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

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特点、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自我同一性是人毕生追求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期发展的中心任务。Erikson十分强调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自我同一性获得是最成熟的状态,同一性混乱是最不成熟的状态。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述评

廖思思[1]

摘 要:青少年期被称为“急风暴雨”时期,是“自我的第二次诞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Erikson 就提出同一性的概念,认为青少年期的中心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本文主要概述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特点、影响因素,并指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趋势;特点;影响因素

同一性(Identity)概念最早是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家Erikson提出来的。自我同一性是人毕生追求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根据Erikson的观点,自我同一性包括了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是通过自我的综合作用,形成关于自己的个性、信念、目标、价值观的内在、主观、统一、连续、成熟的自我概念,并成为自我发展的标志和动力。[2]自我同一性可以从几方面来理解:(1)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自己内在的一致性(Sameness)和连续性(Continuity)的自我感觉和体验,以及别人对自己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知觉或意识。(2)这种一致性和连续性主要通过以下方面表现出来:个人独特的意识,对个体人格连续性的潜意识追求,个体与其所处的社会的内在一致性,自我整合的连续过程。(3)同一性是一种社会心理结构,这种结构通过自我与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模仿、认同和积极的自我建构来反映社会的影响。(4)同一性也是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可帮助个体指导注意、加工信息、控制意识以及选择合适的行为。[3]简单地说,自我同一性就是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成为那样的人,是自我的具体化。

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青少年期发展的中心任务。但自我同一性也是一些个体可能终生都要发展、完善的。这一发展任务的完成及其质量关系到个体一生,所以对自我同一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有价值。本文主要概述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趋势

Erikson十分强调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与Erikson的理论一致,Marcia(1966)将Erikson的同一性概念操作化。根据Erikson的理论中的两个主要维度——探索(exploration)和投入(Commitment)将同一性状态分为四种:同一性获得、同一性延缓、同一性早闭、同一性混乱。[4]认为标志着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同一性获得状态也是出现在青春期的晚期或成人早期,而且Marcia(1980)与Archer,Waterman(1983)等假设认为,同一性的发展主要是在大学时期而非高中时期。但Meeus(1996)在对已有研究元分析的基础上却提出,高中阶段比大学阶段表现出一些更高的同一性发展趋势,他认为同一性获得在高中阶段已经开始出现了。

对于具体的同一性状态,Meilman(1979)对12- 15岁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这一年龄段96%和100%的青少年分别表现出同一性的混乱和早闭,而且随着年龄发展而下降,与此同时,同一性获得状态逐渐出现;Archer(1982)对6,8,10,12岁青少年的同一性状态研究发现,在所有这些年龄阶段,80%的青少年表现出了同一性混乱和早闭,同一性的获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有意义的增长。Archer和Waterman(1983)的研究发现,从10年级开始,85%的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混乱和早闭;而且,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在10- 12年级之间,与年龄有着显著联系,表现出混乱和早闭的下降以及同一性获得的增多。Wires,Barocas和Hollenbeck(1994)对14.5- 18.9岁的男性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四种同一性状态在这一年龄阶段都已经存在,而且以混乱为主,随着年龄增长,混乱降低而同一性获得增加。[5]总之,有研究证明青少年同一性形成在青春期晚期之后,但也有研究认为在青春期早期,研究者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Allison& Schultz,2001)。

另外,同一性形成与发展是个比较长的过程,也可能是一种非线性的发展过程。从理论上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不成熟同一性状态(同一性混乱和早闭)的个体减少,而相应地处于成熟同一性状态(同一性延缓和同一性获得)的个体增加。自我同一性获得是最成熟的状态,同一性混乱是最不成熟的状态。[6]Marcia也认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条发展路径,即由同一性混乱状态发展到早闭或延缓状态,最后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

同一性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在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

首先,对青少年的纵向研究表明,在青春期阶段,他们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早闭或混乱到延缓或获得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Cramer;Fitch& Adams)。也就是说,自我同一性延缓状态是自我同一性获得状态的前一个阶段,大约50%的个体在青春期末期仍处于非获得的状态(Kroger)。青少年早期的个体大部分处于同一性混乱、早闭和延缓状态,而很少有人达到同一性获得状态。菲利普·梅尔曼(Philip Meilman)对12- 24岁的男性个体的自我同一性水平加以测量,发现其呈明显的发展趋势,但12- 18岁的个体有很多属于同一性混乱和早闭的,在21岁以后,大部分个体才达到延缓水平并获得稳定的同一性。

其次,横向研究结果也为Erikson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即在青少年期,同一性发展中个性化和分化逐渐增加。Mead,Campbell,Adams,Dobson发现年龄较大的青少年会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而年龄较小的青少年更多地处于不成熟的同一性状态。Fregeau和Barker对350名12- 18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自我同一性状态的横断研究,也发现了与理论相一致的结论。

我国学者也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进行了考察。张日昇等对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大学生比高中生有更强烈的危机体验,并表现出较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陈香对396名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状态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普通高中生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分布表现出相近的趋势,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普通高中生多于职业高中生。[7]王树青等对63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从初一到高三,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前进的发展趋势,与初中生相比,高二和高三学生更多地处于获得状态,更少处于早闭和混乱状态;除高一男生比女生更多处于获得状态外,其他年级同一性状态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8]

总之,在整个青少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同一性完成状态的人越来越多,混乱和提前封闭的人数越来越少(Waterman)。[9]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要到青春晚期——大学期间,才能从混乱或早闭水平进入延缓水平,然后才能到达获得水平(Waterman),但会有反复,并且获得同一性的过程也是不平衡的。

二、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

(一)年龄特点

国内学者张炜对中学生和未成年犯的研究表明,13- 18岁的青少年,不同年龄的各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每个年龄段同一性状态的分布一致,即同一性延缓者的比例最高,占60%左右,然后依次是同一性混乱、早闭和获得。[10]

相对于处于成年早期的大学生来说,在四种同一性状态的人数分布上不存在年级差异。[11]而且又有研究表明,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低、高年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大学四年中,自我同一性的发展随年级的升高会经历“高-低-高”的历程,且男女学生不同,同时人格越是内向,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越低,情绪稳定性越差,与社会统一的难度越大。

安秋玲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三个年级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自我同一性早闭状态,人际关系领域中的同一性混乱、早闭及获得。

由以上研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大学之前,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年龄差异,而对于大学生来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着相似性。这是否也可以说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

(二)性别特点

相对于年龄差异来说,性别方面的研究差异更大,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种是无差异的观点,即对于任何青少年来说,男女在四种同一性状态上的分布是相似的,并且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同一性形成和变化的时间是一致的。Adams和Fitch对青少年晚期个体的追踪研究发现,在同一性形成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Archer,Waterman, Kroger等研究者回顾了30年的同一性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同一性发展从结构和过程来看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在大多数方面,女性的同一性形成过程与男性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大约与男性在同一年龄获得一种清晰的同一性。国内学者周红梅对大学生的研究也显示探索和投入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另一种是有差异的观点,即男女的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从理论上来说,Erikson刚开始提出同一性概念具有“男性偏向”的特征,Marcia(1980)曾指出,同一性的概念和研究都着重探讨有助于男性形成同一性的因素。因此,Erikson在1968年修正了他的理论,加入了女性的因素。

Mead对青少年的研究也发现女性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研究者(Grotevant&Adams)发现,青少年晚期的女性在同一性获得上的得分高于同龄男性;与此相反,Jones(1984)发现青少年中期的女性在早闭上的得分最高,Fregeau和Barker对青少年晚期个体研究发现女性在延缓和混乱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国内学者崔光成等研究结果也显示男女同一性发展的模式不同。从大一到大三,男生自我同一性发展模式为“高—低—高”,而女生发展模式为“高—低—低”。陈香考察了高中生和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结果发现,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并不存在性别差异,而大学生中存在性别差异,处于同一性早闭状态的女生多于男生。但是,王树青对初、高中生及大学生的研究结论是,与女生相比,男生更多地处于人际获得状态,更少地处于人际延缓状态。刘永芳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表现在人际关系领域上女生比男生对同一性领域有更为坚定的投入。意识形态领域发展在青少年不同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初中女生的意识投入要高于初中男生,大学男生的意识探索和投入明显高于大学女生。

根据以上研究,性别存在差异的研究要多于没有差异的。性别因素确实会对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女生在自我意识和自我确信方面的发展比男生要差;对于自我同一性地位来说,男女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倾向。[12]从中国的国情来说,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在同一性形成这个阶段可能会存在差异,但随着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以及女性在工作中的角色地位的变化,两性在自我同一性方面的差异会逐渐减小。

三、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

外在环境因素与同一性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者们进行理论探讨的一个主题,实证研究却相当匮乏。自Adams和Fitch开始对学校环境这一影响同一性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进行研究后,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也逐渐开始关注社会环境的作用。不过,环境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很难证明。

笔者认为至少有四种因素影响自我同一性的获得:认知发展、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因素。

(一)认知发展因素

Erikson曾经指出个体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水平越高,其各种自我信念的一致性也会越高。思维达到稳定的形式运算水平的个体,比同龄人更容易产生同一性问题,但也容易解决这类问题(Boyes& Chandler;Waterman)。

Berzonsky(1994)提出了一种社会认知的同一性模型,即同一性风格模型,从社会认知加工的角度研究同一性形成的过程。Low的研究指出了认知成分在自我同一性形成中的意义,认为已经历过探索阶段且有强烈自我同一性意识的青少年比其他未曾经历自我同一性探索的青少年具有更复杂的自我概念结构。Makros,McCabe的研究结论证实了这一点:早闭型和获得型同一性状态的青少年比延缓型和混乱型自我同一性状态的青少年具有更低的自我信念的矛盾水平。

以上研究表明青少年个体的认知发展因素在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养方式因素

Cooper等人(1985)认为亲子互动模式对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父母的期望对自我同一性有一定的影响。Grotevant,Cooper,Kroger也认为青少年同父母的关系对同一性形成有影响,混乱和早闭水平的个体比延缓和获得水平的个体更不容易最终形成自己相对稳定的同一性。

郭金山、张青方、邹琼、佐斌等人的研究均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和自我同一性显著相关。这同S.GulfemCakir和Gul Aydin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主要表现在溺爱型、权威型和忽视型教养方式在获得状态上得分均较高,权威型还具有最高的早闭状态得分,专制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同一性状态发展,有最高的混乱状态得分和最低的获得状态分数;亲子沟通可正向预测获得和早闭状态,负向预测同一性混乱状态[13]

由此看来,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较为有益。

(三)学校教育影响

Astin发现师生关系、学校对学生的投入和学生自身的投入是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学校内的关键因素。Adams等人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强调大学生学业发展的院系中获得型与早闭型同一性状态的学生较多,强调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院系促进了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而没有鼓励大学生社会意识的院系的学生可能会倒退到不成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

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还有同伴关系,Akers等人发现,在青少年中期,成为好朋友的青少年具有相似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和相似的态度、行为目标[14]。而青少年晚期,同性别同伴的亲密度增加,由于追求满足自己表达独特的态度和兴趣的需要,早期的小团体或同伴群体的重要性降低。Marsha Jordyn,Mark Byrd研究大学生的居住方式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表明二者的关系是相互积极促进的,但没有因果关系。

(四)社会文化影响

社会和历史文化对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很大影响,这点 Erikson 尤其承认。Jensen,Kristiansen,Sandbek,Kroger,Marwan,Dwairy,Meike,Watzlawik,张日昇等人的有关研究表明了自我同一性具有跨文化的不一致性的特点,这同时也说明了Erikson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影响对自我同一性的形成也是很大的,主要是因为当代社会多种多样的传媒对社会个体的影响非常巨大。传媒的种类不同,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也不同。

同时我国的社会文化影响也表现在城乡差异上。有研究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在同一性发展的投入上高于农村青少年[15]。周红梅(2006)的研究也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在同一性发展的投入上高于农村青少年。

自20世纪70年代起,跨文化研究就广受关注,发展至今已成为研究热点。Nola Purdie, Penny Tripcony 等人研究表明,个体自我同一性会随生活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Steven L Berman,Marilyn J Montgomery,William M.Kurtines对美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研究表明,在性别和种族上出现了整体水平的差异,也说明了个人微环境如家庭、血统的不同会造成相同文化背景下自我同一性的差异。国内学者张日昇的跨文化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Adams等人提出了一个环境与同一性关系的理论模型,从模型中可以看出环境因素对同一性的发展既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间接通过社会认知因素来影响。并且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学校和家庭环境在同一性形成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讨论

(一)刘永芳认为婴儿期就开始了自我同一性的发展[16]。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是很科学,因为根据 Erikson 的观点,自我同一性包括了个体感、唯一感、完整感以及过去与未来的连续性。婴儿虽说有自我意识的萌芽,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过去和未来的联系。自我同一性开始于青少年期,这是不少研究者都认同的观点,而且国内外的研究也多集中于青少年期和大学生时期。

(二)同一性状态的转变并不能完全代表着同一性的发展。在同一性的实证研究中,研究者更多的是采取 Marcia 的同一性状态变化,但这种状态的变化并不能完全代表同一性的发展。从混乱到完成是一个发展,但对于青少年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不能证明早闭和延缓哪种状态更高一些。如Meilman,Waterman研究表明混乱和早闭人数随年龄增长逐渐较少,但有的研究却表明大学高年级学生更可能处于延缓和完成状态,而低年级更多处于混乱和早闭状态,并且Waterman本人也认为有关早闭状态的结论较为矛盾。有关研究者的纵向研究也说明了Marcia的同一性状态的转变并不能完全代表着同一性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虽然有研究表明认知发展因素在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研究者还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出认知发展因素在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中的作用。而国内研究多是从认知风格角度来探讨认知发展对同一性的影响,并且研究者都没有探讨同一性发展对认知发展的促进或延缓作用。

(四)以往过多地从“同一性危机”来阐释自我同一性,认为没有很好的连续感、整体感的个体不能很好地形成自我同一性,进而不能很好地完成个体心理发展。但从现代的积极心理学角度来看,自我同一性也有积极的作用,促使个体更多地反思,进而完善自我。有些人之所以没有达到自我同一性的更高状态,也许他们更多的是看到自我同一性发展过程中的挫折、失败。积极心理学希望个体注重人生的过程,更多看到人生中的精彩篇章,淡化挫折和失败的阴影。自我同一性的研究也要采取积极心理学取向,设计一些独特的情境,研究自我同一性的转变条件、过程、个体差异等,为我国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良好形成做出一定的贡献,这也是自我同一性研究的一个趋势。

【注释】

[1]廖思思,重庆市南开中学。

[2]王树青.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3).

[3]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4][美]David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M].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58-459.

[5]Carol A Markstrom, Vicky M Sabino, Bonnie J Turner, and Rachel C Herman.The Psychosocial Inventory of Ego Strengths: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New Eriksonian Measure[J].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1997,26(6).

[6]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1.

[7]陈香.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同一性地位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1.

[8]王树青,张文新,陈会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 (2).

[9]Waterman A S.Identity,the identity statuses,and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 A contemporary statement[J].Developmental Review,1999(19).

[10]张炜.青少年中期自我统一性发展特征与社会适应行为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11]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12]谈有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13]王树青.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4.

[14]Akers J F,Jones R M& Coyl D D.Adolescent friendship pairs:similarities in identity status development, behaviors, attitudes, and intentions[J].Journal of Adolescent Research,1998(13).

[15]刘永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16]刘永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依恋的关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