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管教孩子的误区

管教孩子的误区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位家长在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把体罚作为教育手段,如今用这种方式对待子女的家长不在少数。采取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切记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才是积极的。家长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切莫以势压服。所以,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

以“罚”代“教”

一些父母常以打的方式教育孩子,结果,打失了孩子的学习热情,打掉了孩子的探索精神,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听到两位家长在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其中一个说:“对孩子别舍不得下手,狠不下心来可不行,不打不成器,该打就得打,孩子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们那个(孩子)每周至少得打他一顿。”谈起教育子女的复杂性,有人觉得可笑,他们说:“在社会上当个领导,管一批人不容易,管自己家的孩子还有什么难的?身边不是有随手可以抄起的木棒、掸子把、笤帚什么的吗?抡圆了来上一通,问题不就全解决了。”

体罚作为教育手段,如今用这种方式对待子女的家长不在少数。越是文化水平低的父母,越善于用此方法“教育”孩子。

其实,生活中孩子遭受各种体罚主要还不是孩子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认为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奏效快。孩子回来晚了,把水泼地上了,作业做错了,考试没考好,上课没注意听讲,都有可能吃一顿板子。

采取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伤害。孩子挨了打,受到伤害,会变得畏畏缩缩,什么也不敢去做,不敢探求、尝试。其次,为了逃避挨打,往往迫使孩子违心地说谎,隐瞒错误,而这种办法一旦得逞,孩子会继续下去,从而变成了生活中的“两面人”。再者,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变得脾气急躁,心惊胆战,产生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比如,因为数学没考好而挨打,他会憎恨数学知识、数学教师,甚至憎恨学校。一旦有机会,孩子可能会做出报复性的事情来。

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某次在车站等车,一位身材高大,打扮得较有修养的父亲抱着一个看上去一岁多的孩子,抱了一会儿,为了轻松些,他把孩子放在了站台上。孩子站在地上没多久,看到地上有个烟头觉得新奇,于是捡起这个烟头,撕开裹着的纸,对里面看个究竟。父亲低下头看到孩子正在包烟头,弯下身子迅速抠出孩子手中的烟头,并朝孩子的手心狠狠地打了两下。然后,气愤地问道:“还捡不捡了?”孩子恐惧地说:“不捡了,不捡了。”

这两巴掌,打的不是别的,正是孩子对事物积极探索的精神!打的是对新事物感知的能力。这位父亲可能认为吸烟是个坏习惯,小小孩子不该对烟头感兴趣,或是认为孩子不该捡地上的脏东西,打他几下让他记住。可孩子是出于好奇的动机,是儿童幼小心灵对新事物本能的表现。这次挨打使孩子产生了一种观念,不应该接触没见过的东西,探索未知是不正确的行为,要遭打的,于是他的感官开始封闭起来。

打孩子,还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

羞辱责骂代教育

如果把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录音,你会发现大多数都是否定之词。更糟糕的是有些家长边批评边骂“你真笨!”“为什么你学习就不动脑筋?”“天哪,你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孩子不懂事,孩子成绩不好,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孩子犯了错误,有的父母就会骂“笨蛋!你看人家×××考了多少分,你看你,长大捡破烂去吧!”“为什么人家会,你不会?到学校干什么去了,吃饱了混到天黑呀?”“这孩子怎么这样,死了得了!”

如果你经常对孩子说这些,迟早他会相信你说的话。不要批评孩子,要批评他的行为。只要说这样做是错的,就要告诉他如何做是对的。切记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该做什么,这种教育方法才是积极的。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严厉,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属物,任意摆布,随意呵斥,居高临下,以势压人。《中国妇女报》组织的一份来自3000个家庭的调查报告表明:以“训斥”为主要教育手段的家长达32.2%。长期这样就会使孩子疏远父母,对家长不敢讲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性格变得孤僻,自尊心受到伤害。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只有威严而没有威信,只有可畏,而无可亲可敬。家长教育孩子要以理服人,切莫以势压服。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生活经验少,思维不完全,犯错误是难免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孩子犯了错,一些家长以为用训斥、打骂、恐吓等方法见效快。其实,这样并不能使孩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事情,错在什么地方。只能增加孩子对家长的反感和怨恨情绪。以“训斥”为主的家庭里,孩子对父母持否定态度。子女认为“父母不信任自己”和“家长总是斥责自己”是自己最大的烦恼。

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有错误、有缺点从不放过,发现了就及时批评。这种不姑息、不袒护、不放任的负责态度是对的,也体现了对孩子真正的爱。但是一味地批评,教育效果就不见得十分理想。因为一味地批评,不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都是有上进心的,包括有缺点、毛病多的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表扬、肯定。当他们得到家长肯定的时候,都会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情绪上产生快感,在思想上得到激励。这样积极的内心体验就会逐步丰富和加深,从而更增强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产生再做好事或继续进步的愿望。如果总是受批评,遭到数落,总是产生不愉快的体验,他们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情绪消沉,逐步丧失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会产生对立情绪,拒绝接受教育。特别是那些有毛病和缺点的孩子,平时很少听到肯定、表扬和赞扬,而听到的批评和数落则太多了,几乎成了家常便饭,自己也就觉得自己没用,不可救药。总是批评、数落,把他们的精神支柱都搞垮了,思想就麻木不仁了,谈不上改变现状。所以,家长要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要抱有成见和偏见。“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去诱导孩子,决不是简单来场暴风骤雨就了事的。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年轻父母的重要责任

不要羞辱孩子,不管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不愿意受到家长的训斥和羞辱,他们会感到这是一种耻辱。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他们的看法,特别是他们的朋友。即使该说,也应私下善意地给他指出,当众揭短只能引起反感。

要与孩子真诚相待,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麻烦,当孩子的行为明显有错误,甚至十分严重时,作为父母可能会生气,也许感到受了伤害,此时最好的办法是找孩子谈谈,真诚地交谈,迅速使他们走出误区。

孩子一旦被戴上差的帽子,自信心、自尊心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破罐破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很难翻身。要懂得心理学中暗示的学问,常常用非良性的心理暗示会影响孩子的发展。很多孩子的心理障碍,都是起因于家长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比如“你就是不如人家漂亮!”“你学习就是没有人家好。”“你就不会像……

”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卑心理、敌视心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进行不适当的比较会使孩子逐渐远离他的兄弟姐妹或伙伴。许多家长看到孩子一点点的问题,反复说反复指责,结果一点点的倾向性的东西变成了永久的人生遗憾。

父母责骂容易导致儿童品性障碍。同济医科大学妇幼系专家研究表明:父母经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导致孩子出现品性障碍的最主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粗暴打骂或体罚,同过分溺爱与放任一样,都会明显增加儿童品性障碍的发生,容易使儿童形成自我否定意识产生抑郁、退缩、胆小等心理,使孩子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从而发生行为问题。另一方面,45岁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责骂会使孩子的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严厉对待孩子,还有可能把亲子关系变成了猫与鼠的关系,这是极为不正常的。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变得性格颓丧忧郁,处处感到自卑,缺乏独立活动的气魄。父母应当既是严格审慎的长者,又是诚挚可亲近的朋友。除了具有“爸爸”“妈妈”的威信之外,还应获得兼做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的资格。

管得太死

高玲的父母对孩子管教非常严格。无论是学习上还是品德方面,他们都给予非常严格的规定。上学、放学时间严格规定,一旦超过了规定的时间都会受到盘查甚至打骂,以致高玲一旦发现回家的时间超过了父母规定的时限,就十分紧张地寻找借口,以便过关。对高玲的交往父母也严格限定,不允许和男生交往,等等。有时上街买东西,妈妈也不允许高玲发表意见,一切都得听妈妈的安排。一次外出给高玲买衣服,高玲坚持要买自己喜欢的那件,妈妈坚决不允许,结果闹得不欢而散。到了初三,高玲每花一分钱都得向妈妈伸手,而且必须说出充足的理由。学校组织春游要向班里交十五元钱,妈妈一定要高玲到学校请班主任写一份证明,才算把钱交给了高玲。这样,高玲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感到十分压抑。

教育孩子诚实、正直,勇于讲真话,勇于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乐观健康地生活,这是每一个父母的愿望,当然也是高玲父母的愿望。但最后的结果却使高玲不得不学会撒谎,不得不承受孤独,不得不变得压抑,这样的后果恐怕是高玲的父母不曾估计到的,但这却的确是他们一手造成的。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给孩子时间上和零花钱上一定的自由,他们就没有必要在时间的出入上,在自己一些小小的金钱需求上向父母撒谎。给他们一定程度上的信任,比如把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细节都控制在父母眼中(其实这也是办不到的),更能促进孩子健康、正直、诚实品质的形成。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判断自己的交往对象,能促使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在打扮自己这方面,年轻一代往往和年长一代有观念上的出入,父母更没有必要强求一致。有的父母望子成龙,惟恐有的事情自己照顾不到,替孩子处理不到,孩子会出差错,其实却适得其反,只能让孩子的情感抗议,能力平庸,品德败坏,这是多么可悲啊!所以,我们要建议父母们适当地给孩子一些权利,别把他们限制得太过分了。

不恰当的奖赏

有许多父母时常利用奖赏的办法,来促进孩子主动自觉的意愿。的确,有时候,适当地奖励可以激发起孩子的上进心,然而,如果奖励的方式不当,也会造成相反效果,甚至会使孩子失去主动自觉的精神。因此,奖励除了正面的鼓励外,一旦使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例如,父母为了促使孩子认真做功课,于是与孩子约法三章,只要这次考试平均分数达到八十分以上,就买一部梦想已久的游戏机送他,如果达不到时,就扣他的零用钱。此时,孩子为了得到游戏机,确实会努力用功,但是这时的用功,只是利之所趋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主动自觉,一旦达到目的,就不再持续下去了。

当孩子得到奖品就松懈下来时,父母为了鼓励他,就得准备另外的赏罚办法,如此反复循环永无止境。同时,孩子为了得到奖品或避免处罚,将有可能考试作弊或仿造成绩单。

不正确地利用赏罚,也会抑制孩子的自立心。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正准备投考大学的男孩子,他在高考前几个月,向他的父母提出要求:若他考上大学,父母就必须送他一辆赛车。这要求造成了他父母相当的困扰,除了经济上的问题外,还得担心他的安全。然而,当父母向他说明无法买车时,他便任性地说:“不给我买赛车,我就不上大学。”以此来要挟父母。

回顾这个男孩成长的过程,我们发现他从小就养成“条件交换”的习惯。当父母说:“去做功课吧!”他就会说:“好啊!可是你要给我买巧克力……。”在这种教育方式下长大,孩子逐渐食髓知味,不论念书或学习,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将来做准备,只是为了得到奖品,仿佛做交易一般。当他考上高中时,父母即答应他的要求送他一辆自行车,也难怪他会在大学考试前夕,再向父母提出要赛车的要求。当他要求不遂时,即以不考大学相威胁,迫使父母不得不答应。

这种只为得到奖品才努力的做事态度,实际获得的只是满足物欲的喜悦,而不是凭自己力量完成事情的成就感,因此无法体会成功的真正滋味。

不适当的赏罚,非但无法培养孩子的自立心,同时,也会使得好奇心消失殆尽。

一味地物质刺激

11岁的海滨是个聪明的“小滑头”。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主意也特别多,班上有个个体户的儿子成绩很差,经常完不成作业,有一天,他对海滨说:“你帮我做数学题,我给你钱。”海滨不敢要同学的钱,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傻瓜,为什么不要?”于是,海滨从第二天起,就开始帮同学做作业挣钱了,而且业务很快就从做数学题扩展到做语文、写作文,后来又发展到代做清洁。最后,海滨的钱从学校又挣到了家里。每做一件家务事,都向父母索要“服务费”:扫地一毛,洗碗五毛,代买东西则收20%的跑路费,而父母为了鼓励孩子多做家务事,竟同意按儿子的要求付钱。

海滨的父母“按劳付酬”给儿子,是因为他们觉得:以这种方式给儿子钱,可以培养儿子劳动创造财富的观点,儿子以这种方式要钱,总比没有理由地要钱强得多。不错,孩子以自己的劳动换回零用钱无可非议,海滨父母所想的也有道理。但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家庭中,在集体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这些责任和义务是不能用金钱来付酬的。做家务事,是孩子的本份;孝敬父母,是儿女的义务,如果孩子每做一件事都用金钱来付酬,那么,父母们做了那么多的家务事,又由谁付酬呢?所以,做父母的,决不可只看眼前,不要让金钱腐蚀了孩子的心灵。要从长计议,给孩子提供最佳的环境和条件,让他们真正懂得自食其力的含义是什么。

那么,当父母遇到孩子索要报酬这类问题时,该怎么办呢?小说《母亲的帐单》中那位可敬的母亲为大家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母亲有一个叫彼特的儿子,常帮她做家务。有一天,彼特得意地向母亲开列了索取报酬的账单,上面写着,母亲欠儿子彼特如下款项:

为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里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10芬尼

母亲看了彼特的账单后,什么也没说,她也给彼得开了一张帐单,上面写着:彼特欠他母亲如下款项:

为他在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母亲这张特殊的账单,使彼特十分羞愧。他把小脸蛋深深地埋进母亲的怀里,并把已经索要的钱悄悄地塞进了母亲的口袋里。

彼特母亲高明的教子方法,对各位父母有什么启示呢?

记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评价,将影响孩子的发展方向,影响到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千万不能让孩子成为见利忘义,惟钱是图的人。

唠叨不休与餐桌训子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就是妈妈对孩子不断地叮嘱、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尽管妈妈苦口婆心,效果却很不理想。有一项社会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母亲不满意的第一项事情就是:妈妈太唠叨。父母怎样避免在教育孩子时太唠叨呢?

1.感情要独立,意志要坚定。比如说,规定孩子要做好功课再开饭,但有的父母虽这样做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饿,就没事找事地说:“你饿不饿?”“快做快做,饭都凉了!”

这些自相矛盾的话,既反映了父母感情的软弱,又显得唠叨。为此,不要信口开河,要说到做到。

2.从小和孩子讲悄悄话。家庭语言的轻声细语是母子关系和谐的一个因素。要叫孩子办什么事,少用命令督促口气,而用亲切的语言在他的耳边轻轻地告诉他。这既是一种命令,又是一种信任。

3.不要事事处处叮嘱。事无巨细,反复叮嘱,这样听者不耐烦,而说者又不放心,结果家庭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有些做父母的,得知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或在外打架惹祸,往往利用饭前训斥或打骂孩子,弄得孩子不是愁眉苦脸,就是抽泣嚎哭。这样对孩子是有害的。

首先,孩子边哭边吃,饭粒、碎屑和水很容易在抽泣时跑到气管里,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痛苦。

其次,孩子在受训斥前,本来处在一种旺盛食欲条件下,但突然受到大人责备,由于强烈的外界刺激,使食欲可能消失,唾液分泌骤减,甚至停止。这时孩子吃的饭不能与唾液充分的混合,食团不润滑,尤其是吃坚硬粗糙的食品时,很容易划破食道,破坏胃肠壁粘膜层,引起严重炎症。

再次,饭前训斥、打骂孩子,使小孩子的食欲受到强烈抑制,在此情况下,如果大人威逼孩子继续吃饭,则食物到了肚里也不会充分的消化。这不仅降低其吸收率,而且未被消化的食物,会增加肠道食物的腐败,产生毒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致病。

对待“任性”的孩子

任性,是指一个人不顾客观环境和条件如何,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任何人的劝告和阻拦都难以发挥作用的一种性格品质。任性的主要特征是放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

在一般人看来,任性是孩子的消极品质,应该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制止。但是,孩子的任性与成年人的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可塑性的。一般来讲,孩子的任性具有两重性,应注意区分不同情况而加以教育。一种情况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认识范围扩大,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尊心、独立性逐渐增强,会产生“任性”的行为。这种“任性”行为是孩子身心发展的正常反映。它表现在孩子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方面;或为了维护自尊心而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方面;或过高估计自己的力量而采取一些冒险行为方面。这些尽管被家长看成是“任性”,孩子自己却不以为然。此时,作为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合理运用这种“任性”,使之成为发展孩子独立性的一种动力,而不应当视为错误而予以追究。

另一种情况是,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不分情况地随意放任自己,毫无约束。这是一种消极的品质,家长应帮助孩子矫正。

孩子任性的原因,尽管与遗传和神经类型有关,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家庭教育不当是造成孩子这种不良性格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轻易给予满足,特别是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更是如此,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孩子任性的坏毛病。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采取高压、强迫的教育方式,过多地责骂孩子,就容易使孩子形成固执、任性的坏脾气。那么,当孩子产生消极的任性行为时,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给孩子讲清任性的危害性

对孩子的任性行为,不能因娇惯而放弃教育,一味顺从,也不能粗暴对待,以打骂代替教育。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从说理入手,以情感化,巧妙处理,使孩子认识到任性的危害性。任性的孩子遇事容易激动,情绪波动大,对其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还有的任性孩子,一切从感情出发,我行我素,难以接受劝告,发展下去会蛮横无礼、胡作非为,甚至会造成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任性是一种不好的品质,家长、老师、同学也不会喜欢,也更不会由着孩子的性子办。长大以后,这种任性的性格还会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及工作、生活。同时,家长最好能让孩子感受到任性会给亲人、朋友造成的感情负担,让孩子自己认识到任性行为的不合理性。这样,孩子才会产生自觉改正这种不良性格的愿望。

2.家长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纠正孩子的任性

现在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光说要停止打骂教育,可当孩子不听话、哭闹、发脾气时,就没有办法了。”的确,要教育好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关键是家长是否找到了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有一个小学生很任性,一次吃饭时因一点儿小事不如意就不吃了。家长批评了他,他就干脆躺在地上哭闹,一会儿又起来把桌子上的书全部扔到地上。对待这样的孩子,家长要表现得沉着,有耐心,可用转移法进行教育,即设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因为孩子发脾气时,他的神经系统处在高度的兴奋状态,容易引起爆发,所以不应火上浇油,大加训斥。此时,家长可请他看一看画册,或做其他能吸引孩子的事情,以此来安定他的情绪。等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让他吃饭,这样孩子也就会忘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吃过饭后,家长再给予耐心的教育,指出他刚才为什么不对,危害是什么,并要求下不为例。这种做法是比较有效的。

此外,还有很多的方法,例如:听任法,当孩子任性时,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没趣就会停止任性,然后家长再进行说理教育。激将法,利用孩子好胜心比较强的特点,克制其任性行为。夸奖法,利用孩子喜欢“戴高帽”的特点,调动孩子的自尊心理,及时控制他的任性行为。总之,方法很多,家长可根据孩子任性的表现,采取适当的方法。

3.对孩子的要求,千万不要“百依百顺”。

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家长要支持鼓励。对孩子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家长决不能毫无原则地迁就,应表示坚决的不允许,并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家长决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放弃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企图第一次得逞,以后就会习以为常,由着性子来。伟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此,家长应注意不能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稍有让步。

4.家长之间的意见要统一

孩子的父母之间意见要统一,而且同祖父母之间的意见也要统一,防止孩子有“空子”可钻,否则家长的正确意见难以付诸实施。例如,当孩子任性时,往往是父亲动手打孩子,母亲忙着护孩子,外婆出来拉孩子,甚至相互埋怨、指责、争吵,这就更助长了孩子的任性。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千万不要产生分歧。即使有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出来。

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

晚饭前,孩子忽然走到妈妈跟前,提出要吃饼干。妈妈不加思索地说:“不行,马上就要吃晚饭了,吃了饼干,晚饭还吃得下去吗!”可是孩子不听,缠着妈妈说:“不,我要吃嘛,我饿了,就是要吃!”吵得妈妈没法,就说:“烦死人了,好,好,别吵了,给你吃。”于是孩子心满意足地吃了起来。

这样的事是家长经常碰到的。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孩子的要求有两种,一种是合理的,一种是无理的。对于合理要求当然应支持,并尽可能予以满足。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暂时做不到,也要向孩子说清楚,首先要肯定他们的要求,然后说明目前为什么还做不到,并且告诉他们如何才能实现。

困难的是如何对待孩子的无理要求。众所周知,幼儿的是非观念比较差,他们只能从自己当时的兴趣爱好愿望出发提出要求,而不能考虑到常情常理。在他们看来,他所提的要求都是合理的,如果遭到父母的拒绝,就会感到莫大的失望和委屈,甚至引起一场冲突,闹得大人没办法,只好屈服,结果养成孩子执拗、任性、不讲道理的坏毛病,在独生子女中尤为常见。

如何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呢?

首先父母不必对孩子的要求忙于表态,要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要求是否合理,了解一下孩子提出这一要求的动机是什么。即便不合理,也要尽量用平等的、商量的口气和孩子交谈,不要简单地拒绝。如开头举的例子,那位妈妈起初简单地拒绝了孩子的要求,而当孩子一闹,又屈从了,无原则地任凭孩子抱着饼干盒饱餐一顿,结果就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以后不管提出什么要求,只要争取一下,吵闹一番,便可以达到目的。而如果这位妈妈改变一下做法效果要好得多。她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饿,如果确实很饿,可以答应他先少吃几块饼干,但同时要说清楚晚饭前不能多吃东西的道理,决不能任孩子去吃,在这一点上不能妥协,孩子再哭再闹也不能让步,否则,虽然只应允一次,就会为下次拒绝其无理要求增加一份困难,不利于孩子品性的培养。

另外,大人之间要一致,要互相配合,不要拆台。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爸爸不答应,妈妈答应;父母拒绝了,老人又应允。结果大人之间互相埋怨,孩子则利用矛盾各个击破。当然,为了不太伤孩子的心,在拒绝的方法上要讲究,不要简单粗暴。如爸爸干干脆脆地拒绝,妈妈再柔声细语地讲清道理,耐心地诱导或转移注意力,使孩子感到爸爸妈妈对他的要求是认真考虑的,讲道理的,一般来说也是会听从的。

向孩子的哭闹妥协

哭,是孩子的一种本能。无论多大的孩子,都会哭。有的孩子把哭当成了一种“武器”,一见自己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就用哭来要挟大人。此法还往往十分奏效,孩子一哭,家长就屈服。应了那句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于是,哭便成了孩子的武器。

孩子何以用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呢?原因还是在父母。常常看到孩子整天让人抱,放下就哭,于是父母就怪孩子不乖。其实,孩子并不是整天要人抱的,只是由于父母往往一听到孩子的哭声便马上抱起孩子,多次之后,哭和抱便联系了起来,形成条件反射。

当然,导致孩子哭的原因很多,并不都是要挟手段。例如,孩子感到身体不舒服;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做错了事情,受到成人的批评、训斥等。孩子的哭会使父母心烦,哭个不停还会惹他们动肝火,遇到不顺心,还会打孩子几巴掌,孩子的哭会越来越厉害,以此试探成人的态度,结果往往是父母束手无策,只得好言相劝,以致无条件答应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向孩子“检讨”一番。孩子的愿望也许就在此时得到实现,哭声立刻停止。在这场战斗中,孩子便利用哭这个武器战胜了父母,使家长屈服。孩子尝到了哭的甜头,便逐渐养成了习惯。

孩子年龄小,控制自己的能力差,他们的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冲动。如果成人经常迁就孩子的要求,就不利于他们自己去控制情绪上的冲动性。在与成人交往中,孩子从成人的反应——满足或拒绝、支持或鼓励、批评或禁止中逐步学会了采用一些有效的行动。经过选择,把某些行为固定下来,成为习惯。对孩子过分的温存和迁就,常常会养成儿童放纵、爱哭的不好习惯。时间长了,就容易使孩子任性、执拗的个性逐渐形成和发展。

孩子的情感特点是比较丰富的,常常易变外露。高兴时,有说有笑;伤心时,大哭大闹。特别是三四岁的孩子由于自制力差,常常不分场合、不分地点,毫无保留地暴露自己的情感。

如何对待孩子的哭?

第一是不要轻率处理。孩子一哭,家长就用简单的方法,训斥一顿或一味迁就,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教育。正确的方法是先稳定孩子的情绪,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消除孩子的消极情绪。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想以哭闹要挟时,家长应立即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跟孩子做游戏、讲段孩子喜欢的故事等等,使孩子忘却自己的要求。在孩子情绪稳定后,家长要及时关心孩子,教育孩子。调查清楚孩子哭的原因,耐心向孩子讲道理。家长应指出孩子的缺点,鼓励他改正任性的坏习惯。教育孩子遇到事情不能哭,并告诉他们哭是没有用的,不应该用哭闹解决问题,要学会忍耐,有些事情必须等待。要让孩子明白,人并不能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

第二,要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孩子受到委屈或跌倒受伤后,哭闹之中总是希望得到家长的安慰,这是正常的心理状态。父母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给予关心和爱抚,不要担心孩子变得懦弱无能。坚持合理的要求,就会使孩子感到哭这个武器是不灵的,让孩子逐渐克服爱哭的习惯,使他们能听进成人的话,服从成人的合理要求。

在一个家庭中,安慰和同情是父母与子女情感交往中的一种正常手段。使用得当,不仅使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增进亲子感情,而且还可以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变得更勇敢,更坚强。

第三,让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要求。有时孩子没有说出或表达不清自己的愿望,就会撒娇、发脾气。这时,要引导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告诉爸爸妈妈,你想要干什么?”

第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姑息迁就。改正孩子的缺点比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困难得多,因为在纠正错误时,孩子总是不满意的,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哭闹,此时,成人应坚持正确的要求。因为孩子的哭,不是因为痛苦引起的,而是企图以此威胁大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和不正确的要求。家长的同情、怜悯会助长孩子的错误,所以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就什么都由着他。要让孩子懂得“哭”动摇不了家长的态度,眼泪不能换来成人的同情、有错必改才是好孩子。因此,有时运用转移法也不灵的时候,干脆沉默,孩子哭闹,既不火冒三丈地责备,也不动恻隐之心去迁就,而是不乱方寸,坚决不予理睬。让孩子在哭闹一阵后,自己觉得没趣、无望,最终自己收场。这样,还可以使孩子从中学会忍耐,懂得并不是自己的所有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前苏联英雄舒拉小时候特别爱哭,爸爸妈妈下决心治治这个毛病。一次,舒拉非要在午饭前的时候吃粉羹(平时都是在午饭后吃),大声哭叫起来。爸爸妈妈并不哄他,先后走了出去。舒拉一边哭一边喊,可是听不到回音,哭了一会自觉没趣,就不哭了,自己玩起积木来。还有一次,舒拉在哭的时候,偷偷通过捂着的手指缝隙看爸爸妈妈的表情,结果他发现爸爸照常看书,妈妈仍然改学生的作业,谁也没理他哭,原来是没用的,慢慢地,舒拉爱哭的毛病改掉了。

听话才是好孩子

什么是好孩子的标准?中国的传统观点是:“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听话成为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首要和惟一的标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能太野,不能太不听话。于是许多父母从小就训练孩子老实听话,限制孩子,不让孩子太野。比如,不让孩子独自下楼,不让孩子与别的孩子玩,怕受欺负,日久天长就使孩子变得性格孤僻,特别是一些男孩子被父母训练得规规矩矩,甚至足不出户,倒像待字闺中的大小姐。其实,听话是不容忽视的儿童教育误区。

鲁迅 先生曾经对中国的两种极端的家庭教育提出过严厉批评。其中之一就是“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扑打,使他畏缩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鲁迅 先生在这里批评了那些把孩子听话当成是好孩子标准的错误思想。

然而,纵观中国历史,历来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把“只有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作为家庭教育的主线、贯穿从孩子刚刚懂事直到成人的整个过程,殊不知“听话”教育的结果是极大地制约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另外,对孩子进行的听话教育,还是造成我国青少年自理、自立、自主、自强思想淡薄,生活上过分依赖父母的主要原因。它销蚀了儿童的勇敢、好奇心和灵气,实质上就是对儿童个性的压抑。

经专家研究证实,两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自我意识。中国的子女教育中心是让孩子服从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做主。而西方国家则完全不同,他们的教育目标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自主、自强思想。两种教育态度造成了两种不同的效果。

无论是中国孩子还是美国孩子,他们所将要面对的都是同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另外,塑造听话的孩子还必须有训练孩子听话的措施,正像 鲁迅 先生所说的“终日给予冷遇或呵斥,甚至于扑打”,塑造的结果自然是“使他畏缩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因此,听话教育还容易造成儿童屈服于强暴,成为胆怯、懦弱的社会弱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必然是思想软弱,缺乏主见,平庸无能,习惯于被安排,遇到变迁就徘徊,遇到挫折就沮丧,自立精神和应变能力都很差。

有个居委会对500户家庭的调查表明:没有一个家长愿意支持自己的孩子有冒险精神。一位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说,长期压抑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探索能力和坚强的个性,会造成孩子羞羞答答、畏畏缩缩、胆小怕事等性格弱点。

小孩子还是淘气一点好,现在已经有许多家长注意到了这一点,不光是孩子的父母,当年用“听话”标准塑造孩子父母的父母也都这么说,其实是有道理的。淘气就是有活力,淘气就会有好奇心,有创造力。而听话的孩子不见得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并不一定有本事,不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从小就不安分,以致玩炸药炸掉了两个手指头……太听话就会什么都怕,什么都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长大了也不一定能改掉这种脾气。活得苦活得累,倒不如野一点无拘无束、潇潇洒洒。

不止一个循规蹈矩的“好孩子”成年之后会发现,周围的一切竟是如此的平庸、无聊,师长们曾经许诺的荣誉和辉煌成为越来越模糊的影子。而许多同龄人中那些不听话的“野孩子”却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日益发达,赢得了更多的掌声和鲜花——他们倒成了笑到最后的胜利者。这实在是有点让师长们尴尬,让孩子们迷惘。

在传统中,我们一直以“好孩子”的准则规范着每一代的未成年人。“好孩子”意味着温良恭俭让,意味着服从柔顺、一丝不苟,意味着所有止于至善的美德。然而,生命是复杂的,社会是复杂的。让我们试着换一种方式思考:在我们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的同时,是否淹没、窒息了他们的激情?当我们要求孩子一丝不苟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这也可能导致孩子的呆板?绝对的服从和柔顺是以牺牲创造力为代价的。

的确,“野孩子”们目无师长,惹人生厌,但是他们在上树下河,捉狭捣蛋的同时也就保留了一份人性本真。有时,一次胆大包天的失范行为或许就是一次英雄主义的冒险。在人生的生存竞争中,“野孩子”比“好孩子”有更强的精神,更旺盛的斗志,因为他们一直就是天不怕、地不怕。“好孩子”不一定就是栋梁之材,“野孩子”也不一定就是一事无成。毕竟,事业的成功不再仅仅决定 于某位 老师赞许的目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对从父辈们那里继承过来一些金科玉律进行甄别、审视、调整的过程,有探索也有思考,有痛苦也有感悟。

因此,孩子还是要从两点一线中解脱出来,让孩子“野一点”。让他们在活泼愉快,静中有动,稳中加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吧!

管教时紧时松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习的大敌。可是有些父母在管教孩子时,特别是在抓孩子的学习时,时紧时松、阵风阵雨,造成孩子学习情绪不稳,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

一些家长经常抱怨:“我们的孩子学习不稳定,狠抓他一阵,成天督促他的学习,就好一阵,学习成绩也就上去了。不抓他,学习成绩就降下来了。”

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通过查找心理学书籍和深入学生中去调查发现,原来,学生也很抱怨父母这种时紧时松的教育方法。

一个学生拿出了一份练习题诉苦道:“您看,我妈妈平时对我的学习不闻不问,可是不知她什么时候心血来潮,也不知她从哪里抄来这么难的习题,硬逼着我把它都做对。”问及这位学生对这份练习题怎么办,她诚实地说,只好让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做。学生们还大胆地分析和解释为什么有的同学的学习忽上忽下、忽高忽低。

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知识结构是一环扣一环的,系统性极强,就像一条索链,少了哪一个环节都难以发挥作用,需要每一个环节都扎扎实实。时紧时松的教育,使孩子有些地方学得扎实,有些地方松懈,当孩子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地用起来时,必然会出现问题。

对孩子学习抓得时紧时松,打乱了孩子的正常的学习节奏。紧时,孩子们一方面要完成正常规定的作业,一方面又要服从父母的安排,加重了孩子的负担,使孩子很反感;松的时候,孩子感到父母不管了,可以放松放松,于是学习开始走下坡路。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大脑发育不完善,自制力差。到了初中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迅速,他们面临外在的和内在的矛盾,情绪很容易波动,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变得过于自信,有时候又过低地估价自己,对学习、对自己缺少信心。这两种情绪都对学习不利。父母一方面要不断调整孩子的学习情绪,增进孩子的自信心、稳定感。一方面要更加广泛的关心孩子,了解孩子的变化。父母忽紧忽松地对待孩子的学习,容易引起孩子情绪的极大波动,使孩子不能持之以恒地面对学习。孩子对父母的管教具有主观能动的反应,忽冷忽热地对待孩子,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用各种办法对付父母。

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就像我们培育花朵一样,要按时施肥和浇水,常抓不懈。调查发现,即使是处在反抗父母时期的少年学生,也渴望父母不断关心自己的学习。父母每天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如果没有条件,可以阶段性地、有规律地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父母态度的不一致

在对子女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很重要。如果父母扮演的角色不对,则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有时是事倍功半。那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许多父母认为,要管教孩子,必须是一个家长要“严”,另一个要“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或叫做“父严母慈”。以为只有“一严一慈”,“一软一硬”,相互配合,“软硬兼施”,才能教育好孩子。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这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搭配和组合。所以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时,都是父亲先打骂,母亲来庇护;有的家庭是父母严格管理,爷爷奶奶阻拦。当然,父亲对儿子比较容易严厉,母亲对儿子比较容易溺爱。有的时候可能是母亲对女儿比较容易严厉,父亲对女儿容易溺爱,这就造成了主观和客观上的教育态度的不一致。

其实,红脸白脸相配合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如果一个家长对孩子较严厉、苛刻,另一个家长过于温和、宽容;或者一个要求特别严格,另一个又特别迁就、姑息、放任,不难想像,就会出现下列情形:孩子在严厉家长的面前,很老实,战战兢兢,唯唯诺诺,有话也不敢说,有理也不敢申辩,有事也不敢做。而当着温和的家长的面,则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言行放肆,为所欲为,一点规矩也没有。这样的家庭教育,肯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正常状态,养成不良习惯。比如欺软怕硬,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容易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作风等。

夫妻态度不一致,还可使孩子学会钻空子,谁能答应他的要求他就去磨谁,并且把父母分成谁好谁坏。一些孩子就是在这种搭配组合中钻空子,出了事只告诉护着的一方,使家长在教育时采取迁就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在家里找到了保护伞,以致家庭教育失去了约束力。

另外,这种角色的不一致,也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和彼此间的不信任。

星期天,一家三口逛商店,孩子看中了一个玩具要买,爸爸不给买,于是孩子哭闹,爸爸讲道理讲不通,孩子就躺在地上哭闹不起来。妈妈要哄,爸爸要打,妈妈心疼,就与爸爸吵起来,结果孩子没管好,夫妻俩倒弄了一肚子气。

因此,夫妻在管教孩子方面,步调不一致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久而久之,还影响夫妻的感情。

再者,如果父母教育孩子时出现矛盾,母亲这样说,父亲那样说,孩子就无所适从。孩子分不清谁是对的,不知道应该听谁的,干脆谁的也不听,也就用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做的错事。

“态度不一致”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在有心理问题的儿童中,父母采用“态度不一致”的方式的比例为17.3%,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家长所采取该教育方式的比例9.24%,所以家长要在子女教育中扮演好角色,并不是说两者的角色不能一样。相反,父母也好,爷爷奶奶也好,教育态度必须步调一致,互相合作,否则就是无效的。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一致,也会影响到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夫妻一定要注意维护彼此的威信,绝不能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而故意贬低另一方。即使是一方对孩子的要求不合理,也不能自己单方面出面更正,而是应该与对方交换意见,由他自己出面更正。这样,既有利于孩子,也有利于维护家长的威信。

有老人的家庭或是老人带孩子的家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是老人喜欢袒护孩子,常常阻挠孩子的父母管教孩子,这也许是因为“隔代亲”的缘故,这就造成了两辈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不一致。

实际上,老人惯孩子,父母也是有责任的,这是因为老人和孩子的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所致。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与老人就都很关心孩子,经常探讨教育方法,也不至于使老人一味地娇宠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了,出现了一些毛病,才发现老人带孩子的方法不当,这就说明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对老人的教育方式是不够关心的。

发现问题怎么办?要达成一致,要与老人沟通,讲清道理,耐心开导,使老人心悦诚服,同心协力把孩子教育好。一般来说,老人与孩子的父母发生分歧,有几种情况:一种是老人的旧思想太多,给孩子施加不好的影响,如教孩子撒谎、骂人等;一种是老人的教育方式不当,如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一种情况是老人分担的家务重,对孩子撒手不管。具体事情应具体分析,然后耐心帮助。帮助老人要讲究方法,避免出现婆媳或丈母娘与女婿不和。

父母双方教育孩子的态度应该一致,要严都严,不该严,就不严。需要严的时候严得起来,需要慈的时候能真正有慈。每位家长都应该是有严有慈,集严慈于一身。

管孩子是妈妈的事

孩子: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爸爸:找妈妈去!

孩子:爸爸,明天是星期日,带我到公园去玩好吗?

爸爸:找妈妈去。

谁也不清楚在孩子的印象中,是爸爸讲故事好听,还是妈妈讲故事好听;是跟爸爸一块儿去游乐园得到的乐趣多,还是跟妈妈一块去游乐园得到的乐趣多。但孩子小时候大都有一种明确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能像妈妈那样耐心地给自己讲故事,当自己的游戏伙伴。妈妈下班回家,主动与孩子亲热一番,然后就去干自己的事;爸爸下班回家,情形往往就反过来,孩子主动与爸爸亲热,缠着爸爸做这做那。耐不住性子的爸爸就会挥动大手让孩子去找妈妈,似乎和孩子一块儿游戏,以至于教育孩子主要是妈妈的责任。

“严父慈母”,父亲和母亲两方在家庭中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性格总是有所不同。不同的角色性格以及体现这种性格的言行毫无疑问地要对孩子的成长发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在我国,来自父亲一方的影响往往是尊严、果敢、进取和责任感;来自母亲一方的影响往往是温顺、宽容、体贴和义务感。父母双方面的影响是互补的,合起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和谐的教育影响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各方面产生一系列微妙的但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影响。从孩子心灵发育的角度看,这种双方面的影响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反而呈现出相互烘托、相互加强的态势。父亲的威严更加衬托出母亲的爱心;母亲的知足和温顺又更加突出严父的进取精神和责任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的人格也肯定会获得相对完整和谐的发展。这正是家庭教育所应追求的目的。

和谐的家庭环境往往形成和谐的人格,而残缺的家庭环境往往形成偏执的人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亲双方的角色性格都应发挥其本来的教育影响力。一方的缺失或一方的疏忽都会破坏家庭教育环境的完整与和谐。单亲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困难之一就是这种和谐性丧失带来的。父亲或母亲要发挥另一方的角色性格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双方家庭中若有一方因为工作关系或认识问题不能使自己所担负的角色性格发挥应有的影响,则亦有可能造成和谐性的缺失。

父母双方都对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这是一个常识。父母双方也都对孩子发生各自特殊的教育影响,一味地把孩子赶到妈妈身边或爸爸身边隐藏着很大的教育危险性。父母都应该担负起自己应负的教育责任。

对孩子的责备没有针对性

我们反对对孩子一味责备,缺少鼓励和赞扬。同时也承认,对孩子必要地予以责备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生家长莫名其妙地责备孩子的事情。孩子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家长也说不清到底为哪件事发火。

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是家长情绪激动,乱骂一通,全是空话,却总没有责备到点子上。二是家长看孩子哪个方面不顺眼却又指不出来,发的是无名火。

显然,这两点都不能达到责备的效果,而且还起负面作用。

斯宾塞曾做过这样的评论:“粗糙轻率的家庭管理作风是最贫乏最无教育智慧者都能采用的。最不开化的野人和最笨的农夫都会想到用打几下和骂几句作为惩罚。兽类都能用这个办法来管教,从一个母狗用吠声和假咬去制止一个要求过分的小狗,就可以看得出来。”我们认为,最起码的责备方法是:讲清楚孩子到底错在哪里?——为什么不对?——怎么做是正确的?

另外有的家长还犯一个毛病,就是责备孩子时,还再把孩子过去的失败引作例证,否定他其他的行为,这样必然会刺伤孩子的心灵,动摇孩子的自信,引起他的反抗。马佳6岁时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这件事的害处是学习时思想不能集中,会影响学习的质量。本来家长劝说一下就行了。比如:“孩子,学习时不要看电视,这样会影响学习效果。要不你做完了作业再看电视,要不看完了电视再做作业。”但是此时马佳的妈妈怒气冲冲地趁机抱怨起孩子来:“上次你打碎饭碗也是因为吃饭时看电视”,“正因为如此,你经常受伤”,“正因为如此,让老师罚站”等等。而这些想起来就脱口而出的责备同眼前的事情毫无关系。马佳委屈极了,自尊心大受伤害,既没心思看电视,也没了心思读书。甚至还产生一种可怕的想法:妈妈总是记住我的不是,我在妈妈眼里永远都不是个好孩子了。因此,责备时追溯过去,或重提曾经训斥过一次的事情或结合对近期、未来可能出现过错的预测进行说教,这些做法的效果是不好的。它不仅分散了你准备说教的主题,而且亦不利于当前问题的解决。面对着家长一个接一个地指责她的错误,把因不同情况而引起的失败排列起来,相提并论,孩子只会对父母产生憎恨。

著名的金赛报告是美国生理学家金赛写的有关美国人性生活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是根据同许多人面谈,进行调查的结果而整理出来的。据说,接待官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提问必须客观,属于事务性的,不得询问多余之事。这一点也适用于责备孩子之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不要感情用事。

惩罚孩子的错误与过失

不少人主张对孩子的过错采取自然惩罚的方法。所谓自然惩罚,就是孩子体验他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后果。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途径来运用这个方法。

第一种途径是让孩子体验他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如孩子有意打坏了玻璃,不要急于给他换上一块新的,而是敞着窗子让他体验一下风吹雨打的滋味;如果不吃午餐,你不必劝食,下午饿的时候,也不提供零食,让他体验不吃午餐的滋味。孩子实际的感受比父母对他空头说教更有效。假使孩子敲碎了玻璃,不管你怎样给他讲解玻璃的作用,保护玻璃的意义,却不如吹在他身上的冷风、打在他脸上的雨滴给他留下的印象深;孩子中午不吃饭,不管你怎么央求,怎样告诉他不吃午饭的危害性,都不如饿肚子能使他体会到按时吃午餐的重要性。反之,如果孩子打碎了玻璃,你马上换上一块新的,或孩子不吃午餐,怕他饿着,晚饭前总是尽可能多地给他提供零食,那样,他就很难改掉坏习惯。

使用自然惩罚的另一途径就是父母合乎逻辑的决断,这也是使孩子从中学习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多用于五六岁的儿童。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一种情形:孩子看着书,不是学习而是在书上乱涂乱画。此时你应不动声色地把书从他手中拿过来,等一会儿,如果他央求看书的时候,你再还给他。如果他拿到书后还是不好好看,你再从他手中把书拿回,如果孩子想得到书,他自然会专心看书并且保护好书。

另外一些例子,也同样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孩子拿着冰淇淋不吃,反而去糊别的孩子的脸。这时,你可以马上从他的手中把冰淇淋夺回来;孩子拿着玩具不玩,反用刀子乱削乱画,你也可就地夺回玩具。当然,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应尽量向他解释清楚,加以劝阻,如果仍不见效,最后只得采取这种方法。

自然惩罚确实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到很多东西。每一次“惩罚”后,孩子都能从中悟出点什么,但我们所说的惩罚与平常人们所说的惩罚,意义不同。我们这里说的惩罚是以教育为目的,是教育的一种特殊的手段。

有的父母平时采用的惩罚孩子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一般说来,父母平时采用的惩罚,不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有效途径。

一般惩罚包括体罚、辱骂、斥责和各种各样的鄙视及轻蔑。斥责只是左右孩子行为的一种教育方式,只能给孩子提供一种消极的信息——那样做不对,而没有清楚地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对的。

受到惩罚的孩子常常感到迷惑不解,不知所措。他们只是在心中猜测,父母到底要求他们怎么做。不论父母怎样说,充其量不过是使孩子暂时放弃原有的行为,但孩子并未真正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而是惧怕惩罚、力图讨父母欢心。然而,他最终并不知道行动的正确方式。

惩罚的另一个主要弊端是,有可能引起对学习不利的情绪。不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受到惩罚后都有一种羞辱感,感到焦虑、困惑、恼怒、想报复。如果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做相应的努力,这些不良的情感就会减少或不会出现了。

父母不妨回忆一下学开车的情形,或许会有所启发。如果你的教练一味对你批评训斥,而不加以指导和鼓励,那么,你要多久才能掌握这门技术呢?人们总是在赞扬和肯定声中更快地掌握新技术。试想把责骂、嘲弄劈头盖脑地倾倒在你身上的时候,你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吗?

惩罚常常是惩罚者自身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父母打骂孩子表达了父母的愤怒和失望。打骂是消除心中怨气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信号,它说明孩子的处境令人担忧。因此,打骂常常反应了父母的真实情感。

因为照顾或养育孩子常常是欢乐与忧虑并存、烦恼与幸福共生的事。因此,实际一点来说,父母 老师如果从不对孩子说点重话,从不因孩子的错误行为而惩罚他们,是不符合实际的。重要的是,父母必须认识到惩罚对改变孩子的行为只有有限的作用。孩子确实应该知道父母禁止什么、反对什么,什么事情有危险性,但他们也应清楚地知道,父母鼓励他们做什么,以便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父母的要求和社会的道德准则。

当你认为惩罚的确不可少的时候,最好当即实施,简洁明快,而且应与孩子的具体行为结合起来,尤其对不足六岁的孩子,更应该这样。但对五六岁孩子的惩罚,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否则怨恨与混乱将随之而生。

有些时候,父母确实是气得忍无可忍,即使是最有耐心和涵养的父母,也会因孩子使他们绝望而出手打孩子。从道理上说,父母是不应该打孩子的,但有时候,父母确实一时控制不住,打了孩子,也不必为之过分忧虑。事情既然发生,就应理智地对待。一般来说,人们小的时候都挨过父辈们的巴掌,但因此对父子、母子关系造成永久性伤害的却寥寥无几。父母这样做,孩子可能会从他们的反常行为中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太过分了。

训斥、打骂孩子毕竟是非理性的活动,对孩子的学习与发展几乎没有一点帮助。如要父母或教师把它作为一条有效的法则长期使用,将有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孩子活泼、健康地发展。

面对孩子的“明知故犯”

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即孩子们的明知故犯行为,在大人明确地告诉不要做这种事后,孩子的反应是“我偏偏要做”。这种行为令人十分恼火、费解,不懂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孩子明知故犯的目的不外有4种:

1.渴望注意;

2.展示权利;

3.寻求报复;

4.自认乏力。

这四种目的背后都是为了寻求或放弃寻求归属感,或因未得到满足而寻求发泄。同一行为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例如不做功课,可以是为了得到注意,也可以是表明自主权和寻求报复,还可以是彻底放弃任何努力。

做父母的要观察、掌握孩子明知故犯的动机,懂得孩子的行为心理动机,对症下药,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最有效地教育孩子。

一个只有4岁的孩子只想玩耍不想洗澡,母亲很是焦急,好不容易劝通了一回,可孩子第二天又是这样明知故犯。

其实这时孩子的心理,是想和母亲较量一下,看看母亲到底能把他怎么样。如何解决这种母子之间陷入僵局的事,让孩子配合洗澡呢?

这时,千万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硬将孩子抱入澡盆中。孩子不洗澡和母亲僵持不下,能否先放放这个问题,暂且不洗澡,等双方平静以后,再来讲道理。当孩子听明白又知错时,这件事就好办得多。要么,就先放好水,叫他一次,他不洗就不去理他,忽略他,看也不看他一眼,使他觉得僵等下去没有意思。由于他还是喜欢洗澡的,并已习惯了按时洗澡所带来的快感,就会要求洗澡,改正错误。千万不能求他,在表情和口气上都不能表现出乞求的意思。否则,他会认为这很好玩,和一场游戏一样,可以天天重演。家长在情绪上控制有度后,如何再将孩子的情绪扭转过来,也是一门需要培训的技术。与孩子交流时语气的轻重缓急、用辞技巧、面部表情也都应该注意。

我认为,上面那位母亲很恰当地处理了何时“抓紧”的问题——仔细观察并给予她儿子适当的帮助——与何时“放手”——走到一旁让孩子们找到他们自己的方式。

要知道,你蹒跚学步的孩子需要你帮助他找到与其他孩子在一起玩的方法。对于非常小的孩子,必须教他如何去做。这意味着在旁照看的父母或保姆,作为游戏时的“监护人”,不仅应当保证孩子们互不伤害,还要让他们在实践中认识到怎样才是适当的社会交往行为——寻求同一目标,按次序轮流操作,了解到其他人对于正在发生的事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希望。即使到了五六岁,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仍然会从大人们要他们彼此尊重的提醒中受到教益。幼儿园的孩子们还不清楚他们的话会损伤别人。

然而,加以注意并提供指导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进行干涉。作为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你可能特别想将你的孩子的社交活动置于你密切的监控之下,要看一看是否他在按照你自己的希望和预期生活着。

一位母亲这样说道:“我对过去孩子玩的时候也要事事过问的做法感到十分内疚!那时,每逢我们家里来了小朋友,我的耳朵就竖起来了。女儿是否受欺侮了?是否她太逞强好胜?他们是轮着玩吗?如果我觉着情况不对,我就会跑去‘管一管’。”

你的孩子的确需要学习如何相互轮流操作、如何坚持自己的意见或何时应获得别人的注意。在你耐心的提醒或帮助下,你的孩子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学到这些内容,但父母尽量不要用“跑过来干涉”的方法解决问题。

从不赞美孩子

在孩子的出生阶段,在婴儿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常常感到束手无策。但是,他们仍然有勇气进行各种尝试,要学习各种方法,以使自己适应,使自己能够融入这样的世界中。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成年人往往无意之中给他们设置了许多障碍,而不是帮助他们。我们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在我们的意识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见,如认为只有在某一个年龄阶段,才能做某一种事情。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如果帮助我们收拾桌子,当他手中拿到一个盘子的时候,妈妈会很快地说:“不要动它,你会打碎它的。”这样你可以保存好那个盘子,但是你的举动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阴影,而且推迟了他的某种能力的发展,或许你阻止了一个小天才的产生。大人们常常不经心地向孩子们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气力。我们的每一句话,像“你怎么把房间搞得这么乱”,“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这类话,都会向孩子们显示他们是多么的无能,是多么的缺乏经验。我们这么做就会使他们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锻炼自己的自觉性,忘记只有通过各种锻炼和闯荡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概念,认为孩子到了某种年龄,才能做某种事情,否则的话,他就是太小,太缺乏能力,不能做这类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个时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们却人为地推迟了他学会本领的时间。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的这种做法,会使孩子失去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减弱他们的进取心。这种消极影响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都起作用。

孩子在试着做事情时,难免要犯错误,这时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避免用任何言语或行为向孩子表明他是个失败者。不能在孩子脑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们的脑子里,我们必须清楚,做一件事情失败了只是说明这个孩子缺乏技巧,这种技巧有时是因为父母没有很认真地传授,而丝毫不该影响孩子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同时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和成人一样有勇气去犯错误、去纠正错误。敢于犯错误和改正错误是同样珍贵的。对于家长来讲,我们自己就不能泄气或失去信心。

要想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要讽刺他们,使他们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要过分地赞扬他们,以免产生骄傲情绪。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顾及到一点:不要使孩子失去对自己的信心。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去鼓励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适时鼓励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做家长的都要仔细地研究与思考,如何去鼓励孩子,让他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孩子的自信程度是表现在他的行为中的,如果孩子缺乏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对自己价值的信任,那么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缺乏效率、缺乏积极主动性。他不会通过积极参与和贡献,来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没有自信的孩子会很轻易地放弃任何努力,表现出自己是无用的,而且有时还故意做出反其道而行之的事情,这样做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是无能力,不能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贡献,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还不如做些恼人的具体事情,起码能得到别人的注意。家长主观而不问青红皂白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是最容易挫伤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鼓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能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

一般说来,大人做某件事大多是在理智的支配下,认识到其重要性,出于责任感而去做的。孩子可就不同了,他们更多地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承认才会主动地干一件事,特别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和承认。父母的表扬和承认就像雨露一样,浇灌着孩子幼小的心灵,哪怕是幼小的嫩苗都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不重视利用赞美这个从根本上激励孩子进步的手段,而更关心的是怎样“对付”孩子的不“规范”行为。

造成这种现象的普遍原因是家长以成人的尺度衡量孩子,看不到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有的母亲在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或学习取得好成绩时,不大愿意称赞和表扬,而认为这些都是孩子分内的事,或应该做到的;再者就是家长看待孩子的问题一成不变,对孩子的成长变化采用静止不变的眼光,不去发现和肯定孩子的变化。其实孩子们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说他们每一分钟都有进步并不夸张。他们对新事物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他们对周围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敏锐的观察,快速的记录,如海绵吸水一样,吞噬着所有的新知识。但做家长的常常以老眼光看人。由此常常导致双亲与孩子之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

有时,家长虽然对孩子给予了一些赞扬,但是由于心目中的标尺大大高于孩子的现实,因此,便在夸赞了这件事的同时,赶紧又加上一个小尾巴。譬如说:“你做的这件事很好,但是……”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先拍后打,让孩子高高兴兴接受教训,其实孩子对这种批评很敏感,会认为:“噢,原来他就是为了说后面那一段话才假惺惺地夸了我几句。”这样就把前面赞扬的效果取消殆尽。孩子从此在心里树起厚厚的屏障,对大人的所说所指就大打折扣,远离父母,远离教诲。看来,对孩子实行赞美既要大方,还需讲求实效。

 “你看看人家……”

玲玲的父亲带她去刚刚家串门,正赶上刚刚的父亲在考他算术题,刚刚有一道题做不上来,他的父亲便让玲玲做,玲玲很快答对了。刚刚的父亲没好气地数落起刚刚来:“你真是个笨蛋,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你看人家玲玲,比你还小半岁呢,学习又好又听话。你呢,除了吃、玩,什么都不会……。”

刚刚父亲当着外人的面,对儿子劈头盖脸的一顿责骂,使得刚刚很难堪,心里也很委屈,当然也就不会服气,因此,也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父母,特别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深切的厚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各个方面都是第一流的。而有些家长,又缺乏耐心细致,适合儿童特点的教育方法,因此,一旦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家长非打即骂,当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孩子某些方面比自己孩子强时,父母的气更是不打一处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是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可比性也不是很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人计算能力强,有的人有绘画天赋,有的人有语言方面的才能,有的人则喜欢音乐,更有一些“大器晚成”的人,幼年时让人看着愚笨,一旦“开窍”,会做出惊人的成绩。

而希望自己孩子处处都拔尖的父母,难免总爱用自己孩子之“短”,去比人家孩子之“长”。这么一来,除了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感到自卑而丧失进取的信心外,没有一点积极的作用。

当然,做父母的也不能因孩子某些方面能力差,就“扬长避短”,放弃对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孩子在小时候,毕竟还是应该全面发展的。但是,父母不能以打骂、威逼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本来这方面的能力就差,理解起来必然就慢,你再一打一吓,使他一看到这方面的知识就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总想着赶快学会好让你息怒,如此一来,反而学不进去了。久而久之,孩子会对这方面的知识形成一种逆反心理,到那时候,父母再想让孩子接受这方面的知识,恐怕就非常困难了。

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做父母的,应当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使孩子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