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窝里斗”的根源

“窝里斗”的根源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援助规模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于世界首位,即使是绝对值也名列前茅。在高达千亿美元的援助款项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阿拉伯非产油国,其中埃及、苏丹、也门、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是主要受惠国。类似的争论通常应该发生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富裕与贫穷的地区之间,但这场大规模的辩论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阿拉伯主权国家之间。

在阿拉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着阿拉伯统一祖国的信念,而随着油价暴涨、阿拉伯产油国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以及随之而来的人力资源的空前大流动,在增强这种传统信念的同时,也扩大了阿拉伯世界范围内对兄弟国家间贫富不均的深深不满。

石油使阿拉伯世界秩序颠倒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石油价格暴涨前,阿拉伯世界中的发达国家是东地中海沿岸的非产油国,如埃及、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等。这些国家在阿拉伯世界中文化发达,历史悠久,人口相对较多,经济结构也比较完整。其中,埃及是阿拉伯头号大国。而当时的最贫穷落后国家正是现在盛产石油的海湾国家和利比亚。据统计,1958年时沙特阿拉伯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仅是埃及的36.4%,随着石油收入的增加,1970年上升到53.5%,1982年则一跃而为埃及的581.8%,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6万美元,为埃及的23.3倍。1982年,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阿联酋的国民生产总值也都超过了埃及,人口仅为埃及百分之一的科威特国民生产总值也接近埃及。

阿拉伯世界的贫富悬殊

阿拉伯世界的两极分化非常严重,国与国之间贫富差距极为悬殊,大致呈现出三个明显的层次:第一个层次——阿拉伯主要产油国,包括阿拉伯海湾六国和利比亚,其主要特点是人口稀少、石油美元丰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阿拉伯世界遥遥领先,其中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万美元(2014年);第二个层次——阿拉伯中型国家,包括伊拉克、叙利亚、阿尔及利亚、黎巴嫩、突尼斯、约旦和摩洛哥等七国,其主要特点是人口较多,经济结构较完整,有的国家还有一定的石油资源(如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叙利亚等),其中伊拉克因石油资源比较丰富实力最强;第三个层次——阿拉伯贫困国家,包括埃及、科摩罗、吉布提、毛里塔尼亚、索马里、苏丹、也门以及巴勒斯坦等八国,其中埃及虽然综合国力在阿拉伯世界属于第一,但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三千多美元,其它国家则全部处于最不发达状态,索马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348美元(2012年)。

不是不出血

每一个阿拉伯产油国都通过设立各种基金和金融组织,向兄弟的阿拉伯非产油国家提供各种赠款、援助和贷款,其中尤以沙特阿拉伯为最。沙特阿拉伯的对外援助规模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居于世界首位,即使是绝对值也名列前茅。据1997年初公布的阿拉伯联盟经济和社会年度报告统计,仅海湾六个阿拉伯产油国从1970年至1995年的25年中,对贫穷国家提供的援助总额即达1 030亿美元,其中沙特阿拉伯一国的对外援助总额就高达659.2亿美元,科威特165亿美元,阿联酋113亿美元,平均占其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近5.5%,大大超过联合国贸发会议关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应不少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的规定,更远远超过美国等西方国家实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不足0.2%的援助比例。在高达千亿美元的援助款项中,绝大多数都流入了阿拉伯非产油国,其中埃及、苏丹、也门、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是主要受惠国。埃及获益最大。伊拉克虽榜上无名,但实际接受援助也不在少数,仅在两伊战争期间,沙特阿拉伯为援助伊拉克,就曾在其出口石油中每天拿出30万桶,以伊拉克的名义出售,收入的美元由伊拉克使用。除了正式的援助之外,沙特阿拉伯等海湾阿拉伯产油国的各类民间组织和机构,还不时地向遭受自然灾害的阿拉伯国家提供数额巨大的无偿捐助。

有趣的辩论

在阿以战争中首当其冲的阿拉伯国家(如埃及)认为,他们之所以遭受人力物力上的巨大牺牲,是为了整个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他们声称,石油价格之所以能够蹿升数倍,也是他们进行战争并获得胜利的成果。这种“石油美元”对所谓“石油流血”的争论,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即在被石油财富所分隔的阿拉伯世界的两边展开了。参加辩论的人包括新闻记者、知识分子以及国家军政大员等。

拥有石油美元财富的一边辩称,他们之所以获得财富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正如《古兰经》中所说,“真主给予他要的人,也拒绝给予他要的人”;其次,在经济方面多数产油国除石油外再无其它的资源,由于石油资源终将用尽,因此他们应用这些收益来确保他们的国家在将来没有石油后的生存和发展;第三,他们业已提供了数额巨大的援助、贷款和赠款,一年多达数十亿、上百亿美元,比超级大国每年的外援额还多,如果那些阿拉伯受援国能够整肃贪污腐败、提高经济效益等,他们的境况本来应该比现在好得多,而产油国本身可能还会给予或投入更多的资金。

没有石油财富的一边的反驳理由更加充分。除了国家的、政治的和经济上的理由外,兄弟交情和阿拉伯责任感是最常被提到的论点。首先,他们认为,几个贫困的阿拉伯国家(如埃及、叙利亚、约旦)以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名义与以色列进行战争,而结果却导致他们自己的国家负债累累;其次,在石油纪元开始之前,阿拉伯今天的富国恰恰是那时的穷国,而现在的穷国也正是那时的富国,正是“现在的这些穷国”时常派遣各种各样的援助团(如教育、卫生等)到“现在的富国”去,免费帮助这些“姐妹国家”。现在风水轮回,世道正好颠倒了过来,富裕的一方却不再热心帮助贫穷的兄弟;第三,贫穷的阿拉伯非产油国在政治和社会问题上所潜伏着的不稳定因素,对包括阿拉伯产油富国在内的整个地区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产油富国一方的援助实际上也是在维护自己的稳定;第四,阿拉伯产油国从阿拉伯非产油国大量输入人力,但却并没有给予合理的补偿,从阿拉伯贫穷国家来的打工仔远远不能与当地人同工同酬;第五,从经济上讲,阿拉伯产油国一年提供给阿拉伯穷兄弟的援助,与他们存放在西方国家银行里的款项以及在西方国家因每年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而损失的款项比起来,显然是一个小数目。实际上,在贫穷的阿拉伯国家的投资风险,未必就大于存放在西方国家银行中所经受的金融风险,这种风险在历史上可谓屡见不鲜。

非常有趣的是,在这场争论中,辩论的双方都认为阿拉伯财富的分配问题是一个“正当而合理的辩论议题”,没有任何一方以“国家主权”为由来论证是否应该分享石油财富。类似的争论通常应该发生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富裕与贫穷的地区之间,但这场大规模的辩论却是实实在在地发生在阿拉伯主权国家之间。通过阿拉伯世界各国的大众传媒,几乎每一个阿拉伯人都知道这场辩论的情况。更为有趣的是,在那些赞成更公平地分配阿拉伯财富的人中,有许多是来自阿拉伯产油国的公民。

阿拉伯人普遍的心态

一项在十多个阿拉伯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53%的人相信,贫穷的阿拉伯国家希望从任何可能的阿拉伯统一过程中获得物资上的好处;69%的人表示,他们个人也将从中受益;多达82%的人认为,他们的子女会从阿拉伯统一中得到更多的好处;66%的人认为,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均将从统一中有所收获;只有5%的科威特人和极个别的卡塔尔人认为,阿拉伯的政治统一对他们个人的利益会有所损害。综合这项调查可见:在阿拉伯世界,包括在阿拉伯富有的产油国,只有极少数人对阿拉伯的统一问题持悲观的态度。

从调查中还可看到一个只有阿拉伯世界才有的奇怪现象:多数阿拉伯人认为,他们从任何阿拉伯国家的任何阿拉伯企业获得好处都是合理合法的。这一调查结果使我们更容易地理解,为什么许多阿拉伯外籍劳动力在阿拉伯产油国内会有被歧视的感觉,因为同是阿拉伯人,他们觉得自己在任何阿拉伯国家都有权获得同样的权利——即他们在非阿拉伯国家里将不会期盼的那些权利。当然,越是受过较好教育的阿拉伯外籍劳力,对在地主国受到的歧视待遇越是感到不能容忍和痛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