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我们应该对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消极现象予以关注,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闲暇教育。在“玩”这项娱乐性休闲活动中,孩子一个人玩的时间竟然达到40%,与父母玩的时间最短,只有5%。调查显示,城市初中三年级学生闲暇用于功课的时间平均每天为152分钟,而用于玩的时间只有54分钟。

6 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就对人的发展的意义而言,人们的闲暇生活有着积极与消极、低级与高级的区分。据此,我们应该对学生闲暇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消极现象予以关注,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闲暇教育。

(l)学生自由的闲暇时间还存在较为突出的被剥夺现象

中国儿童中心历时一年在全国进行了“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日常活动主要是复习功课、做作业、玩、看电视与听广播。在“玩”这项娱乐性休闲活动中,孩子一个人玩的时间竟然达到40%,与父母玩的时间最短,只有5%。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闲暇用于功课的时间显著增加。调查显示,城市初中三年级学生闲暇用于功课的时间平均每天为152分钟,而用于玩的时间只有54分钟。过重的学业负担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小学生兴趣的多样化的培养。[15]这一现象说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至今仍未消除,这是学生自由的闲暇时间被剥夺的最主要的根源。

(2)学生在闲暇时间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存在着消极休闲暇现象

有人曾对某市200余名小学生的闲暇生活作了调查,表明当今小学生闲暇生活贫乏、单调、没有个性化。除了闲逛、看电视之外,就是读课外书,闲暇生活质量普遍不高。[16]这一现象甚至已经延伸到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中,如最近有学者在对近400名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大学生在闲暇生活中所花的最大量的时间集中在较低的层次上,即纯粹为了消磨时间。最为典型的是,无论在工作日还是双休日,“无事休息”与“室内交谈”占了闲暇时间中仅次于自学的位置,而情感投入型、积极参与型和创造型活动所占的时间却少得可怜。[17]

(3)学生闲暇生活有着成人化倾向,不利其创造能力的“顺性”发展

当前学生的闲暇生活明显受到来自家长、教师等成人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成人化倾向,具体表现为:在闲暇生活中,以成人为中心,缺乏对儿童特殊需要的尊重,随意拒绝儿童的活动要求;以成人的意志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强加于儿童身上,常常让儿童出入成人活动场所、观看成人影视节目、参加成人娱乐活动;随意干涉儿童的闲暇生活方式,剥夺儿童的闲暇自由,在儿童不情愿的情况下,逼迫儿童参加形形色色的补课与特长班的学习。这样的活动已经有违闲暇的自由本质,其作用往往适得其反,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天性,使儿童逐渐丧失对学习和创造的兴趣。

(4)社会文化环境总体上还不适应学生积极的闲暇生活的需要

虽然创新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府倡导的重要精神文化价值取向,但在现实层面上,目前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仍然缺乏浓厚的创新氛围,还不适应学生积极的闲暇生活的需要。主要表现为:学生从事积极的闲暇生活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与文化资源还很不充足,如一些地方的图书馆、青少年宫、博物馆、体育场馆等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很不相称,投入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青少年儿童闲暇活动的需要;电视、互联网、图书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创新活动的引导不够,一些影视节目与图书文本中充斥着缺乏创意、甚至低级庸俗的内容。正如有人所指出的,当前社会流行的快餐文化,使儿童青少年易于迷失自己、追逐在时尚的后面而缺乏创造的动力。他们整日呆在电视机前,很少翻阅书籍,导致语言发展的停滞与贫乏,以至出现这样的案例:一篇600字左右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使用了372个“死了”,如“热死了”、“烦死了”——整篇文章都是十分简单的词语,毫无文采可言。此外,当前我国对儿童青少年的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还缺乏系统的组织协调机构,也缺乏系统的研究,没有充分认识到闲暇以及闲暇教育对于激发与活跃民族的创新能力所具有的巨大意义,公众认识上往往把节假日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休息、锻炼、走亲访友、旅游、消遣等较为一般的层面,不少人的闲暇时间甚至打发在赌博、酗酒等庸俗低级的消极活动上,给学生的闲暇生活及闲暇教育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