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技巧的认识

对技巧的认识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对技巧的认识原始的、自然的形态中隐含着某种广义的技巧,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技巧是寓于自然中的。关于对技巧的认识,人们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至今仍没有完结,某些重大问题还在争论之中。与朗读技巧有关的,主要是两种不同的认识。因此,我们在重视技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内心依据的支配作用,每一次朗读过程都毫无例外。

第一节 对技巧的认识

原始的、自然的形态中隐含着某种广义的技巧,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技巧是寓于自然中的。技巧由自然形态生成,生活是技巧的源泉。但是,我们不是在进行日常生活的谈话,我们是在把优秀的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因此,我们的目的不是恢复、找寻自然形态的东西,而是要努力达到“巧夺天工”。这才称得起艺术,这才称得起创作。如果以恢复、还原自然形态为“返璞归真”,那是不正确的。

技巧,从自然形态中走出来,成为人们意识中能动的武器。必须立足于服务性目的之上,发挥自己“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独特作用。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尤其如此。“杭育、杭育”用声音发送出来,其中包含着同“词”同声反复,称为极其原始的“诗”,也就不奇怪了。但我们现在再来读它,那运用技巧的高超程度,是不应同日而语的。高尔基指出:“真正的文学语言,虽然它是从劳动大众的口语中汲取来的,但它和它的本源已大不相同,因为用它来描述的时候,已抛弃了口语中那一切偶然的、暂时的、变化不定的、发音不正的、由于种种原因与基本‘精神’——全民族语言结构——不合的东西。”[1]这就是技巧的高超程度的表现。

关于对技巧的认识,人们经历了逐步深化的过程,至今仍没有完结,某些重大问题还在争论之中。与朗读技巧有关的,主要是两种不同的认识。韩非主张“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随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2]“质”是重要的,犹如朗读时要有真挚、深厚的思想感情是重要的一样。但,否认“饰”的必要性,把保持自然形态作为“至美”,犹如朗读中否认有声语言的技巧性一样,未免偏激了。虽然在当时,这样强调“质”有其进步意义,但今天不能这样照搬了。歌德的意见有其可取之处,他认为“艺术之所以为艺术,正因为它不是自然”。同韩非的主张近似,《淮南子·说林训》中有“白玉不琢,美珠不文,质有余也”的话,《礼记·郊特牲》有“大圭不琢,美其质也”的话。其实,严格说来,珠玉是开采出来的,本身不就是一种“艺术加工”吗?“玉不琢,不成器”,就更需要精湛、高超的艺术加工了。

在这方面,狄德罗的认识又走向了另一端,他主张最伟大的演员要善于按照塑造得最好的理想范本,把这些外表标志最完善地扮演出来。对待“外表标志”,又有点强调得过分了。因为,外表标志尽管以理想范本为根据,可是,一旦脱离了角色塑造过程中的内心活动,就会走向木偶式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狄德罗在众多方面的正确认识和重大贡献,就认为这个意见也完全可取。朗读,如前所述,最完善的理想范本的外部标志——声音形式,是不会在脱离了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之后还保有强大生命力的。因此,我们在重视技巧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内心依据的支配作用,每一次朗读过程都毫无例外。

那么,技巧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呢?我们认为,应该取“体验派”与“表现派”的精华,走“体现派”的道路,即“声情并茂”的道路。所谓“体现派”,既承认内心依据的重要性,又承认语言技巧的重要性;既承认内心体验的决定作用,又承认外部表现的反作用。这样,才能使内容和形式、体验与表现、感情与技巧、目的与方法融会贯通、和谐一致,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