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饮食礼仪中的敬畏与感恩

饮食礼仪中的敬畏与感恩

时间:2022-01-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听说了这事,凄然长叹。在孔子的观念里面,祭祀所用的食物,已成为沟通的桥梁。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它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亦与饮食活动密切相关。孔子在日常处世中很重视生活中的饮食礼节,并不是摆出姿态让人看,而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修养。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食品品种很丰富,而且对饮食也已经很讲究了,孔子的饮食观很具有代表性。

饮食礼仪中的敬畏与感恩

1.鲁国因礼仪而失圣人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

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每个个体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无论是祭祀仪式上享用,还是款待宾客,在食物烹饪上都有严格的规矩,这种精致的要求也体现了对祖先和宾客的尊重。

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孔子重视饮食礼仪到什么程度?我先不回答你这个问题,让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吧。

在2500年前有这样一个祭祀礼仪: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称“胙肉”。其实不仅是国君的祭祀,一般民间祭祀,也都是如此。

这又是为什么?那时候还没有冷冻保鲜技术,所以祭祀典礼用的肉第二天必须分掉。而且,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3天,超过3天就会变质。

当孔子还在鲁国时,国君得了数十美女,于是日则歌舞,夜则枕席,连上朝听政的心情都没有了。

孔子听说了这事,凄然长叹。弟子劝他说:“鲁侯懈怠政事,您干脆离开这儿算了。”孔子说:“祭天的日子已经临近,倘若大礼不废,鲁国还有希望。”

到了祭天的日子,国君刚行完礼,就急匆匆地回宫,仍然没去上朝,连祭祀用的肉也没心思分给大家。孔子不由得长叹一声说:“我的治国之道看来是行不通了,这都是命啊!”于是就收拾行装离开了鲁国。从此,鲁国再次衰落。

在孔子的观念里面,祭祀所用的食物,已成为沟通的桥梁。原为祈福、禳灾的祭祀已丧失了原始的价值与意义,成为涵养个人品德的表现仪式。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2.食礼中的敬畏与感恩

“吃了没?”

这是中国人问候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话。它反映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亦与饮食活动密切相关。《论语》中,“食”字出现了41次,其中有30次作“吃”解。

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体现了他们对祖先和宾客的尊重。

孔子参加鲁哀公的宴会。两人聊天,鲁哀公感觉很开心,就赏赐桃子和黍给孔子。孔子先吃黍,然后再吃桃子。这时哀公左右的人都捂住嘴偷偷地笑。孔子好像没有察觉,依旧我行我素。哀公连忙说:“孔夫子,你真是读书读得太多了吧!黍是拿来擦桃子的,不是拿来吃的!”

这时,孔子才不慌不忙地说,黍子为五谷之长,祭祀时是作为上品进入庙堂的;而桃子在常见瓜果中却是末等,不得入于庙堂。现在用五谷之首的黍子来擦桃子,我认为是违背周礼,所以我就先吃黍子而后吃桃子。

孔子在日常处世中很重视生活中的饮食礼节,并不是摆出姿态让人看,而是一种良好的自我修养。在他看来,处世之道犹如一段没有星光的夜路,而饮食礼节就是路上的启明灯,给人指明方向。

食礼就是一种表演,通过表演将日常生活注入神圣情感。所谓神圣情感不外乎“敬畏”和“感恩”。礼仪的礼,就是从这种心情发展出来的。

【孔子饮食养生番外篇】

春秋战国时期,不仅食品品种很丰富,而且对饮食也已经很讲究了,孔子的饮食观很具有代表性。明代张岱《圭饕集序》中写道:“中古之世,知味唯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细二字,已得饮食之征。至熟食,则概之失饪不食;蔬食,则概之不时不食。四言者,食经也,亦即养生论也。”

孔子后来发迹,做了鲁国上卿及鲁国大司寇,俸禄都是“六万斗谷子”,在当时已经是很富裕了,但当时孔子并没有因为生活富裕了而过奢侈的生活,他对饮食很讲究,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精”,精细,粗之反;脍,细切鱼和肉,反复用“不厌”二字,极言讲究之致。

这里有一段插曲,清代曹臣栋《逸经》引《吕氏春秋》载:“文王嗜菖蒲菹,孔子闻之,缩项而食之。三年,然后胜之。”这一插曲仿佛有点可笑,但是既然有益,又何必怕人说笑话呢。众所周知,菖蒲的根是苦的,非常难吃。所以孔子要缩着头颈(难吃的样子),吃了三年才习惯。不过,据《孝经》记载:“菖蒲益聪。”这就回答了孔子为何吃菖蒲之事,由此可见,孔子主张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恐怕也不全是着眼于“味道好”这一点,更看重营养,即养生之道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