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孩子的六个误区

教育孩子的六个误区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愿忠告天下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不要步入下面六个误区。父母把自己的婚姻关系应摆在家庭中心地位。这有助于祛除孩子的自私。婚姻幸福的家庭,其每个成员也是开朗幸福的,且有安全感。造成这种遗憾的情形是父母的过失。误区3 家务活只是父母的事。我们已把一条培养孩子的重要原则忽视了,即孩子也应成为对家庭有贡献的成员。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走出我们的生活圈,自己走向成功。

父母把自己的婚姻关系应摆在家庭中心地位。这有助于祛除孩子的自私。

家庭并无绝对民主,做出决定的最好是长者。

孩子想要的一切,满足25%就可以。不要有求必应,使他们毫无挫折感。

干家务会使他们具有成就感。

父母不要担心邻居孩子有新式玩具而自己孩子没有,会损害他们的自尊。

孩子在具备学习和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前,不要让他们看电视。

人们结婚就会生子。怎样抚育孩子才算得法,这方面我可算是个专家了。我当了近20年的父亲,不断摸索和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愿忠告天下父母在抚养孩子过程中不要步入下面六个误区。

误区1 孩子事事优先。除非是出生的头两年,孩子不需要不断地注意和关照。过多的关照会使他摆脱婴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感造成困难,实际是在危害孩子。犹如给孩子吃不加限制的食物。孩子需要吃,但你给他买的太多,他会食零成癖。

父母把自己的婚姻关系应摆在家庭中心地位。这有助于祛除孩子的自私。前些车,几位朋友制定了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定;父母回家后30分钟内,孩子们必须呆在自己的小屋内或出去玩,这样夫妻二人可以边准备晚餐边亲切交谈,随意爱抚和放松。

以前,我的朋友夫妻二人总是围着孩子转,几于把全身心的爱都奉献了孩子。但孩子并不知足而且忤逆不顺。的确,在那些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里,培养的孩子也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乖戾。

现在,孩子们在晚餐前找到了自己可做的事情,乐意主动和父母们一起交谈。这些孩子显得独立、开朗、礼貌和幸福。婚姻幸福的家庭,其每个成员也是开朗幸福的,且有安全感。这样的家庭,夫妻间美满的婚姻关系总是摆在首位,破除了孩子事事优先的观念。

误区2 家庭绝对民主。年轻的父母常问我,怎样才能使孩子听话?我的回答很简单;“你若想让他们听话,他们就会听话。”

我敢肯定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听话,同时我也敢肯定许多孩子不愿听话。造成这种遗憾的情形是父母的过失。他们把孩子心灵想得过于脆弱,为了避免伤害孩子,常常绕着弯子——如恳求,谈条件,贿赂,甚至恫吓来希望孩子听话。

当父母们做出一个孩子不喜欢的决定时,孩子常尖叫着质问:“为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挑战,接受挑战,你不会取胜。无论你的解释多么有说服力,孩子仍然只看重自己的想法。最好不要有任何歉意或恫吓的暗示,只简单告诉他:“因为我说要这样办。”

在我当孩子时,也不能忍受这种回答,发誓将来不对自己的孩子讲这样的话。我一直信守这个诺言,直到因此过于妥协几平引起灾准性后果才被迫放弃。如果你实在难于出口,也可换句话说:“因为我是父亲(母亲),做出这种决定是我的责任。”

事实上家庭并无绝对的民主,总要有人做出最后决定,这样的人最好是长者,否则每个家庭成员会陷入麻烦。

误区3 家务活只是父母的事。一次我走进车间调查。问道:“我们中有多少人可以期望孩子做些没有报偿的家务劳动?”咨询的500人中,不到50个举了手。

我又问:“当年你们父母可以对你们中多少有此期望?”这一下几乎都是举起的手臂。人们笑了,但这不是什么好笑的事情。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已把一条培养孩子的重要原则忽视了,即孩子也应成为对家庭有贡献的成员。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他们走出我们的生活圈,自己走向成功。干家务会使他们具有成就感,增强他们丰富的情感。

小家伙3岁时,已有了参与家务的愿望,可让他收拾自己的小床,4~5岁可以整理他的起居室,6岁时可以操作吸尘器打扫房间,10岁时每天花45分钟时间做家务,星期六这个时间还可延续至2小时。到了18岁,孩子就懂得了怎样处理家务,洗衣,炒菜做饭,打扫澡堂,清理草坪,这些训练不仅对孩子走向成年有帮助,也可使孩子们对父母为维持家庭生计会付出的巨大努力由衷感激。

误区4 挫折和拒绝对孩子有害。由于相信挫折会引起孩子们紧张感而降低他们的自信,于是父母们竭力“保护”孩子免受种种挫折。和挫折斗争可使孩子们化逆境为挑战,面对困难坚韧不拔。

请定期给孩子服一剂维生素NO,它是由英语中最富建设性的两个字母——NO构成的。

为了检验你是否能这样做并且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可将你未来梦想拥有的一切列在一张纸上:一辆赛车?一所新别墅?珠宝?现在圈出你今后5年中真正有可能获得的物品,大约20%左右。

在另一张纸上,列出孩子今后一年内想要得到的东西——玩具、电子游戏机、最时兴的衣服等等,再圈出他们可能得到的物品,一个中等家庭,约可圈出75%。

我们已让孩子习惯于不劳而获。他们获得这样丰富的礼品并不是通过艰苦劳动或做出某种牺牲得到的,而是吵闹,或做出孩子式小动作或父母完全无条件地赐予得到的。实际是在教育他们不经挫折,放弃努力,以天之骄子自居,傲视一切。但走向社会后迎接他的尽是鲜花和礼品吗?

所以,还是常给孩子真正需要的维他命NO吧!他们所想要的一切,能满足25%就可以。不要使他们毫无挫折感的有求必应。那是在害他们。

误区5 孩子玩具越多越好。事实并非如此。孩子们常常为过多的玩具抱怨“烦死了”。应该有选择地为孩子买一些能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玩具就可以了,如玩具泥、彩色铅笔等,而时下一些昂贵的电子游戏机却常常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一些父母担心邻居孩子有的新式玩具自己孩子没有,会损害他们的自尊。但自尊并不是凭玩具多寡来决定,而是靠富有创造性、成就感的玩具游戏培养的。不利于孩子创造力的玩具可坚决不买。

误区6 孩子没有多看电视。据我不完全统计,多数父母对自己孩子看电视时间至少低估了50%。2岁~5岁学龄前的儿童,每周要看28个小时,或者说1456小时/年。沉溺于电视会抑制孩子主动性、能动性好奇心、想象力、理性思考和注意力。大量证据表明作为“电视一代”的孩子们已失去很多发观和发展天性的机会,比其父辈缺乏竞争力。看看我们的孩子在校测验时糟糕的成绩和低劣的文字水平就可见一斑。

我认为,至少在孩子们具备学习和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前,不要让他看电视。在此之后,可收视一些体育运动或教育方面的节目,但一周收视时间不超过五小时为宜。

如果你能走出上面的六个误区,你会有个健康幸福的孩子。试试吧?

(华 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