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力及学校创新力

创新力及学校创新力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专门对教育创新、学校创新进行研究似乎在近年来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从众多的研究文章中我们发现,在与教育相关的“创新”链接中,出现了“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学校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等不同提法,为了明确研究对象,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梳理。创新教育是就教育内容而言的,朱永新将其称为根据创新教育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第一节 创新、创新力及学校创新力

一、从“钱学森之问”说起

2009年10月31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他不仅给我们留下了高尚的道德风范,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的实质是“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曾说,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北师大附中的6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在他列出的一生影响最大的17人名单中,除去父母和国家领导人,都是他从小到大的恩师,其中北师大附中就占去了7位,还有一位就是加州理工学院的冯·卡门教授。北京师大附中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他在那里度过了6年,一辈子忘不了的6年,在附中所受的教育终身影响着他。”6年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11位是1951年前大学毕业的。[1]

与钱学森之问相似的还有一个“李约瑟之谜”。李约瑟博士提出了一个悖论:“为什么近代自然科学只能起源于西欧,而不是中国或其他文明?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之谜”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共同的核心问题,那就是“创新”。钱学森说:“我回国这么多年,感到中国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学校,都是些一般的,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李约瑟是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而钱学森是从教育的角度,追问中国社会、中国的教育为什么不能产生创新成果、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已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已经引起了从国家领导人到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创新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创新”的解释有二条,一是作为动词: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二是作为名词:“指创造性;新意。”从字面上看,“创”的本字是“戗”,即“仓”边有“戈”或“刀”,通常会理解为持戈或刀守“仓”,但“创”的本字“戗”揭示了另外的一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戗”有二方面意思,一是作为名词指称对着墙角的屋架和支撑柱子或墙壁使免于倾倒的木头,引申为用木头支撑着柱子或墙壁的动作;二是表示状态即“方向相对”,二个意思虽然读音不同,但意义之间的逻辑关联是很明显的。从“创”的本字分析可以发现,“创”字的意象是“对立、冲突”,所以将“创”理解为“守”正好与意象相反,应该理解为“破”,意为持刀捅“仓”。(引自:字道的BLOGblog.sina.com.cn)所以“创”字组合的词多与“破”有关,如“创伤”、“创口”等,引申为“开始”、“初次”。可见“创”字本意包含了“破”和“开始”二个要素,破就是去除旧的东西,开始就是建立新的东西,所谓“不破不立”就是“创”字包含的深层意义。“新”即“薪”的本字。“新,取木也”(《说文解字》),甲骨文写如斧斤砍柴木之形。柴木是最早的生活能源,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故“薪”又被引申为“薪水”,用以衡量劳动价值。人类用斧斤砍柴意味着人类开始凭自己的力量改变环境而自立,而“薪”所带来的火的使用代表着人类文明的飞跃。可见,创新之新必须有价值,必须代表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无谓的破“旧”求“新”不是创新的本意。语义上的“创新”可以解释为人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客观环境而采取的破除旧的(东西),创造新的(有价值的)东西以适应环境的过程或结果。

哲学的角度,从创新的主客体关系看,因为客观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主体要适应这个变化,就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新的举措,对客体(环境)进行积极的改造和变革。所以,“从本质上说,创新就是在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领域、一切层面上,能先于他人,见人之所未见,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从而获得人类文明的新发展、新突破。”[2]

三、教育创新与学校创新

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创新这个概念几乎是与教育、与学校与生俱来的,自古成功的教育过程中就蕴含着教人创新的内容。但专门对教育创新、学校创新进行研究似乎在近年来引起了特别的关注。从众多的研究文章中我们发现,在与教育相关的“创新”链接中,出现了“创新教育”、“教育创新”、“学校创新”、“学校教育创新”等不同提法,为了明确研究对象,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梳理。

对于“创新教育”这个概念是否成立,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郑金洲说过,无论是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其它相关的文件中,都没有提出“创新教育”这个词语,换句话说,“创新教育”是群众智慧的结晶,是教育界结合中央有关政策、文件对创新所作出的积极反映,[3]顾明远也曾经说过,对创新教育这个名词我们过去有不同意见,因为提的教育口号太多了,一会儿是创造教育,一会儿又是素质教育,教育名词太多了,所以过去理论界不太同意提“创新教育”。但也有人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教育创新。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研究员认为创新教育就是讲教育要创新,教育创新反过来就叫创新教育。[4]我们认为,从口语上说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要创新说得过去,但作为学术研究的专有名词,这两个概念存在逻辑层次的差异,是不能并列的。创新教育是就教育内容而言的,朱永新将其称为根据创新教育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5]它是教育创新的下位概念,是教育创新的内容之一。教育创新是指在教育领域,为了实现教育目标第一次推行一种新的观念、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的结果的过程,教育创新引发教育进步。教育创新包括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教师素质和要求以及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可见教育创新比创新教育涵盖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研究表明,一种教育创新至少要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与文化包括经济作用方式的演进,或在作用方式、方向以及作用的水平上的转变或变革;二是教育内在结构的演进,如教育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等作用方式的转变;三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及学业成就的转变。教育创新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它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并列,属于国家层面、战略层面、制度层面,因此,教育创新更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是对全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行为的理论指导。学校创新是教育创新的载体和平台,或者说教育创新的理念和观点,必须通过具体的学校教育创新行为来实现,学校创新和教育创新也不是同一逻辑层次的概念,两者具有不同的视阈。教育创新关注整个国家整个行业的教育行为,包括了所有学校的创新行为,学校创新关注学校组织内的教育行为,它对其他学校的教育行为只具有示范作用而不具备规定作用;教育创新不仅包括了学校创新,也包括了学校以外与教育相关的体制、政策、指导思想等等的创新。而学校创新也包含着人事管理、经济财务管理等不直接作用于教育行为的一些内容,正如企业创新包含了企业内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营销创新等内容一样,学校创新属于教育创新的一个方面但不等同于教育创新;从学科分类上说,教育创新属于制度学的范畴而学校创新属于组织行为学的范畴。人们通常将教育创新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并列,而没有将学校创新与之并列,与学校创新并列的范畴是企业创新,属于组织行为或组织管理方面的课题。可见教育创新与学校创新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都有显著区别,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也不尽相同。

作为教育的主体和教育创新的主要载体,学校创新当然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的创新——学校的一切创新行为都是为学校教育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创新也就是学校教育创新。事实上,关于学校创新的研究基本上集中于教育创新方面。以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牵头、十所高师院校和百余所中小学参加的《我国学校教育创新研究》课题就直接指向学校教育创新,该课题组认为,学校教育创新指的是学校范围内,学校教育主体通过新的创意、新的构想、新的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新的教育技术及手段,对原有的不合理的滞后于时代发展的理论观点、思想方法、技术手段的突破和超越,是在学校变革与发展中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创新的实践活动,通过创新,突破种种阻碍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限制,使学校实现根本性的变化。[6]为了使研究的过程更加集中并与本课题研究更加紧密地结合,本章论述的学校创新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行为的创新。

四、创新力和学校创新力

创新力通常解释为“创新能力”。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的行动就是赋予资源以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事实上,创新创造出新资源……凡是能改变已有资源的财富创新潜力的行为,就是创新。”“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即独创性和新异性等)和适切性(即有用的、适合特定需要的)工作成果的能力。”[7]但我们认为,将创新力仅仅理解为“能力”是不够的。《现代汉语词典》释“力”有五个义项,其中有两个与本概念相关,第一个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力作用于物体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等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种共轭机制,当这种机制达到力的主体意愿状态时,力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第二个是“力量、能力”。学术界对被冠以“XX力”的概念,往往取其第二个义项,表示某种力量和能力,比如“执行力”通常解释为“执行能力”。简单地把“创新力”解释为“创新能力”,从词义的解释上忽视了“力”这个源自物理学的概念所包含的三个要素以及发生作用的整体性,忽视了“创新力”作为一个系统所蕴含的“多元共轭性”,以及形成过程的复杂性。此外,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创新力的指向包括个体创新力和组织创新力两个范畴,当创新力的主体指向个人的时候,“力量、能力”是比较明确的研究内容,当创新力主体指向一个组织时,机制、联动等因素就会凸显,这时的研究内容将更多地关注于创新力的系统性、复杂性和形成机制。所以“创新力”这个概念应该分成两个层次,即“力量、能力”层次和“过程、机制”层次。

本章研究的是学校组织的创新行为,研究重点指向创新的“过程、机制”。当然,学校组织的创新实践活动是为教师、学生等个人服务的,离开了教师、学生,学校的创新将是毫无价值的,并且学校创新的结果必然显示为“力量、能力”的差异,所以我们在研究中也将创新的“力量、能力”因素纳入视野。将创新力的一般特性运用于学校范围,可以定义学校创新力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机制,将教育要素资源进行有效的内在变革整合,从而提高其内在素质、驱动学校获得更多的教育差异性的能力,这种差异性最终表现为学校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并获得更多的教育成果。具体说来,学校创新力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追求,将学校办学体制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主体有机结合、“适应”与“变革”结合,产生新的教育模式、方法的总体综合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不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它所有的目标都重要。”作为驱动学校研发创新行为,产生进步绩效的动力资源和动力机制,学校创新力是学校内秉的回应时代挑战的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是学校教育取得成功,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永恒动力,学校只有掌握创新规律、焕发创新激情才能培育创新人才,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后劲,只有把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才能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不仅获得基础知识,更能获得创新能力,为其以后的人生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钱学森以他的经历证明了创新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他说:“……后来我转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就感觉到它和麻省理工学院很不一样,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可以说,整个学校的一个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拔尖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才能跑在前沿。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迈小步可不行,你很快就会被别人超过。你所想的、做的,要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他认为:“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