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庭教育的误区化

家庭教育的误区化

时间:2022-02-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近年来家庭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异化”,其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学校化”[29]。学校、社会急功近利,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断削弱家庭教育功能,并强化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同时鼓励重知轻德教育方式,从而将家庭纳入了学校升学的轨道。其实,幼儿园“小学化”,反映出的教育体制上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目前推进的免试就近入学举措就是一剂良药。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高速发展,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并没有随之提升,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已经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儿童自我中心化;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使父母期望过高超载化;重他律轻自律的教养方式,使儿童言行背离化。

(一)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使儿童自我中心化

在我国整个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曾经历过物质匮乏与饥饿的父母们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许多父母补偿心理严重,总希望通过孩子将自己年少时没有享受到的东西补偿回来。因此,重视孩子的教育投资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有不少父母不惜自己节衣缩食,给孩子设计了“吃的讲营养、穿的讲漂亮、玩的讲高档、用的讲排场”的“理想生活方式”。由于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不少孩子在吃饱穿暖、长高变胖的同时,养成了骄横任性、唯我独尊的不良习气。特别是“421”结构的家庭,“小皇帝”现象更加严重。[28]学前教育应该是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儿童心理的畸形发展将会造成儿童发展的不对称性和不均衡性。

(二)重知轻德的教育方式,使家庭教育学校化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各有职能,教会孩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能。但是,近年来家庭教育的职能发生了“异化”,其主要表现就是“家庭教育学校化”[29]。学校、社会急功近利,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断削弱家庭教育功能,并强化学校教育的“权威性”,同时鼓励重知轻德教育方式,从而将家庭纳入了学校升学的轨道。更有甚者,有些家长进一步“加码”,把课堂延伸到家庭,额外布置作业、聘请家庭教师、让孩子参加特长班和提高班等,使孩子坠入学海的“地狱”。[30]厦门大学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独生子女家长做此项选择的为36.74%,非独生子女家长为48.48%),其次才是身体健康和道德品行。[31]“家庭教育学校化”,反映的是当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错位”的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家庭已经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

(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使父母期望过高超载化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压力对象开始出现下移化,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文化心理和“赢在起跑线”的竞争意识影响下,家长习惯于应用成人化方式教育儿童,设置超过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功利性目标,如跟风“超前教育”“天才教育”等,从而促成了“幼儿园小学化”的乱象。究其根源,就是急功近利的价值观,使父母期望过高。例如在2001年中、日、韩三国联合进行的关于“家校合作与青少年发展”的问卷调查中,被调查的580名中国家长有42.2%希望孩子读研究生,而日本和韩国仅有1.6%和24.7%。[32]这些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完全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过重,甚至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如果我们打乱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秩序,就会结出一些“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果实,我们将造就一批教育家卢梭所说的“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实践证明,“他我和自我”的期望值过高,容易使儿童产生挫折感,这对儿童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扩展阅读

新华网评:幼儿园“小学化”,是谁逼着孩子们“抢跑”?[33]

四五岁的孩童,本应该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学会与其他孩子友好相处。然而,在我国的不少幼儿园里,孩子们已经开始学习本应该在小学阶段才会接受到的文化教育。“抢跑”让孩子们提前学会了加减乘除,却也让他们丢失了不少童年该有的快乐。

近日,北京严查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看是否存在上英语、拼音课,教小朋友进行20以上的加减乘除运算等教授小学阶段知识的做法,存在问题的幼儿园将被降级。与此同时,江苏等地也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南京市各区对公办幼儿园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有“小学化”倾向。

其实,幼儿园“小学化”并不是近来才出现的现象。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为何这一问题存在多年屡禁不止?笔者认为,问题并不全在幼儿园身上。

首先,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下的“怪胎”。应试教育的特点就是考试(尤其是中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而不考的知识、技能,学校要么不好好教,要么压根不开设相关的课程。那几门重点课程的成绩是学生入学、升级考试的唯一指标,也成为从小学到高中,评价学生能力,甚至综合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

应试教育的功利色彩如今也蔓延到了幼儿园,与那些重点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格外受到重视。尤其当不少名牌小学入学也要面试、考查学生“能力”并“择优录取”的时候,幼儿园提前向孩子教授小学知识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家长育儿理念存在偏差。表面上看,家长接受幼儿园“小学化”是迫不得已,是对应试教育的无奈妥协。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近来,不少年轻父母热衷于让自己的宝宝去上早教班。有的甚至把还不会说话,连集中注意力都很困难的婴儿带到早教班上。经常一节课下来,宝宝睡了45分钟,什么都没学到。即便如此,他们也宁可花高价去上这样的课程,为的就是让孩子“永远先人一步”。

如果说幼儿园“小学化”还可以从教育体制上找原因的话,那么早教班风靡、早教市场畸形发展的现实说明中国父母在育儿理念上存在重大误区。

其实,幼儿园“小学化”,反映出的教育体制上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目前推进的免试就近入学举措就是一剂良药。但家长在孩子教育理念上的偏差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纠正。

如果有一天,学龄前儿童的家长们都能自豪地说“我家孩子每天的任务就是玩儿”,而不是相互攀比谁家的孩子今天又背会了几首唐诗、几个单词,学会了加减乘除法的时候,幼儿园“小学化”还会出现吗?

(四)重他律轻自律的教养方式,使儿童言行背离化

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是一种较为重要的道德习得的方式。然而,现实情况与此大相径庭。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在“希望工程——手拉手走向未来”的夏令营活动中,进行了一项少年儿童社会公德调查。结果表明:150名小营员填写问卷时的选择与日常行为之间存在许多不一致甚至自相矛盾之处。[34]例如:他们几乎人人懂得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但对倒在地上的椅子、营区内的长明灯、流水的龙头、无人房间转动的电风扇熟视无睹;他们不喜欢在休息时受到别人的打扰,也知道打扰别人是不礼貌的行为,但时常吵闹并打扰别人。

究其原因,该现象与重他律而轻自律的家庭行为养成模式有直接的关系。许多家长用来规范孩子行为的“杀手锏”就是喊“狼来了”。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社会行为规范是一种凌驾于人之上的异己力量。他们的道德行为不是出于自觉自愿,而是迫不得已。换言之,社会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因此,儿童出现“言行背离”的行为体征,具体表现为“理论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