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时代的瞭望者与记录者

时代的瞭望者与记录者

时间:2022-01-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术论文《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文化策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没有邓小平,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他的逝世,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巨大震动和悲伤。当天的晚间新闻和零点新闻进行了重播。这条新闻由中央电视台独家发布,为香港回归爆出一个冷门。改革,是改革开放时期永恒的主题。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的改革领域之一。人在一种机制中运转,这就是“宜昌改革”的奥妙。

◎中央电视台 赵先权

赵先权

别名赵仙泉,湖北人,新闻学博士。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采访部主任编辑,现为中央电视台培训处干部。出版文集《理性与情感——一个新闻学博士的精神空间》、诗集《诗海扬帆》。学术论文《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文化策略》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曾挂职任内蒙古广电局局长助理。

如果说,历史学家的“最爱”是旧闻,是岁月尘封的记忆;那么,新闻工作者的兴奋点和关注点就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一切,并能够及时报道和评论。今日之新闻,乃明日之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诚如诗人普希金所吟唱的那样:“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1949~2009,也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共和国所经历的风雨与辉煌,许多已经成为我们“亲切的怀恋”;而作为新闻人,哪怕置身其中某个时期或者某年某月,都会有不同寻常的经验和感受!

——题记

第一次采访:小平逝世,我与人民同悲

我首次以中央电视台记者身份独立采访,是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期间。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在北京逝世。由于“刘邓大军”曾在解放战争中挺进大别山,因此我同一名摄像记者专程赶赴大别山革命老区红安县,报道此地人民深切悼念邓小平的新闻。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红军,当我在烈士陵园前问他如何评价邓小平,拄着拐杖的老红军说:“毛主席相信他,我也就相信他。”作为跟随毛主席打江山的老战士,他的朴素感情仍然是倾向于以毛主席的评价为标准。众所周知,毛泽东赞许邓小平“人才难得”。他坚持真理,不顾个人得失,在多次被打倒以后仍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没有邓小平,就不可能有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他的逝世,在全国人民心中引起巨大震动和悲伤。电视屏幕上,哀悼的眼泪在飞。而我在采访期间,适逢下雨,春寒使我患上了感冒,直到返回北京后我仍然在咳嗽,竟半月有余。读了20多年书的我,身体毕竟缺乏锻炼,初次“出山”便生病了。记者,不仅仅是用心灵采访,还要用“身体”采访,要经得起颠簸和风雨。当记者的第一步就是要从书生变成“战士”。

香港回归报道:感受祖国尊严

香港回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新闻报道良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若不把握这一良机做点什么,将成为毕生憾事。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采取人物专访的形式介入,为气势宏大的电视报道注入几许理性的内容。在特定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中,人物专访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所采访的人物及其谈话、观点、思想直接诉诸观众,可以起到引导舆论、以理服人的效果。

其中,学术话题蕴含着深刻的信息,在适当的时机予以传播,能超常发挥其潜在的新闻威力。

在香港回归报道的强大声势中,中央电视台1997年6月25日的《新闻联播》首播了一条使人耳目一新的新闻,这就是《近代史学者指出:〈穿鼻草约〉并不存在》。当天的晚间新闻和零点新闻进行了重播。我在采访中了解到,关于《穿鼻草约》一说,本是一个历史悬案,但许多历史著作及相关出版物都以讹传讹,认为实有其事,其实不是那么回事。我国近代史学者经过大量考证和研究,断定英军侵占香港岛时,中英双方并没有签订有关割让香港的《穿鼻草约》,从而揭露了英军的侵略本质,澄清了历史真相。这个节目的播出,有力地配合了香港回归的整体报道。

1997年6月30日的午间《新闻30分》,还播出了一条由我们制作的人物专访《我国近代史学者纠正关于香港的“不毛之地”说》,向观众说明香港在英军侵占以前已经是一个人口较为稠密的、农业及其他产业都具备一定规模的地方,而绝不是什么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

在香港回归报道中,我还策划了一条热中求冷的独家新闻。1997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30分》播出记者专访《毛泽东亲属话回归》,接着当天的《晚间新闻》和《中国新闻》栏目予以重播。这条新闻由中央电视台独家发布,为香港回归爆出一个冷门。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北京分指挥部机动组的碰头会上,笔者提出了采访毛泽东亲属这一想法。因为毛泽东是开国领袖、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他的后代在香港回归之际一定有许多话说。7月1日,毛泽东的儿媳、全国政协委员邵华将军接受了中央电视台两位记者的专访。一条被其他新闻媒体忽略的独家新闻就这样产生了。这一专访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新奇感,也为香港回归报道增大了信息量。

同时,我还采访了爱泼斯坦这位中国籍的“外国人”。他与香港有一段特殊的关系,使他能够有感而发。1938年到1941年,他曾在香港参加过宋庆龄组织的“保卫中国同盟”,并负责中央委员会的宣传工作。当笔者到他家采访时,他果然滔滔不绝。他说,香港回归“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标志着持续了150年的不平等条约的结束。这对于中国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因为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这样,随着记者专访《爱泼斯坦情系香港》于6月28日在午间《新闻30分》和《晚间新闻》中播出,香港回归报道的大合唱又融入了一个和谐的音符。

《新闻联播》头条新闻报道“学岗制”

改革,是改革开放时期永恒的主题。电视新闻反映改革的新举措、新动向,这是一个宏观的命题。人事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的改革领域之一。当我接触到湖北宜昌国税局进行全员竞争上岗、打破公务员金饭碗这一题材时,我很兴奋。我发现宜昌国税局的人事分配制度最有新闻价值的是它的“学岗制”和动态管理。每个人都有可能遭淘汰,只有努力学习、拼命工作,才有安身立足之地。但宜昌国税局的“学岗制”又是一个缓冲地带,不是简单的“下岗”或失业,它使在岗的人感到威胁,使学岗的人感到仍有希望,这是一种管理上的谋略,直接的好处是带来活力,激发人的潜在力量,正应了马克思的观点“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在一种机制中运转,这就是“宜昌改革”的奥妙。看清了这一关键环节,我决定重点报道“学岗制”,采访了两位具有典型性的学岗人员。1998年5月2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我们采编的这一新闻节目。5月3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今日谈》专栏立即发表了一篇言论《宜昌实行“学岗制”》,针对我们节目报道的事实,评价宜昌学岗制是一个创举。

东方时空》为机构改革鼓与呼

机构改革是一个敏感话题,1998年“两会”期间,代表们对此发表了不少言论。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发出了豪言壮语:“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承受机构改革的各部委的机关干部们又是什么心态呢? 这正是电视观众迫切要求了解的。《东方时空》1998年3月13日播出我参与采访的《面对机构改革》这一报道,可以说满足了观众的需求。人们看到,一些干部在即将撤换的部委标牌前留影,表示永久的告别。在新与旧、破与立的历史变革时刻,感情与理智的碰撞也因此具有了纪念意义。电视画面中的人和电视画面前的观众,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而彼此心心相印了。改革是无情的,然而也是动情的,甚至还具有某种人文色彩。

采制《面对机构改革》这一深度报道的记者编辑,以强烈的新闻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分头采访、集中编辑,打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漂亮仗,为机构改革鼓与呼,为社会沟通尽了一份力。

歌唱“历史的跨越

1998年10月1日《新闻联播》隆重推出系列报道《历史的跨越》。开篇《中国改革开放20年》由我负责采编,以高屋建瓴的气势,旗帜鲜明地总结了2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拉开了改革开放20年宣传报道的序幕。《中国改革开放20年》八易其稿,几番审定,方才与观众见面,基本达到了总体上评价改革开放20年的要求,体现了高视角、深层次和大力度的特点。此外,我采制的《教育甘露洒人间》这一节目是回顾和透视20年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与轨迹的,开始记者便从山东省的一个由“文盲村”到“状元村”的典型事例切入,然后将恢复高考制度这一历史背景简略带过,重点描述已取得的成就和正在改革的态势,并展现了教育与21世纪的前景。整个节目新闻性较强,内容充实而不空泛。

新闻工作是党性极强的一种职业,服从大局、讲政治,这是当好记者的前提。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新闻记者才能成为时代的瞭望者与记录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