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力的认识

对力的认识

时间:2022-02-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考工记》虽未对此作出解释,但它将结果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而且这结果是符合现代力学原理的。它的重心高于摆动中心。有趣的是,燕肃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也是来自对惯性现象的顿悟。明清之际,揭暄对惯性现象及惯性力甚有阐发。然而,仍可以将这两旬活作为《墨经》相关条文的解释。明茅元仪在其著《武备志》中描述了和《淮南子》几乎相同的力学现象,但较具体,而且提出了“合力”一词。他以力学现象说明他的军事部署。

第一节 对力的认识

(1)《墨经》定义力

《墨经》最早对力的概念作出定义:

《经上》:

力,刑之所以奋也。

《经说上》:

力重之谓下。举重,奋也。

“刑”字借为“形”。“奋”字原意是大鸟从田野飞起。在力的定义中,“奋”字使用可能含有两层意义:一是暗含了加速度的概念;二是指状态的改变。物体往下掉落或将物举起,都是“奋”的表现。《说》文中例举的事件,将这两层意思都包括进去了。

(2)滚动摩擦力

车轮滚动的摩擦力问题也为古代人所重视。《考工记·轮人》写道:

凡察车之道,必自载于地者始也,是故察车自轮始。凡察车之道,欲其朴实而微至。不朴实,无以为完久也;不微至,无以为戚速也。轮已崇,则人不能登也。轮巳庳,则于马终古登弛(斜)也。

这段文字告诉人们检查车轮质量好坏的方法。古代车子与车轮都是木制的。判断车轮优劣有三个条件:朴实坚固、与地面接触“微至”、大小高低适中。《考工记》在解释这三个条件时,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技术一物理的精华。所谓“微至”,用今日话说,轮的每一点都与地面相切于一点,这才能保证轮圆,其滚动才能疾速。轮若太高(“已崇”),整个车架也高,人上车有困难;轮若太低(“已庳”),对于拉车的马而言,即使在平地拉车也会像上坡(“登阢”)一样。现在我们知道,轮子的滚动摩擦力不仅与摩擦系数和车子荷载成正比,而且与轮的半径成反比。《考工记》虽未对此作出解释,但它将结果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而且这结果是符合现代力学原理的。如果将轮子和车架、辕作为一个结构综合考虑,那么,轮矮马高,车辕上挠,马如同背负部分或大部分荷载往前行。因此,唐代杜牧在《杜注考工记》中对此注道:轮“若太庳,则马高而轮低,虽行平地,终年如登坡阤”。

(3)惯性现象和惯性力

《考工记》还记下了惯性现象。《考工记·輈人》写道:

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輈犹能一取焉。

“耕”是古代一种弧形辕的小车。这条记载,正是古代人所观察到惯性现象和惯性力的表现。

东汉张衡于阳嘉元年(132年)创制“候风地动仪”。这是一种测定震源方向的仪器。其中的主要部件是一条称为“都柱”的例立摆。它的重心高于摆动中心。当地震横波出现时.都柱向震源方向倒下。它的发明,是人类对惯性现象第一次科学、巧妙的应用。

宋代燕肃于天圣五年(1027年)成功地制造了指南车。它是一种指示方向的机械。其关键设计是,如何解决车子转弯时齿轮系中不同部位的齿轮能彼此离合,从而使车上的木偶手指始终指向不变。有趣的是,燕肃解决这一问题的思想也是来自对惯性现象的顿悟。据载:

龙图燕学士肃,悟木理,造指南车不成。出,见车驰门动而得其法。

当车急速起动或突然加快时,车门向后方摆动。燕肃出门,见此惯性现象,而悟出车辕转变,其前后摆向相反。由此,他解决了齿轮系在转弯过程中的离合问题。

明清之际,揭暄对惯性现象及惯性力甚有阐发。他曾以惯性实验来说明天体视运动的逆留现象:在一个光滑圆盘中刻上许多圆槽,各个槽内放置光滑小球,突然使盘左旋,各个小球就右旋。他对这种现象进一步解释说:“犹夫舟之触岸,人必反靡;马之骤鞭,身必少却也。”当圆盘突然转动时,“槽中之物不能疑立,圆者必转,直者必仆,小者轻者,不亟移则飞跃。定理如此,特不察耳”。尤为可贵的是,对于在惯性力作用下所产生的这些现象,他都一一以实验证明之。如“直者必仆”,揭暄说:

“试使人立于平板上,前一人从下忽掣之,有不倒后乎?”

(4)合力与力的作用点

出于生产劳动或驾车、作战等实践,例如,众人抬木头、几匹马同驾一战车、几头牛同拉一耕犁、戽斗戽水,等等,使得分力与合力的概念很早就被人们认识。《墨经·经下》有一条文字写道:

合舆一,或复否,说在拒。

“舆”即“举”;“复”为相反之意;“拒”,孙诒让云,“拒当矩”。规与矩是古代手工生产中两种重要的作图工具。因此,这里的“矩”可作矩形解,也就是平行四边形。“矩”字的运用,或许表明墨家已有初步的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概念。本条《经》文无说。在《经说下》中,窜乱于他处有一句:“举之则轻,废之则重,非有力也。”它似乎是讨论合力的作用。但是,这文字是否该条《经》文之说,尚待考。从这些文字看,《墨经》中记下了最早的合力概念。

汉代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主术训》中就合力写道

积力所举,则无不胜也。

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

这里的“积力”也就是合力,它包含了各个分力相加的思想,但是缺少《墨经》中“矩形”的概念。然而,仍可以将这两旬活作为《墨经》相关条文的解释。据说,刘安门客上千,三教九流者众,或许那时尚有一两个墨家之徒,也未可知。

“合力”一词产生于明代。明茅元仪在其著《武备志》中描述了和《淮南子》几乎相同的力学现象,但较具体,而且提出了“合力”一词。茅元仪写道:

合力者积众弱以成强也。今夫百钧之石,数十人举之而不足,数人举之而有余,其石无加损,力有合不合也。故夫堡多而人寡者必并,并则力合,力合则变弱为强矣。

《武备志》是一本军事著作。茅元仪强调的是,在军事战争中,当人寡而堡多之时务将人力集中在少数几个军事堡垒之中。他以力学现象说明他的军事部署。可惜,在他的论述中缺少对力的方向的清楚的叙述。

《淮南子·主术训》还讲述了力作用点的重要性:

故得势之利者,所持甚小,其存甚大;所守甚约,其制其广。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屋;五寸之键,制开合之门。岂其材巨小足哉,所居要也。

《淮南子》的结论是,只要力的作用点处在关键位置或要害之处,即使支撑物很小,也可以支撑住很重的东西;控制物很短,也可以控制住很大的东西。《淮南子》将此道理称之为“得势之利”、‘‘所居要也”。试想,如果木柱不是支撑在重心位置,木结构的房屋就容易偏斜或倒塌;如果门闩不是安放在门的中间位置,而是在门的上方或下方,那么,不用多大气力就可以把门推开或毁坏。

除此之外,我们已叙述了《墨经》中讨论滑轮和砖石平衡时曾指出一种不需外加人力的“引”力;前述力的定义中《墨经》也讲到重力及其方向。它大概是古代关于重力概念的萌芽。在《墨经》中讨论斜面时还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所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