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导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导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发现”行为,在教学结构上呈现为三个层次的相互对应,并推进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引导—发现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学习活动。

汤红丽

摘 要:信息,新时代的产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肩负着信息技术这门既诱人又艰难的学习任务,本文重在描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良好的应用技术,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将信息技术学问真正转化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 引导 引导教学

引导型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引导”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钻研,着眼于思维和创造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得,而且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学。

“引导”教学的前期工作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动机

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取决于充满诱惑和问题的情景。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令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探索的动机。

例如,在高中信息技术《美化工作表》这一课中,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放出两张目前体育前线新闻的NBA某两队的比赛结果Excel表,一张是没有美化的工作表,一张是经过美化的工作表,然后要学生评比哪张美观。经过学生的回答后,一致公认是美化过的Excel工作表漂亮,由这里就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美化工作表”。这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自己来美化出一张有个性的工作表。

(二)引导发现,教给探索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让学生有法可循;不是盲目地进行,而要有一定的探索方向,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才能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索的方法是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标志之一。

例如,讲述计算机中的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时,对于二进制中的1+1=10,学生无法理解:日常数字教学中,一加一怎么会等于十?针对这个疑点,教师可明确告诉学生:日常数学教学中,一加一仍然等于二,只是在二进制中,“二”不是用“2”表示,而是用“10”表示,这样讲学生就理解了。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将其他数制转换成十进制,都采用倍位相加法。本人先不急着讲述什么叫倍位相加,而是让学生观察以下几点规律:

(208.56)10=2×102+0×101+8×100+5×10-1+6×10-2

(110.101)2=1×22+1×21+0×20+1×2-1+0×2-2+1×2-3

(1AC.D7)16=1×162+10×161+12×160+13×16-1+7×16-2

然后找书本上没有的八进制提问:将八进制数16.4转化成十进制是多少?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16.4)8=1×81+6×80+4×8-1=14.5。

“引导”教学的基本模式和流程图

图1 “引导—探究教学”流程图

(一)以“引导—探究教学”为例

“引导”教学从问题开始,以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是激发思维活动的基本途径。引导问题的提出不能突然,要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提出,探究是“引导—探究法”的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即学生探求教师或学生所提出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教师要引导、启发、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结论一般都要由学生作出。验证是教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检查或验收,这是“引导教学”的第三步。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2 “引导—发现教学”流程图

(二)以“引导—发现教学”为例

“引导—发现教学”策略,强调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经历学习过程,即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经过假设、归类,确认定向目标,进行深入的发现活动;然后在交流发现材料时,作出演绎或归纳的思维加工;最后以目标为准则,对发现的结果作出评判。

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发现”行为,在教学结构上呈现为三个层次的相互对应,并推进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这样,构成了“引导—发现教学”的大致结构框架:启动发现欲望,形成问题情境—展开发现活动,建立问题假设—深入阅读实践,收集发现材料—交流发现结果,综合比较筛选—取得发现认同,继续深层探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引导—发现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提供的言语或实例等要精到,有明确指向。这种指向为学生创设一个认知上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产生想解决这一认知困难的内部需求,从而去认真思考所研究的问题。

(三)以“引导—任务教学”为例

1.创设情景,提出任务

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在此基础上,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思考和学习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2.指导分析,自主学习

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通过实践探索、协作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激活思维状态,训练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3.点拨评析,扩展细化

学生通过对学习任务的分析,对学习情境的有效利用,建立自己的思维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以个人成果(如独立完成的作业、一个研究报告或是一个电子作品)的形式出现,这时学生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必须通过教师对其学习成果的分析、评价,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引导—任务教学”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引导—任务教学”流程图

总的来说,我感觉运用“引导—任务驱动”教学,从教师方面来说,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引导”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主动完成任务,从中掌握操作的方法与技能,并学以致用,这样设计出来的课程才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