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儿童进行的家庭教育

对儿童进行的家庭教育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自己的欺骗,母亲有些内疚,最终决定向孩子说出真相。有一个礼拜天,这位牧师在布道时宣传了耶稣的同情心。在与成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伤害。

我们知道,到现在为止,多数幼儿教育者都有错误的观念和先入为主的成见,但也有很多人试图将观察幼儿所得到的正面看法公之于众。

这些根据多方面观察而得出的教育法,很多已经取得了成功,似乎促使幼儿教育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任何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实施之前,都要先观察和了解孩子,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试验才能总结出来。

这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最终也要在家庭中普及,这样才能教育出全新的孩子,父母也会因此而得到彻底的改变。

迄今为止,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的主要方法无非是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并教孩子分辨对和错。

但是,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父母却非常少,父母大都以道德说教和口头的训导为教育孩子的主要方法,一旦这些方法无效,父母就会责骂和鞭打孩子。

当然,在这个人们都热爱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里,似乎除了父母,没有人有权力通过体罚来教育孩子。

不过,体罚孩子的权力会让父母背负双重责任:一是在毫无抵抗力的孩子面前,父母要展现自己绝对的威严;二是父母要在行为举止上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们都知道,他们在孩子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就像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推动摇篮的手,掌握着整个世界的未来。”

但是,如果一位母亲在童年时只靠练习和耐心学会了最简单的工作,她就无法将先进的现代教育方法运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身上。而父亲,也懒得思考如何培养孩子的人格,懒得去观察孩子。

所以,由于疏忽或无能为力,由于经验很空洞、缺乏生趣,父母常常会放弃属于自己的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

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降临到一个家庭后,父母就会互相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缺点。如果要他们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要十全十美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帮助孩子改正缺点,让孩子取得进步,以自己的优秀行为为榜样来引导孩子,这些都是父母的任务。

当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会面临许多困难和矛盾,以及很多复杂的情境,这一些我们无法一一讨论。

先让我们来看看“说谎”的问题。

要成为一位好父母,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教育孩子养成诚实的品质。

有一位跟我很熟的母亲,为教导自己的女儿不要说谎,向女儿讲述了很多说谎的坏处,赞美了那些即使受到责难、牺牲自己的某些利益也坚持诚信品质的行为。

母亲想了很多办法来教育女儿,她希望女儿了解,一个小谎言最后可能会让人犯下一连串的错误,就像一句谚语说的“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这位母亲还对女儿强调说,一个生活在富裕、幸福家庭的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并为那些因家境贫寒而无法获得良好教育的人做榜样。

这位母亲对女儿的教育可谓用心良苦,但她自己是怎样做的呢?

有一次,这位母亲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但母亲却一再推辞说:“真对不起,我头疼得很,不能去参加……”

母亲电话还没打完,就听到女儿在隔壁房间里尖叫一声。她赶忙冲进女儿的房间,看到女儿双手捂着脸,跌坐在地上。

她问女儿:“亲爱的,你怎么了?”

女儿回答说:“妈妈你在说谎!”

这个女孩对母亲的信任被彻底摧毁了,为此,她们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孩子就这样对成人的社交产生了疑惑,社交的神圣意义在孩子心目中受到了污染

虽然这位母亲想方设法地教育女儿养成诚实的品质,但她没有反省自己在生活中喜欢说谎的不足,导致了教育的失败。

就是这样,成人不厌其烦地教育孩子要诚实,却让自己的谎言充斥在孩子的生活中。这些谎言绝非微不足道,更可恶的是,有些谎言通常是有预谋的,专门被用来欺骗孩子。

提到说谎,我想起一个与圣诞节、圣诞老人有关的故事。

一位母亲曾欺骗自己的孩子说,真的有圣诞老人存在。对于自己的欺骗,母亲有些内疚,最终决定向孩子说出真相。

当孩子知道自己其实一直被骗后,非常失望,整整有一个星期都愁容满面。孩子的母亲对我讲述这件事时,非常难过,并流下了眼泪。

不过,这样的事情并非都有很严重的后果。

另一位母亲也曾对自己的儿子说真的有圣诞老人,后来她对孩子说出了真相。而她的儿子听了后,反而笑着说:“妈妈,我其实早就知道世界上没有圣诞老人了。”

妈妈很疑惑,问儿子:“你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你知道啊,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儿子回答说:“因为,你每次说到圣诞老人都很高兴啊。”

在这个例子中,母亲和孩子的角色完全颠倒了。孩子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他因为同情母亲而去顺从她,以取悦她。

很多父母希望孩子听自己的话,不能提出异议,另一方面,父母也希望孩子能爱他们。

在这一方面,孩子总会成为父母的老师,教父母诚实。因为孩子的思想纯真,并且具有强烈的正义感。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天晚上,一位母亲要求儿子上床睡觉,儿子请求母亲说:“让我把这件事情做完了,我就去睡觉。”

但母亲不同意,坚决要求儿子去睡觉,儿子只得听话地去睡觉了。过了一会儿,儿子偷偷地从床上爬起来,去把那件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

母亲发现儿子竟然偷偷溜下床,就狠狠地骂了他,责骂他不诚实。但是,儿子却说:“妈妈,我没有骗你啊,我跟你说过的,我要把事情做完……”

母亲不想听儿子解释,她让儿子跟自己说对不起。但儿子坚持说,自己并没有欺骗妈妈,所以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道歉。

最后,这位母亲对儿子说:“好吧,我知道了,你原来一点也不爱妈妈。”

儿子感觉很委屈,他说:“妈妈,我是爱你的,只是我没有做错事,为什么非要让我向你道歉呢?”

听了上面这段对话,我们感觉孩子的谈吐才更像成人,而母亲反而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

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主人公是一位基督教新教派的牧师和他的女儿,这个小女孩每个礼拜天都要跟父亲去教堂,并帮忙做些事情。

有一个礼拜天,这位牧师在布道时宣传了耶稣的同情心。他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受苦难的人也都是耶稣的子民。若我们希望得到永生,就必须关心爱护穷人和受苦难的人。”

小女孩被父亲讲的话深深感动了。

在离开教堂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到路边有一个女孩在乞讨,那个女孩的身上有很多伤口,看上去很可怜,

牧师的女儿看到那个女孩,就快步跑过去,拥抱并亲吻了她。

牧师和他的太太被女儿的举动吓坏了,他们赶忙上前拉回了穿戴整齐的女儿,急急忙忙地离开那个乞讨的女孩,同时还低声责骂她,担心女儿传染上疾病。

回到家,牧师的太太赶忙给女儿洗了澡,并把她的衣服全部换了下来。

从这以后,不管牧师的讲道多精彩,小女孩都没有再感动过,就像听其他与她不相关的故事一样。

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有很多,有很多数不清的冲突是源于父母与孩子间的不一致。

成人总是自以为是,他们也会在孩子面前做出不当的行为,这一切孩子都会看在眼里。虽然是并不明显的小冲突,但终有一天会引发双方之间的大冲突。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中,虽然占强势地位的父母常常会取得胜利,但父母依靠强权取得的胜利并不能让孩子信服。因为成人确实做错了,却还用高压手段来制服孩子。

成人要求孩子服从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威严,所以他们会命令孩子闭嘴,靠强制手段来隐藏双方之间的冲突。

但是,父母虽然赢得了胜利,却失去了孩子的信任,甚至连他们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起失去了。

这样一来,孩子内心深处的情感就无法得到慰藉,这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为适应成人的不当行为,孩子会去压抑自己身心的某些紧张反应。时间一长,孩子的身体就会出现某些疾病,或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这些伤害会导致孩子出现一些不良的行为问题,这甚至被认为是孩子的一种特性,但实际上是孩子保护自己的一种表现。

比如,孩子会以害羞或有意说谎来掩饰自己不乖的行为,恐惧和说谎一样,都是因为被迫屈服、被迫顺从而引起的。

恐怖情绪对孩子的伤害,要比其他情绪更严重,它使得孩子将想象和感觉混淆了。这种混淆,常发生在缺乏内在发展机会的孩子身上。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不良行为,还有一种被动模仿的行为,就是孩子一味地有样学样。这与其说是孩子自我改进与成长的方式,还不如说是孩子走向堕落的做法。

因为,进步是自我内在的工作,如果只是一味地模仿别人,是无法取得进步的。

孩子内在的愿望和需求被压抑了,就像被深埋在地下的矿物,难以被人们发现,孩子自己也永远无法估量它的真正价值。

这些愿望和需求无法实现,孩子也没有机会学会自我控制。不过,它们时时都在孩子的心头上,不时地吸引着、诱惑着孩子。

成人压制了孩子的自然冲动,这会妨碍孩子去做有用的事情,阻碍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说,孩子想按照自然法则发展自己的时候,成人却成了孩子的绊脚石。

因此,在学习上,孩子走了很多冤枉路,他在千百种没有意义的物品和玩具里打转。孩子原本拥有的克服困难的能力也不知不觉受到了影响,他们只能认命,并顺从成人的控制。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变得索然无味。

这样的孩子原本拥有可以飞翔的翅膀,但他的翅膀被折断了。孩子若接触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就会失去自觉能力,在物质世界里茫无目的地游逛。

由于缺乏实际体验,孩子距离真实的世界越来越远,他的生活也变得不正常,只能陷入没有用处的空想里。

但孩子弱小的灵魂仍在时刻抗争着。孩子开始设法保护自己,他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任性、生气、哭闹、耍脾气等,孩子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反抗、表达自己的愤怒。

这些总是任性、耍脾气的“小麻烦”让老师觉得束手无策、难以管教,此外,他们还会成为其他孩子模仿的坏榜样。

在与成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神经系统会受到伤害。现在,很多医生都明白,孩子情绪失调的主要原因,都源于他们儿时受到的精神压抑。

一些孩子在婴儿时期会表现出某些征兆,比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口吃,这通常都是孩子情绪失调的结果。

孩子有了以上的不良表现后,父母应设法帮助孩子治疗情绪疾病,努力改善孩子的性格缺失。

父母自己造成了孩子的这些疾病,并为治疗孩子的疾病心力交瘁。但是,这些疾病的伤害可能会伴随孩子长大,因为父母总把自己对孩子的压迫当作是爱孩子的表现,常常忽略孩子真正的需求。

我们一定要设法让孩子受到压制的精神重新获得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那些疾病才会消失,而其他不能治愈的疾病,则可能是由先天因素所引起的。

年轻一代的父母能让孩子自由发展,不过,父母不能把这里的“自由”理解为“不能改正孩子的缺失”。

如果不改正孩子的缺失,很多孩子就会出现情绪上的问题。

在此,我并不提出新的原则,只是提出一些结论。在运用这些结论前,我们首先要思考孩子身上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然后再考虑怎么做,以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现在,父母在照顾孩子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巧都很纯熟,他们知道孩子的营养要均衡,知道要让孩子适应环境,知道让孩子在有新鲜空气的地方玩有助于他们的肺部吸收更多的氧气。

但是,孩子不是只需要喂养身体的小动物,孩子出生后就具有精神和灵魂。要真正为孩子着想,那我们就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身体,更要为孩子的精神发展开辟道路。

从孩子出生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要尊重他的精神生命,寻找帮助他精神生命成长的办法。

在照顾孩子的身体方面,我们都有明确的准则可以遵循。在照顾孩子的精神方面,有更广泛的原则,但这些原则至今仍有很多方面有待宣扬。

可以确定的是,孩子不仅仅需要吃的东西。在成人不干扰的情况下,孩子自己完成某件事后会表现得非常骄傲、高兴,这就说明孩子有发展内在潜能的精神需要。

我们要引导孩子,提供机会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要阻碍孩子的精神活动。

在当前市场上的玩具中,有很多玩具都不能刺激孩子的精神发展,这类玩具最终会被市场淘汰。

玩具制造商会加大玩具的尺码,甚至把玩具娃娃做得跟真实的小孩一样大,与玩具娃娃有关的物品如床、衣服等也都变大了。可是,孩子并不喜欢这样的玩具。

因为这些都不是真实的,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生活在一个自己能够把控的、真实的环境里。

这个环境里有属于孩子自己的小盥洗台,小椅子,能自己打得开的小柜子,能自由使用的日常用具,可自由上下的小床,可以自己叠放的漂亮小毯子等。

我们要让孩子生活在可以居住也可以玩乐的环境里。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的双手会整天忙碌不停,睡觉的时候也想赶快换上衣服,自己爬上小床乖乖睡觉。

在这里,孩子会自己清洁家具,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照顾自己。孩子会变得有礼貌,变得安静、不哭不闹,也不再顽皮捣蛋,他会成为充满爱且顺从的乖孩子。

新式教育提供了适合孩子发展的环境,促使孩子喜欢自己的工作,使他们形成了很强的秩序感。

新式教育强调要对生活中的孩子进行观察,强调要觉察到孩子的内在需要,促进孩子的精神发展。

我们希望将人体保健知识运用到新式教育中,不过对我们来说,孩子心理上的发展是更重要的,这是新式教育的基础。

接下来,我会提出几项教育原则,希望父母能在此基础上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首先,要尊重孩子正在进行的所有合理的活动,并设法了解孩子活动的目的。

孩子具有内在的潜力,这是他进行各种努力的动力。可惜的是,成人常常忽视孩子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潜能。

谈到孩子的活动,我们想到的可能只是孩子被我们观察到的某项特定行为,我们能观察到这种行为,是因为这一行为能引起我们的注意。

这些行为可能是我们看到的孩子调皮捣蛋的举动,或是孩子受不了压抑而爆发的心理或行为偏差。

其实,孩子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并不那么明显。我们要相信孩子身上存在着善良的本质,并给予孩子充满爱的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孩子做出正确的评价。

下面所描述的,是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一些情形。我以一个三个月大的女婴为观察对象,观察了她发现双手的过程。

看上去,这个女婴很努力地要更仔细地观察自己的小手,但她的手臂太短,她只能转动自己的头和眼睛才能看到手。

女婴的身边有很多可以看的物品,但她似乎对自己的手更感兴趣。她做出这样的动作是一种本能表现,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需求,甘愿放弃舒适的姿势。

之后,我分别拿了几样物品让女婴去触摸、玩耍,但女婴对那些物品并不感兴趣,看上去也心不在焉。她张开自己的手,物品就从她手上掉了下来,她连看都没看。

从那以后,这个女婴常常试图伸出手去抓住什么东西,同时脸上总会露出开心的表情。不管那个东西离得远还是近,也不管她是否抓到了那个东西。

女婴疑惑地看着自己的小手,似乎在说:“咦,我的手为什么有时能抓住东西,有时却抓不住?”使用手的过程显然吸引了女婴的注意。

女婴六个月大的时候,一次,我给了她一个银色的玩具摇铃,我把摇铃放在她手里,教给她怎样摇动摇铃,以让它发出声音。

玩了几分钟,女婴把摇铃掉在了地上,我捡了起来递给她,但她又把摇铃丢了。就这样,我们俩她丢我捡地重复了很多次。她似乎是故意把摇铃丢到地上,并让我给她捡起来。

有一天,女婴手里拿着摇铃,她没有像往常那样把所有的手指头都打开以让摇铃掉到地上,她先放开一个手指头,又放开另一个手指头,然后再放开一个,最后五个手指头全部打开,摇铃才掉到了地上。

此时,女婴专心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头,反复地一个一个地张开自己的手指头,继续仔细地观察着。

显然,这时,女婴感兴趣的并不是摇铃,而是她的手指,她那些能抓住东西的手指让她觉得很有趣。

在前几个月,女婴为了看到自己的小手,她会移动自己的双眼,即使不舒服也要移动眼睛,现在她竟然开始研究自己的手的功能了。

女婴这样做时,她的母亲表现得很明智。母亲克制自己,没有把摇铃收起来,而是加入到女儿的游戏中来。母亲了解女儿的这些重复举动是有益于她的成长的。

这个事例说明,在生命的早期,孩子的内在也有一些需要。

如果我们没有关注到婴儿对手的好奇,成人可能会给她戴上手套,这就会阻碍婴儿研究自己的手。

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一再把摇铃丢到地上时,父母可能会把摇铃拿走,孩子就无法再继续研究自己的手。这样的话,就可能会压制孩子发展自己的智能。

正在专注地研究和发现新事物并从中获得快乐的孩子,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研究被成人打扰而哭闹,而成人可能会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简直是无理取闹。

就这样,从婴儿期开始,成人与孩子之间就竖起了一道高墙,使得成人无法真正了解孩子,只能一再误解孩子的行为。

有人怀疑,年幼的孩子身上是否有一个内在的生命存在。如果这些人能了解孩子的需要,能认识到这些需要对孩子生命发展的重要性,就会设法去了解孩子的内心,就会尊重孩子的发展。

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相反的例子。

一次,一个小男孩正在看一些图画,那上面有婴儿、花儿等图案。小男孩亲吻着画上的婴儿,然后将自己的鼻子靠近花儿,像是在闻花香。

小男孩对图画上的婴儿和花儿做出不同的行为举动,清楚地表明他明白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家人看到这个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觉得很有趣。在家人眼里,小男孩的举动很可笑,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为了看到孩子的童真表现,成人给他拿来其他的物品,逗弄他去亲吻、去闻,他们拿蜡笔给他闻,给他枕头要他亲吻。

但此时,男孩脸上原本散发着的智慧表情,被困惑的表情取代了。在这之前,他因为自己能分清楚图画里的图案而感到开心、快乐,这样的分辨能力对发展他的智能是很重要的。

但是,成人粗暴地干扰打断了孩子的这种智力发展过程,孩子独立发展的路受到了阻碍,他无力招架。这真的很残忍,男孩只得胡乱地亲和闻各种东西,家人笑他,他也跟着笑。

很多人就像这个孩子的家人一样,自己做错了却浑然不知,他们抑制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常常搞得孩子不知如何是好。假如孩子最后因此而无助地哭泣,成人会认为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成人很少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哭,也很少关注孩子因为精神获得满足而表现出来的快乐,尽管这种状况在孩子生命之初、在孩子开始感受到人际互动时就已经存在了。

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拉锯战,就从此时正式开始了。

成人厌烦孩子通过哭闹来求助,希望孩子多在摇篮里睡觉。可是孩子精力很充沛,他需要的睡眠其实并不多。

不睡觉的时候,孩子的眼神很明亮,表露出想与成人交往的神情。他需要成人的帮助,他会亲近任何可以帮助他的成人。

有人说,婴儿喜欢妈妈奶水充足的乳房更甚于喜欢妈妈这个人,这似乎是说,孩子日后会对任何能给他好东西吃的人表示亲近与好感。

但这种说法对孩子来说并不正确,应该说,早在孩子的生命之初,他就会亲近任何能帮助他的精神获得发展的人。

我们知道,孩子希望得到成人的陪伴,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想融入成人的生活中,即使只是和家人一起用餐、一起在火炉旁烤火,孩子也会感到幸福。

第二条原则是,我们要尽可能地支持孩子的活动意愿,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不让他养成依赖成人的习惯。

孩子能开口说第一个字、能迈开第一步,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在他的生命发展中最有意义的里程碑,是孩子独立的最初证明。

第一个字开启了孩子语言的发展,第一步开始了孩子直立行走的历程,这两个现象对一个家庭来说拥有重大的意义。

对孩子来说,学会走路和学会说话很不容易,需要不断为此付出努力。因为孩子短小的双腿还没有力量,他头大、身子小的身体很难保持平衡,而说话也是非常复杂的表达方式。

会说话、会走路并不是孩子最先学会的两件事,它们只不过是两个最明显的进步而已。

在会说话、会走路之前,孩子的智能和平衡感觉已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这是孩子学说话、学走路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也值得我们细心观察和研究。

孩子的生命会自然而然地成长,但他也需要进行充分的练习。如果缺乏练习,孩子的智能就会停留在较低的阶段。

一些比较粗心的母亲,从婴儿断奶时起,就常常很粗鲁地将食物一口接一口地塞进他的嘴里。如果我们耐心地陪伴孩子一起吃,让他慢慢地吃,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会逐渐学会自己拿汤匙吃饭。

婴儿学会自己吃饭,也是母亲的一个功劳。因为教婴儿吃饭,母亲需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她要同时喂养婴儿的身体和精神,使孩子的精神生命也获得成长。

在育儿过程中,注重清洁和卫生当然很重要,但是,与对孩子精神上的滋养相比较,清洁卫生就成了次要的事情。

婴儿刚学会自己吃饭时,还不能熟练地拿起汤匙、筷子,他也肯定会弄脏自己的手、衣服等。这时候,我们应牺牲清洁卫生的原则,让婴儿想自己动手吃饭的精神需求获得满足。

事实上,随着练习的增加,随着生理和精神的不断发展,婴儿的动作会更加熟练,吃饭时也不会把食物弄得到处都是。

吃东西时能自己设法保持清洁,这表明孩子在生命发展中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也是证明孩子精神发展的一件幸事。

根据孩子能持续做多少次同样的行为,我们能知道他的意志力状况。在大概1岁时,也就是在孩子会说话、会走路之前,孩子内心中就有一个声音在指导着他的行为和动作。

这时,孩子内心的声音会告诉他:“我要自己拿汤匙吃东西。”虽然孩子还不能成功地将食物送进自己的嘴巴里,但即使肚子饿,他也不希望别人帮他。等他自己动手吃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他才允许成人喂他吃。

或许孩子自己吃饭会将自己弄得脏兮兮的,但他会觉得很快乐,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来。这个时候,他自己动手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他乐于把什么东西都吃下去。

如果这样去引导孩子,孩子在1岁左右就能学会自己动手吃东西。虽然他还不会开口说话,但他能听懂成人跟他说的话,并会用自己的动作、手势来做出回应。

孩子的这些动作,会让人觉得他有一种已开化的智慧。我们说“把你的手洗一洗”,孩子就会伸出手去洗,我们说“把地上的东西捡起来”,孩子就会将地上的东西捡起来……他每件事都做得极其认真。

一次,我和一个不到1岁的小男孩一起去乡下,他刚刚学会走路,走得还不是很稳当。当我们走上一条石子小路,我忍不住想牵住他的手,以免他摔倒。

但我克制了自己想牵他手的冲动,只是用语言告诉他:“走另一边。”“小心这块石头哦。”那个小男孩认真地听着我的话,并小心地走路,那一次,他没有跌倒,走得很好。

我说一句,小男孩就按我的要求走一步,我轻声地说,他会很认真地听。他对我要求他接下来进行的走路动作很有兴趣,也走得很开心。

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是做母亲的责任。如果我们只是给孩子很多东西,但这些东西却无法帮助他的生命发展,那么我们就是在做无用功。

只有关注并帮助孩子的精神发展,才能让他获得最大的益处。另外,了解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本能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项原则是,我们要时时思索与孩子的相处之道,因为孩子的感情非常细腻、敏感,尤其是面对外来的影响时。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也缺乏爱心,就难以分辨孩子在生活中流露出的细腻情感。如果我们不懂得怎样尊重孩子,就只会觉察到孩子那些表现激烈的行为。等到那时,我们再帮助孩子就为时已晚。

孩子会哭闹或有其他激烈的行为,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某些内心需要,这个时候我们再去安慰孩子,就有些晚了。

有的父母会坚持另一种做法,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谓经验,认为孩子哭闹一阵子就会安静下来,所以他们不会为孩子的眼泪所动,也没想过去安慰一下孩子。

这些父母认为,如果孩子一哭我们就去安慰他,就会把孩子惯坏,也会让孩子习惯于用眼泪来吸引成人的注意力,这样父母就会成为这些被宠坏的孩子任意摆布的奴隶。

对此,我有必要进行一下解释。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哭泣,实际上在我们对他安慰前就开始了,而他哭泣是内心挣扎、痛苦、不安的表现。

为了进行内在的建构,孩子需要一个平和的、稳定的、让他觉得安心的环境,他需要在这个环境里充分休息。但是,成人却一再对孩子的活动进行干涉。

成人一味地将某些东西灌输给孩子,速度快得让孩子来不及接受和消化,致使孩子消化不良,觉得太撑而难受,所以他会大哭。

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虽然孩子哭泣的原因可能会难以捉摸,但这些眼泪却是问题的答案所在。

海伦是一个不满1岁的小女孩,她经常说西班牙加泰隆尼亚方言“不怕”( pupa)这个词,以此来代表“不好”(bad)这个意思。

她每次经历不开心的事情,比如撞到家具上了,觉得冷了,手碰到了冰凉的大理石板或摸到了粗糙的物品等,就会说“不怕”( pupa)这个词。

海伦会伸出自己被撞疼的小手给家人看,家人有时会安慰她几句,有时会亲亲她受伤的手指。

此时,海伦会细心地观察家人对她的关心,她会对家人说“不怕,不!”(pupa,no!)似乎在说:“我不疼了,你不用再安慰我了。”

通过与家人这样的互动,海伦不仅可以向家人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体谅家人对她的关怀之情。她不是一个被宠坏的孩子,因为家人没有给她多余的安慰或拥抱。

若我们能关心孩子的感受,就能帮助他观察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帮助他发展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

我们关心孩子的感受,是在通过日常生活帮助他积累社交经验,使得他纯真的情感天赋得以顺利发展。

若孩子告诉我们有一些事情让他感到不快乐,我们就要接受他这种不快乐的感受,并给予他安慰,但不要夸大这件让孩子不快乐的事情的作用。

若孩子觉得不快乐、不开心,我们接受他的感觉,同时告诉他没关系,孩子会因此产生情绪上的共鸣。这可以鼓励他面对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引导他学会排解自己的情绪。

我们不要否定孩子的感觉,不能忽视孩子的情绪。当然,也不要过多地讨论孩子的情绪,不要过分地夸大他的感受。

此时,给孩子一句轻柔的、关爱的话语就够了。得到适当的安慰和关爱后,孩子就会继续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继续自由地体验生活,这也会很好地促进他的身体发展。

上面提到的海伦不会动不动就哭,如果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她就会反复说“不怕”这个词,希望有人能来安慰她。

一次,海伦生病了,她就对妈妈说:“不怕,不。”她这样说好像是在安慰自己。

与其他同龄孩子相比,海伦更能忍受身体上的不舒服,她懂得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感觉,能够像成人一样摆脱烦闷。

很多孩子看到其他孩子哭,自己也会跟着伤心地哭。海伦和另一个孩子劳伦斯也是这样,他们的情绪也很容易被其他孩子感染。

比如,有人假装打护士一下,或有人假装打海伦和劳伦斯的一个伙伴,海伦和劳伦斯马上就会哭起来。

若有人因心情不好而伤心地哭,海伦就会立刻走上前去,温柔地亲吻这个人,并用自信的语气对这个人说:“不怕,不。”她用这句话来表达“不要害怕,没事了”。

海伦说话还不太流利,但她安慰人时语气很坚定、很明了。而劳伦斯呢?他会表现得更积极。

如果劳伦斯的爸爸做出粗鲁的举动,如撞到劳伦斯身上,劳伦斯不会哭,他会站在爸爸面前,严肃地看着他,用责备的语气说:“爸爸!”他的表情好像在说:“爸爸,你不可以这样对待我。”

一天,劳伦斯躺在床上想要睡觉,爸爸和别人在隔壁房间里大声讲话,影响到了劳伦斯。于是,劳伦斯从床上坐起来,大喊:“爸爸!”

听到儿子的喊声,爸爸明白了儿子的意思,就把讲话的声音压低。这时,劳伦斯才满意地伸伸腰,重新躺下休息。

我记得海伦大约3岁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当时,海伦的阿姨在儿童之家拿了一些颜色板教具给海伦看,其中一块色板不小心被阿姨掉到地上弄坏了。

此时,阿姨忙对海伦说,“你看,海伦,拿东西一定要小心。”阿姨是想借此教育海伦。

海伦接过阿姨的话茬说:“是哦,要注意,不要让它掉到地上啊。”

孩子就是那么单纯,心里想什么嘴上就会说什么。孩子会批评成人,只有当成人的解释让孩子满意了,孩子的内心才会平息。

我们没必要在孩子面前充当完人,我们要审视自己的不足,虚心接受孩子的批评。这样的话,如果我们在孩子面前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孩子就能原谅我们所犯的错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