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着压力做鬼脸

对着压力做鬼脸

时间:2022-02-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家指出,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应该认清的是,压力是生活一部分,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压力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适当的压力也会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斗争的热情,从而加强对自身潜力的挖掘,巴尔扎克不就是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才写出了旷世巨著吗?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在压力下有更精彩的表现,但适度的压力有时确实会让我们做事更有效率。

对着压力做鬼脸

研究压力于人类身心影响最有名的加拿大医学教授赛勒博士曾说:“压力是人生的香料。”他提醒我们,压力对于人们不只有不良影响,而应转换认知和情绪,多去开发压力的有利影响。

一个医生曾经说过,他发现很多来内科、神经科看病的“患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实症,与其说他们头痛、失眠胃溃疡、胸闷,不如说他们患上了“心身疾病”或者说是一种压力病,因为压力太大导致身体出问题的人大概要占到30%之多。而来自美国的统计数字就更令人惊讶了,据悉,在美国,约有75%~90%的人看病是和压力有关。

对此,有心理学家指出,压力具有一种身心互动的“个性”,它不只会埋藏在内心深处,更常借由身体传达抗议的心声。如果一个人对压力不予理会或不会排解的话,压力就会逐渐变形,并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地侵蚀健康。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十大死因里的心脏病高血压慢性病,都和长期压力加剧心脑血管的负担有关,那些有时间紧迫感、怀有敌意与高度竞争心的人,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竟然是一般人的7倍,心脏病突发的可能性则是一般人的两倍。

不仅如此,压力累积,如果又没有出口,有的人就会走进死胡同,甚至钻进绝路。一项针对东南亚人的统计显示,2002年自杀占青年人死因的排名已上升到第三位,占中年人死因的排名上升到第四位。类似的情况在日本也很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竞争过于激烈,不安定感强,心理压力过大。与此相关的便是精神疾病患者的增多。

一般来说,压力并不一定和职位、财富成正比,比较容易感受到压力的,往往是不懂得说不,拿得起、放不下和事事求完美的人。心理学家称,求完美的人,大事、小事都要求自己要做好,到最后就容易演变成不分轻重缓急,然后时间就不够,有压力的情况下,事情反而做不好,这样就会怀疑自己,会想要做得更好,但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反而做得更糟糕,最终会产生对自己十分失望的情绪,沮丧和忧郁就会趁机冒出来。

环境的改变会使压力就此“转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位女学生,由于功课压力大,同学之间竞争激烈,导致头疼不已,每天都要服药“减压”。后来,她移民到新西兰,课业轻松了,环境优美了,人际关系简单了,不仅功课总是第一名,而且再也不吃药了。压力小了,身体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抗议和示威了。

事实上,去除压力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压力永远都不会消失,就像呼吸一样,如影随形,无从逃避。一个人,在每个生命阶段,都会有压力相伴,不同的只是性质与强度。事实上,迅速摆脱压力是不可能的,你所能摆脱的只是对压力的看法,任何重大压力的减轻都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许多有意识的心理调节。对此,一位老中医曾感叹道,中国人面对疾病常有“断根”的观念,事实上,面对一些慢性疾病及其背后的压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与之融洽相处,要了解自己什么时候容易发病,什么人或事带来压力,如何避免,如何应对。

心理学家指出,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是否受到压力的不是外界的诸种因素,而是我们对这些因素作出的反应,因此说,真正伤害我们的往往不是客观的压力如何,而是我们自身的不良情况和反应,就象被人造谣一样,错误的只是造谣惑众的人,而非被攻击者,只有当被攻击者因此而忧虑、烦躁乃至抑郁,造谣才变成了中伤,这就有点象对待狗,你越把它当回事,它叫得越厉害,越来劲。所以有一个作家说,“要把不快当作狗”。

从这种意义上说,许多人的压力都来自内心,是对压力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压力的产生和加剧。应该认清的是,压力是生活一部分,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压力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适当的压力也会使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斗争的热情,从而加强对自身潜力的挖掘,巴尔扎克不就是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才写出了旷世巨著吗?

当然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在压力下有更精彩的表现,但适度的压力有时确实会让我们做事更有效率。有心理学家甚至鼓励我们,有时不妨要营造适度的压力氛围,增强动机,以便我们更有冲劲地去完成任务,激发潜能。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今天的压力要今天清。因为压力是会累积的,如果你不能及时“化淤”,哪怕是再小的压力,日积月累之后就会成为一座火药库,只要一点小火花,随时就有引爆的可能。

在重压之下,人往往会有最真实的表现,他的意志、品质、胸怀、幽默感和生活情趣都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很多平常日子看不到的一面也会展示出来,这也是观察一个人最好的机会之一。

无独有偶,在西方的一个电视节目中,上演了这样的喜剧。这个节目是相识或不相识的男女参加,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共同接受考验,如高空弹跳、在陌生的国家旅游、在街上完成节目要求的竞赛等,赢家可以得到高额奖金,观众则在一旁窥视参赛者在各种挑战的过程中,如何彼此讨论、争执,甚至撕破脸。经过长时间的拍摄制作,节目主持人发现“参赛者的关系大大改变了,大多数感情变得更好,少部份却变坏了。”有耐人寻味的是,在面对压力、完成挑战的过程中发展出的“革命情感”,多半成为了两人关系中独有且难忘的记忆,这种紧密的“情感资产”,是旁人所无法取代的。许多参赛者后来都喜结连理,因压力而催生出爱的花朵和果实。

这些直接或变相的“选恋人的办法”得到了运动专家和心理学家的认同和理论支持。运动关系专家的说法是:在从事各种户外体能活动时,不论是高海拔登山、泛舟、开车或骑自行车,都能迫使对方展现日常生活看不到的那一面。而心理学家则认为,“在高度压力的情境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很本能的自我会跑出来,从而展现平常不易出现的行为。”

看一个人的未来其实也可以用这种办法。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的日子里遇到过许多坎坷,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却能够坦然渡过,并且不流失理想和挚诚,这样的人迟早是会成气候的,至于能成多大的气候,就要看时运和他个人的情商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焦虑就是把兴趣放在还没有真正到来的麻烦上,因而,把你一直焦虑的事情写下来,可以帮助你正确认识它,从而有效排解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