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认同建设

我国的民族国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中华民族认同建设

时间:2022-01-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国族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表明,反思和丰富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高度重视跨国移民治理,警惕中华民族可能被架空、淡化和虚化的风险,要求不断从各方面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这样的现实,既不符合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实际,更不符合中华民族建设的理论要求。再次,要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中华民族面临被架空、淡化和虚化的风险之下,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对于我国民族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

首先,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是我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以中华民族为国族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框架,其制度内涵的形成、制度优势的发挥,都依托于国族。没有一个强健的国族,民族国家就无法发挥其制度功能,只能是徒具形式,甚至形同虚设。”[36]就现实来看,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群体凝聚而成的,这样一种格局也凸显了我国国族构成的多元和复杂——各个民族群体在保有中华民族认同之时,也保持着对自身民族群体的认同,前者源于后天构建,后者是与生俱来的,两者之间常常具有一定的张力。因而,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是我国民族国家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能够夯实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中华民族认同是由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民族群体的心理认知和心理感受来体现的。在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下,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取决于国族认同建设水平。多民族国家如若缺乏或丧失了这样的基础,“全国政治共同体的合法性,即它能否名正言顺地使人们服从,就成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分裂主义运动”[37]。今天,对多民族国家统一、稳定威胁最大的民族分离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根本上来说就是国家的国族认同水平和凝聚程度不高、国族认同建设的欠缺和不足所致。因而,把各民族群体的中华民族认同程度维持在一个可控范围或较高水平,将有益于夯实我国多民族国家统一、稳定和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

再次,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能够集聚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力量。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之时,也带来了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人们选择的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趋于常态化,差异、分歧、矛盾和冲突充斥于社会生活中。“既然矛盾冲突是人类状态的一个核心要素,共识就成为和平而有序地处理社会政治事务的一个头等重要的先决条件。”[38]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如果在某种共识的基础上凝聚起来,必将蕴藏着国家建设发展所需的无穷力量;一个社会如果缺乏必要的共识,必将四分五裂,成为一盘散沙。“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老祖宗留下的一笔重要财富,是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也是进行全民动员,凝聚全民共识,聚集国家力量的最为有效的文化标识和政治标识。”[39]

最后,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能够提升国家认同。在民族国家的制度框架下,国族与国家是结合在一起的,民族国家创造国族,国族支撑民族国家的发展。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群体常常具有对自身民族群体与生俱来的认同,自身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因而,“中国要建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认同,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巩固的中华民族,进而塑造中华民族的认同。其实,中华民族认同就是中国现代国家认同另外一种表现形式”[40]

中华民族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表明,反思和丰富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高度重视跨国移民治理,警惕中华民族可能被架空、淡化和虚化的风险,要求不断从各方面加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

首先,建议宪法文本中明确中华民族的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到后来制定的历部宪法,均采用‘中国各族人民’、‘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全国各族人民’‘全国各民族’等表述方式。”[41]至今,在宪法文本中并没有“中华民族”的明确表述,而是暗含于“全国各族人民”“中国人民”等字眼之中。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直接指导、规约着国家各项工作的推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具有根本意义。中华民族在宪法文本中的明确表述,并非简单意义上的词句增加或话语改变,而是具有重大标识意义的思想转变。中华民族作为凝聚国内外、海外华侨华人、台湾同胞的标杆和旗帜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因而,中华民族在宪法文本中没有明确体现,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多次使用“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并在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提出了“中华民族认同”问题,为新时期中国民族工作及民族问题的处理指明了方向。可以看到,这些思想观点的提出,为中华民族入宪问题的提出和实施做了必要准备。

其次,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理论、制度、政策及工作进行系统反思,不断丰富民族理论。有学者提出:“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建国初期所采取的民族理论及其政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是符合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的。时至今日,国内国际情势已相去甚远、大为不同,这也成为了当下民族理论、制度及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因而,当前的反思或调整,并非是对历史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总结出更切合当下时代要求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42]与此同时,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具有民族分离背景的社会事件、矛盾和冲突也直接提出了民族事务反思的必要性。就民族理论方面而言,“我国目前的民族理论,基本上是由民族平等理论和少数民族权益理论组成,中华民族理论则付之阙如”[43]。这样的现实,既不符合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民族国家建设的实际,更不符合中华民族建设的理论要求。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言,有必要在强调自治民族权益定位的同时,注意强化和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就民族政策及民族工作而言,无论是思想理论或宣传实践中,在强调对各少数民族群体的关心、扶持和照顾之时,也要凸显各民族群体之间的交融互惠和整体均衡发展。

再次,要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是民族认同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主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构建与解构的双重作用。“民族主义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关键是看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出现和怎样发挥作用。”[44]如是,一方面,应对国内各个民族群体的族群意识、族群认同进行预警和调控确保各民族群体的民族意识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不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融合。“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45]各民族之间长期的基于各层面的交流交往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逐渐淡化族际的区分和界限,强化各民族群体的国民身份和公民身份。同时,建设统一、繁荣的中华文化,不断夯实中华文化认同。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做”[46]

复次,要高度重视跨国移民问题的治理。时至今日,在全球化加速推进条件下的移民在全球范围的跨国流动、迁徙趋于常态化。“随着经济、文化交往的加强,属于某个民族群体的成员跨越国家界限的流动大量增加,并在迁入国之内重新凝聚成族——逐渐族体化进而成为迁入国内特殊的民族群体。”[47]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已初见端倪,并将在不久之后浮出水面。为此,从国家治理及国族一体化建设的高度来正视、谋划和解决跨国移民及其后裔的同化问题已成为时势之需。

最后,必须把中华民族认同建设置于国家核心价值层面进行谋划。中华民族认同是居于最高层次的政治认同,对其他认同形式具有统摄性、整合性。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无论中华民族认同,还是国家认同都未被纳入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核心价值的范畴,更没有形成具有统摄性、整合性的中华民族认同建设战略规划。然而,中华民族认同或国家认同,是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中华民族认同的增减的自然状态和自发行为不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为此,必须突出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地位,形成强化中华民族认同的制度、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华民族认同建设的目标、思路和步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