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水生生物学基本知识

水生生物学基本知识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掌握大型水生植物的生态类群及其分布特征。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微生物、藻类、水生高等植物、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而微胞藻、项圈藻生长过盛时,在夜间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溶氧,同时它们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可使水产经济动物致病或死亡。

学习目标:了解水生生物的定义。熟悉藻类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掌握藻类的分类地位、特性以及与渔业的关系。掌握浮游动物的主要种类,了解其生殖方式,以及与渔业的关系。掌握大型水生植物的生态类群及其分布特征。充分了解我国主要养殖虾、蟹种类。掌握鱼类主要器官的功能,主要养殖的海、淡水鱼类品种。了解水产养殖概况,以及海、淡水养殖的主要技术。

一、概 论

水生生物是指生活在各类水体中的生物的总称。

水生生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微生物、藻类、水生高等植物、各种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其生活方式也多种多样,有漂浮、浮游、游泳、固着和穴居等。通常可分为淡水和海洋两大生态类群。按功能划分,包含自养生物(各种水生植物)、异养生物(各种水生生物)和分解者(各种水生微生物)。不同功能的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构成特定的生物群落,不同生物群落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进行着相互作用、协调,维持特定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过程,对水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二、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中,以浮游生活方式为主,缺乏游动能力或游动能力很弱的生态类群。浮游生物一般体型微小,肉眼很难看到,常悬浮于水中随波逐流。

浮游生物是水环境中鱼、贝、虾等水生动物的主要饵料,是水域生产力的重要指标,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微生物。

(一)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一个 生态学概念,是指具有色素或色素体能吸收光能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浮游生活的微小藻类的总称,它是水域的初级生产者。藻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很广,主要生活在水中,营自养自由生活,有些则营共生或寄生生活。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可分为浮游藻类、底栖藻类和流水中的藻类等生态类群。

浮游藻类 生活在水层中,营浮游生活,又叫浮游植物。浮游藻类不仅是鱼类和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而且还是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环境,它对水体的理化性状、生物生产量和经济动物的产量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底栖藻类 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以水体中的高等植物、其他物体以及水体底质为基质,用附着器、基细胞或假根等营固着生活。许多种类是重要的经济海藻,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净化有一定的作用。

流水中的藻类 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是一类特殊的生态类群。它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对流水净化起很大的作用。

1.形态构造

藻类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营自营养生活,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以单细胞孢子或合子进行繁殖的低等植物。藻类植物个体大小相差极为悬殊,最小的只有几微米,如小球藻。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其形态构造,个体较大的如巨藻,植物体长可达60米左右。总体来说。单细胞浮游藻类个体都很微小,而高等的底栖藻类个体就大得多。

藻类细胞的形态有球形、椭圆形、圆盘形、卵圆形、多角形、三角形、圆筒形、纤维形、棒形和弓形等等。细胞皆由原生质体构成,原生质体包含细胞质细胞核、色素体、蛋白核等。细胞外被细胞壁,有些种类还有鞭毛、伸缩胞、眼点、刺、脊等。

2.繁殖

藻类繁殖方式分为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方式。此外,还有绿藻门接合藻纲的接合生殖。

在藻类生活史中有4种类型:(1)仅有营养繁殖,没有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2)只有一个单倍体的藻类,行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或仅有一种生殖方式。(3)仅有一个双倍体的藻类,只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在配子囊中产生配子之前。(4)有世代交替现象。

3.分类

通常把藻类归属为11个门:蓝藻门、红藻门、隐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褐藻门、轮藻门、裸藻门、绿藻门。目前全世界已知藻类植物约有40000种,其中淡水藻类有25000种左右,而国内已发现的淡水藻类约9000种。

蓝藻门 蓝藻又称蓝绿藻门或蓝细菌,是最原始、最古老的一种植物类群藻类。藻类细胞形状有球形、卵形、椭圆形、圆柱形、楔形、茄形、纤维形等,单细胞或形成片状、球形、不规则形、团块状、丝状等群体。没有多细胞体。

蓝藻门有着不同的分类系统,蓝藻纲分类系统将蓝藻门分为色球藻目、藻殖段目(段殖体藻目)、管孢藻目3个目。代表种类有微囊藻属(微胞藻属)、蓝纤维藻属(拟指杆藻属)、隐球藻属、色球藻属、胶刺藻属(顶孢藻属)、螺旋藻属、颤藻属、鞘丝藻属、胶鞘(席藻属)、念珠藻属、鱼腥藻属。

蓝藻的分布很广,主要在淡水中生长,是淡水中的重要浮游植物,在温暖的季节里常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易形成“水华”的蓝藻主要有:微胞藻、项圈藻(鱼腥藻)、螺旋藻、节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片藻、席藻、节球藻等十多个属。

蓝藻类作为鱼类饵料,多属于不易消化的种类。但也有饲养效果较好的种类,如螺旋项圈藻、钝顶螺旋藻。而微胞藻、项圈藻生长过盛时,在夜间要大量消耗水中的溶氧,同时它们死亡后,分解产生有毒物质,可使水产经济动物致病或死亡。

在海水中,蓝藻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导致水中缺氧而使鱼浮头甚至死亡,也会影响紫菜、蛏、蛤等的正常生长。

红藻门 藻体呈鲜红色、紫红色或玫瑰红色,又叫红藻。红藻大多数种类为多细胞体,仅少数为单细胞或群体。多细胞体有两种,一种为简单的单列细胞或多列细胞的丝状体,另一种由许多藻丝组成的圆柱形或膜状的植物体。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红藻门可分为2个纲:原藻纲和红藻纲。3个目:红毛藻目、石花菜目、杉藻目。代表种类有:紫菜属、石花菜属、江蓠属。

紫菜属植物体在我国沿海皆有分布,其中养殖种类有条斑紫菜和坛紫菜。江蓠属植物体为我国重要的养殖藻类。

隐藻门 隐藻类是藻类中种类较少的一个类群。但在肥水鱼池中极为常见,且常成为优势种群。细胞呈椭圆形、卵形或肾形。侧面观背侧隆起,腹侧平直或凹入。植物体多为单细胞的运动个体,少数种类形成不定形群体。

隐藻门分为隐鞭藻目和隐球藻目2个目,代表种类有蓝隐藻属、隐藻属。

蓝隐藻属种类可在鱼池中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冬季冰下水体中亦可形成优势种群。

隐藻属在淡水、海水中皆有分布,且在淡水湖泊、堰塘、鱼池中极为常见。在高位池中可形成云彩状水华,水色呈红褐色。

甲藻门 甲藻门称双鞭虫藻,在海洋中也称为双鞭甲藻。多数单细胞,有鞭毛的运动个体,少数为丝状体。

甲藻门仅甲藻纲,可分为纵裂甲藻亚纲(半甲藻亚纲)、横裂甲藻亚纲(双鞭甲藻亚纲)、囊甲藻来纲(营寄生生活)3个亚纲。代表种类有纵裂甲藻属、原甲藻属、夜光藻属、裸甲藻属、角藻属、薄甲藻属、多甲藻属。

甲藻的种类较多,分布广,海水、半咸水和淡水中均有分布,但绝大部分生活于海洋中,其中以多甲藻属、角藻属、膝沟藻属及夜光藻属较为重要。

甲藻的某些种类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生物,其主要危害是影响动物的呼吸器官,妨碍呼吸而导致生物窒息,如夜光藻赤潮就属于这一类型。有的种类能分泌神经毒素,使鱼、虾、贝类大量死亡,例如短裸甲藻。有的种类,在藻体死亡后产生的毒素,危害海洋生物,例如多角膝沟藻。

金藻门 藻体为单细胞或集成群体,浮游或附着。具有特有的生殖细胞,细胞球形或椭圆形。

金藻门仅金藻纲。代表种类有单鞭金藻属、鱼鳞藻属、棕鞭藻属、三毛金藻属、等鞭金藻属、叉鞭金藻属。

金藻类多分布于淡水中,大多生活在透明度较大,温度较低,有机质含量低的水体中。一般多在较寒冷的季节,尤其是早春、晚秋生长旺盛。金藻是水生动物的饵料,浮游金藻没有细胞壁,个体微小,营养丰富,适于幼体摄食和消化,具有一定的饵料价值。海产金藻是经济动物的天然饵料,有的种类可人工培养,作为经济动物人工育苗期间的重要饵料来源。金藻的大量繁殖可形成赤潮、水华,给渔业带来危害。

黄藻门 黄藻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细胞常呈黄绿色。为单细胞、群体、多核管状体或多细胞的丝状体。具有性繁殖的种类少,常为同配,仅一属为卵式生殖。游动的种类以细胞纵分裂进行营养繁殖。丝状种类常由丝体断裂繁殖。无性繁殖产生动孢子、似亲孢子或不动孢子。

黄藻门仅黄藻纲;分3个目:异丝藻目(黄丝藻目)、异球藻目、异管藻目。主要种类:黄丝藻属。

硅藻门 硅藻门细胞壁富含硅质,且硅质壁上具有排列规则的花纹。原生质体包含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原生质体外还具一个硅质的细胞壁。壳体由上下两壳套合而成。多为单细胞,或形成放射状、链状、带状等。

硅藻类的繁殖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繁殖方式。

硅藻门分为中心硅藻纲和羽纹硅藻纲。中心硅藻纲分为圆筛藻目、根管藻目、盒形藻目3个目。羽纹硅藻纲分为无壳缝目、短壳缝目、双壳缝目、单壳缝目、管壳缝目5个目。代表种类:骨条藻属、海链藻属、小环藻属、圆筛藻属、直链藻属、根管藻属、角毛藻属、针杆藻属、脆杆藻属、平板藻属、斑条藻属、舟形藻属、曲舟藻属、菱形藻属。

硅藻普遍分布于淡水、海水和湿土上,是淡水和海水中浮游生物的主要构成者之一,是鱼类、无脊椎动物及其幼体直接或间接的饵料。

当海洋环境受到富营养污染或其它原因,常使某些硅藻生殖过盛(如骨条藻、菱形藻、盒形藻、角毛藻、根管藻、海链藻等),形成赤潮,使水质恶劣,对渔业及其它水生动物带来严重危害。

褐藻门 褐藻体形较大,没有单细胞和群体,都为多细胞体。植物体构造也比较复杂,外观似有根、茎、叶的分化。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方式。除墨角藻目外,都有交替发生的两种不同世代。

主要种类:裙带菜属、海带属、马尾藻属。

轮藻门 轮藻为大型沉水藻类,外观叶似有根、茎和叶的分化。以无色假根扎入泥中,营底栖固着生活。轮藻门仅有轮藻纲、轮藻目、轮藻科。

轮藻类为淡水底栖的大型藻类,分布很广,在各种淡水或半咸水体中均有,尤以稻田、沼泽、池塘和湖泊中更为常见,喜生于含钙丰富的硬水和透明度较高的水体中。在深水湖泊中的高等植物地带也能茂盛生长。

裸藻门 裸藻又称眼虫藻。细胞裸露,无细胞壁。裸藻类的大多数种类是单细胞运动个体,仅少数种类营固着生活。

繁殖通常为细胞纵分裂,在环境不适宜时,可形成休眠孢囊。

裸藻门仅裸藻纲。主要种类:裸藻属、扁裸藻属、囊裸藻属、双鞭藻属(双鞭裸藻属)。

裸藻生活在含有机物丰富的小型静水水体中,亦有生长在河流、河湾、湖泊、沼泽或潮湿的土表。裸藻属、囊裸藻属是淡水中极为常见的种类,常成为优势种群。囊裸藻属常在北方冰下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在冰下水体生物增氧中起重要作用。双鞭裸藻分布于海水、半咸水和淡水中,为重要的海产属。无色种类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有袋鞭藻属、变胞藻属等,对污水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裸藻在养殖水体中,不仅有利于生物环境,而且是某些滤食性鱼类直接的饵料。

绿藻门 绿藻门植物体呈绿色,故名绿藻。细胞除少数种类原生质体裸露、无细胞壁外,绝大多数都有细胞壁。

绿藻种类多,体型复杂,主要有7种类型:单细胞类型、群体类型、胶群体类型、丝状体类型、膜状体类型、异丝体类型、管状体类型。

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三种。细胞分裂是常见的繁殖方式。有性生殖除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外,还有接合生殖。接合生殖为接合藻纲所特有的一种有性生殖方式。

绿藻门分为绿藻纲和接合藻纲。绿藻纲主要种类有杜氏藻属(盐藻属)、扁藻属、衣藻属、实球藻属、小球藻属、蹄形藻属、纤维藻属、栅藻属、十字藻属、微芒藻属等。接合藻纲主要种类有新月藻属、鼓藻属、水棉藻属等。

绿藻纲在海、淡水中均有分布,其中盐生杜氏藻为我国常见种,生长在潮间带高盐度的池沼里,营浮游生活,是经济动物幼体的饵料,已能室内培养。接合藻纲大多生活在淡水中,代表种小球藻已可人工培养,作为养殖贝类、虾类等幼体的饵料。

(二)浮游动物

浮游动物是一类经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制造有机物的异养型无脊椎动物和脊索动物幼体的总称。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极为复杂,在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浮游动物不能像浮游植物一样进行自养生活,它们必须摄取其他生物,如浮游植物或更小的浮游动物作为延续生命的食料。浮游动物捕食能力较弱,其摄食方式主要是通过形成水流来滤食食物。如纤毛虫可通过纤毛摆动产生水流收集食料;镖水蚤以触角的摆动产生水流摄取小型生物;糠虾通过胸肢摆动和鳃肌的节奏性收缩产生水流进入鳃腔滤食食料。

浮游动物还可以捕取食物,主要借助伪足或触手,对附近的其他小型生物进行捕食,以触手上的刺胞或粘胞将动物杀死或粘住,然后送入口中吞食。

浮游动物是经济水生动物、中上层水域中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重要饵料,对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很多种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气候有关,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动物。此外,还有许多种类可作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如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裸腹溞、剑水蚤、臂尾轮虫等种类一般为优势种群。有些种类,如梨形四膜虫、大型溞等常用来做毒性毒理试验。

1.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是由单细胞构成的微小动物,有些种类形成群体,群体中所有的单个虫体都是独立生活(某些生殖个体除外),在形态和功能上都是相同的。最小仅5微米,最大的有5毫米,但大多数在30~300微米。有各种不同的体型,多数为球形、卵圆形或有些扁平。以固态食物为食,主要包括细菌、藻类、其他动物和碎屑等。

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当环境良好时,就连续进行无性生殖,个体数量呈几何级增加。有性生殖往往出现在环境条件较差,或种群连续进行较长时间的无性生殖,种群比较衰老,需要交替有性生殖以增加其活力。

原生动物种类分布是世界性的,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原生动物存在。内陆水体中,各类原生动物的数量在每升几百个到几万个之间(一般为几千个),夏、秋季原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通常比冬、春季高。影响原生动物生态分布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是多因素结合的结果,不同生态环境中存在不同的原生动物。

2.轮虫

轮虫是最小的多细胞动物。头部前端扩大成盘状,上方有一纤毛组成的轮盘,是运动和摄食的器官。

轮虫一般为卵生,也有少数种类为卵胎性。水体中常见的非混交雌体以孤雌生殖繁殖后代。在不同的温度下,轮虫在0.6~5天中孵化出幼体。种群密度和温度对轮虫产卵量和混交雌体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摄食微小而不被鱼类直接利用的细菌和碎屑,进而其本身又被鱼类消化利用。

轮虫主要分布于湖泊和水库的淡水水域中,水生植物茂盛的沿岸带,种类特别丰富。在海洋和咸水中种类不多,数量也很少。目前全世界已被描述的轮虫种类达2000种以上,我国有报道的已超过400种,淡水种类占95%。

代表种类:旋轮属、狭甲轮属、鞍甲轮属、臂尾轮属、裂足轮属、龟纹轮属、龟甲轮属、须足轮属、腔轮属、单趾轮属、椎轮属、同尾轮属、晶囊轮属、异尾轮属、疣毛轮属、多肢轮属、镜轮属、巨腕轮属、三肢轮属、巨冠轮聚、花轮属、胶鞘轮属等。

轮虫是大多数经济水生动物幼体的开口饵料,在渔业生产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轮虫也是一类指示生物,在环境监测和生态毒理研究中被普遍采用。

3.枝角类

枝角类又简称“溞类”,水溞,俗称红虫、“鱼虫”。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枝角目。大小在0.2~0.3毫米,最大的透明薄皮溞可达18毫米长。

枝角类的食性有两种:淡水枝角类主要滤食水中的细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海洋枝角类则用游泳足捕捉水中的浮游生物。

枝角类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通常情况以孤雌生殖为主。各种枝角类要求不同的食物数量和质量,食物是影响枝角类生殖量的主要因素,一般富营养型水体中枝角类的生殖量大于贫营养型水体。水温、种群密度和水中溶氧量都是影响轮虫生殖量的外界因子。枝角类多数生活在淡水中,仅少数种类生活于海洋中。据统计全世界总计有11科,约65属440种,其中淡水水体中计10科,约57属410种。

枝角类适应性广,繁殖力强,生长迅速,且营养价值高,干重粗蛋白含量达55%左右,是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鱼类鱼苗培育阶段和特种水产养殖幼体阶段的适口、易得的好饵料。

4.桡足类

桡足类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为小型甲壳动物,体长0.3~3.0毫米,一般小于2.0毫米。桡足类的食性可分为滤食型、掠食型和以底层表面刮食型。有的种类兼有过滤悬浮颗粒和主要掠食能力,称之为混合型。

桡足类雌、雄异体,雄性一般瘦小,腹部节较多,主要特征是第一对触角或第一右触角变成执握肢。有的类群(如哲水蚤),第五对胸足左右不对称,与雌体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进行两性生殖,卵受精后立即开始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2~5天。当环境不利时发育延缓,胚胎发育可延长。幼体从卵孵出后,一般要经过6个无节幼体期和5~6个桡足幼体期,才能发育为成体。

桡足类生活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域中,河流等流水水域桡足类的数量较少,湖泊、池塘等静水水域,特别是富营养型水体桡足类的数量十分丰富。

三、大型水生植物

大型水生植物是除小型藻类以外的所有水生植物类群。水生植物是指生理上依附于水环境,至少部分生殖周期发生在水中或水表面的植物类群。分类群包括非维管束植物(如:大型藻类和苔藓),低级维管束植物(如:蕨类和蕨类同源的植物),以及最高级的维管束植物(种子植物)。依据其形态结构、生态分布以及与水环境的关系等可分为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四个生态类群。浮叶植物又分为根生浮叶植物和自由漂浮植物。典型的水生植物多为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

水生植物是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对矿物质营养的代谢,实现将光能转化为有机能,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一切生物食物和能量。

水生植物是草本植物,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生活周期以一年为单位,从萌发、生长到生殖、死亡(或休眠)都在一年中完成。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的主要方式是休眠体。生长季节一般以春、秋为主。

(一)挺水植物

挺水植物根生底质中、茎直立、光合作用组织气生的植物生活型。是根茎水生的水生植物,主要为单子叶植物。一般生长在水边湿地到水深1.5米的水体,在浅水湖的岸边、港湾中生长茂盛,常布满整个水体。常见种类有:芦苇、蒲草、荸荠、莲、水芹。

(二)浮叶植物

浮叶植物为茎叶浮水、根固着或自由漂浮的植物生活型。有根生浮叶植物和自由漂浮植物之分。根生浮叶植物茎叶浮水,叶两面性强,并有沉水叶柄或根茎与根相连,沉水部分气道发达。自由漂浮植物根系漂浮退化或成悬锤状,叶或茎海绵组织发达,起漂浮作用,大多数植物花色鲜艳。大多分布于水深1.0~2.0米的水体或更深处,但生长不旺盛。常见种类有:菱、睡莲、水葵等。

(三)沉水植物

沉水植物指大部分生活周期中植株沉水生活、根生底质中的植物生活型。是完全的水生植物,主要为单子叶植物。根生于泥中具有成功的根系吸收机制,茎、叶全部沉没于水中,仅在开花时露出水面。植物体柔软,细胞含水多,渗透压很低,水分不足时细胞很快出现脱水现象。植物体一般不能离开水环境,一旦失水很快枯死。

多分布于水深1.0~2.0米的水体,受透明度影响较大,透明度愈大,分布就愈深,有的可达4.0米甚至更深。常见种类有:眼子菜、聚草、轮叶黑藻、聚草、菹草、苦草等。

(四)湿生植物

湿生植物根常没于浅水中或湿透了的土壤中,根系入土不深,吸水能力不强,叶面积较大,组织柔嫩,消耗水分较多。常见于水体的港湾或热带潮湿、荫蔽的森林里。耐旱性弱,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是一类抗旱能力最小的陆生植物,不适应空气湿度有很大的变动。

(五)主要种类与渔业生产的关系

水生植物虽然种类少,但分布广、繁殖力强,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植食性和杂食性鱼、虾、蟹常以水生植物为饵料,还是鱼类育肥和产卵的附着物。通过营养代谢,吸收氮、磷等无机盐类,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制造营养物质。在营养转移及水体代谢,特别是提供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微齿眼子菜 又称黄丝藻,为多年生沉水植物。生于水体底部,冬季形成冬芽,为草食性鱼类喜爱的水草(彩图1)。

轮叶黑藻 俗称蜈蚣草、温丝草、灯笼薇、转转薇等。为沉水植物。雌雄异体,花白色,较小,果实呈三角棒形。广泛分布于池塘、湖泊和水沟中,为鱼类、河蟹养殖的饵料(彩图2)。

苦草 为沉水植物。以匍匐茎在水底蔓延繁殖。植物体雌雄异株,是典型的水媒花植物。多生于河流、湖泊中。植物体鲜嫩,为鱼类、河蟹喜食饵料(彩图3)。

无根浮萍 又称微萍、萍砂、飘砂,为漂浮植物。为种子植物最小的植物之一。顶端凹入处分裂产生新的芽体,芽体受外力碰撞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新个体。生长在静水沟、池塘等小水体表面,夏季为繁殖旺季。是草鱼鱼种阶段优良的饵料(彩图4)。

紫背浮萍 又称紫萍、水萍,为多年漂浮植物。繁殖时从叶状体背面囊部形成新个体,新个体以带状的短柄相连成为群体。生栖于静止小水体水面上。夏季繁殖迅速,秋末冬初形成冬芽沉入水底越冬。是草鱼的好饵料(彩图5)。

喜旱莲子草 俗称螃蜞菊、水花生、水苋菜、空心苋、革命草,为多年生草本。花期5-10月,一般投放于蟹池中,可作为河蟹的饵料、遮荫和附着物(彩图6)。

四、水生动物

(一)鱼类

鱼类是低等的水生变温脊椎动物,有发达的骨骼,口部有上下颌支撑,能自由的开闭;用鳃呼吸,大多数有鳞片保护体表,有各种鳍辅助运动和维持身体的平衡。

鱼类隶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鱼纲。鱼纲的主要特征:体多呈纺锤形,皮肤富有单细胞粘液腺,体表被真皮鳞片,从而增强了保护机能,并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出现了成对的附肢,即胸鳍和腹鳍。它是陆生脊椎动物四肢的前驱;用鳃呼吸;出现了上、下颌,成为有颌类的成员;脊柱取代了脊索,成为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的新生结构;中脑出现明显的弯曲,五部脑已不完全在一个平面上。出现了一对鼻孔和具三个半规管的内耳,嗅觉和平衡觉进一步强化。

为区分不同的物种,瑞典分类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创立了“双名法”,即每一种生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大写,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名,都为小写,相当于“名”。一个完整的物种学名还需要加上最初的定名人,因此,属名+种名+命名人名是一个完整的学名的写法。这种命名法就叫双名法。

我国内陆土著淡水鱼类共804种,其中鲤形目鱼类有632种,占总数的77.2%;其次是鲶形目鱼类共84种,占总数的10.4%;鲈形目鱼类56种,占总数的6.9%;鲑形目鱼类22种,占总数的2.7%;鲟形目7种。内陆水域常见和产量多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有50多种,其中我国特有种类有青鱼、草鱼、鲢、鳙鱼等。

我国沿海是海水鱼类繁殖的良好场所,现记录约有物种1500多种。黄海、勃海海区鱼类约有260多种,主要是温带性种类;东海海区约有400多种,主要是温水性鱼类;南海海区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100种,大部分属于暖水性鱼类。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水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居世界前列。现己查明有80多种珍希濒危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中的鱼类有中华鲟、达氏鲟、白鲟、新疆大头鱼等;国家二级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中的鱼类有大鲵、黄唇鱼、松江鲈、克氏海马、胭脂鱼、大头鲤、金钱鲃、大理裂腹鱼、花鳗、川峡哲罗鱼、秦岭细鳞鲑、文昌鱼等。

1.鱼类的形态特征

生活在水体不同环境中的鱼类,它们的外形和外部器官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形有纺锤形、平扁形、侧扁形和棍棒形,各种不同的体形与其运动特点有关。鳍是鱼类运动和平衡的器官,硬骨鱼类的鳍由薄膜和硬刺组成,按所在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整个鱼体外表覆盖有皮肤,大部分鱼类的皮肤比较薄,分为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层内有很多单细胞的粘液腺,粘液腺不断分泌少量粘液覆盖于表皮,避免体内外水分和盐分的强烈渗透,保持体液各种成分的相对稳定,这对鱼类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十分重要。粘液还能抵御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袭,并可保持鱼体润滑,降低运动时产生的阻力。大多数硬骨鱼类的鳞片薄而坚韧有弹性,称为骨鳞。骨鳞后部光滑无脊的称为圆鳞。鳞片的生长状况可以反映出鱼体的生长情况,鱼类的生长受到季节和生殖周期的影响会出现明显的周期现象,所以从鳞片上可以辨别出鱼体的年龄。每种鱼都有各自的体色或斑纹,构成这些体色和斑纹的是色素细胞和光彩细胞。色素细胞可分为黑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根据鱼类体色的变化可以反映出鱼体的健康状况。

记录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方式称为鳍式。以各鳍英文名的第一字母开头,用罗马数字代表鳍棘,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两背鳍间用逗号隔开,范围用“—”,“~”。鳍式为分类依据,如大黄鱼 D. Ⅷ-Ⅸ, Ⅰ-31~34。

图1 鱼类解剖图

2.鱼类主要的内部器官和系统

鱼类已经具备脊椎动物的各种内部器官,与高等脊椎动物相比结构比较简单,并能够适应水中生活。

消化系统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和肠四部分。消化腺包括胃腺、肝脏和胰脏。大部分硬骨鱼的胰组织弥散在肝组织中,合称肝胰脏,但两者的管道是独立的并不混合,生理功能也不同。

根据各种鱼类成鱼阶段主要的饵料类群,可将鱼类食性分为滤食性鱼类、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肉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口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是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草食性鱼类以摄食大量水草和幼嫩陆草。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和动物性成分。肉食性鱼类在天然水域有的捕食其他鱼类,也有以无脊椎动物为食。鱼类的食性虽然有很多类别,但在幼小时大多以浮游生物为食。

循环系统 包括心血管系统、血液和淋巴系统。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栓细胞。鱼类没有红骨髓,主要的造血细胞是脾脏、头肾和肝脏,此外,肠和血液本身也可形成新的血细胞。

鱼类的血液始终在心血管系统中循环流动,血液中的红细胞、血浆蛋白等主要成分在循环中离不开血管,称为闭锁循环。

呼吸器官和鳔 主要的呼吸器官是适应水中呼吸的鳃,少数鱼类具有可行空气呼吸的副呼吸器官。

在硬骨鱼类的鳃口咽腔两侧,通常有4对鳃,呈鲜红色,外面覆盖有鳃盖。支持每片鳃的骨骼称为腮弓,腮弓前方生长两列鳃耙,后方生长鳃隔。鳃隔内有入鳃动脉、出鳃动脉和肌肉。鳃隔两侧生长鳃瓣,鳃瓣由很多鳃丝构成,每一根鳃丝的两侧又突出很多鳃小片。鳃小片是气体交换的部位,它的上下表面是单层细胞的上皮,上皮中有粘液细胞和吸盐细胞,两层上皮之间有支持细胞,进入鳃丝的小动脉分支到鳃小片上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就分布在支持细胞的空隙中。

大部分硬骨鱼类在腹腔顶部、脊柱的下方有充满气体的鳔,鱼鳔除了可以调节鱼体比重外,还有感觉压力和声频变化的能力,有些鱼类的鳔还具有发声或呼吸的功能。

泌尿系统 鱼类生理活动中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肾脏和鳃黏膜排出体外,另外,肠和皮肤也有部分排泄功能。肾脏的主要功能为泌尿及调节渗透压。

3.鱼类的胚前发育和胚后发育

鱼类的胚胎发育以胚体孵出前后为界限,分为胚胎前期发育和胚胎后期发育两个时期。胚前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从一个受精卵逐渐发育成活动的幼体,最后破卵膜孵出,这个时期常称作孵化。胚后发育指从孵出到能够开始摄食外界营养的时期或主要器官分化为止。

胚前发育 从受精卵开始到孵出称为胚胎期。这段发育在卵膜内进行,以卵黄为营养。按照发育程度不同,又将胚前发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卵裂到桑椹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从尾芽到出膜期。

胚后发育 主要包括自由发育期、仔鱼期、幼鱼期三个发育时期。根据形态构造上的变化,每个时期又可以划分为若干阶段,其中仔鱼期可划分为第Ⅰ仔鱼阶段~第Ⅵ仔鱼阶段;幼鱼期可划分为第Ⅰ幼鱼阶段~第Ⅲ幼鱼阶段。完成胚后发育的三个阶段后,其形态构造与成体已完全相似,咽齿开始从黏膜组织中露出,并全部获得了固定的形状,一条鱼苗形成了。

4.鱼类的洄游

鱼类洄游是指一些鱼类为了繁殖、索饵或越冬的需要,定期、定向地从一个水域迁移到另一个水域的运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

按洄游的动力,可分为被动洄游和主动洄游;按洄游的方向,可分为向陆洄游和离陆洄游,降河(海)洄游和溯河洄游等。根据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可划分为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这三种洄游共同组成鱼类的洄游周期。

5.主要淡水养殖鱼类

目前我国主要养殖的淡水鱼类有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鳊鱼、团头鲂。

鲢鱼 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体呈银白,各鳍灰白色。是典型的滤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属中上层鱼,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耐低氧能力极差,水中缺氧马上浮头,有的很快便死亡。

鳙鱼 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黄鲢,松鱼,鰫鱼,大头鱼。属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鳙属。体侧上半部灰黑色,腹部灰白,两侧杂有许多浅黄色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鳙喜欢生活于静水的中上层,动作较迟缓,不喜跳跃。以浮游动物为主食。

草鱼 俗称鲩、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混子、黑青鱼等。属 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草鱼属。草鱼体略呈圆筒形,头部稍平扁,尾部 侧扁。体呈浅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其他各鳍浅灰色。喜居于中下层和近岸水草区,性情活泼,游泳快,通常在被淹没的浅滩草地和湖泊、小河的水草丛生地带摄食肥育。草鱼幼体也吃小型浮游动物,以后以鲜嫩的水生植物为食(如浮萍等),成鱼摄食各种水草、旱草。草鱼性贪食,摄食量较大,对各种饼渣、糠麸等人工饵料的吃食也很旺盛。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

青鱼 属 鲤形目,鲤科,青鱼属。体略呈圆筒形,尾部侧扁,腹部圆,无腹棱,头部稍平扁,尾部侧扁,口端位,呈弧形,上颌稍长于下颌,无须。体背及体侧上半部青黑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均呈灰黑色。青鱼习性不活泼,通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幼体以浮游动物为食,稍大后以小型贝类为食,兼食昆虫幼虫和小虾,长大后主要以贝类为食。青鱼也喜食各种人工饵料。

鲤鱼 属 鲤形目,鲤科。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大多栖息在底质松软或水草丛生的底层,春季至浅水水草区产卵,生长季节在沿岸索饵,冬季至深水越冬。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鱼苗主要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体长约2厘米时转食小型底栖动物,成鱼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如小型贝类、昆虫幼虫、环节动物等,也有相当数量的水草和丝状藻类。对人工饵料的摄食类别也相当广泛。

鲫鱼 又称鲋鱼、鲫瓜子、鲫皮子、肚米鱼等。属鲤形目,鲤科,鲫属。体呈流线型,体 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适应能力很强,在不同类型的淡水水域中都有分布,比较喜欢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浅水处,冬季到深水区越冬。为杂食性鱼类,以浮游动物、藻类、水草的幼芽嫩叶和碎屑等为食,其中以碎屑为主。食饵要求比鲤鱼低,摄食人工饵料也很广泛。

鳊鱼 也称长身鳊、鳊花、油鳊、武昌鱼。体侧扁,呈长菱形,腹棱完全。体长为体高的2.2~2.8倍。体背青灰色,带有浅绿色,腹面银白色。栖息在中下层水体,喜在水流缓慢的浅水处摄食。属草食性鱼类,鱼种及成鱼以苦草、轮叶黑藻、眼子菜等 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要食料,也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小虾等。

团头鲂 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鲂属。体侧扁而高,呈菱形,头较小,头后背部急剧隆起。体背部青灰色,两侧银灰色,腹部银白。原产于长江中游一带的湖泊中,生活在淤泥底水草多的水区中下层。为草食性鱼类,幼鱼主要以枝角类和甲壳动物为食,成鱼摄食水生植物,以苦草和轮叶黑藻为主,还食少量浮游动物。

6.主要海水养殖鱼类

目前我国主要的海水养殖鱼类有褐牙鲆、大菱鲆、大黄鱼、红鳍东方鲀、鲈鱼、美国红鱼、黑鲷。

褐牙鲆 俗称比目鱼、扁口鱼、相鱼。体侧扁,呈长卵圆形。一般体长25~50厘米。体重1500-3000克,大者可达5000克。鳞小,有眼一侧被栉鳞,体呈深褐色并具暗色斑点;无眼一侧被圆鳞,体呈白色。背鳍、臀鳍和尾鳍均有暗色斑纹,胸鳍有暗色点列成横条纹。属于暖温性底层洄游鱼类,为广盐性鱼类,最适生长盐度为17~33。育苗最适水温为19℃~20℃,成鱼生长适宜温度为14℃~23℃,最适温度为16℃~21℃,当水温处于13℃以下, 23℃以上时摄食减少,10℃以下和25℃以上基本不摄食并停止生长,因此长期处于27℃环境条件下,易引发大量死亡。

褐牙鲆属游泳生物兼底栖生物食性鱼类,食谱较广,以鯷鱼、玉筋鱼、蝦虎鱼等小型鱼类和鹰爪虾、截氏赤虾等虾类为主食。

大菱鲆 俗称多宝鱼。属鲽形目,菱鲆科,瘤棘鲆属。体扁平近似圆型,双眼位于左侧,有眼侧呈青褐色,具少量皮刺。无眼侧光滑白色。

属于冷温性鱼类,最高致死温度28℃~30℃,最低为1℃~2℃;最高生长温度21℃~22℃,最低为7℃~8℃;最适生长温度为14℃~17℃,低龄鱼对温度的耐受性相对较强。为广盐性鱼类,耐盐能力甚强为6~40,适盐范围为12~35。p H值适应范围为7.6~8.6。耐低氧能力较强,幼鱼耗氧量为6.5毫克/升,成鱼为1.5毫克/升。属于游泳兼营底栖性鱼类。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以冰鲜杂鱼或以杂鱼为主加维生素等混合添加剂,制成湿性颗粒饲料和商品配合饲料皆可。

大黄鱼 又名黄鱼、石头鱼、黄瓜鱼等。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体侧扁,头较大。体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各鳍黄色或灰黄色。头颅内有2块白色矢耳石。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

红鳍东方鲀 又名黑艇鲅、黑腊头。体亚圆形,尾部稍侧扁,头宽而圆。体背面和上侧面黑色,腹面白色,体侧在胸鳍上方具一白边的黑色大斑,大斑附近尚有许多小黑斑。臀鳍基部红黄色,各鳍黑色。以捕食底栖生物为主,摄食鱼类、贝类和甲壳类。在人工养殖中主要投喂玉筋鱼、拟沙丁、鲐鱼等小杂鱼。

鲈鱼 又称花鲈、七星鲈。由于其繁殖和生长于沿海,有别于淡水生长的加州鲈和桂花鲈,故又称为海鲈。体背部青灰色,两侧及腹部银白色。体侧上部及前背鳍有不规则的黑色斑点,斑点会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背鳍与臀鳍鳍条部及尾鳍边缘呈灰黑色。黄海、东海、日本沿海的淡水域均有分布,属於广盐性鱼种,在淡水、半咸水及海水养殖池中均可养殖。

美国红鱼 学名为眼斑拟石首鱼,属鲈形目,石首鱼科,拟石首鱼属。体呈纺锤形,侧扁,背部略微隆起,以背鳍起点处最高。梯鳞、侧线明显、背部呈浅黑色、鳞片有银色光泽,腹部中部白色,两侧呈粉红色,尾鳍呈黑色、最明显的尾基部侧线上方有一黑色园斑。原产于南大西洋墨西哥沿岸水域,为广温广盐、肉性杂食鱼类。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广为养殖。

黑鲷 俗称海鲫鱼、铜盆鱼等。体侧扁,呈长椭圆形,两眼之间与前鳃盖骨后下部无鳞。体青灰色,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体侧常有黑色横带数条。属于温热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生长快,食性广,耐盐性和广温性,易饲养,抗病力强,是海水和咸淡水增养殖的优良品种。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有分布。

(二)虾类

虾为高等甲壳类动物,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游泳亚目有对虾派、真虾派和猬虾派。体侧扁,略呈圆筒形。腹部发达。第一触角多具柄刺;第二触角具发达的鳞片。步足较细,前2或3对常呈钳状,基节和座节间的分界明显。发达的6对腹肢,用作游泳,称游泳肢。雌雄异体,生殖器官差异显著。雌性为卵巢、输卵管,生殖孔开口在第三步足的底节。雄性为精巢、输精管和精荚囊,生殖孔位于第五步足底节或体壁的关节膜上。幼体发育阶段主要包括无节幼体、溞状幼体、糠虾幼体和后期幼体4个阶段,其中各阶段又划分为不同的期别。一生要经过多次蜕皮,直至发育完善。幼体阶段的蜕皮为发育蜕皮;其后的蜕皮为生长蜕皮;交配期雄性个体在交尾前的蜕皮为生殖蜕皮。蜕皮不仅与生长变态有关,通过蜕皮蜕掉甲壳上附着物和寄生虫,还可使残肢再生。

1.虾类的形态特征

虾类的体型一般为梭形,修长,腹部发达。游泳类虾左右侧扁,龙虾类体形扁平,螯虾类体型为筒形。躯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13节构成,背面及两侧包一头胸甲,前端突出成一额角。额角的形状,随种类的不同而变化,是分类的主要依据。头部最前端的一对复眼及末端尾节无肢。附肢由头胸部腹面两侧伸出。腹部由7节组成,每节的甲壳各自分离,可自由屈伸。附肢由基肢、内肢和外肢3部分构成。由于功能的不同,形状也随着变化。头部附肢5对(第一触角、第二触角、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胸部附肢8对,前3对为颚足为摄食的辅助器官,后5对步足为捕食和爬行器官;腹肢6对主要为游泳器官,第六对称尾肢与尾节合称尾扇,用于体躯的升降和急剧的后退。第二触角作为检测震动的特化器官,为身体前、背面及后侧方向的机械感觉。抱卵虾类,在腹肢上有刚毛用以在产卵后抱持卵子于腹部,孵育幼体。

鳃着生于胸肢的基部或附近体壁的鳃腔中,按着生部单分为侧鳃、关节鳃、足鳃和肢鳃四类。侧鳃着生于附肢的基部上方的侧壁上。关节鳃着生于底节与体壁间的关节膜上。足鳃着生于底节的外侧。肢鳃呈片状(又称上肢),着生于底节的外侧。

图2 淡水虾形态结构

2.虾类生物学特征

虾类大多数为海生,少数产于淡水,一般有发达的游泳器官,有些完全行浮游或游泳生活,一直在水中游动而不着底。对虾科的绝大部分种、真虾类的绝大多数种都是底栖种,有一定游泳能力,有的种并能作长距离洄游。对虾属常潜居于海底泥沙内;螯虾类常穴居于底内管道中;龙虾属的腹肢及腹部神经退化,失去游泳能力,平时隐匿于浅海岩礁间,仅能缓慢爬行。

摄食 多为肉食性(如对虾),也有滤食浮游生物(如毛虾)或有机碎屑为食者(如美人虾)。具有发达的大颚,能切断和咬碎食物,小颚和颚足能帮助撕碎食物送至口部,食物经食道入胃。胃分贲门部和幽门部,胃内壁有带硬齿的小骨和脊,能进一步磨碎食物。食物向后进入中肠,胃和中肠前部外包肝胰腺,能分泌消化液,进行消化和营养物质的贮存。中肠的长短各类虾不相同。后肠与前肠一样,内壁衬有甲壳质硬皮,在蜕皮时连同外壳一起蜕掉。粪便通过尾节腹面的肛门排出体外。

循环 循环系统为半开放型,血液内含血青素,故呈淡蓝色,心脏在头胸部后端背面。新鲜血液自围心腔通过心孔进入心脏。心脏向前至头部分出眼动脉、触角动脉等,向后分出腹部大动脉至体后端,另有1对胸动脉自腹大动脉前端向两侧下方伸出,与腹动脉相接。动脉血通过血管进入各组织,静脉血汇集于腹中线上的静脉血窦,经入鳃血管进入鳃内,行气体交换,新鲜血液再经出鳃血管流至围心窦内。

生殖 为雌雄异体,但少数种类(如长额虾等)为雌雄同体,在促雄性腺控制下有性转换现象,即雄性先熟,翌年转变为雌性,这时第2性征也随之改变。

卵巢和精巢都在头胸部背面,有的种向前、后延伸至头部前端和腹部后端,分成若干叶(如对虾类)。输卵管自胸部两侧向下通至第3步足底节,成熟的卵子通过雌性生殖孔排出体外。雄性精巢很小,在胸部背面,精子成熟后在输精管内形成精荚,交配时通过射精管排出体外。雄性生殖孔在第5步足(末对胸肢)底节上。虾类中有些种(如长臂虾)在产卵前不久的交配中受精;有些种(如对虾)交配时雄性排出精荚,负于雌体纳精囊内,直到产卵时受精。对虾类(包括樱虾类)的卵子直接排入海水中,真虾类、蝟虾类和所有爬行虾类卵子排出后粘附于雌体腹肢上,直到孵化。

虾类发育过程中有幼体变态。初孵化的幼体的构造,各类群很不相同。对虾类为无节幼体,为甲壳类特有的幼体,体卵圆形,不分节,仅具3对简单附肢为游泳器官;经几次蜕皮变为溞状幼体,头、胸、腹部开始分化,附肢数目增多;再经糠虾幼体期后,胸、腹部附肢发育完全,变态为仔虾。真虾类和海蛄虾类初孵化时是原溞状幼体。龙虾类(Palinura)则为叶状幼体,须经过长达几个月的长期漂浮生活,经数次蜕皮(多的达8次)才变为虾形的游龙虾幼体期,再经一段时期才定居海底。

蜕皮和生长 虾类大部分有较厚的甲壳质外骨骼。如龙虾类、螫虾类等的甲壳坚硬,内含大量石灰质,必须在蜕皮去旧壳后、新壳尚未硬化前增大身体的体积。虾类的蜕皮由位于眼柄内的窦腺控制。蜕皮之前旧表皮开始吸收,在旧壳下形成薄而软的新表皮,此时中肠腺内已积累大量钙质。蜕皮时体躯自头胸甲和第1腹节弹跳而出,吸收水分而增大体积,中肠腺积累的钙质输送至新壳,逐渐变硬。虾类的前肠(食道及胃)和后肠(直肠)由外胚层形成,其表皮与体躯外壳一起蜕掉。一般虾类在幼小阶段蜕皮频繁,主要是体长的增长;成长后蜕皮次数减少,主要是体重的增加。

3.虾类的生殖与发育

虾类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对虾类的卵成熟后,直接排放于海水中,经一昼夜即可孵出无节幼体。无节幼体身体不分节,具有3对附肢和1个红色的眼点,尾端有1对刺毛,没有口、肛门和消化道,不摄食,靠卵黄维持生活。经过6次蜕皮(6个无节幼体期),进入溞状幼体期。溞状幼体具有明显的头胸甲,腹部已分化,复眼开始出现,单眼仍存在。具附肢7对(头部5对,第1,2对颚足),口位于头部腹面,肛门位于尾部末端腹面的中央,消化道已出现,并开始摄食。溞状幼体分3期,经最后1次蜕皮后进行糠虾幼体。糠虾幼体头胸甲增大,覆盖整个头部,胸部附肢全部生出,双肢型,是主要的游泳器官。经过蜕皮,前3对步足呈螯状,腹肢延长,为单肢型,经3次蜕皮后进入仔虾期。仔虾的体形构造基本上与母体相似,以腹肢为主要游泳器官,开始以腹面朝下水平游泳。

真虾的幼体发育和对虾不同。真虾类的无节幼体期在卵内度过。卵自产出后,通常粘附于雌体的腹肢,直至幼体孵出后才离开母体。孵出的幼体具发达的头胸甲和细长的腹部,称溞状幼体期。溞状幼体的蜕皮次数随个体而异,通常与卵的大小密切相关,凡大卵者孵化后的蜕皮次数由少,相反则多。

4.主要养殖虾类

虾类的海水养殖种类主要是对虾属,其次是新对虾属、长臂虾属和白虾属。龙虾和龙螯虾养殖技术不够成熟。淡水养殖种主要是罗氏沼虾和日本沼虾等。我国主要养殖虾的种类: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日本沼虾、罗氏沼虾。

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又称东方对虾,属对虾派、对虾科、对虾属。为广温、广盐性、一年生暖水性大型洄游虾类,养殖虾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40克。额角上缘具7~9齿,下缘具3~5齿;头胸甲无肝刺;第一触角鞭约为头胸甲长的1.3倍;第三步足伸不到第2触角鳞片末端。仅分布于中国沿海,属地方特有种,养殖品种可在1.5~40的盐度环境中生长,但对盐度突然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主要产于渤海,在渤海湾生长、繁殖和生活。

日本对虾 属对虾派、对虾科、对虾属。成熟雌虾一般体长13~16厘米,雄性个体较雌虾小。体表具鲜艳的横斑纹,头胸甲和腹部体节上有棕色和蓝色相间横纹,尾节末端有较狭的蓝、黄色横斑和红色的边缘毛。为广盐性种类,盐度适宜范围是15~34,对盐度突变敏感。适温范围17~34℃,最适为25~30℃,高于32℃生活不正常,在8~10℃停止摄食, 5℃以下或高于38℃死亡。p H值7.8~9.0适宜。以摄食底栖生物为主,兼食底栖浮游生物。栖息于水深10~40米的海域,喜欢栖息于泥沙底,具有较强的潜沙习性,白天潜伏在沙底很少活动,夜间频繁活动并进行索饵。主要分布于非洲东岸到太平洋中部,中国东南沿海常见,以广东产量较高,是人工养殖的对象,经济价值较高。

斑节对虾 又称为草虾,属对虾派、对虾科、对虾属。是对虾类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大的雌虾体长可达30厘米,体重超过400克。身体具黄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游泳足浅蓝色,原肢前面黄色,其缘毛桃红色。喜欢栖息在泥沙质的海域中。适温范围为15~35℃,最适温度在25~33℃,室温低于14℃时停止摄食和游动,进入假死状态,当水温超过36℃时,行为异常。属广盐性种类,适应盐度范围在5~45,以10~20最适,过高或过低可导致行为迟缓,食欲减退,生长缓慢,不易蜕壳。耐干和耐低氧能力强。一般产卵量为30万~100万粒/尾。我国广东、台湾大量养殖,是东南亚一带的主要养殖品种。

南美白对虾 又称凡纳对虾。属对虾派、对虾科、对虾属。外形与中国对虾和墨节对虾相似。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外壳密布许多细小斑点,步足常呈白垩状。

原产于秘鲁、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自然栖息区泥质海底,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远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地区觅食生长,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上则活动频繁。盐度渐变范围为0.5~78,最适盐度10~30。对高温的耐受极限为43.5℃,低温的适应能力稍差,最适生长温度为25~32℃,水温低于18℃时摄食活动受影响,9℃以下则停止摄食;温度长时间处于18℃以下或33℃以上时则使虾处于胁迫状态,抗病力低下,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易引起疾病死亡。在自然海区夜间活动频繁,白天则相对安静,不会主动搜寻进食,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仍会摄食。

日本沼虾 又称青虾、河虾。属对虾派、长臂虾科、沼虾属。卵巢发育大致可以分为五期,卵为中黄卵。幼体发育变态可划分为9期幼体和后期幼体。一生蜕皮20次以上。游泳能力较弱,仅能作短距离游动,通常栖息于水草茂盛的缓流处,栖息深度随季节而变化。食性很杂,在天然水域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在人工投饵的情况下偏喜好动物性饵料,投适量的螺蛳、蚕蛹、小杂鱼等可以减少自相残食。

罗氏沼虾 又称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脚大虾。属对虾派、长臂虾科、沼虾属。该虾个体大,最大个体的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达600克,是沼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卵孵出的幼体已是溞状幼体,溞状幼体分为11期,刚孵化的溞状幼体靠自身的卵黄营养可以不摄食。溞状幼体Ⅱ期,卵黄明显减少后开始摄食,以浮游动物为饵。

为热带种类,分布于印度到泰国之间的东南亚地区。通常在湖泊、河流等天然水域中交配产卵后,抱卵亲虾即降河至咸淡水区域生活直至孵化。幼体在咸水中变态、生长、发育,直至长成幼虾后开始离开咸水溯河而上至河川上游或湖泊中生活成长。

(三)蟹类

蟹类为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爬行亚目的甲壳动物。爬行亚目有龙虾派、螯虾派、异尾派和短尾派。短尾派体平扁。头胸甲与口前板愈合,腹部短小而对称,曲折于胸下,无尾扇。颚足的外肢具鞭,向内弯曲。第一步足钳状,第三步足不呈钳状。腹肢无内附肢。短尾派是真正的蟹类,由于腹部明显的退化,曲折于头胸部下方,使其能更大的适应于不同的栖息地。

蟹类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少数生活于淡水中,还有小数种类为水陆两栖或在陆上穴居。但产卵和幼体发育仍须回到海水中进行。

1.蟹类的形态特征

蟹类体形多样,形态各异,有圆形、方形、近方形、梨形和梭形等。蟹体分为头胸部、腹部及附肢。头胸部背面覆盖整片的头胸甲,表面起伏不平,形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和内脏器官位置相适应,即分为胃、心、肠、肝和鳃区。头胸甲的边缘可分为额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腹面的前部可分为颊区、下肝区和口前部。头胸甲腹面后部有腹甲,分7节,前3节常愈合,第4~7节清晰,雌性在第5节,雄性第7节的腹甲有一对生殖孔。腹部扁平,退化,折叠于头胸部腹面,俗称“蟹脐”。雄性腹部一般呈三角形、钟形,雌性则宽大呈半圆形或椭圆形。

额缘的两侧有具柄的复眼,平时倒卧于眼窝内,活动时则直立伸出。额缘的近中央处有第一触角,基部有平衡囊。第二触角细小,位于两眼内侧,基部为排泄器官。口腔内的附肢由内至外分别为大颚,第一、二小颚,与第一至第三颚足共同组成口器,口裂形状和第三颚足的形状在某些种群中为重要的分类依据。

头部具5对附肢(第1,2触角、大颚、第1,2小颚)。第二触角的位置及基节的形状为分类依据。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与头部后3对组成口器,后5对胸足的第一对呈钳状称螯足,为御敌和助食等功能。后4对用作步行称步足,以助隐蔽作用。腹部附肢两性各异,雄性仅留第1、2对,组成交接器,为分类重要依据。雌性4对,存在于第2~5腹节上,分内、外两肢,上生刚毛,以黏附卵上。

根据着生部位,可分为侧鳃、关节鳃、足鳃和肢鳃4种。大部分蟹类为6~8对,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图3 蟹形态结构

2.生物学特征

摄食 蟹类的绝大部分种为杂食性,还有一部分蟹类为肉食性,少数蟹类刮食或滤食藻类及有机碎屑。蟹类坚硬发达的大颚可切断和咬碎食物,颚足及小颚可帮助撕碎食物并送至口腔。食物经一很短的食道入胃。胃的贲门部内壁有小骨片及脊等构成的胃磨,并有由肝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输入,入胃的食物在此被磨碎和消化后进入幽门部。幽门部的内壁亦有呈纵脊形的角质层和许多细刺毛,可对食物进行过滤和清理。然后进入中肠,进行消化吸收。废物则进入后肠,形成圆柱形的粪便,腹部末端的肛门排出体外。

生殖 为雌雄异体。雄性有1对精巢,位于肝脏的背面,左右各有1条螺旋形的输精管,末端为射精管。部分种类的生殖孔位于末对步足的底节上(如绵蟹、扇蟹、溪蟹等),有些种类生殖孔则位于胸部腹甲(如沙蟹和方蟹等)。雌蟹有1对卵巢,与精巢的位置相当,连接1对螺旋状输卵管,末端有纳精囊。部分蟹类的雌性生殖孔开口于末对步足底节(如绵蟹),大部分的种类则开口于胸部腹甲(如馒头蟹、梭子蟹、扇蟹、溪蟹、沙蟹、方蟹及地蟹等)。除淡水蟹类外,交配大都在雌性蜕皮后进行,雄体的精液通过第1、2腹肢输入雌体的纳精囊内。产卵时受精卵排出体外,粘附于雌体腹肢上,直至孵化。蟹类的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幼体变态。初孵化的幼体为溞状幼体,其形状随种类而异,但基本上由一个圆球形的头胸部和细长可以 屈伸的腹部组成。营浮游生活,摄食各种微小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溞状幼体期内的变态因不同的种类而分为2~7期。完成后则进入大眼幼体期,仅少数类别无此期。大眼幼体的胸部附肢发达,腹部开始萎缩,进入水底,行爬行生活。大眼幼体均为 1期,蜕皮后即成稚蟹。

蜕皮与生长 蟹类因体外有较厚的甲壳质外骨骼,限制身体的增长,必须在蜕去旧壳后、新壳尚未硬化前增大体积。蜕皮由眼柄及头部内产生的激素调节控制。蜕皮前旧表皮开始吸收,薄而柔软的新表皮开始生长,此时中肠腺内已积累了大量的钙质。蜕皮时,从头胸甲后缘与腹部相接处裂开一缝,全身向后利用各部肌肉的伸缩和身体的摆动,整个身体和数对步足逐渐从旧壳中蜕出,最后额部和螯足也全部蜕出,身体便因而增大。最初的新壳是软的,肢体也软弱无力;此时中肠腺即输送积累的钙质,使新壳逐渐变硬。

3.蟹类的生殖与发育

一些蟹类的交配时间常在雌蟹脱壳之后,软壳期间进行,硬壳的雄蟹可携带并看守雌蟹数日。有些蟹类交配时两性个体均在硬壳时进行(如中华绒螯蟹),配后的精子先储存在雌体的纳精囊中,卵产出后即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直至孵化。

幼体孵出后,即离开母体行浮游生活。幼体体形与水蚤相似称溞状幼体。溞状幼体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略呈球形,前端有1额刺,背面中央有1背刺,两侧中部各有1对侧刺。这些刺随种类的不同,有的种无背刺,有的种无侧刺。头部有1对腹眼和5对头部附肢。胸部有2对胸肢(第1、2鄂足)。随蜕皮次数的增加,胸肢也随之增加。腹部狭长分6节,末端为1尾叉,以后腹部变为7节,并出现腹肢。

蟹类的溞状幼体有2~5期不等,以5期最为常见。最后一期溞状幼体蜕皮之后,即变为大眼幼体。眼幼体身体扁平,头胸甲上的刺均已消失,额缘通常内凹,眼柄伸长,末端着生复眼,露在眼窝的外面。此时颚足和5对步足均已发育完全,第五对步足置于头胸甲的北面。腹部7节。尾叉消失。5对腹肢和1对尾肢均非常发达,适于游泳。大眼幼体通常为一期,经蜕皮后变为第一期幼蟹。

4.主要养殖蟹类

我国主要养殖蟹的种类:中华绒螯蟹、三疣梭子蟹、锯缘青蟹。

中华绒螯蟹 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属方蟹科、绒螯蟹属。

发育要经过溞状幼体、大眼幼体(蟹苗)、幼蟹、成蟹等发育阶段,各阶段栖息地环境有所不同。在溞状幼体阶段生活在半咸水环境中,处于浮游生活状态,共需蜕皮5次才可蜕变为大眼幼体。变为大眼幼体后,由单纯的浮游生活过渡到既能游泳又能在陆地上爬行,生活环境也由半咸水进入淡水。蟹苗变为幼蟹后,直到成蟹阶段,生活方式也逐渐转变为底栖、穴居和爬行。河蟹的食性很杂,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的尸体和螺、蚌、昆虫等,偶尔食小鱼、虾。食物匮乏时也会残食同类,甚至吞噬自己所抱之卵。河蟹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断食10天乃至半个月也不至于饿死。

三疣梭子蟹 属梭子蟹科、梭子蟹属。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属杂食性动物,喜欢摄食贝肉、鲜杂鱼、小杂虾等,也摄食水藻嫩芽,海生动物尸体以及腐烂的水生植物。

头胸甲呈梭形,似椭圆,稍隆起,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名三疣梭子蟹。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

白天潜伏海底,夜间出来觅食并有明显的趋光性。对温度、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水温12~30℃,盐度16~35的水域内均能生存,最适生长温度为17~30℃,孵化水温19~24.5℃。在水温降到10℃时就移往深处,潜入泥沙中越冬。自受精卵开始,经过15~20天的胚胎发育,卵团变成灰黑色。抱卵8天前后胚胎发眼,发眼后至孵化大致需8天。溞状幼体分为4期,由于低温或饵料不适等环境条件影响下发育期延长,也可能变为 5~6 期。雌蟹第 12次蜕皮,雄蟹第13次蜕皮便是“成熟蜕皮”。该蟹体形大,食用价值高,在海洋水产中产量最大,我国梭子蟹的种类已发现有17种。

锯缘青蟹 体呈青绿色,俗称青蟹、红虫寻,肉质肥满的雄蟹称肉蟹或肥蟹;卵巢丰满的雌蟹称膏蟹或红膏蟹。属梭子蟹科、青蟹属。喜欢生活于潮间带的泥滩和泥沙的海滩,也栖息于红树林、沼泽地。多夜间活动,白天穴居。生长适温为15~31.5℃,最适生长温度18~25℃,生命极限温度为7~37℃。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低盐环境血液的渗透压便失去平衡,最适盐度为13.7~16.9。p H值适应范围7.5~8.9,以7.8~8.4为宜。

一生要经过13次蜕壳,大致可分为幼体蜕皮6次,生长蜕皮6次,生殖蜕皮1次。一年内成熟,交配后卵巢迅速发育。卵囊的颜色变化过程由橙黄→浅黄→灰色→棕黑→黑或灰黑。未交配蟹腹节呈灰黑色。初孵出的第一期溞状幼体,经5次蜕皮进入大眼幼体。

为肉食性,在天然环境中以牡蛎、蛤类、缢蛏、泥蚶等贝类和鱼、虾、蟹为食,也兼食动物尸体和少量藻类。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小贝类及小的杂鱼虾类。养殖方式采取单养和混养。收获方式多数采用轮捕轮放。

(四)其他水生动物

中华鳖 俗称鳖、甲鱼团鱼。属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体躯扁平,呈椭圆形,背腹具甲。通体被柔软的革质皮肤,无角质盾片。体色基本一致,无鲜明的淡色斑点。背甲暗绿色或黄褐色,周边为肥厚的结缔组织,俗称“裙边”。腹甲灰白色或黄白色,平坦光滑。生活于水里,用肺呼吸,在适温季节(25~32℃),必须间歇性地浮到水表交换气体。喜栖居于安静的环境中,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常爬出水面到岸上“晒背”。

在自然条件下以摄取动物性饵料为主;人工集约化养殖的情况下,除投喂动物性饲料外,还可辅以植物性或动植物混合性饲料。在水中喜食软体动物,如螺、蚌、蠕虫、节肢动物以及活动不自如的病鱼和死鱼。摄食过程中,不主动追袭,只是静待食饵降临,往往潜伏水底蹑步、潜行,待食饵接近,即伸颈张嘴而吞入。

牛蛙 属蛙科动物。体形粗壮,体重可达1公斤,为大型蛙类。皮肤裸露,光滑而坚韧,富含腺体。一般情况下,背部及两侧和腿部的皮肤通常为黄绿色或深褐色,近看有深浅不一虎斑状横纹,腹面灰白色。

为水陆两栖,群居,多栖息于湖沼、小溪、池塘等水域环境。在浅水或离水不远的潮湿地觅食,行动为跳跃或游泳。听觉灵敏,喜静,怕惊扰。属变温动物,体温和活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浅水中产卵,蝌蚪期在自然环境下以浮游生物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为杂食。变为牛蛙后,食活性的小型动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