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解读“三大常规”

自我解读“三大常规”

时间:2022-0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血、尿、大便三种化验是健康检查的必做项目,也是医生们看病时必不可少的常规步骤,所以称为“三大常规”。近百年来,现代医学就是依靠这“三大常规”作为观察人体生理和病理的主要晴雨表,也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病毒感染时,负责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嗜中性白细胞的比例则相应减少。尿糖检查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应以多次检查结果和血糖检查为准。

18.1 自我解读“三大常规”

血、尿、大便三种化验是健康检查的必做项目,也是医生们看病时必不可少的常规步骤,所以称为“三大常规”。近百年来,现代医学就是依靠这“三大常规”作为观察人体生理和病理的主要晴雨表,也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1.血液常规检查

血液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中的基础检查,目的是检查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的数量和功能。血液常规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以下几项:

(1)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担负着给人体组织输送氧气和排放二氧化碳的重要使命,没有它,生命便不能维持,缺少它,就会出现贫血症状,红细胞计数检查还可以反映其他器官的某些功能变化和全身的健康状况。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成年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即存在于红细胞中的血色素,功能与红细胞一样。根据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的不同,可以帮助鉴别不同类型的贫血。

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根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种:轻度: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110g/L;中度:血红蛋白<90g/L;重度:血红蛋白<60g/L;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根据贫血的不同原因,大致可把贫血分为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碍和消耗破坏过多三种类型。造血原料不足,如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引起的巨幼红细胞贫血等;造血功能障碍有多种原因,如药物、射线、病毒等外界因素对骨髓造成损害或骨髓自身的某些疾病导致造血功能障碍,常见的如放射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消耗破坏过多,如大量出血或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以及某些原因引起溶血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等。

化验报告中还有几个指标如红细胞压积(HCT),即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是诊断贫血和判断其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根据红细胞的大小判断贫血的类型。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血细胞分析仪对红细胞的大小扫描,根据其大小排列的分布情况,对缺铁性贫血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帮助。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和平均红细胞血蛋白浓度(MCHC)主要用于加强对血红蛋白检验值的佐证。

(3)白细胞(WBC)计数。白细胞堪称“生命的卫士”,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细胞增加,往往提示细菌感染和炎症的存在;白细胞减少,往往提示病毒感染或部分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流感、麻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白细胞极度增高或极度降低时(例如高于10万/mm3或低于1000/mm3时)要警惕白血病等骨髓疾病的可能,应进一步做骨髓穿刺检查。

正常参考值:成年人为(4~10)×109/L或4000~9000/mm3;儿童为(5~12)×109/L或5000~12000/mm3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根据白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不同,可分为嗜中性白细胞(其中中性分叶核50%~70%、中性杆状核1%~5%)、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嗜酸性细胞0.5%~5%)、嗜碱性细胞(0%~1%)。如遇到急性感染、中毒、外伤或心肌梗塞等情况,机体首先作出反应的是嗜中性白细胞增加。病毒感染时,负责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嗜中性白细胞的比例则相应减少。单核细胞在嗜中性细胞分解细菌后,负责吞噬细菌残渣和异物,单核细胞增多提示某些感染。嗜酸性细胞常常在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如哮喘发作或寄生虫感染)时增加。嗜碱性细胞增多比较少见,某些血液病、人体过敏反应、高脂饮食时可能增加。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细胞减少的临床意义不大。

(5)中值细胞计数及百分比。中值细胞是指在看血液涂片时难以根据细胞形态明确分类的那一部分血细胞,包括嗜酸性细胞、嗜碱性细胞、单核细胞及其他一些异常细胞。

正常参考值:中值细胞计数为0.12~1.00×109/L;中值细胞百分比为3.0%~10%。

中值细胞减少或轻度增高意义不大,明显增高表示血液中幼稚白细胞增多,需进一步分析原因。

(6)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参与机体出血、凝血机制,使血液保持一定的黏稠度在血管里正常运行。

正常参考值:100~300×109/L或10万~30万/mm3

血小板检查有助于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破坏过多,如慢性肝病导致脾功能亢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红斑狼疮等;(2)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等;(3)生成障碍,如某些药物引起骨髓抑制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小板减少到3万/mm3以下就有出血的危险;增加到60万/mm3以上甚至更多时,要警惕恶性疾病的可能,需要进一步做骨髓检查。

体检项目中还有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项目,MPV减少表示骨髓损伤,MPV增加表示骨髓功能开始恢复;PDW增加时,提示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匀,常见于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的生理变化较大,检查者的操作也容易出现误差,需要反复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不仅有助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而且能为许多全身性疾病提供诊断线索。尿常规检查通常有以下项目:

(1)尿蛋白(PRO)。正常为阴性,可用(—)符号表示;尿蛋白定性出现阳性时,按严重程度不同分别用(+)~(++++)符号表示。蛋白尿多属于肾脏病理性改变,常见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球肾病、多囊肾、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其他泌尿道感染,药物或毒物引起的肾脏损害以及重度高血压、糖尿病、胶原性疾病、妊娠中毒症等全身性疾病,常常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定病因。

剧烈运动、高热、精神过度紧张或站立时间过久等,有时也可出现短时间的轻度蛋白尿,常用(±)或(+)符号表示,属于生理性蛋白尿。

(2)尿糖(GLU)。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葡萄糖不会从尿中排出,即使透过了肾的过滤,也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当血糖超过了分解和吸收的限度时,尿液中便会出现葡萄糖。

正常标准:阴性,或用(—)符号表示;尿糖阳性时,根据严重程度用(+)~(++++)符号表示。

尿糖阳性常见于糖尿病,其他一些疾病如慢性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应激反应(如急性颅脑外伤或出血、急性心肌梗塞等)、家族性遗传以及妊娠等都可能出现糖尿。正常人如大量进食糖类食品或大量注射葡萄糖后也会出现生理性糖尿。尿糖检查有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应以多次检查结果和血糖检查为准。

(3)尿酮体(KET)。酮体是脂肪代谢正常的中间产物,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当体内脂肪分解过多超过了人体利用的限度,血液内酮体超标,便出现酮体尿。

正常标准:阴性,或用(—)符号表示。阳性(+)者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他很多情况如高热、饥饿、呕吐、腹泻、极度消瘦、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出现尿酮阳性,应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4)尿胆红素(BIL)。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不能从肾脏滤过排出,需要在肝脏内进行分解和代谢。当肝胆疾病时,胆红素的分解代谢发生障碍,血液中出现大量的直接胆红素,尿胆红素便可出现阳性。

正常标准:阴性,或用(—)符号表示。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脏或胆道疾病。

(5)尿胆原(URO)。尿胆原是胆红素经肠道厌氧菌作用下形成的无色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少数被再吸收后经由肾脏排出。尿胆原经氧化后变成尿胆素。

正常标准:阴性或弱阳性。

尿胆原和尿胆素阳性见于肝炎、溶血性黄疸及一些全身性疾病;尿胆原和尿胆素阴性常见于正常人或胆道阻塞。

(6)尿红细胞(ERY)。高倍显微镜下一个视野0~2个/HP为正常,大于2个为不正常;肉眼看到红色为血尿。镜下或肉眼看到的血尿要排除尿路结石、炎症、结核、肿瘤等疾病可能。

(7)尿白细胞(LEU)。正常参考值:男性为0~2个/HP,女性为0~4个/HP,尿中白细胞增多提示肾盂肾炎或下尿路感染。

(8)亚硝酸盐(NIT)。某些杆菌的一种还原酶,可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检测亚硝酸盐的目标在于检测尿液中是否有细菌。

正常参考值:阴性或(—)。

(9)上皮细胞。正常尿液中含有“少许”脱落的圆形或扁形上皮细胞,上皮细胞增多提示尿路感染,出现变形上皮细胞要排除泌尿道肿瘤。

(10)管型。管型由蛋白质和细胞在肾小管中凝固而成。正常人尿沉渣中无管型或偶见透明管型。尿中出现上皮细胞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蜡样管型、颗粒管型等均提示肾脏有实质性损害。

(11)尿量。正常参考值:男性为1.2L/24h,女性为1.0~1.2L/24h。尿量<0.4L/24h为少尿,常见于急性肾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脱水、高热、休克、心力衰竭等疾病;尿量<0.1L/24h为无尿,是重危疾病的标志。

(12)尿比重。正常参考值:1.010~1.030。尿比重增高表明尿液浓缩,可见于急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高热、脱水、心力衰竭等;尿比重减低见于肾浓缩功能减退,如多尿症、慢性肾炎等。一般人的尿比重与饮水量有关,需要根据情况综合分析。

(13)酸碱度(pH)。肾脏是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重要脏器之一,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食用水果和蔬菜多时尿多呈中性或碱性;食用混合性食物或肉类食品多时尿常呈酸性。

正常参考值:pH<7为酸性尿;pH>7为碱性尿。

正常尿液多呈弱酸性,也可为中性或弱碱性。强酸性尿见于酸中毒、糖尿病、肾炎、痛风等疾病;强碱性尿见于碱中毒、严重呕吐等情况。

3.大便常规检查

(1)肉眼检查。颗粒状,见于结肠痉挛引起的便秘;稀水样,多见于急性肠炎;米泔样,要考虑到霍乱和副霍乱;黏液、脓血便,提示菌痢或肠炎;乳凝块状,常见于婴幼儿消化不良;柏油样,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鲜血便,提示肛门、直肠部位出血,常见于痔疮、直肠息肉或肿瘤等。

(2)显微镜检查。白细胞:正常为“无”或“偶见”。增多时常见于肠炎或菌痢。

红细胞:正常为“无”,增多时常见于肠道下段炎症、息肉或肿瘤。

寄生虫卵:正常为“无”,发现寄生虫卵(如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卵)是诊断肠寄生虫病的重要依据。

(3)化学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大便OB)正常参考值为“阴性”或(—),出现“阳性”或“强阳性”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肿瘤等疾病,需进一步做胃镜或肠镜确诊。检查前曾摄入肉类、猪肝、鸭血、菠菜、补血药者,大便隐血试验也可出现阳性反应,需要连续数次检查才能得出正确结果。

医生看病的时候,需要在病史、体格检查、化验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作出初步诊断。有些疑难病症还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必要时还得作一些特殊的检查,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上述“三大常规”检查只是化验检查的基础,不能简单地“对号入座”,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