一试,不做一个永久的观众。父母老是说:‘我想了解你的想法。’可是他们知道归知道,但并不按我们的想法去安排,这样的理解等于零。”[29]

因此,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给孩子留有自己的空间,充分信任孩子,不要随意拆看孩子的邮件或翻看孩子的日记,不要监听孩子的电话,让孩子在自我的空间里处理问题。如果家长能充分信任孩子,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会主动与家长沟通,寻求帮助,亲子间的有效沟通才能更好地实现。

四、形象感召法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青少年来说,这一点更为重要。孩子的年龄越小,榜样的感染力就越大。孩子出生以后,首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其最初形成的行为习惯几乎都是从模仿家长而来的。

(一)形象感召法的含义

形象感召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家长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给孩子一种榜样示范;二是指家长引导孩子学习偶像、英雄的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用偶像、英雄、名人等对孩子有感染作用的人物来影响和教育孩子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形象感召法的目的在于不仅仅是让孩子有一个学习效仿的目标,而是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将这一目标转化为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将对榜样的崇拜变为前进的实际行为和力量,在实际行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新的体会,学习像榜样那样学习与生活,直到变为一种习惯,变为一种自己的行为方式。

(二)形象感召法的作用

理论证明,良好的榜样形象对孩子身心发展的推动力量是极大的。形象感召法对于孩子而言,其最大的作用在于示范性。榜样形象因其自身的典型性、完美性和形象性,往往是理想和实践结合,言教与身教统一且能集中体现时代精神的时代楷模,这对于具有好模仿性和具体形象性的思维特点以及可塑性较强的行为特点的儿童青少年,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孩子对榜样形象的模仿性行为。孩子通过对这些榜样形象言行的观察和领悟,可以逐渐将这些良好的言行内化为自身的言行举止,促进其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促进其知、情、意、行的良好发展,从而使其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三)形象感召法的实施策略

1.家长形象对孩子的感召

据中国台湾媒体“今日新闻网”报道,中国高雄市一名97岁高龄的赵老爷爷,为了鼓舞小孙子好好念书,自己也积极进修,经过三年取得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的硕士学位,成为中国台湾地区年纪最大的研究生。

报道说,97岁高龄的赵慕鹤如今每天都背着书包准时上学。他告诉记者:“同学都是20多岁,都是大学刚毕业,就我一个人较老。”记者问他会不会有压力?赵老先生回答:“没有,大家都相处很好。”

跟20多岁的同学相比,赵老爷爷整整大了70多岁。赵慕鹤说,他爱念书的原因其实是为了要鼓励孙子好好念书,自己先以身作则,花四年到空中大学进修文化艺术系,念完128个学分,接着再一路念到研究所。“我的生活不大正常,有时候晚上到了一两点多,甚至到三点多才睡觉。”

报道说,赵老爷爷每天看书看到半夜两三点,自称一点也不觉得累,早上九点一定准时起床。赵老爷爷不吸烟,不喝酒,有空写书法修身养性。活到老学到老,赵老爷爷成了银发族的最佳示范。[30]

英国学者菲尔丁曾经说过:“典范比教育更快,更能强有力地铭刻在人们心里。”[31]托尔斯泰也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32]家长的一言一行不仅会影响孩子的一朝一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作为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形象,要尽力在各个方面为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和表率。

(1)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正如一座大厦,尽管根基深埋于土壤,但它却决定了大厦的高度和风格。对于婴幼儿而言,他们接触最早和最多的都是家长,家长要想成功地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从自己做起,身先垂范,做孩子的好榜样。

以身作则,就是家长要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良好形象为孩子做出榜样。对于孩子,家长不仅是一种权威,而且是幼小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家长的言行举止、情绪态度、性格特征、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处事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都成为孩子的参照,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家长要真正做好孩子的表率,一定要言行统一,前后一致。事实上,言行相悖比对孩子放任自流效果更坏。用行动感染孩子,教育孩子不要停留在口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说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来规范孩子的言行。这种空洞的说教所起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不如行动来的直接真切。要做孩子的好榜样,首先就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去感染、教化孩子。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举止的注意,这就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方法。”[33]

(2)尊重孩子,加强亲子沟通,在关爱和亲情中进行家庭教育。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孩子对父母有着深深的依恋,父母能成为孩子尊敬和崇拜的对象。父母为孩子做出的品德言行、生活学习的榜样,不仅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日本青少年研究中心曾主持一项调查,问卷对象选择了日本15所高中的13000多名学生,美国13所高中的1000多名学生,中国内地21所高中的1200多名学生。在“谁是你最尊重的人”一问里,日本和美国的学生将“父母”作为第一选择,而在中国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则名列十位以后。[34]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良亲子关系和对父母的不信任造成的。

因此,要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就需要构建和谐、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从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开始,留心观察生活,勤于思考,掌握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注意了解孩子的身心变化以及身心发展的各种需要,并据此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发自内心的信任,进而增强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为父母对孩子产生榜样作用提供心理基础。

(3)构建民主的家庭氛围,提高孩子对家庭教育的认同感。民主的家庭氛围能提高孩子以及家长的幸福感,能使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理想的状态。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是保证孩子对家长产生敬佩的前提,只有在这种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认同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发自内心地配合家长的各种教育行为,家长的榜样作用也才能得以发挥。

2.偶像形象对孩子的感召

偶像形象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前我们多强调其负面的因素。事实上,偶像崇拜是儿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儿童青少年时期,个体的自我意识开始迅速分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随之必然出现自我意识间的冲突矛盾,从而影响自我概念的发展。偶像往往被他们看作是理想自我的化身,在对偶像的心理认同和情感依恋中,暂时不能实现的理想自我得到了释放与强化,从而缓解了自我的冲突和矛盾。因而偶像崇拜可以作为一种情感依托,获得自我独立感的完美形式,具有重要的自我平衡功能。并且,从这种持续的崇拜行为中可以一再缓解自我价值实现的焦虑与困惑。当然,健康的偶像崇拜对儿童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但如果我们放任儿童青少年去选择崇拜偶像而不加以引导,那么出现偏差也是必然的。如儿童青少年的崇拜方式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偶像外部形象的欣赏和浅层次模仿,由于他们对偶像的兴奋点多集中在光彩表面,容易使他们产生迷恋式盲从,而呈现为疯狂“追星”。

因此,作为家长,除自身对偶像崇拜要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外,同时要掌握一些实施偶像形象感召的必要策略。

(1)理智看待,防止谈“星”色变。就家长而言,要坚决禁止孩子追星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因此,家长要保持理智,要理解孩子的追星行为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没有必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谈“星”色变。无论你多么不喜欢,也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去发现这些明星的“可爱”之处,并理智地告诉孩子,明星是人,也是普通人,每个人是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其人生价值和道路。

(2)及时沟通,真正了解孩子。对于偶像崇拜,首要原因是情感需要。紧张、繁忙的现代生活节奏使一些父母较少关注子女的内心世界。特别是青春期,在这个被很多心理学家称作“心理断乳期”的阶段,孩子们非常需要情感抚慰与思想交流。所以,很多孩子把所崇拜的偶像当成自己的情感寄托,渴望需要获得情感共鸣。

因此,与孩子及时沟通是很必要的。有一位母亲看到孩子疯狂地喜欢比尔·盖茨,就问孩子为什么,孩子说喜欢他的成功!是的,有很多孩子追星的原因便是向往成功,渴望成为这样的辉煌成功者,于是便热情地追随眼前的成功者。父母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孩子在想什么,才能做出冷静而准确的判断,因势利导,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3)正确引导,方法灵活多变。家长要及时“充电”。如果孩子崇拜哪位明星或英雄名人,家长也应及时“充电”,了解该明星或英雄的状况,不仅仅让自己与孩子有共同语言,还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优缺点进行评价;一方面能与孩子产生共鸣,另一方面也能趁势引导。一个妈妈写道:“我每次一了解女儿喜欢什么明星了,就同步从网上搜索下载女儿崇拜的明星资料,包括身高、体重、生日、喜好等,一应俱全。偶尔还会跟女儿就某条信息的出入争得面红耳赤。其实,与她争执只是想让她知道,追星是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让她认为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家长还应该化崇拜为激励,鼓励孩子模仿偶像的正确行为。偶像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无论哪个年代,无论哪个人,生命中总有那么一个或者几个榜样,占据着他的精神领地,在其或苦闷或茫然或贫瘠的精神世界亮起灼灼之光,引领其前行的道路。

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掘他们所崇拜的偶像,如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打拼,对工作的热情和专注,对人对事的真诚和大度等各种值得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地方。比如,一位母亲对崇拜张靓颖的女儿说:“你看人家张靓颖,英文歌唱得这么好,如果有一天你见到你的偶像,人家用英语和你对话,你答得上来吗?”女儿摇了摇头,沉默了一会儿后说:“妈妈,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英语,将来总有一天我也能和张靓颖一样,学好英文。”又如,当女儿告诉父亲,自己的偶像“东方神起”在演唱会上公开向自己的母亲道谢,父亲就跟她讲“孝”的道理,鼓励女儿向偶像的正确行为学习。

此外,家长还应多为孩子介绍值得尊敬的人物。崇拜实际上是一种榜样认同和学习,提供什么榜样或展示什么样的榜样对青少年成长十分重要。青少年往往把崇拜的明星当作他们人生发展的楷模以及心灵寄托。家长应该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文学作品里,从孩子的同龄人中找出更多的积极向上,符合社会道德规范,适合他们年龄发展特点的榜样形象,如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科学家、正面且典型的历史名人、现实人物等。这些榜样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创造有价值文化的楷模,他们对孩子不但能起到激励作用,而且对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也颇有帮助,而不应仅仅是外表靓丽、风度潇洒、收入丰厚、生活优越的明星。

家长可以对孩子自发产生的负面的“偶像崇拜”心理和行为进行合适的干预,也可以利用有学习价值的英雄形象来创造另一种明星效应,还可以为孩子的特长搭建实践的舞台,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用形象的感召来鼓励孩子对成功的追求和积极的自我激励;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把对偶像的认识及其示范导向作用,通过实践转化为学习与前进的信念和行为。

五、赏识教育法

有一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很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后来,他竟爱上了这个“少女”,并给她取名叫盖拉蒂。他还给盖拉蒂穿上美丽的长袍,并且拥抱她,亲吻她,每天祈祷着,期待着“少女”变活。终于,他的真情感动了上苍,美女活了,并成了他的妻子。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

随后,校长又告诉他们另一个真相:他们两个并不是本校最好的教师,而是在教师中随机抽出来的。[35]

正是学校对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才使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这种企盼将美好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心理,在心理学上称为“期待效应”。它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功,但是能不能成功,取决于周围的人能不能像对待成功人士那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可见,适当的赞赏可以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信心。随着信心的增强,家长对孩子期许的提高,又通过各种途径使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的内驱力提高,进而最终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

(一)赏识教育法的含义

“赏识”一词,现代汉语释为欣赏、赞扬,意为对人所拥有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的肯定和赞赏。赏识教育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教育子女时所采纳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有效的教育技巧,用肯定与赞扬的方法来鼓励孩子成长的每一点进步,以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方法。

(二)赏识的力量

与传统的棍棒教育截然不同的赏识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研究者、家长及孩子的认可,推行赏识教育的根本源于是家长对孩子的爱、信任和尊重。这些发自家长内心情绪的流露会在有意无意中给孩子传达一些积极的讯息,如“父母是看好我的,是信任我的,我是能成功的……”这些都是孩子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其教育的力量也已逐渐开始凸显。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称赞不但对人的感情,而且对人的理智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周弘在谈到对女儿周婷婷的教育时曾说:“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教育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坏……”[36]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外婆家和奶奶家判若两人。

每次在外婆家,外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外婆!”

可是在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孩子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原因其实很简单:外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外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于是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37]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38]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孩子总是在别人,特别是家长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了解自己,同时在体验反思中对自己定位。赏识的力量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赏识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孩子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缺乏自信,做事缩手缩脚,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对此,很多家长都将其原因归结为孩子的性格、环境使然。殊不知,孩子信心的缺乏却跟家长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很多家长习惯放大自己孩子的缺点,而对于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却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在和孩子相处时,总爱抱怨孩子这不对,那不行,想让孩子聪明,就老说孩子笨;想让孩子动作快点,老说孩子手脚不麻利;想让孩子出类拔萃,却总拿孩子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

尽管家长的出发点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自信,更优秀,但是这种教育的方法,只能给孩子一种负面的讯息,即不管我如何努力,但我总是不行,不如别人。长期处于这样的消极心理状态下,会逐渐挫伤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对自己、对家长产生怀疑和怨恨,极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反,家长如能用赏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孩子成长路途中的点点滴滴,多鼓励,少批评,随时给孩子传递“你能行”“你是最棒的”“你是妈妈的骄傲”等正面、积极的讯息,假以时日,孩子就能真正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最终获得成功。

2.赏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内在动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面对沉重的学业压力,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撑,孩子很难在学习中得到快乐。作为家长,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赏识。一位学生英语经常不及格,有一次英语考了60分。回家后,父亲马上伸出大拇指,由衷地夸奖:“英语这么难,我儿子能及格,真不错。儿子,你真棒!”逐渐地,孩子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这一事例充分证明,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可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内在动力。

改变了人生的家长会[39]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只有她的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你的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走出教室,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她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你并不是个笨小孩,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名是第21名。”说这话时,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从这以后,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是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意料,直到家长会结束,都没听到她儿子的名字。她有些不习惯,临别时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听了这话,她惊喜地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走在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对儿子说过相信他能考取重点大学。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妈妈的手里后,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听了这话,妈妈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流下,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3.赏识能融洽亲子关系

赏识,就像是一艘远航邮轮的助推器。孩子非常在乎家长对自己的各种评价,哪怕只是家长一个眼神,一句轻松的话语,都可以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增加孩子对家长的依恋和信任感,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而亲子关系的亲密无疑会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夸奖是心理需要的满足与肯定,是前进的动力。

帕瓦罗蒂———伟大的歌剧演唱家,认为他父亲和奶奶对他的夸奖和鼓励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他还是个小男孩,是个坏孩子时,奶奶把他放在膝上;当他热情洋溢地哼着一支摇篮曲时,奶奶会说:“你会成为一个大人物,看着吧。”他在学校是个差生,但善于和人打交道,他还特别喜欢唱歌。“我的爸爸不断地鼓励我,他说我有唱歌的潜力。”22岁时,他辞去了教书的工作,开始卖保险,为发展他的声乐天分筹备金钱和腾出时间。父亲和奶奶的夸奖使他最终走向成功。[40]

(三)赏识教育法的实施策略

赏识你的孩子,并不等于盲目地对孩子说“孩子你太好了,你真棒,你一定能行”。这样不但起不到实际的效果,用多了还可能让孩子反感,或者是漠然。只有进行合理的赏识教育,才能既让孩子开心,又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

1.树立赏识的观念

每个孩子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得到家长的赏识,家长的一句肯定、一句鼓励、一个拥抱对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幸福!因此,家长要树立这么一个信念,即把眼光凝聚在孩子的优点上。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在的才能等待开发,只是暂时被压抑了,需要父母给予关怀和爱。每个父母应该像对待天才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时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虽不爱弹琴却喜欢绘画,虽没耐心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总有他优秀的一面。尽量少盯着他的缺点不放,这样容易小题大做,从而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2.创造机会,耐心等待

赏识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赞美,而是一种行动,家长应多给孩子创造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比如,孩子刚学了表演,就鼓励将其所学在家里为大家展示,并让全家人都来欣赏并赞赏;鼓励孩子朗诵短文并发表心得;经常邀请小伙伴来家里玩,让孩子们每人献出一个绝活。此外,随时找机会让孩子帮你忙,洗碗、拖地、收衣服、收拾屋子……在这些过程中,孩子从不会到会,从会到好,越做越有信心,自然就不会退缩在自卑自闭的角落里。

赏识还是一种宽容,既然给孩子机会,就需耐心等待孩子发挥潜力。有些家长没有耐心,看孩子做不好事,就干脆自己来,孩子也乐得坐享其成,而让自己的天资睡着了。另一些家长,当孩子一时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一味地指责、批评,没有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孩子的潜能就容易被压抑住。

3.赏识要及时

当孩子出现进步时,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如果当时没有表扬,事后才提起,其效果将大打折扣。

小刚5岁了,从不自己穿鞋。大人怕他上学迟到,自己也赶时间,总是帮他穿,但对此也很头疼。有一天,小刚准备出去玩,但妈妈还在洗澡,小刚等不及了就自己穿,好不容易穿好了,妈妈也正好洗澡出来,见小刚已经把鞋穿好了,心里很高兴,但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自然地牵着小刚的手下楼去了。

第二天,又要出门了,但小刚却不肯自己穿鞋了。妈妈说:“小刚,你昨天都是自己穿的呀,怎么今天就不行了呢?来,乖,自己穿。”可小刚却怎么也不愿意,非要妈妈帮他穿。

试想,如果当时妈妈看见小刚自己穿好鞋就能及时地表扬说:“小刚,今天自己把鞋穿好了,真能干,妈妈很高兴,从明天开始你就自己穿鞋哦!”小刚得到妈妈及时的表扬,一定高兴得满口答应,赏识的效果也就自然达到了。

4.赏识不能滥用

(1)赏识要恰当,不能盲目

有一位妈妈,刚刚听完了赏识教育的讲座,感到自己开窍了。回家之后,儿子正为小测验的成绩差而发愁。妈妈学着讲座人的语气和神情说:“孩子别愁,你能行!妈妈相信你!”

没想到孩子急了,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话:“我能行?半年来我每天加班加点,想提高学习成绩,这次却在班上倒数第十。我能行,那你告诉我我哪儿行?别以为你想什么我不知道,你这是赏识教育。我们班郭峰她妈妈就是这样,特讨厌。我们大家都给她起了外号叫‘赏识教育’。你以后少来这一套,我这两下子我清楚,不用你赏识。”[41]

因此,赏识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就事论事;少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而引起孩子的反感,弄巧成拙。比如,孩子以前每次吃饭都要人喂,有一次终于自己吃饭了,家长就应该说:“孩子真乖,可以自己吃饭了。”孩子就会非常开心,从心里满意。而你如果说:“孩子,你真乖,真是妈妈的好孩子。”孩子可能会觉得不知所措,甚至反感。

(2)赏识要适当,避免滥用

有的家长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于是无时无刻不在赏识自己的孩子。本来是孩子轻而易举就办到的事情,或是孩子本来就应该做好的事情,家长却夸张地去表扬,让孩子觉得表扬来得太容易,反而不当回事,而失去赏识的效果。而且,夸得多了,还会造成孩子的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变得很骄傲,反而听不进一句批评的话,受不起一点挫折。

(3)赏识要因人而异

赏识要抓住孩子的性格特点。有的孩子比较胆小自卑,就要多鼓励,多表扬。有一个盲童,心里非常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时,父母就要抓住孩子哪怕是一点小小的进步给予赞扬,表扬往往能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动力和自信。但有的孩子狂妄自大,骄傲自满,如果仍然一味地表扬、赏识,反而会害了孩子。

有一位母亲,了解了赏识教育之后,热血沸腾。回到家,她看到她的孩子正在沙发上跳,就说道:“孩子,你真厉害,能跳这么高!将来一定能做个跳高运动员。”孩子一听,来劲儿了,天天在沙发上跳,一个多星期就把沙发跳坏了。原来,她的孩子是个多动症儿童,越夸就越发不可收拾。

六、挫折教育法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面对挫折的经验和能力,一旦遇到困境,自己就会感到不知所措。家长一定要注意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让孩子在不断的失败中成长起来,且不乏上进的信心。

(一)挫折教育法的含义

挫折是指个体在动机驱使下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受到阻碍,导致其动机驱力不能得到正常的疏泄,从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挫折教育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锻炼他们的意志,磨炼他们的心理品质,以达到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

(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很少有一帆风顺的事,孩子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家长不可能保护孩子一辈子,孩子终究要独立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古有“从来富贵多纨绔,自古磨炼多英才”“玉不琢,不成器”的说法。古今中外,无数正反两方面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些结论。巴尔扎克认为,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世界上的许多著名人物,在他们成名之前,都遇到过很多困难。生物学家达尔文,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差而面临退学;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制灯丝用了160吨矿物和金属材料,结果都失败了,可是他并不泄气,继续努力,最后获得了成功。统计数据表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中,一半以上都有坎坷的经历。《经济日报》曾登载过几十位“逆境中成功的美国企业家”的成长历程,他们都有过失败的经历,都有较强的挫折耐受力。[42]

北京市教育研究会曾就“你遇到失败打击时能顶住吗?”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31.2%的儿童回答“自己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强”“没有经受过失败的打击和锻炼”。[43]

我国曾经举办过一次中日儿童夏令营。在夏令营的过程中发现,中国的孩子不能吃苦,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哭,闹着要回家,继而中断夏令营;而日本的孩子却能够自己解决困难,并没有任何怨言,自己照顾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坚持到夏令营收营。究其原因,中日孩子的差别就在于家长是否对孩子进行过挫折教育以及其有效度如何。

日本的家长很重视从小磨炼孩子的意志,极为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安排“棍棒对击”“赤足教育”“寒冬裸身锻炼”;中学时则安排“孤岛生存训练”;即便是全家人一起出游,孩子也要自己背很重的包,自己问路、坐车,甚至找旅馆,大人从不包办代替。而许多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保护过度,哪怕一个小小的困难也要帮孩子解决。长此以往,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和失败就如世界末日来临,无法承受,往往选择退缩和放弃,甚至走上自杀的不归路。

如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把他们当成家里的小皇帝,生怕孩子受一丁点儿苦,受一丁点儿委屈。在家人的呵护下很少经历艰难困苦和生活中的各种磨炼、挫折。尽管这样的生活看似很“顺”,但如果从完美人格塑造、坚强意志锻炼的角度思考,过于平坦的人生道路会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缺憾。一个孩子,如果没有经过困难和挫折就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苦难,就感受不到什么是幸福。因此,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从小经受挫折,体验艰苦,经受磨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样,才能让孩子摆脱依赖,独立自主,培养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和毅力,逐渐形成对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有足够的意志应对未来社会的竞争。让孩子在面对艰难和困难中锻炼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意志,增强其自理自立能力,对其今后的人生会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挫折教育的实施策略

1.家长要正确认识挫折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是很多时候总是事与愿违。面对挫折,有人选择继续前进,有人选择逃避,其结果自然有悲有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44]的确,挫折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正是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对挫折的理解和认知,是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关键环节。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一切都包办代替(穿衣、穿鞋、收书包、削铅笔、换圆珠笔芯),过度保护,宁可自己苦死累死,也不让孩子受半点苦,自认为是在爱孩子。但从孩子的角度看,从更深层次去看,这种爱从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孩子经受锻炼的机会,缺乏理智,是溺爱。而溺爱,是家长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其结果只能造成孩子的懒惰与无能,并导致孩子责任心差,依赖性强,这样的孩子今后走上社会也很难发挥作用。可谓“惯子如害子”,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社会,值得为人父母者深思。

2.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挫折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很多挫折情境,但挫折常常会不期而遇。一旦遇到突然而来的挫折时,若没有心理准备,孩子往往会手足无措,陷入困境。因此,家长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创造机会让孩子吃苦,训练孩子从小战胜挫折的毅力和意志,努力培养孩子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品质。只有当孩子充分感受到挫折带来的痛苦体验时,才能激发起他们克服困难的动力。

家长可以主动创设一些挫折的情境,如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经历生活的磨难,尝试生活中的不如意;做做家务以体会父母的艰辛;带孩子爬山让其体验劳累;适当让孩子尝试“饥饿体验”;让孩子参加竞赛,独自完成任务等,以此训练孩子战胜挫折的毅力和意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做事,要把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看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孩子成长经历中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事总要吃苦的。夏天让孩子出去买个冰激凌要被太阳晒,要流汗,有的孩子还可能摔一跤;家长虽然心疼,但高兴的是孩子毕竟承受住了考验,还把冰激凌买回来了。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是对孩子最高境界的爱———理智和智慧的爱。家长对孩子一定要“藏起一半的爱”。爱在心里,让自己站得更高一些,看得再远一些,想得再深一些,孩子自然走得更远,也更坚实。

教孩子坚持一下[45]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希望女儿能够有坚强的意志承受极限的考验,就与刘爸爸在刘亦婷10岁的时候进行了一个残酷的训练:捏冰一刻钟!

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训练刘亦婷的忍耐力。刘亦婷需要在一刻钟内捏一大块在冰箱里冻得结结实实的冰块。刘亦婷做到了,正是这种不断的训练使刘亦婷拥有了坚强的性格和勇于面对挑战的勇气。

下面是刘亦婷的日记:和爸爸打赌

1991年8月9日(10岁时)

嘿!告诉你吧,昨天晚上,我和我爸爸打了一个赌。结果呀,嘿,我赢了一本书呢!

事情是这样的。晚上,爸爸从冰箱里取出一块冰,这块冰比一个一号电池还大呢。爸爸说:“婷婷,你能把这块冰捏15分钟吗?你办到了,我就奖给你一本书。”我说:“怎么不行?我们来打个赌吧!如果我捏到了15分钟,那你就得给我买书哦。”爸爸满口答应了。

爸爸拿着秒表,喊了一声:“预备,起!”我就把冰往手里一放,开始捏冰了。第一分钟,感觉还可以,第二分钟,就觉得刺骨的疼痛,我急忙拿起一个药瓶看上面的说明书,转移我的注意力。到了第三分钟,骨头疼得钻心,像有千万根针在上面跳舞似的,我就用大声读说明书的方法来克服。到了第四分钟,我感觉骨头都要被冰冻僵,冻裂了。这时,我使劲咬住嘴唇,让痛感转移到嘴上去,心里想着:忍住,忍住。第五分钟,我的手变青了,也不那么痛了。到第六分钟,手只有一点儿痛了,而且稍微有点儿麻。第七分钟,手不痛了,只觉得冰冰的,有些麻木。第八分钟,我的手就全麻了……当爸爸跟我说“15分钟了”的时候,我高兴地跳着欢呼起来:“万岁,万岁,我赢了!”可我的手,却变成了紫红色,摸什么都觉得很烫。爸爸急忙打开自来水管给我冲手。

我一边冲,一边对爸爸说:“爸爸,你真倒霉啊!”爸爸却说:“我一点儿也不倒霉,你有这么强的意志力,我们只有高兴的份儿。”

这就是我赢书的经历,你看,多不容易啊!

3.帮助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自我暗示

在困难面前,家长需要通过鼓励给孩子以勇气和安全感。家长可以教育孩子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学会用暗示来自我鼓励。当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告诉孩子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解决的”“我一定要战胜它”。这些话语本身包含着一种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的暗示能转化为一种激励的力量,使孩子鼓起勇气去面对挫折,并想办法战胜它。

(2)寻求帮助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时,家长要教育孩子主动地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例如,孩子自己一个人出远门,在迷路时向警察或周围的人问路、求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经验、力量都有限,寻求帮助是他们面对挫折时解决困难的一个好方法。

(3)补偿替代

当孩子在某方面受挫,由于自身的原因或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目标的时候,家长可以试图帮助孩子在另一方面取得成功,以此来补偿替代所受的挫折。例如,孩子在体育竞赛的时候失败了,家长可以鼓励引导他在艺术、数学等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以此来达到心理的平衡,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学会宣泄

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难免会沮丧、失望。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低落的情绪适当地宣泄出来,如哭泣、叫喊、跑步等。合理的宣泄可以排解孩子在遇到挫折时的不良情绪,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这对于培养孩子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心态有很好的作用。

此外,遭遇挫折,面对失败,父母自身要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精神,多从积极方面去看待,父母的精神可以感染孩子,孩子才会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的良好积极的心理环境。

(四)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当然,家长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让孩子“多吃苦”。适当地“吃苦”只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途径,而不是目标。在实施挫折教育过程中,家长还需注意几个重要的问题。

1.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

首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对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生性懦弱的孩子,家长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面对困难,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并教给孩子一些对待挫折的方法。而对于性格外向、娇生惯养的孩子,家长不妨让他们受点冷落,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难,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事情学着做,最终让孩子得到锻炼。其次,挫折教育要和孩子的年龄相符。尽管挫折教育也应该及早施行,但是对于年龄过小的孩子,挫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相对容易。最后,施行挫折教育还要和孩子的性别相符合。

2.挫折教育要适度和适量

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注意挫折的情境创设要合情合理,一定要注意适度和适量的原则,要注重考虑挫折的难度是否适合孩子的承受力。如果情境太难,挫折太大,孩子无论经过多少努力也难得到成功,只会徒增孩子的挫败感,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情境太容易,挫折太小,孩子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对孩子也起不到磨炼的作用,达不到挫折教育的效果。因此,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挫折的情境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性别和能力大小,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只要方法得当,并注意适度和适量,定能起到挫折教育应有的作用。

3.挫折教育的实施要循序渐进

挫折教育尽管是以培养孩子心理承受力和意志为目标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家长要制订科学的计划,遵循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分步骤实施,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七、批评惩罚法

任何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需要表扬、奖励的正向引导,而且越多越好,但这绝对不意味着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不能惩罚孩子了,这种方向的约束和抑制同样必不可少。

(一)批评惩罚法的含义

批评惩罚法,就是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多次重复配对出现,使其以后在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降低,甚至消除的方法。

(二)批评惩罚法的适用范围

批评和惩罚都是一种否定的“负强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批评一般用于对缺点、错误和过失较轻的否定,而惩罚多用于对性质和后果较严重的缺点、错误和过失的否定。

家长之所以要批评惩罚孩子,总是希望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能借助惩罚的力量得以改善,并能知晓错误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尽管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一般不提倡凡事都用批评惩罚法,但是对于如下这些特殊情况,我们则需要考虑使用这一方法:当孩子故意犯错、反复犯错的时候;当家长温和的说教不起任何作用的时候;当孩子犯下原则性错误而不知悔改的时候。批评惩罚法作为一种较为极端的教育方法,家长切不能滥用,每次惩罚和批评都应该达到相应的效果。

(三)批评惩罚法的实施策略

批评惩罚需要讲究艺术,尽量做到既不伤害孩子,又能起到积极的教育效果。因此,父母们在使用批评惩罚手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爱为基础,尊重是前提

爱心是批评惩罚的底线。批评惩罚的前提是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每个孩子都有值得父母赞扬的优点。当家长要批评惩罚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时,先要相信孩子是个好孩子,允许并认真倾听孩子申诉犯错的理由;同时,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之前应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跟孩子说说,让孩子体会家长对自己的爱并知道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2.讲清要求,明示在先

有些家长平时很少把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与孩子讲清楚,盲目认为自己明白孩子就一定明白,忽略了孩子的理解力和成年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所以,家长应将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孩子讲明白,并且与孩子达成共识,甚至约定。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最好事先告诉孩子,如果有违要求或规定就要受到惩罚。这样,当孩子违规时往往接受批评惩罚的自觉程度和成效较高,可以给孩子一个自我纠正错误、自我教育的机会。

3.处理及时,注重实效

孩子年龄越小,在批评惩罚的时间上越要接近他的错误行为,犯错后要立即批评惩罚,注重“现场”教育,给孩子现身说法,具体直观,便于孩子接受。如果事过之后再批评惩罚,儿童就会因为缺乏真实感,不能深刻领会为什么会被批评惩罚。当一些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些不良习惯后,常常爱对孩子说“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你等着,等你爸回来了有你好看的!”等。这些话对孩子来说大多不怎么管用。孩子要么诚惶诚恐,只想赶快逃离家庭;要么不当一回事儿,一会儿就把家长的话抛脑后了,无法起到批评惩罚的作用。故此,当您发现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时,一定要掌握好教育的时机,及时执行批评惩罚措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说明原因,讲清道理

孩子虽然小,但也明白道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惩罚之前,应先给孩子讲清道理,让其明白不良行为对成长有什么负面影响,为什么要批评惩罚他,这样有利于他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在迷迷糊糊中被批评惩罚,他会感到很委屈。

5.前后一致,说到做到

如果您告诉孩子,因为他犯了错而惩罚他,不允许他去看最喜欢的电影了,您就一定要做到,说话算数。轻易改变主意,将会使您今后的批评惩罚措施都失去效力。

6.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有些家长爱唠叨,在运用批评惩罚法教育孩子某些不良行为时,总是忍不住把孩子过去做错的事情都拿出来数落一番。其结果是,在家长没完没了的叨叨声中,孩子往往已不记得自己到底是哪件事做错了,还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有违初衷。因此,家长一定要以事说事,不要翻旧账,以免削弱批评惩罚的效果。

7.惩罚适度,注意场合

家长给孩子的惩罚,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定。有些孩子性格较内向、敏感,对这样的孩子,也许您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会儿他就知错而改了;而有些孩子则不然,即使家长打了他也不会觉得怎样。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个性而定,以免批评惩罚过当或无效。另外,如果是在公共场合或正在吃饭或做作业前,孩子所犯错误不那么严重,家长应慎用批评惩罚法,切忌体罚,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或影响消化或导致学习情绪低落。无论怎样,体罚都是一种最无力且不得已而为之的批评惩罚方法,既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也难以让孩子真正感受批评惩罚的意义。

8.对事勿对人,避免伤害

家长在运用批评惩罚的教育方法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对孩子使用人身攻击语言,以免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家长在批评惩罚孩子时,一是要力求让其明白,您批评惩罚的只是他的错误行为,他仍然是您所喜爱的孩子,如果改正了错误,您会更喜欢他;二是运用您的智慧,把本该生气的事用孩子能接受的语言予以表达,或将对此事的批评化解为一句玩笑,既不伤孩子自尊心,又能让孩子在自责中乐意接受并以此为戒。

9.奖惩结合,体验快乐

家长通过适当的批评惩罚对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以后,孩子如果有了明显进步,父母则要视情况及时鼓励和奖励,让孩子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更乐意改正错误。

“美国之父”父亲的欣慰[46]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美国首都华盛顿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美国之父”而命名的。

华盛顿是一个大种植园主的儿子,家中有许多果园,果园里长满各种果树,也夹杂着一些杂树。为了让果树生长得好,应该把杂树砍掉。华盛顿的父亲经常到果园里砍伐杂树,他也跟父亲到果园去玩。

一天,小华盛顿自己跑到果园里,好奇地拿起斧子在一棵良种核桃树上砍了几下。第二天,父亲发现果树被砍后,十分气愤,生气地问孩子们:“这是谁干的?”看到父亲盛怒之下,小华盛顿没敢做声。后来父亲消气了,华盛顿主动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等待父亲的惩罚。

儿子的诚实,使父亲感到莫大欣慰。他凝视儿子片刻后,不仅没有责罚他,反而把儿子拉到身边,抚摸着他的头说:“你砍树是不对的,但你诚实的行为胜过一千棵树的价值,你是一个好孩子。”

总之,“犯错误”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只有修完一定的“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家长要理解过失的价值,看到在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功能。[47]

八、休闲调节法

1918年,美国教育界就将休闲教育列为中学教育的一条“中心原则”:“每个人都应该享有时间去培养个人和社会的兴趣。如果能被合理地使用,那么,这种闲暇将会重新扩大一个人的创造力量,并进一步丰富其生活,从而使他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相反,滥用闲暇时间将损害健康,扰乱家庭,降低工作效率,并破坏其公民意识。这种休闲调节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同样适用。

(一)休闲调节法的含义

英文“leisure”(休闲)源自拉丁文的“licere”(指被允许或自由)。中文中“休闲”从字面上来理解,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休息,即令人恢复精神或体力的休息活动;其二是闲暇,即闲暇的自由时间。休闲调节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利用闲暇时间休息、放松,以达到精神恢复、心情愉快的目的的教育方法。

(二)家庭教育中开展休闲活动的意义

1.休闲调节增进个体健康

休闲是紧张的生活和疾病之间的缓冲。研究发现,就缓解压力而言,诸多因素中,只有称职感、自然锻炼、程度锻炼、目的感和休闲活动能够起到缓解压力的作用。[48]具体说来,休闲活动能够增进个体健康。首先,它使人们意识到社会支持的存在;其次,休闲活动如同其他一切积极健康的日常娱乐活动一样,对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娱乐活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式;最后,休闲活动中的主体性、自由感是人获得自我满足的重要前提,对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同时,在休闲活动中,人是在内心之爱驱动下行事,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生命的赞赏;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就无法享受休闲,同时也与健康无缘。[49]

2.休闲调节使个体精神自由

休闲调节使个体获得精神的自由[50]:其一,时空的自由是个体获得精神自由的前提。休闲教育以自然、社会为背景,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使个体摆脱有限空间的束缚,自由地感受生命律动。其二,活动的自由是个体获得精神自由的载体。休闲教育是一种自我开发式的活动,它引导个体进行自由的选择,个体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去创造生活,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其三,心灵的自由是休闲教育的价值,伴随着闲适、宁静,使个体处在一种安然的境界,给生命注入新的活力。

(三)休闲调节法的实施原则和途径

休闲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对休闲行为的选择和价值判断的能力的教育。它的内容广泛,有对理财能力、玩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可以教育孩子通过创造性的休闲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追求与理想,鼓励孩子把自我发展与承担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良好的休闲教育,可以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养成健全人格特征,激励自我实现的需求目标。

开展家庭休闲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因此,家长必须具备正确的休闲教育观。只有家长树立正确的休闲教育观,孩子的休闲生活质量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1.休闲调节法的实施原则

除了家长自己树立正确的休闲教育观之外,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休闲观,应让孩子明白,正当健康的休闲活动应符合三个原则。一是有益原则,即休闲活动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不给他人与社会带来危害,同时考虑个别差异。比如,当读书疲倦时,可选择户外郊游;劳动过累时,可选择静态性项目,达到均衡协调的效果。二是经济原则,要量力而行,争取花较少的钱而得到积极的效果。如打乒乓球、踏青、参观美术馆等。三是安全原则,既要慎选休闲场所(如在室内要考虑通风、灯光、逃生门等设施,在户外要考虑地点、天气路况等因素),又要慎选休闲友伴。

2.休闲调节法的实施方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家长可以利用社会休闲娱乐设施为孩子选择最为适宜的休闲资源,如与孩子一同前往公园、体育馆、游乐场、风景区或图书馆等地,放松身心,修身养性。此外,家长要结合孩子的性格和爱好,培养孩子的兴趣而施以适当的方法,丰富孩子的业余休闲生活。

九、社会参与法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了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保护权和参与权。与会专家表示,在维护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护权的基础上,满足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当前推动儿童权利保护的重大课题。

为了促进儿童权利保护和儿童参与,专家和小朋友们呼吁,利用大众传媒宣传,普及儿童参与权和相关法律,同时也鼓励和支持儿童参与媒介活动。鼓励儿童有更多机会参与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增强儿童的公民意识,树立“新儿童观”,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培养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社会参与法的含义

社会参与法是指让孩子参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学会社会规则,顺利地实现孩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的方法。

(二)社会参与法的必要性

儿童在其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挑战,甚至会遇到挫折。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建了“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发表文章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51]可见,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求要具备读写能力,而且要具有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奋斗精神,特别是要学会合作,具有所谓的“团队精神”。这一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儿童的社会化教育,而社会参与法是这一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儿童社会化是在社会系统中通过自己的活动得以实现的。在社会系统中,家庭成为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也是一个无可比拟的第一社会环境。家庭为儿童提供了第一次人际交往,第一种人际关系,第一项社会规范,第一个社会角色。同时,家庭也为儿童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和内容,为儿童独立参加社会生活之前在社会上提供了第一次定位,还为儿童培养了与家庭其他成员互相作用的最初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为其今后在社会上与同伴、同事、朋友、上下级人物、配偶和自己的孩子等形成正常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52]

尽管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是孩子健康、和谐成长的必需元素,然而目前,很多家长却存在着这样的误区———重成绩轻能力。“只要把学习搞好了就行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做。”似乎孩子只要考高分,其他一切都可以不管。一次关于“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的调查中发现,在被调查的148名杰出青年中,有81.08%在家时经常自觉做家务;13.51%有时做,仅有5.41%很少做家务。可见,家务劳动使杰出青年学会基本的生存之道,学会自理,并在劳动中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53]

由于缺乏社会实践,很多孩子的社会技能及社会适应力也很差:不知如何跟人相处;大事干不来,小事不愿干;学习成绩好,却不懂如何应用等。有些大学刚毕业的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屡屡不顺利,换了好几份工作,都因为不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同事关系而不得不被迫辞职。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社会参与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三)社会参与法的实施策略

社会化是人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的生活离不开人际交往,更离不开教育,家长应抓住家庭教育这一关键环节,为儿童将来的全面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家长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教育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改变观念,树立培养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识

家长的观念意识是培养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前提。如果家长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其社会能力的培养,那么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家长的有效支持和培养,社会性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束缚。因此,家长要改变观念,树立起积极主动的意识,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发展,还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孩子有各种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参加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较好的途径。

2.在实践中发展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协作和共享的有益行为。它是一种极其高尚的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54]亲社会行为并非孩子一出生就有,孩子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获得。在我国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大多数家庭中,家人对孩子百依百顺,甚至无原则地迁就,养成了他们自私的性格,平日里没有机会学习谦让、互助、协作、共享。很多孩子在与同龄人交往的时候,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别人。因此,家长应利用各种机会发展孩子的亲社会行为,尽可能多地与孩子共同参与活动,平等地对待孩子,不给他们“特殊待遇”。如有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有好玩的东西大家一起玩,而不是让孩子独享。长辈在关心子女的同时,也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关心“照顾”长辈,使孩子从小感受到关爱别人的乐趣,学会谦让,学会与人平等相处,学会关爱他人。

3.鼓励儿童积极交往

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生活对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期有两种交往:一是与成人的交往,二是与同辈人的交往。在与同辈人交往中,儿童不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而且还能建立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学会正确待人接物,关心同伴,与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在争执或矛盾中协调关系。因此,家长应创造条件鼓励孩子与人交往。多带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广交同学伙伴。有些父母基于“安全问题”或“怕孩子吃亏”等心理,剥夺了孩子交往的机会,造成了孩子心理的孤独、焦虑,不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4.培养儿童的角色意识

人在社会中,总是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地位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在家是孩子,可以在父母面前撒娇;在学校,他们是学生,与同龄人是伙伴,要平等地与朋友相处,要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如果孩子不懂得这种角色含义,在不适宜的场合表现不适宜的举动,如在学校肆无忌惮,和老师、同学撒娇,那么他们的社会角色意识就容易出现混乱,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也较容易遭受挫折。社会化教育就应该使儿童懂得如何掌握社会规范,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如何正确扮演社会角色和如何进行角色转换。

【思考与运用】

1.家庭教育有哪些基本原则?

2.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手表定律?手表定律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怎么做?

4.在与幼儿沟通时,家长应该如何倾听?

5.在偶像教育的问题上,存在哪些问题?家庭教育该如何改进?

6.什么是蝴蝶效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运用?

7.结合现实的案例,谈一谈家长该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法进行教育?

8.挫折教育的重要性是什么?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9.家长在进行批评惩罚时应讲究哪些艺术?

10.家长应该如何增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本章相关学习资源】

1.张伟,刘晓明.心灵培育———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

3.贾国均.家庭教育术[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4.秦德彪.教子心经:我的家庭教育经验与反思[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5.中华家庭教育网http://www.zhjtjyw.com/

6.管理孩子的学问:保姆119(1-8集)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0/

10/7635019_171194347.shtml

【注释】

[1]http://www.teachercn.com/2004/6-30/155130.htm

[2]沈建国.论家庭对个人素质发展的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1988(5):20~25

[3]http://edu.hinews.cn/page.php?xuh=14200

[4]http://baike.baidu.com/view/79745.html?wtp=tt

[5]彭德华.家庭教育新概念[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21

[6]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苏联]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400

[8]罗新安.教育其实很容易:快乐性格施教[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201~202

[9]http://www.xici.net/b1001988/d73240781.htm

[10]http://blog.163.com/yaowenzhang74/blog/static/105087050200981743559756/

[11]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36

[12]唐彦生,隋玉梁,于一.家庭教育大百科[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853

[1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917/08/1225903_54267957.shtml

[1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4

[15]http://www.xici.net/b1001988/d73240781.htm

[16]http://www.cdsqz.com/Article6/ShowArticle.asp?ArticleID=1730,2009-6-22

[17]http://www.docin.com/p-8380795.html

[18]http://hi.baidu.com/2j%B0%C9%CE%DE%CB%AE%C3%C0%CE%C4%C7%F8/blog/item/7d904a3cef24bae83c6d9742.html

[19]http://www.xici.net/u5143532/d75047306.htm

[20]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05

[21]http://www.shssyzx.jsol.net/news/show.aspx?id=994&cid=119

[22]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1211/11/40544_885846.shtml

[23]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05

[24]http://news.sina.com.cn/o/2005-06-17/17096201254s.shtml

[25]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0/10/7635019_171194347.shtml

[26]舒音,朱泓.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74

[27]舒音,朱泓.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44

[28]舒音,朱泓.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42

[29]舒音,朱泓.亲子沟通的方法与艺术[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5.54

[30]http://edu.casd.cn/news/lljy/2009/66/096693025662GDK3A76145D22CD7.html

[31]http://www.qjedu.cq.cn/html/1/ljzl/gzjb/news_168_4771.html.2010-7-15

[32]http://edu.sina.com.cn/l/2004-04-27/66475.html.2010-7-15

[33]http://www.muqin.com.cn/artq/1023_list.html

[34]http://www.cnyj.com.cn/myyr/show.asp?id=49398&Page=2

[35]http://baike.baidu.com/view/41398.htm?fr=ala0_1

[36]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71

[37]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50

[38]http://www.docin.com/p-20590539.html

[39]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69

[40]冷颖.影响家长的101个经典家教案例[M].北京: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7.150

[41]孟迁.新好父母必修课1家教ABC———为人父母的是与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32~33

[42]张大均.心的教育(4~6岁幼儿家长用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114

[43]张大均.心的教育(4~6岁幼儿家长用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107

[44]http://www.eduzhai.net/youer/349/364/516/youer_122933.html

[45]李凌青,崔华芳.培养孩子意志力的方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216

[46]唐彦生,隋玉梁,于一.家庭教育大百科[M].北京:蓝天出版社,1999.886

[47]尹建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36

[48]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38

[49]张敏.生命的意义:在休闲教育中提升[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7~79

[50]张敏.生命的意义:在休闲教育中提升[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77~79

[51]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7

[52]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7

[53]程芳.家教的误区及对策[J].广西教育,2001(12):37~40

[54]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5~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