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孩子的误区

教育孩子的误区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有些孩子的父母对教育孩子成才的责任认识存在误区。重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对的,忽视教育孩子学习做人,就成了大问题。这跟先前一直倡导的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五讲四美,全面发展等并无矛盾。教育孩子有好的人格和品行,应该是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教育孩子为了自己将来的美好前途和命运而努力学习,这跟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自古以来,父母该怎样教育孩子,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也是棘手的热门话题。虽然近些年已有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深思的问题。比如:什么是素质教育以及如何操作的问题,中西方教育观念的差别问题,所谓“问题孩子”的教育问题,等等。这里谈一谈目前教育孩子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误区。

一、把孩子抚养成人和教育成才的认识误区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把孩子抚养成人、教育成才是做父母的最大心愿,同时也应该是他们最大的责任。然而,有些孩子的父母对教育孩子成才的责任认识存在误区。

这些父母们认为抚养孩子长大成人是他们的责任,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至于教育孩子成才的责任,那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所以这些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太多的考虑。这就造成了他们的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失。

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学校老师的主要责任,是向在校读书的孩子们传授文化知识。而教育和培养孩子如何做人的主要责任,还是主要由孩子的父母来负责。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

父母是孩子终生的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作为老师和榜样的父母们理应担当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和教育孩子成才的双重责任。教育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如何做人等方面养成一些好习惯。作为孩子的父母更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教比言教更为直接和有效。

二、教育孩子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孩子如何做人的认识误区

现今的社会是学习的社会,人的一生都在学习。这本来就是对的,但不能片面理解“学习”二字的含意。重视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对的,忽视教育孩子学习做人,就成了大问题。学习的意义,绝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和技术,更要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们近年提出要加强素质教育。这跟先前一直倡导的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育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五讲四美,全面发展等并无矛盾。教育孩子有好的人格和品行,应该是要始终放在第一位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教育孩子为了自己将来的美好前途和命运而努力学习,这跟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是一致的。

三、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对表扬和批评的认识误区

当今呼声最高的说法是:“孩子是夸大的。”针对过去传统的“不打不成才”的片面说法,这种提法没有太错。今天的孩子就是我们国家明天的希望。将来他们必然要担起建设和管理我们国家的历史重任,有些人也必然会成为那个时候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的领军人。

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在一片“乖宝贝”的呼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连批评的声音都很少听到,不说经过大风大浪的考验,就连和风细雨的洗礼都不曾经历,再过三五十年后,该由他们来掌管国家命运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正是因为前些年,我们把曾经盛行而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丢得一干二净,才会产生贪赃枉法的贪腐分子。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凭着他们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智慧,英明果断地发动了全党内外、全国上下的反贪腐斗争,痛下决心、毫不手软、老虎苍蝇一起打,才得以有效地化解了这样一场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不能只是夸孩子,该批评的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批评。不过批评要讲究方法,态度要诚恳。既要起到教育作用,又尽量地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会自己认识自己,让孩子经常自觉地反思自己。以自我批评为主,也要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不论提意见的人态度如何,只要说得对,就要虚心接受并彻底改正。这样的孩子才是真正有出息的好孩子,将来长大成人后,才有可能担当得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四、“富养”孩子的认识误区

前些年,我们国家根据当时的国情和教育系统的实际状况,曾经提出过“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各级政府根据这个政策对各级学校加大了投入,改善了相关学校的教学条件,这无疑是件好事。

但有些孩子的父母误解了这句话的本意,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要啥给啥。孩子天天要吃对孩子身体健康有损害的“洋快餐”;今天看到哪个孩子有遥控飞机,回家就找爸爸要;明天看到哪个孩子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马上就要妈妈买。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不管合不合理,都是要啥给啥,照办不误。很多父母虽然经济不宽裕,甚至借钱也要让孩子得到满足。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让孩子心理上得到了一时的满足,但却助长了孩子贪图物质生活享受的恶习。他们攀比心理日趋严重,养成张口就要、伸手必得的享乐习惯,这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相反地,西方国家提倡“再富不能富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从劳动中既能得到自身锻炼的机会,劳动成果又能带给孩子无穷的快乐。这样的孩子不仅会把自己该做的事情认真负责地做好,还会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不由得产生了感激和理解父母的感恩之情。

显然西方的“再富不能富孩子”比我国的“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更加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对培养孩子诸多良好习惯的需要来说,西方的理念比我国的似乎更加贴近民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