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与酒的神秘结合

药与酒的神秘结合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假酒中的甲醇含量高,具有毒性,甲醇蒸气可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即使外用,反复接触也可少量吸收,如果经口误服可经消化道吸收,并产生中毒症状。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麻痹作用。甲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对于误服甲醇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众所周知,药酒就是将药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白酒或黄酒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滤去药渣而制成。酒度俗称度数,是酒类饮料中表示含纯酒的单位。

药与酒的神秘结合

(一)配制药酒的准备

药酒,除专业厂家制作外,普通百姓在家中也可以自配自制药酒。在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许多人喜欢自己亲手配制药酒,并且保持着每年配制,定期饮用药酒的习惯。无论专业厂家或家庭配制药酒,在制作前,都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

1.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制作适宜药酒 由于每一种药酒都有独特的配方和制作工艺要求,所以不是每个专业厂家,更不是每个家庭都能配制的,要根据自身生产条件和配制技术而定。如家庭自制药酒,首先需要选择适合家庭制作的药酒配方,并不是所有药酒配方都适宜家庭制作,例如有毒副作用的中药材需经炮制后才能使用,如果对药性、剂量不甚清楚,又不懂药酒配制常识,则需要咨询中医师,切忌盲目配制及饮用药酒。

2.重视酒和药的选配 配制药酒中的酒和中药材要选取正宗纯品,切忌用假酒、伪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妨碍健康或影响治疗效果。配制药酒,一般宜用优质高度白酒(或中低度白酒或其他酒类,按需要而定)。但是,现在市售的白酒中不时会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应当引起注意。假酒中的甲醇含量高,具有毒性,甲醇蒸气可经呼吸道吸入人体,即使外用,反复接触也可少量吸收,如果经口误服可经消化道吸收,并产生中毒症状。甲醇对人体的毒性,主要是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和麻痹作用。甲醇在人体内先后被氧化成甲醛和甲酸,甲醛和甲酸的毒性更强,分别比甲醇高30倍及6倍。如果饮用甲醇含量很高的酒,就会引起急性中毒,一般8~36小时左右即出现中毒症状。轻度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较严重的可出现眼珠疼痛、视物模糊、复视、眼前闪光等视力障碍症状,进而视力急剧减退,甚至双目失明。因为甲醇对视网膜有特殊亲和力,可使视网膜细胞发生变性,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双目失明。又加之甲醇具有蓄积性,多次少量饮用工业甲醇对制的酒,往往也会使进入体内的甲醇蓄积而造成对人体的危害。甲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对于误服甲醇中毒者,应及时送医院抢救。因此选用白酒配制药酒,一定要辨清真伪,切忌用假酒配制。按配方选用中药,一定要选用上等正宗中药材,切忌用假冒伪劣药材;对于集市出售的中药材,要先认准后再选购,不可轻信商贩之言。即使自行采集的鲜药、生药往往还需要先行按规定要求进行加工炮制。对于来自民间验方中的中药,首先要弄清其品名、规格,要防止同名异物而造成用药错误。

3.准备好基质用酒 目前用于配制药酒的酒类,除白酒外,还有医用乙醇(忌用工业乙醇)、黄酒、葡萄酒、米酒和果露酒等多种,具体选用何种酒,要按配方需要和疾病而定。

4.要保持制作场地清洁,严格卫生要求 配制药酒房间要做到“三无”,即无灰尘、无沉积、无污染。同时要求配制人员也必须保持清洁,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场地。

5.配制药酒前,应将中药材先切成薄片,或捣碎成粗颗粒状 对于坚硬的皮、根、茎等植物药材可切成3毫米厚的薄片;草质茎、根可切成3毫米长碎段;种子类药材可以用棒击碎。在配制前,还要将加工后的药材洗净(防止污染杂质)、晾干后,方能使用。

6.容器 事先备好配制药酒用的容器和加工器材及封好容器口等一切必备材料。容器大小要按配制量而定。

7.制作药酒工具要讲究 按照中医传统的习惯,煎煮中药通常选用沙锅,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一些金属如铁、铜、锡之类的器皿,煎煮药物时容易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器皿本身和药物及酒发生化学反应,也会影响药性的正常发挥。所以配制药酒要用一些非金属的容器,诸如沙锅、瓦坛、瓷瓮、玻璃器皿等。当然,某些药酒的制作有其特殊要求,不在此列。

8.其他 要熟悉和掌握配制药酒的基本常识及制作工艺技术。

(二)配制药酒的原料

众所周知,药酒就是将药材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白酒或黄酒中,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于酒中,滤去药渣而制成。在一般通常情况下,能够用于制作药酒的基本原料如下。

1.白酒 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溶媒,能提取一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正因为此,药酒便成为了一种简便而良好的制剂。

酒为含酒精的饮料,每种酒含酒精量都用“酒度”标明。酒度俗称度数,是酒类饮料中表示含纯酒的单位。我国各种酒类除啤酒(啤酒的酒精含量以重量百分率W%表示),都用容量百分率V%表示。通常规定在温度20°C时,每100毫升酒液中含纯酒精1毫升(即1%)为1度。白酒允许用酒精计直接测定,而其他酒类则应按标准规定的操作法测定蒸馏液。

白酒味甘苦、性辛,芳香浓郁,且无邪杂味。目前我国研制的白酒有五种香型:酱香型(如茅台酒)、清香型(如汾酒)、浓香型(如五粮液)、米香型(如桂林三花酒)和其他香型(如董酒和凤酒)。白酒除了作为药酒制剂之外,其药用价值也十分重要,外用内服均有效。但白酒在酿制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诸如甲醇等类物质,如饮用含过量甲醇的白酒可致急性中毒,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胃痛、呕吐、恶心、呼吸困难、头晕、视力减退甚至不可逆性失明。此外,需注意工业用酒精中含甲醇量高,不能用作配制药酒或饮用白酒。

2.黄酒 黄酒,又称为老酒,也为采用谷物酿制而成,其乙醇含量低,为10%~20%,因其颜色黄亮而得名。我国生产黄酒历史悠久,且具有芳香浓郁、色泽黄橙、味甘略酸等特点,如我国的绍兴老酒。黄酒内含麦芽糖、糊精、甘油、醋酸、葡萄糖、氨基酸、肽类及矿物质等诸多重要营养成分。黄酒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黄酒具有补养气血,健脾养胃,舒筋活血,祛风散寒等功效,广泛用于中药的加工、炮制及药酒溶媒。

3.果酒 果酒,又称甜酒,是以水果(山楂、苹果、柑橘、葡萄等)为原料酿制而成,酒精含量通常在10%~20%,其色多为紫红、鲜红、浅黄、深黄等,口味多样,多以甜、半甜、半干、干等分之。我国人民以饮用葡萄酒最多,其中含有32种氨基酸、多种矿物质、甘油、糖类、酯类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有增食欲、补血、镇静等功效。对老年人而言葡萄酒可谓延年益寿的滋补剂。最近,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雷顿先生发现,红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栎皮黄素,每日喝1~2杯这样的红葡萄酒可起到防癌作用。甚至有人推测,西方人的寿命之所以比东方人长,可能与西方人喜饮葡萄酒有关。

4.啤酒 啤酒属于“舶来品”,于19世纪末进入中国,它以大麦为原料,经过糖化,加入啤酒花发酵而成,是一种营养丰富,酒精度数低,广泛受人们喜爱的清凉饮料,素有“液体面包”之称。啤酒的度数是指糖度(即麦汁的浓度)。根据其色泽、麦汁浓度以及操作方法,啤酒可分为熟啤、生啤、黄啤、黑啤等。啤酒本身有营养作用,但由于酒精度数较低(一般在6°以下),因此不适于浸泡药酒。

(三)配制药酒的方法

关于药酒的制作方法,在我国古代的医书典籍中早有论述,如:《黄帝内经素问》中有“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邪气时至、服之万全”的论述,这是药酒治病的较早记载。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收载的红豆花酒、麻黄醇酒汤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则类似于现代的热浸法。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则较全面地论述了药酒的制法与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大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纲目》记载烧酒的制作即用蒸馏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气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烧酒,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此种操作方法即与现代基本相同。此外,还对冷浸法加药酿制及传统热浸法等制作药酒的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根据历代的医药文献记载,古人的药酒与现代药酒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古代药酒多以酿制酒的药酒为主,亦有冷浸法、热浸法;二是基质酒,多以黄酒为主,而黄酒性较白酒缓和。现代药酒,则多以白酒为溶媒,含乙醇量一般在50~60度,少数品种仍用黄酒制作,含乙醇量在30%~50%,制作方法多采取浸提法,很少有用酿造法的。

一般来说,现代药酒的制作多选用50%~60%的白酒。其依据是:因为乙醇浓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的析出,而乙醇浓度过高,有时反而使药材中的少量水分被吸收,使得药材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溶出。对于不善于饮酒的人来说或因病情需要,也可以采用低度白酒、黄酒、米酒或果酒等基质酒,但浸出时间要适当延长,或浸出次数适当增加,以保证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析出。

目前在制作药酒时,通常是将中药材浸泡在酒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此时即可过滤去渣后适量饮用。

根据我国古今医学文献资料和家传经验介绍,配制药酒的方法甚多,总起来讲,目前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冷浸法 该法是所有配制药酒方法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尤其适合家庭配制药酒。采用此法时,可先将炮制后的中药材薄片或粗碎颗粒置于密封的容器中(或先以绢袋盛药再纳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白酒(按配方比例加入),浸泡14日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分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液;药渣可压榨,再将浸出液与榨出液合并,静置数日后再过滤即成。也可以将白酒分成两份,将药材浸渍两次,操作方法同前,合并两次浸出液和榨出液,静置数日过滤后,即得澄清的药酒。若所制的药酒需要加糖或蜜矫味时,可将白糖用等量的白酒温热溶解、过滤,再将药液和糖液混匀,再次过滤后即成药酒。

2.热浸法 该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制作药酒的方法。通常是将中药材与酒同煮一定时间,然后放冷贮存。此法既能加快浸取速度,又能使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浸出。但煮酒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既要防止乙醇燃烧,又要防止乙醇挥发。因此,也可采用隔水煮炖的间接加热方法。此法适宜于家庭制作药酒,其方法是:将中药材与酒先放在小沙锅内,或搪瓷罐等容器中,然后放在另一个更大的盛水锅中炖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乙醇挥发。此时一般可在药面出现泡沫时离火,趁热密封,静置半月后过滤去渣即成。

工业生产药酒时,可将粗碎后的中药材用纱布包好,悬于白酒中,再放入密封的容器内,置水浴上用40~50℃低温浸渍3~7日。也可浸渍2次,合并浸液,放置数日后过滤即得。此外,还可在实验室或生产车间中采用回流法提取,即在浸药的容器上方加上回流冷却器,使浸泡的药材和酒的混合物保持微沸,根据不同的中药材和不同的酒度,再确定回流时间。待回流结束后即进行冷却,然后过滤即可。

3.煎煮法 该法是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全部放入沙锅中,加水至出药面约10cm,浸泡约6小时,然后加热煮沸1~2小时,过滤后,将药渣再加水适量复煎1次,合并2次药液,静置8小时后,再取上清液加热浓缩成稠膏状。待其冷却后,再加入等量的酒,混匀,置于容器中,密封,约7日后取上清液,即成。采用此法,用酒量较少,服用时酒味不重,便于饮用,尤其对不善于饮酒的人尤为适宜。而含挥发油的芳香性中药材则不宜采用此法。

4.酿酒法 该法是指先将中药材加水煎熬,过滤去渣后,浓缩成药汁,有些药物也可直接压榨取汁,再将糯米煮成饭,然后将药汁、糯米饭和酒曲拌匀,置于干净的容器中,加盖密封,置恒温处静置10日左右,并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发酵后滤渣即成。

5.渗滤法 该法适用于药酒厂生产。制作时先将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润2~4小时,使药材粗粉充分膨胀,分次均匀地装入底部垫有脱脂棉的渗滤器中,每次装好后用木棒压紧。装完中药材,上面盖上纱布,再压上一层洗净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药粉浮起。然后打开渗滤器下口的开关,再慢慢地从渗滤器上部加进白酒,当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上开关,从而使流出的液体倒入渗滤器内,继续加入白酒至高出药粉面数厘米为止,然后加盖,放置24~48小时后打开下口开关,使渗滤液缓缓流出。按规定量收集滤液,加入矫味剂搅匀,溶解后密封,静置数日后滤出药液,再添加白酒至规定量,即得药酒。

(四)制药酒的注意事项

目前药酒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越来越广,许多家庭都希望能自行配制一点药酒。那么,泡服药酒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般来说,家庭自制保健药酒应按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病情和自身需要来选择中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综合来讲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泡药酒时应将动物与植物药材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这是因为动物药材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其药性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泡出来,而植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迅速溶解于水或酒精中。分开浸泡,则便于掌握浸泡时间。

2.泡药酒不宜用塑料及铅、铝器皿,因为其中的有害物质容易溶解于酒里,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最好用陶瓷或玻璃瓶子。同时,泡药酒还应尽量避免阳光照射。

3.泡药酒的白酒度数不宜过高或过低。如果酒的度数过高,可能会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难以析出而影响疗效。一般而言,泡药酒的白酒度数在50~60度左右为宜。

4.药酒由药与酒配制而成,为辛热之品,故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不能乱服,更不能过量饮用。临床上可以从小剂量开始,收效即止。正如《养生要集》所述:“酒者,能益人,亦能损人。分剂而饮之,宣和百脉,消邪却冷也。若升量转久,饮之失度,体气使弱,精神侵昏,宜慎无失节度。”药酒饮服同样要有“节度”。

5.因酒的性味大辛大热,服之易于留湿生热,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阴虚阳亢之病症。高血压、心、肺、肝、肾功能损害者,以及妊娠、小儿等均禁用或慎用内服药。

6.患有湿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应慎用内服及外用药酒。

7.凡外用药酒切不可内服。若方中有剧毒药配制的,在使用过程中更要注意安全,防止中毒。

8.在制造药酒过程中要注意卫生,药物及酒要精选,防止不洁及有害物质污染。

9.在用冷浸法浸泡药酒时,要经常将药物搅拌,以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析出。采用热浸法浸泡药酒时,应注意火候要恰当,时间不宜过久,以防变质失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