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史为鉴,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以史为鉴,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我们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探究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获得“求异探究”的满足,实现理性的升华。这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因此,市一中学在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这一特色时,注意以史为鉴,注重弘扬民族精神。

以史为鉴,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一、民族精神重塑的现实意义

民族是拥有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其在漫长繁衍生息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渗透在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性的价值观即为民族精神。就实质而言,民族精神反映了一个民族对待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态度。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贯穿在民族的悠久历史之中,熔融在民族的灿烂文化之中,渗透在民族发展的血脉之中。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民族精神包孕广泛,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以及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今天我们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不同文化元素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增强,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互动加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世界各国的文化也潮水般地涌入国门。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碰撞,老师们在积极学习和了解世界各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同时,决不能淡化我们的主流文化。相反,应该以史为鉴,使我们的主流文化成为强势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是维系中国统一,是中国几千年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之所在。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既是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已为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当老师们在德育教育中,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时,教育对象并非都是那么一致地认同、接纳和自觉内化的。尤其是在进行一些高于现实、具有一定理论超前性的教育时,经常会遇到教育对象源自对现有状况的表面理解而出现的逆反、斥异心理现象。它说明了单纯的行为规范道德说教有时是难以奏效的,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逆反、斥异心理现象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求异探究”的心理现象。“求异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原动力,通过引导,它也可以与其他因素共同构成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而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我认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通过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探究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获得“求异探究”的满足,实现理性的升华。这是德育工作者的任务和职责。

二、以史为鉴,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德育传统中,封建统治者通过“美善相乐”的文化策略,通过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影响,通过对民族语言“韵文”特征的运用,形成了德育的民族文化特色。统治者借助庆典的浓烈氛围、艺术活动的强烈感染力,实施着潜移默化的礼仪、德仁的道德教化;教育者借助于民族语言优美的音韵节奏,把传授封建道德体系融汇于诗词歌赋的吟咏和对掌握语言音韵艺术的追求之中。在促进德育内容内化过程方面,统治者树立的圣者贤人形象,成了美好的行为参照系;封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通过形式优美的语言转换,被刻画成为美好的精神境界,成了人们刻意追求的理想。在这种外部灌输和内部潜移默化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文人墨客优美作品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将浸润着封建道德意识的价值观念广为传播,直至家喻户晓,千古传诵,成了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楷模。

应该承认,我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中形成的这样一种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机制,在发挥其维持封建统治的社会功能方面,是成功的。今天,如果从研究德育工作的角度来说,它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教育教学概莫能外。因此,市一中学在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这一特色时,注意以史为鉴,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我认为抓艺术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艺术教育的本身,而是必须从德育教育的高度、从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考虑,即确立这样一个观念:强化艺术教育实质是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突破口,是为弘扬民族精神服务的。为此,学校的所有艺术社团都明确定位于民族艺术,如民族舞蹈队、民族器乐队,以国画和书法为主的书画社,还有中国传统戏剧、石章篆刻,等等。在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主的艺术教育中,学校举办中华古诗词朗诵会和一年一度的艺术节,通过民族歌舞的排练和演出,通过国画书法的赏析,让学生感悟中华文明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介绍优秀古诗词、学习和诵读优秀古诗文,让学生形成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深深的认同感;逐步形成由古代志士仁人高风亮节转化而来的道德观,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形成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形成吃苦耐劳、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献身的精神。

先哲曰:“德在于行,行高于言,力戒空谈,贵在力行。”重行,是中华美德的又一优秀传统,值得重视和发扬。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旋律下,同学们阅读了许多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如周朝子路为亲负米、春秋末年曾子恪尽孝道、东汉少年黄香温席侍亲、晋代王祥卧冰求鱼、汉文帝刘恒为母亲尝汤药、三国时代陆绩怀橘遗亲、明代少年谢定德杀虎救母等史事,这些史事深深感动着同学们。不少同学以这些古人为楷模,投身社会公德公益事业,十余支以“红帽子志愿者”冠名的学生服务队活跃在社区、敬老院绿地、幼儿园等场所,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公益服务活动。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志愿者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薛婷婷同学是这一道德实践群体中的典型人物,她六年如一日关爱社区孤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亚圣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崇高境界。她的事迹传遍市一,传遍静安,影响到全国。2004年,薛婷婷应邀前往北京,在人民大会堂荣获由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颁发的首届“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以及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颁发的“葆春杯”中华孝亲敬老楷模提名奖,并在颁奖大会上,作为全国领奖代表发言。薛婷婷同学还将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的奖励金和学校的奖励金合计一万元捐献给了学校,作为同学们广泛开展敬老服务活动的经费。“学习婷婷精神,传承敬老美德”已成为学校开展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校充分发挥薛婷婷同学个体的道德示范作用,把敬老爱老助老活动作为学校德育活动的一个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在众多报名者中,挑选部分同学,成立了“婷婷敬老服务队”,与孙克仁老年福利院长期结对,定时、定点开展敬老服务。学校要求各志愿者服务队重在平时、重在身边、重在持之以恒,号召市一学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争做可爱的上海青少年。学校还倡导同学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爱自己的爷爷奶奶做起。团队布置敬老回家作业,既有为老人做实事,又有对老人给予精神慰藉的内容,努力使之成为富有校本特征的德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另外,以学军、学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通过学生对艰苦生活环境或艰苦劳动环境的体验和适应,锻炼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社会转型时期,弘扬民族精神以及育德的思考与展望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民族主流文化发展和外来文化影响的关系,演绎出许多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前中国的两代人之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因为生活背景、生活经历、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的价值观,准确了解和把握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有关调研发现,当今学生的价值取向,认同度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由、幸福、自尊;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美的内涵等则排在相对较后的位置,由此显示出当代学生价值观的个人取向较强,社会取向较弱,民族精神认同度相对较弱。不少青年学生极易吸收外来文化,如热衷圣诞节、愚人节等欧美舶来节日,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则十分淡漠。另外,卡通族、网络族、韩流族等“新新人类”则喜欢标新立异,强调独立自主,但价值观又不定型,有“亚文化”群体倾向,他们的行为或许有开放创新等丰富民族精神内涵的一面,但又明显有叛逆、情绪化等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一面。因此,如何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并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必须确立全面发展、开拓前行的新思路,同时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推进民族精神的发展中,全社会,如新闻媒体、文化团体、作家、理论工作者、网站经营者等应该同频共振,共同演奏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乐曲。

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民族精神的教育意义非凡。“育德入心,成德在行”,教师要努力把准时代的脉搏,继续以史为鉴,弘扬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人文社科领域,熔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牢固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力争从我们的手中托起未来的、大写的中国人。

2004年9月稿

(本文原刊于《静安教育》2005年3—4期合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