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设牧歌田园,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建设牧歌田园,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是“湘西生态文化公园战略”的动力引擎,是“公园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园区集聚”谋划产业空间布局,以“园区思维”破解生产空间制约难题,以园区产业集群促进湘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搞好市场对接,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农业生态园,进行产业化经营。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园区经济,是“湘西生态文化公园战略”的动力引擎,是“公园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湘西州产业发展不能再走零散化、碎片化、无序化的老路,要以“产业园区”的发展思维和手段,促进湘西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走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的集约高效生产之路。要以功能升级为抓手,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全民创新创业为推力,以产—城—人融合发展为标准,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的产业园区经济。把重点打造“工业科技园、农业生态园、文化创意园、乡村游乐园”四个产业园区,提质升级工业、农业和文化旅游服务业,作为湘西州“公园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一)优化升级“工业科技园”,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园区集聚”谋划产业空间布局,以“园区思维”破解生产空间制约难题,以园区产业集群促进湘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群、土地集约、主业突出的原则,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储备和标准厂房建设,大力推进工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构筑多点支撑的工业园区经济体系。发挥产业基础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州本级湘西经济开发区,以“建设百亿园区,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为目标,大力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生物食品、轻工建材等主导产业,配套建设现代物流业,加快形成现代产业核心区。加快推进吉首市吉庄科技产业园、河溪新材料产业园、乾南产业园、马鞍产业园、马颈坳商贸物流园建设,发展生物制药、文化旅游、农业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物流等产业。加快推进泸溪县铝新材料产业园、锰锌产业园、物流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和生物制药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凤凰文化旅游经济开发区、旅游商品加工产业园“一区一园”发展模式,围绕民俗休闲、生态观光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加快推进古丈“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发展食品产业、茶叶精深加工、建材产业和钒新材料产业,加快园区服务基地建设。加快花垣县“一园三基地”建设,依托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锰锌加工、新材料和园区服务基地建设。加快保靖县钟灵山、碗米坡和城东新区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矿产品、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构建一区三园工业格局。加快永顺县“一区两园”,围绕永顺经济开发区、猛洞河工业园和芙蓉镇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做文章,实现猛洞河工业园和溪州新城产业融合发展。龙山县要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园区储地和基础配套,加快龙凤建材城、石材城建设,大力发展页岩气综合开发利用、土家织锦等工艺品、食品、百合及中药材深加工。

发展形态多样的产业和科技园区。要创新园区发展思路,跳出圈地发展园区经济的狭隘意识,大力支持州府吉首市发展总部经济园区、楼宇经济园区;大力支持各县市发展飞地经济园区,积极鼓励与周边省市县合作创办飞地经济园区,甚至跨省市区创办飞地经济园区;争取政策支持,在吉首市谋划“武陵山保税物流园区”;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可以按功能着力打造文化体育会展园、工业品会展园、农业会展园,也可以打造综合会展中心;大力推进创业园区建设,积极鼓励毕业大学生、下岗工人、返乡农民工、精英农民创业促进就业,鼓励行政单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离岗创业,引导全民创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新局面。在大力推进实体产业园区的同时,积极鼓励利用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推进网络虚拟产业园区建设、网络商店建设,加强物流配送能力,大力发展湘西民族生态文化产品电子商务。

实施园区企业的育强孵化工程。支持发展以重点企业为核心、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纽带的新型工业园区模式。重点支持酒鬼酒、东矿、三立、太丰、湘泉药业、丰达合金、金天铝业、德龙牧业、凤凰古城等骨干企业的发展。落实国家和省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政策,支持在各类园区、专业化市场建设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扶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路子。

实现园区与城镇的融合发展。强化产业园区的硬件和软件配套公共服务,将产业园区作为聚集人才、提升服务留人才的洼地,加快湘西州八县市的中心城镇的扩容提质升级步伐,形成产业园—城镇化—人居环境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形成特色产业园区—特色公共服务—特色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的湘西新“三特”魅力城镇群。

(二)适度发展“农业生态园”,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面对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青年壮年外出务工,许多乡村成为空心村、留守村,大量田地抛荒的现实;面对土地存量有限、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生态环境制约、退耕还林等现实,湘西州以家庭为主、遍地开花、散小弱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无法留住农户,扶贫效果不佳,难以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现实既是困境,又为改造传统农业实现集约节约高效发展提供机遇。“十三五”时期,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合理布局,以规模化、专业化、精品化、标准化为原则,适度发展一批现代农业标准园、示范园、精品园、生态园、农业观光体验休闲园,力争每个乡镇建1个以上千亩示范园,每个县市建3个以上万亩标准园,全州突出抓好100个扶贫开发产业示范园。

以农业生态园推动壮大特色产业带。以园区为节点,形成集中连片特色产业带。分品种建设一批柑橘产业示范园,形成以泸溪、吉首为重点的优质柑橘产业带;按大类建设一批茶叶产业标准园,形成以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为重点的优质茶叶产业带;依规模建设一批优质猕猴桃示范园,形成以永顺、凤凰为重点的猕猴桃产业带;大力发展一批中药材产业园、优质烟叶产业区和百合产业区;大力发展中高海拔地区为重点的优质蔬菜产业区;大力发展以湘西黄牛、黑毛猪、山羊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区,积极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带、示范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集约高效经营。

积极完善“农业生态园”的支撑体系。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把专业合作社作为做大做强农业生态园区的关键环节来抓,落实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力争每村建设1个专业合作社,每个乡镇创办1个以上州级示范社,每个县市创办一批省级示范,每个合作社服务一个或一批农业生态园。强化农业生态园的专业化、集群化经营。搞好市场对接,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农业生态园,进行产业化经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特色园区集聚,推进农业企业聚集、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强力打造“文化创意园”,构筑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文化资源是湘西州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资源。湘西州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50处,州级19处,历史文化古迹近400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6项,省级名录62项、州级名录239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2人、省级70人,州级227人,8个民族文化艺术之乡,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3个,民族传统节日100余个。凭借灿烂夺目的民族独特文化、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良好的文化生态存续状态,2010年,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设立武陵山片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既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又要充分创意利用,要充分挖掘文化资源的产业化潜能,实现民族文化与三次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构造复合产业体系。将民族文化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融合,通过将文化创意作用于湘西州酒产业、醋产业、茶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生态农业产品中提升品牌,开拓市场。将民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与城镇化、生态建设、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融合,美化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强力打造“文化创意园”,是“文化湘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湘西生态文化公园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十三五”时期力争每个县市建1个以上创意产业园、非遗产业园、会展中心、民族贸易文化广场或民族文化商品街区。

优化湘西州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以《武陵山片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为依据,围绕土家族文化保护核心区,将酉水流域的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古丈县作为土家族文化发展核心区,以酉水为连接点,重点打造龙山县“捞车河—热巴拉”土家族风情民俗文化产业园、保靖县“首八峒八部大王”土家族文化产业园、永顺王村和老司城土司文化产业园、古丈栖凤湖酉水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围绕腊儿山—吕洞山的苗族文化保护核心区,积极发展凤凰、花垣、保靖三县的苗族文化产业园;泸溪县围绕沅水文化和辛女盘瓠文化打造产业园。州府吉首市可凭借东歌西鼓、南狮北戏、乾州春的优势,创意打造产业园。大力支持各八县市在核心城镇、乡镇集市建设以特色产品展示、市场贸易和民族文化融合的文化产业项目。

建设效益导向的非遗文化产业园。积极落实和争取各种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补贴、文化产业培训、人才优惠政策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引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具有产业化潜力的项目集聚到非遗产业园中来,开发非遗文化商品,创立文化产业品牌,展开文化市场营销,建立以非遗项目为支点、以传承人为主体、以文化引导资金为驱动、以非遗传习所为组织、以行业协会管理、以市场效益为导向的新型非遗产业园。

以申遗为契机打造旅游文化产业园。重点抢抓永顺老司城遗址和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目录机遇,做好研究、保护和管理等有关工作,确保湖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湘西实现零的突破。规划发展永顺老司城遗址和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遗产项目的旅游产业化路径,发展遗产文化出版、遗产文化旅游、遗产文化商品、遗产文化创意营销、遗产文化艺术化传播等产业。促使非遗文化与旅游业有机融合,取得复合效益。

以多业态多形式创意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大力鼓励企业建设特色产品文化博物馆——大力支持酒鬼酒公司扩大升级酒文化展示馆,大力支持边城醋业扩大升级醋文化展示馆,大力支持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建设茶文化博物馆,大力支持泸溪、吉首、永顺、凤凰等县建设柑橘、猕猴桃、百合等产品展示馆。大力鼓励建设软件园、民族文化商品街区。大力鼓励发展民族文化休闲酒吧茶吧、酒店餐馆、休闲度假园区。大力鼓励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产业,建立“武陵山(湘西)民族体育文化产业中心”,开发民族体育旅游产品,组织体育节事赛事活动。大力鼓励会展业,推动建设汽车会展、农博会、家居建材等综合门类或单一产品会展。

(四)规划建设“乡村游乐园”,升级生态文化旅游业

从广义城乡旅游资源来看,湘西州全部旅游资源与产品皆属乡村旅游。要紧紧依托湘西生态文化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坚持“神秘湘西”品牌,围绕“快乐旅游”理念,按“公园战略”要求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游乐园”,依托包茂高速和酉水黄金旅游线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上生态文化乡村游的重要节点,达到“国际知名”品牌标准。

“十三五”时期要以凤凰、矮寨、里耶、老司城4块金字招牌整合带动,着力打造4大旅游乐园,在4大旅游乐园的连线和周围重点打造40个左右的村寨,以300个左右的村寨营造乡村旅游氛围,形成异彩纷呈、一步一景的湘西旅游大乐园。力争“十三五”末全州旅游总收入达到500亿元,远期规划向千亿产业迈进,使生态文化旅游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以四块金字招牌,整合打造四大旅游乐园。牢固树立全州旅游一盘棋发展意识,在规划编制、资源整合、线路打造、市场开拓、规范管理上统筹谋划、整合发展,构造一小时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以凤凰古城为金字招牌之一,整合凤凰古城、奇梁洞、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等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大凤凰景区生态文化游乐园,突出历史人文和兵站防御军事文化旅游主题,发挥龙头牵引作用,拉动全州旅游发展。以矮寨大桥为金字招牌之二,整合吉首矮寨、德夯、大龙洞、花垣边城、保靖吕洞山、泸溪浦市等旅游资源,形成大矮寨景区生态文化旅游乐园,突出工程、峡谷和苗族风情旅游主题,发挥桥梁连接作用,拉动包茂高速湘西段旅游发展。以里耶古城为金字招牌之三,整合龙山里耶、洗车河、乌龙山国家地质公园、保靖清水坪、首八峒等周边旅游资源,形成大里耶景区生态文化旅游乐园,发挥腹地崛起作用,突出秦城历史文化、土家民俗风情旅游主题,拉动湘西酉水上游沿线旅游发展。以老司城为金字招牌之四,整合永顺老司镇、芙蓉镇、古丈红石林、坐龙峡、栖凤湖等,形成大老司城景区生态文化旅游乐园,突出土司文化、古商镇文化和湖光山水峡谷旅游主题,重新释放活力,拉动湘西酉水下游沿线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各具特色,构成四位一体的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再以四大旅游乐园为中心连线和周边重点打造30个左右的村寨,以300个左右的村寨营造乡村旅游氛围,形成异彩纷呈、一步一景的湘西旅游大乐园。

以两条乡村游线,对接融入国家战略。在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的相关范围内,沿酉水流域打造土家族生态文化乡村游精品线,向下对接沅陵凤滩,联动酉水、沅水流域一体化发展,开辟酉水—沅水—洞庭湖—长江黄金旅游新线路,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在花垣、吉首、保靖、凤凰、泸溪的相关范围内,沿包茂高速和杭瑞高速(湘西段)打造苗族生态文化乡村游精品线,向西对接成渝经济区,向南对接桂林旅游区,向东对接长株潭“5+3”城市群,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线和湖南省“一带一部”战略。

以五项优化管理,转型升级旅游业态。一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管理。以建设中国武陵山(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平台,把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融入旅游规划、活动策划、线路设计、产品创意、景区建设、服务提供中去,不断提升和增强神秘湘西旅游品牌知名度。二是优化旅游门票经济管理。通过门票经济搞活市场、规范管理、提升品牌,增强对战略投资的吸引力和旅行社对景区景点的推介,激活景区景点人气,提高旅游综合效益。三是强化旅游服务管理。积极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从业人员自主创业兴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旅游餐饮、旅游运输、旅游商品开发、娱乐和旅游电子商务行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增进地方财政收入,实现旅游扶贫和旅游富民。四是做好旅游地产管理。开发旅游景点地产、商业地产、度假地产及休闲商住地产,建设一批休闲酒店、度假村、旅游商店、旅游风情小镇、汽车营地等地产项目,带动休闲、健身、养老、会展等相关业态发展。五是创新旅游市场管理。强化全州旅游市场统一管理,全面取缔阻碍全州旅游统一市场的县市间进出壁垒,实现无障碍旅游。加强景区景点整治、村镇游整治和旅游企业整治,加强行业自律和旅游执法检查,创造良好的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树立良好的游览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