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统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及缺点

传统心理疾病治疗方法及缺点

时间:2022-02-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身疾病是以心理社会刺激和个性行为特征,病因,以自主神经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中介而产生躯体疾病和生理改变的。结果24小时后80%小白鼠发生溃疡病,解除制动约束后12小时内溃疡减少60%;第3天降为20%。证实了心理因素的重要致病作用。明显的性格缺陷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目前已发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而产生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结肠炎、荨麻疹等。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_医学心理卫生学导读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重视人类健康和疾病方面的心身相关问题。《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腑皆摇。”“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同焉。”“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中医学理论早就认识到“心神”不仅主宰人的心理活动,而且主司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学说提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与现代心身医学理论和实际观察是一致的。

西方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曾论述过性格、情绪对疾病和健康的重大作用。但真正较为完整地提出心身疾病概念和建立现代心身医学体系则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

近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皮质调控下的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在心身相关原理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也是心理与躯体相互影响的接合点和桥梁。其中大脑边缘系统尤为重要。

心理矛盾和不良情绪体验可以通过以下两条途径产生各种躯体反应:

第一条途径: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通路,这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效应作用,也可产生迷走神经-胰岛素效应作用。

第二条途径:大脑边缘系统→下丘脑→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通路。

心身疾病是以心理社会刺激和个性行为特征,病因,以自主神经系统、代谢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为中介而产生躯体疾病和生理改变的。

(一)心理社会应激因素

具有病因学意义的心理因素是指心理矛盾、心理冲突。类似的词汇很多,比如精神刺激、心理应激、精神创伤、负性生活事件等。当个体的愿望和需求不能实现时就会出现不良情绪,而社会是由矛盾构成的,生活于社会的人无时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故心理矛盾实际上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那么心理矛盾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呢?这一方面取决于这种心理刺激的程度、频度和时限;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对该刺激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心理社会刺激因素导致心身疾病得到许多实验研究证实。溃疡病是公认的心身疾病,早在50年代末,著名科学家亨利(Henry)设计了“制动术-笼式系统”的实验。将小白鼠放在特制的笼中,四肢伸出笼底的小孔,固定不动,使其处于极不舒服的“制动状态”。结果24小时后80%小白鼠发生溃疡病,解除制动约束后12小时内溃疡减少60%;第3天降为20%。证实了心理因素的重要致病作用。

(二)个性缺陷的致病作用

一般情况下,人生活于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必然要经历各种生活事件。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定的心理-社会的刺激和应激之中,并伴发相应的情绪心理变化。但是只有在一定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基础上才能罹患心身疾病。可以这样假设:心理-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性格缺陷是心身疾病的内在基础。当内、外因素相结合,即能导致心身疾病。

性格是个体最核心、最本质的心理特征。它是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现实环境所采取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具有独特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从小形成的性格特征,常常长期影响整个心理活动,甚至可以说“终身难改”,真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健全的性格常常是健康心理条件的标志。躯体和心理健康必须是一位性格健全者。

性格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冲突诱发心身障碍的重要内在基础,是心身疾病易患素质中最主要的因素。明显的性格缺陷是导致心身疾病的重要生理基础和发病机制。

Flanders Dunbar 1935年首次将人格特征与特殊的躯体疾病联系起来,她认为那些为了抑制心理紧张的释放,而使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活动过度的人,易患心身疾病。她描述雄心勃勃,难于驾驭的人易患冠心病。20世纪50年代起Friedman等提出A型行为与性格的概念,发现这种人的行为特征是积极进取,好与人争,急躁,缺乏耐心,安排任务过多,不易满足,总觉得时间不够用等,这些人冠心病及死于心血管意外者比对照组高。以后他们还发现A型性格者在生理特征上有高血清三酰甘油、高胆固醇水平,葡萄糖刺激试验中胰岛素分泌水平高,尿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较高等特点。还有学者发现溃疡病的人格特征表现为紧张、固执、要求严格、处事谨慎有实干精神等。

(三)免疫机制

免疫对于消灭病原微生物及有害代谢产物,维护健康,除去衰老或破坏的细胞,保持机体内自身稳定以及除去突变细胞,防止恶性肿瘤的发生等方面作用重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情绪应激对免疫的影响受到学者重视。George Soloman(1968年)发现情绪应激可抑制T淋巴细胞,并由此提出精神免疫学。Robert Ader(1975年)总结提出心理社会应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免疫机制,由此提出精神神经免疫学理论。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免疫机制从易感素质和发病诱因两方面对许多疾病的发生起中介作用,神经内分泌则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参与心理社会变化对疾病的影响过程。

Barrtop(1977年)在研究心理状态与免疫的关系时发现26位新近死去亲人的被试者中,有淋巴细胞激活反应受抑制的现象。此外,在高考考生、住院医师、分居或离婚女性、缺少社会支持的老年人、失业者中,也发现淋巴细胞激活受抑制的现象。有研究证明,应激状态下类固醇增加。类固醇可抑制巨噬细胞,使其吞噬异物的能力下降,类固醇还能干扰淋巴细胞形成,影响T淋巴细胞的功能。目前已发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而产生过敏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结肠炎、荨麻疹等。总之,社会心理刺激对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可带来不利影响,在心身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