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亟待填补的重要学术空白

亟待填补的重要学术空白

时间:2022-01-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轫期比较突出的学术事件有二:一是苏州大学一批学者1992年率先成立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会,并与《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于该年12月编辑出版苏大学报《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专辑》,其中有多篇论文属文学艺术研究,可以说,在全国学术界率先打出了“太湖历史文化研究”、“太湖文学艺术研究”旗号。进入21世纪来的近十年,是有关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研究的继续拓展、深化期,研究的自觉意识也仍在继续积累中。

有关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比较自觉的研究,发轫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与经济建设上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的新一轮崛起几乎同步;从那以来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和拓展的学术演进过程和研究的自觉意识不断积累过程,为新的宏观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学术资源。

发轫期比较突出的学术事件有二:一是苏州大学一批学者1992年率先成立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会,并与《苏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合作,于该年12月编辑出版苏大学报《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专辑》,其中有多篇论文属文学艺术研究,可以说,在全国学术界率先打出了“太湖历史文化研究”、“太湖文学艺术研究”旗号。但仔细核案该辑论文和苏州太湖历史文化研究会陆续出版的《太湖文化研究》论文集、《太湖历史文化研究》辑刊以及《苏州大学学报》相关专栏中的众多论文,所论却并未走出苏州,并无从环太湖区域整体角度进行的宏观研究,故“太湖历史文化研究”、“太湖文学艺术研究”之旗号实即“苏州历史文化研究”、“苏州文学艺术研究”之别名,真正的“环太湖地区文学艺术”意识还未形成。二是1995年在上海举行的海峡两岸词学讨论会上,著名词学研究专家、浙江大学吴熊和先生为揭示词的创作、研究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首次明确提出“环太湖文化区”的概念,获得多数与会学者的认同。紧接着,吴熊和先生又在台湾《中国文哲研究通讯》第7卷第4期(1997)的词学专栏发表《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明清之际词派研究之一》、《西陵词选与西陵词派——明清之际词派研究之二》两篇重要论文,在力倡“清词之盛,肇于明末”之说的同时,用比较信实的材料指出,清初词派大多产生于环太湖区域,向海内外词学界揭示了一个长期存在却未曾引起注意的现象。在吴先生研究成果的影响之下,湖州学者盛佩孚等人发表《重视开辟环太湖词家旅游风景圈》(《江南论坛》,1998年第7期)一文,将环太湖区域的词风从明清之际上溯到两宋时期,并提出将环太湖区域词学遗产开发为旅游文化产业资源的建议;上海师范大学彭孟兴先生发表《明清太湖地区文化发展刍议》(《史林》,1999年第1期)一文,系统地考察了明清太湖地区的诗歌、书画和通俗文化的发展以及太湖地区文化发展的前提,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对吴先生所提“环太湖文化区”概念的一次阐释。“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的自觉意识,就这样在“环太湖区域的词”和“环太湖区域的文化”的结合中得以产生。

进入21世纪来的近十年,是有关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研究的继续拓展、深化期,研究的自觉意识也仍在继续积累中。学术研究的拓展、深化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李延贺先生在《王世贞及其反对者:关于晚明戏曲批评范式的建立》(《中华戏曲》第24辑,2000年6月出版)一文中考察指出,晚明时代,“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批评上的主流声音,都来自吴中”,晚明戏曲创作风格和地域均被吴中所论断;他笔下的“吴中”即太湖区域,晚明时代环太湖区域乌程、宜兴、苏州等城市在文化、经济上的联系,已经突破行政地理上的分割。张仲谋先生在《近古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中分析明代女性文学家的籍贯分布指出,“从地域分布来看,明代女词人多集中在江、浙二省。如果打破省的行政区划,我们还会看到一个女词人更为集中的文化区域,那就是苏州、吴江、松江、嘉兴一带”,这为吴熊和先生尝试性提出的“环太湖文化区”概念提供又一重要佐证。沈松勤先生发表《明清之际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述论》(《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一文,对吴熊和先生“清初词派大多产生于环太湖区域”的观点进行全新论证,全面地梳理了“太湖流域的郡邑词派”存在,并深入广阔的区域文化空间和生生不息的词史运动过程,揭橥17世纪中期太湖流域郡邑词派及其结集郡邑词选是唐宋以来少见的词学现象,是特定人文空间中形成的区域文学观念、乡邦情结与时代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中国词史上发挥起废振衰,开创词学新局面的重大作用,并长期影响了清词的发展,在广度和深度上为环太湖区域文体研究和流派研究树立了典范。受此文影响,周明初先生发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文学流派综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一文指出,中国古代以地域命名的地域性文学流派基本出现于南方地区,尤其是明末清初才开始产生的自觉型地域性文学流派更是集中于以环太湖流域为核心的江南地区,这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及文学重心南移的结果;江南地区自觉型地域性文学流派,除具有地域性文学流派的一般性特点外,还具有以诗文结社为依托,以当地望族为支撑,以一种文学样式为主同时诸体兼善,绵延的时间较长,有的演变为新的流派等特点。该文虽以“江南”为题,但所论处处以环太湖区域为焦点;所论流派不限于词,诗派、文派、曲派等均在论述之列;该文最后还分析了明清时期环太湖区域盛产文学流派的各种文化地理原因。这是一篇从流派角度比较全面地把握明清时期环太湖区域文学遗产,广度、深度兼具而以广度见长的力作。同样以江南为话题而视野实集中于环太湖区域,同样广度、深度兼具而颇见深度特色的研究还有邱江宁先生的专著《明清江南消费文化与文体演变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9)。该著把明清时代诗、文、小说等文体的演变与江南消费文化相联系,提出不少卓识。如指出以往的小说命题类同于列传,这与其将自身定位于补史之阙的位置有关;而消费文化介入之后的作品命名,往往以有效地吸引读者,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为目的,所以小说命题方式有了很大改变。

属于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范围,但没有自觉打出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研究旗号的研究则渊源甚早,成果甚多,它们从微观、个案和片块研究角度为新的宏观研究奠定了相当扎实的基础。以近二十年来而言,除了有关王世贞、归有光、归庄、顾炎武、钱谦益、吴伟业、朱彝尊、陈子龙、陈维崧、冯梦龙、凌濛初、董说、陈忱、沈璟、李玉、袁牧等等单个作家研究的大量论著外,包括:1)属环太湖区域某地与中晚明以来某种文体关系的研究,如许振东《17世纪白话小说的创作与传播——以苏州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有关苏州与白话小说文体独立的研究,刘勇强《西湖小说:城市个性和小说场景》(《文学遗产》2001年第1期)有关杭州西湖与话本小说题材内容的关联研究,顾聆森《略论“吴门曲派”》(《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有关明代以后苏州在好几个世纪里一直是全国戏曲活动的中心,吴门曲派的崛起和成熟为中国戏曲运动积蓄极大后劲的考察等。2)属晚明以来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流派或文学家集群的研究,如严迪昌《阳羡词派研究》(齐鲁书社,1993)、金一平《柳洲词派:一个独特的江南文人群体》(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罗时进《虞山诗歌流派研究》(苏州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钱仲联指导)、姚蓉《明末云间三子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李真瑜《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与明清文坛之联系》(《文学遗产》1999年第1期)、李玫《明清之际苏州作家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戴庆钰《明清苏州名门才女群的崛起》(《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许周鹣《论明清弹词文化与吴地妇女》(《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等。3)有关环太湖区域某地文学艺术史的研究,如范培松等主编《苏州文学通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邱明正主编《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沈善洪等主编《浙江文化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4)还有些论著则涉及明清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遗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如凤媛《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罗昌智《新诗的碑纪:浙江诗人群与中国新诗的现代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黄健《两浙作家与中国新文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

但迄今为止的海内外绝大多数研究或以宽泛的“江南”为视角,或以逼仄的某地某具体文学艺术现象为关注焦点,真正从环太湖区域角度的研究太少;即便有人从整体角度谈到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大多也只是静态地观照,从现象上提请学界注意而已,并未对晚明以来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的变迁展开深入的考察;有关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变迁的逻辑过程、变迁的方向与实质内容以及变迁的文学艺术史地位等等,这些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均付之阙如。

因此在总体上,有关晚明以来环太湖区域文学艺术变迁的研究,是学界亟待填补的一个重要学术空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