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

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是指学校充分挖掘一年中各个传统节日、纪念日本身蕴含的感恩教育内容和感恩教育元素,结合学校实际和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月为单位,开展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因此,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不可忽视中队的建设及中队教育的力量。

一、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在活动中创造,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学习合作,在活动中锻炼意志,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教育就为孩子们创设了活动的环境和机会,借助各种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中,道德认知的灌输就变得不露痕迹,道德情感的体验会变得自然真实,孩子内在道德实践的冲动更易于满足,教师的指导也更有的放矢。因此,结合儿童的这一性格年龄特点,通过学校各类德育活动渗透感恩教育是实施感恩教育的最好途径。

(一)学校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

学校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是指学校充分挖掘一年中各个传统节日、纪念日本身蕴含的感恩教育内容和感恩教育元素,结合学校实际和各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月为单位,开展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动。这类活动一月一主题,一学期开展4次,一学年共8次,8个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完整的序列。以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为例,“学校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见表8)安排如下:

表8 控江二村小学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一览表

img17

(续表8)

img18

“控江二村小学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充分挖掘“妇女节”、“清明节”、“儿童节”等节日蕴含的感恩教育内容,还积极结合学校原有文化特色、课程特色设计活动内容。例如,“心桥传送师生情”活动,学校结合校本课程陶艺课和陶艺兴趣组活动,在教师节前后举办名为“师生情”陶艺展。参展学生在构思、制作陶艺作品时,重温了老师关爱自己的深情;前去参观陶艺展,并参与评选“最喜爱作品”的师生,无不徜徉在“师爱生,生敬师”的浓浓氛围中。在参观过程中,不少学生在陶艺作品中找到了往日自己和老师的影子,欣喜万分,争着说:“这个作品中的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不对!是我们的英语老师!”“每天备课到很晚的,是我们的数学叶老师!”……孩子们将一件件作品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一一联系了起来,脑海里涌现出许多老师关爱学生,老师辛苦工作的感人场景。老师们参观了陶艺展后,有的不禁热泪盈眶:“这群孩子,没白疼他们!”心桥传送师生情,带给全校师生一个难忘、温馨的教师节。此外,学校的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还很好地整合了学校原有的一些传统德育活动。例如,控江二村小学每年的迎新活动中有一档传统项目——“挑战校园吉尼斯争章游园会”,深受学生的喜爱。学校推行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后,充分挖掘这一传统活动项目的感恩元素,将其列入主题八“岁末盘点共迎新”感恩活动中,让学生在策划争章游园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中队的活动创意、团队精神、乐于为大家服务的风采,寓感恩精神于快乐的活动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1]实践不断告诉我们,任何一项道德教育仅凭纯粹的说教都不能奏效,要使学校的感恩教育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认知方式等,因势利导,循序善诱。小学生6岁入学,11岁小学毕业,五年的小学生涯,让学生经历了由幼儿向少年的蜕变,这期间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在不断发展。因此,小学低中高各年段的学生,在个性心理、年龄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为了让感恩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学校的感恩教育主题活动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活动内容和形式也应该各有调整。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在内容设定方面要求严格对应“小学感恩教育目标体系”的要求,即一二年级学生“感受恩情”为主,三、四年级学生“感动恩情”为主,五年级学生“感谢恩情”为主,活动内容、目标要求的层次逐年提升,将感恩主题系列活动成为学校相对稳定的、长期的德育活动。下面,以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2月份“料峭春寒寻诗韵”活动(见表9)为例:

表9 主题教育活动一:“料峭春寒寻诗韵”

img19

“料峭春寒寻诗韵”活动是结合时令开展的感恩春天、自然、生活的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春天”的概念理解,各年段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低年级学生所要感悟的是大自然的春天,以寻找春景,感悟春天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为主。中年级学生对春天的理解有一定的提升,不仅仅是自然意义的春天,更包含了“人间的春天”,一个帮助,一份关爱,一种奉献,由眼睛欣赏春景,提升为用心感受“社会的春天”,人与人情感交流中的春天,让学生寻找、体味这春风般“温暖”的情感,感动于他人的付出。高年级这项活动的目标很清晰,就是用实际行动,学着去送给他人一份“春天的温暖”,着重于行为的指导。

从上述实例中,我们不难理解,小学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在内容的安排上、各年级的活动目标的设定上有清晰的坡度与层次。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同一主题教育活动的要求也相应地逐年提高,小学学习五年期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接受了从“知恩、识恩——感恩——报恩”这样一个完整感恩教育过程。感恩教育月主题系列活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便于学校年复一年地扎实落实感恩教育活动,并结合时代的特点,不断地融入新的内容,不断改进,让这一系列的感恩教育活动成为与时俱进的学校传统德育活动项目。

(二)中队主题活动中的感恩教育——积极创建以“感恩”为主题的快乐中队

中队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快乐、温暖的家。中队这个有着三十多位学生和辅导员组成的集体,有着巨大的教育力量与凝聚力。因此,学校感恩教育活动不可忽视中队的建设及中队教育的力量。以“感恩”为主题的快乐中队根据各自中队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开展各类感恩活动,各有特点。

例如“快乐小水滴”中队,着眼于中队中一位得了骨癌的学生,围绕“感怀生命 感动生活”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深感生命的可贵,自强不息的不易,父母真情的难舍,同学互助的快乐。小水滴是生命之源,小水滴团结一致汇聚成江海,以不息的生命回报自然、社会、母校与父母。“快乐小脚丫中队”,着眼于成长的坚实步伐,围绕“感谢师恩感谢父母 快乐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回顾五年小学生活,寻找自己的变化,收集成长的快乐,体悟个体的成长中蕴藏着的父母、老师的厚爱,感恩幸福的童年生活。“快乐大森林中队”以“我爱我家”为主题:家从小到大,包括小队、班级、家庭、学校、社区、上海、祖国。家庭的成员也从近到远,包括父母、同学、老师、为我们服务的所有的人。从学生一年级入校开始,中队就循序渐进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在不断的摸索和调整中,初步形成“关爱家人”、“我爱我家”、“快乐我家”三大系列活动,逐步引导学生关心他人,热爱班级,乐于服务,自信成长。

以“感恩”为主题的快乐中队,开展的感恩活动的目标更明确,活动层次设计更清晰,活动内容更为贴近本中队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充分利用中队生活中的各项教育资源,扎实开展各自的特色活动,积极推进感恩教育的实施。

(三)雏鹰小队活动中的感恩教育活动

众所周知,小队在少先队组织里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地位,小队是孩子们自由的天地,快乐的王国,是最能发挥孩子们自主精神的场所。“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使学生的假日充实、快乐,使学生的潜能闪光,帮助学生快乐成长。实践证明“雏鹰假日小队”是少先队员增知识,学本领,作贡献的大学校,对开展小学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的作用。

小队和小队活动具有小型、经常、多样、灵活、自主五个特点,学校可以充分引导各雏鹰小队,自主开展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例如,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蒲公英小队”的队员们在家长的陪同下,赴森林公园参加植树活动,孩子们用稚嫩的双手将一棵棵小树苗植入泥土,心中感到无比自豪:“今年城市的绿景中有一抹鲜亮的绿色出自我们的双手!”“上海真美,作为小市民我们应该为她增添更多的美!”“快乐猫”小队5名成员,在妇女节前夕,每人亲手折一串千纸鹤,送给妈妈,每一只千纸鹤上都写着一句祝福的话语,表达对妈妈的感谢之情。孩子们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利用中午、课余时间完成这项小队活动任务。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妈妈该多高兴!多欣慰呀!五年级“大雁小队”的学生,无意间得知班主任老师重阳节要代表学校党员教师赴敬老院,看望学校领养的一位孤老。学生强烈要求与老师一同前往。学生陪孤老聊家常,帮着喂孤老喝赤豆汤……活动结束,学生纷纷感叹孤老很孤独,很可怜,都意识到回家要多关心家里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雏鹰假日小队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创造性地将学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延伸到了生活中,活动的内容出自学生的创意,活动的形式更是灵活多样,对学校感恩教育活动起到了补充和深入的作用。在活动中,不仅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还增强了感恩、报恩意识。同时,雏鹰假日小队活动还吸引了家长的参与,很自然地形成了家校教育的统一,扎实推进了学校的感恩教育。

队建小故事

绿意在孩子心田萌发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二村小学 张海燕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桃花笑红了脸,柳树迎风舞动身姿,绿地上的小草也慢慢苏醒了。春天悄然到来了,校园里出现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看,每当课间大活动时,绿地间闪动几个小小少年的身影,他们清一色男生,胸前挂着一张“护绿队”的牌子特别醒目。这张牌子代表的不仅是身份,更代表着一份责任,一份荣耀。瞧,他们犹如勤劳的小蜜蜂,穿梭在绿地间的小道上,让萌芽的小草不被践踏,让美丽的校园再增添几分绿意,用朴实的行动感恩自然的给予,珍爱绿色生命!他们在用心演绎心中最伟大事业——护绿。

“护绿”队的传奇诞生

这个护绿队是由五(1)班六名队员自发组成的。从他们意气风发的神情中,我们似乎看到了新生代的一腔热情和斗志。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执着和坚定。说起护绿队的诞生,还真有些传奇色彩。

一天,当教室里传来:我们班因有同学在课间践踏了学校的草坪而被取消了在评比栏里贴“绿手印”的资格时,全班同学的脸上火辣辣,当事人更是羞愧难当。也许是内疚,也许是想弥补过失,下课时,当事人就将班干部小沈拉到身旁,决定和小沈两人组成“护绿队”,重拾班级荣誉。于是“护绿小队”就这般神奇地诞生了,当时成员仅为两人。为了显示护绿队的正式,小沈当夜赶制了两块“护绿牌”——每当课间大活动,他俩都会准时到操场边的绿地旁“站岗”。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一开始就充满坎坷和艰辛。

当他们友善地提醒大哥哥注意不要幅度太大地将球投掷到草坪时,经常招来的是对方的不满和嘲讽;当他们发现低年级同学无所顾忌地在草地上行走时,他们就将弟弟妹妹们叫出草地,耐心地讲道理,可得到的是对方的一脸不屑;当他们自拟小广告,张贴到每个教室时,有的同学总是视而不见,说他们是多管闲事。终于有一天,两位小小男子汉忍不住了。他们委屈地向大队辅导员诉说心声。结果他们不仅很欣慰地得到了老师的支持,而且还受到激励:遇事受挫不要轻易放弃,要用真诚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感染同学,让更多的人逐渐把“护绿”理念化为行动。老师的话犹如一盏指明航程的明灯,使他们意识到“护绿”这项事业将是光荣而长久的。

护绿在心田扎根,队伍在逐渐壮大

记得刚创建护绿小队时,只有两个队员。但他们的坚守和不舍深深感动了周围的每个人。祺祺、轩轩、豪豪、奕昂等通过大队广播得知护绿队的这个创举后,陆续自愿加盟。就这样,护绿队由当初的两人猛增到六人。

队伍壮大,使队员们更坚定了把护绿进行到底的信念。

课间大活动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刻:香樟大道、操场、体育室门口、“倪夏莲俱乐部”……只要有草坪的地方,就有护绿队员的身影。为此,队员们放弃了打乒乓,踢足球,打羽毛球……尽管如此,他们无怨无悔,乐此不疲。这一刻,他们心中满载的是绿色的希望。这一刻,“护绿”这个理念早已扎根在每个护绿队员的心田。他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引导周围的每个人。

绿色的信念,在校园外蔓延

随着“护绿小队”护绿事业的发展,队员的脚步从校园渐渐发展到了社区、小区、居委会、敬老院等地方。暑假里,队员运用网络平台,精心策划护绿计划,在各自的小区里也把护绿精神发扬光大。轩轩一放假就制成“一花一草皆生命”的海报,在小区内张贴,告诉社区人们护绿、环保事业的价值;外出考察、社会实践、家庭旅游时,有的队员也会带上护绿小队的挂牌,时刻留意身边破坏环境的不当行为,以便及时挺身而出;祺祺制作了爱护绿化的小报,在邻里间传阅;铭铭利用暑假,正在思索发明一种捡草坪上垃圾的机器手……邻居、家长们纷纷被他们感染,不但全力支持,而且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动中。植物嫁接,护绿工具的制作,都凝聚了妈妈们的一份功劳。因此,护绿队员们永远不孤单,他们拥有了强大的“后援团”!

护绿的号角已经吹响,感恩大自然给予的一切,珍爱地球资源化作了队员的实际行动,美化地球的蓝图已经开始描摹。我们相信,活跃在学校的这支护绿队,虽然略显青涩,但他们护绿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息,他们一定会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在校园、社区、社会、地球上“描绘”出蓝天、白云、青山、绿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少先队组织的队建工作也有了很多新的举措。小队的创建更具灵活性,队员可以根据喜好、特长等自由组建小队,创建个性化小队组织。张海燕老师班中的这一支由清一色男孩子组成的“护绿小队”就是极具个性化的特色小队。“感恩自然,珍爱地球”这一理念各校几乎年年月月在宣扬。护绿小队的诞生看似源自一个过失,实则出于一份热爱集体的心意——为班级重拾荣誉。护绿小队的成功离不开队员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离不开辅导员的及时引导与帮助,更离不开学校多年实施感恩教育留下的深刻影响。护绿小队从保护学校的绿地,到保护社区的绿地,所做的点点滴滴看似微小,实则是了不起的坚持,彰显了孩子们可贵的责任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