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体万化之道

一体万化之道

时间:2022-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有这种高尚的道德,才能体悟与通达自然一体万化、万物和合共生、生命永续衍化的大美境界。老庄认为,“天道”作为一种既超然又实在的“万物之母”,为自然万物和人类共同分享。
一体万化之道_回乡之路寻皈审

一、自然:一体万化之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生态哲学与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与基本精神,它既是对天地万物本然状态、通常状态和理想状态的一种肯认,更是一种价值判断与生命的守护。在老子那里,相当于西方“自然界”概念的“自然”是天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关系,且此关系可以和合于“天道”。自然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宇宙之道,效法自然并作为自然精神的气象以无极衍化为宗旨、空寂独立为特性、安时处顺为价值观和大象无形为存在方式贯通于整个宇宙时空之中,以显示其一体万化的生生之德;而人类同样要效法自然并依照宇宙之道,以无为创生为天职、持一守中为德性、循理举事为行为准则和上善若水为最高品性参与自然万物和合共生的衍化过程之中,以显示人性的生生之美。老子认为,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至美的德性是师法自然衍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正是有这种高尚的道德,才能体悟与通达自然一体万化、万物和合共生、生命永续衍化的大美境界。

老庄认为,“天道”作为一种既超然又实在的“万物之母”,为自然万物和人类共同分享。人与万物同源于自然,因而在德性和美感上是相通的,这种相通来自对自然的直观审美和对神圣的自然精神充满敬仰之情的心性体验,这是一种渗透进人的心灵深处的类似宗教信仰的生态情怀。自然之“道”与人类之“德”通过审美而接通,这就意味着人的道德心性与万物所固有的生命天性有一个共同的自然来源,顺应自然之道与依照人类之德在本质上是审美的,因而也必然是统一的,自然而然的宇宙精神同时就是无为而为的人类品性,宇宙之道与人类之德也同样在“自然”这个形而上的境域里通过审美而获得了沟通,从而克服了传统生态哲学与美学将自然理解为“一体二分”导致人类与万物相斗争、价值准则相对立、审美观念相分离的学理悖论。老子“道”的一体万化的宇宙生成观表明,生态哲学与美学应然也必然要将尚且停留在知识层面的生态理论提升为一种精神的形而上境界,并形成“道性同构”的生态审美存在范式。范式的构筑无法脱离人类的生存意识,但人需要尊重自然万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微生物的生存与审美的话语权,用包容与谦逊的心态聆听来自无限广阔的生命世界应有的言说,通过置身完美生命世界的参与和体验来确立正确的生存与审美的价值观。

在老子生态美学思想中,“自然”有着最明了也最深邃的含义,即生生之道、生生之德和生生之美,禀赋着自然精神的生存意识与审美情怀正是对“生”的认同与赞许,它表明了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先哲对于生命最深切的关注与眷恋。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在强调事物的“自然”天性之美外,进一步把自然与追求精神解脱的人生智慧联系起来,自然成为在乱世中安顿人生的终极价值依托。受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历代诗人与艺术家把自然作为一种朴真自由的生命境界,一种逃避世俗束缚而安置心性的家园,一种寄托精神抒发情感的世界,这是对自然之美禀赋了灵性的理解与拟人化的神交。总之,老庄生态美学关注与思考的并不是现代自然科学视野中的自然问题,而是如何在动荡烦躁的现实中保全脆弱的生命和短暂的人生中充分体验生存乐趣的问题,是一种审美生存的终极问题。老庄为有限人生寻找可以通达无限境界的审美路径和价值根基,正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自然世界与人类境界不期而遇,“天道”与“人性”归于同构。

在老子看来,人类要安身立命,“人性”就要效法永恒存在的宇宙之道,即“法自然”。老子讲“道法自然”,其实是在强调人法自然,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心性配合宇宙之道。老子对“人性”效法“天道”的论述,不仅仅是为了颂扬宇宙之道无极衍化的自然之美,更重要的是在倡导“人性”无为创生的德性之美,这才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深层次的哲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