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要医论学术观点

重要医论学术观点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痛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胸痹”。胸中阳微,心阳不振,心气亏虚为病之本,故温通心阳,补益心气即为治本,胸阳一振,阳气得以宣发,有如光照万物,阴霾四散。

心痛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有“心病先心痛”之谓,《素问·缪刺论》有“卒心痛”“厥心痛”之称,其症状和性质的描述与现代“心绞痛”是非常一致的。《灵枢·厥病》云:“厥心痛,痛如以锥刺其心”“厥心痛……心间痛,动作痛益甚。”《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则详尽描述了心痛的性质、部位和疼痛的放射特点。这里的“胸中”即指两乳之间,胸骨体后。

心痛又称“心痹”,为五脏痹之一,《素问·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已经认识到心痹病的主要病机是脉痹阻而不通。至于心痹病的病因,《素问· 举痛论》指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此虽非专指心痛而论,但结合同篇“心痹者,脉不通”之说,可以认为心痛与气滞、血瘀、寒凝有关。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称本病为“胸痹”。“胸痹”二字,非常切合本病的病机和临床特点,既包含了心脉闭阻不通,胸中气塞、痞闷胀满之意[心绞痛主要由于血管狭窄,血流失畅和(或)闭阻不通],又包含了一种胸中不适的感觉,其中有痛的性质,而又不完全是痛的感觉。相当于西医学所谓之“压榨感”“憋气性疼痛”。

胸痹的症状描述也比《内经》更为具体而明确,如“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短气不足以息”“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等症状,并指出“胸痹缓急”,即心痛有时缓和,有时急剧的发病特点。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张仲景首次提出了心痛胸痹的病机关键就是阳微,即阳气极虚。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将心痛胸痹的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指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此之“极虚”,乃心胸阳气之虚,虚则阴邪乘之,阴乘阳位之病机关键在于阳微,治病当求其本,而病之本在于心之阴阳气血亏损,心阳不振则是发病中的关键点。此说明,胸阳不振、阴邪搏结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其病位在心,为本虚标实之证,而以本虚(即阳虚)为主的证候。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心位于胸中,心阳虚损,则胸阳式微,阳微不运,心血失去推动的动能,流行不畅,可致气滞血瘀,久则心脉瘀阻,出现胸痹心痛短气之证。胸中阳微,心阳不振,心气亏虚为病之本,故温通心阳,补益心气即为治本,胸阳一振,阳气得以宣发,有如光照万物,阴霾四散。

现代医家李可对于冠心病有一段论述非常精辟:“冠心病,病机为痰、湿、瘀、浊窃据阳位,多兼见高血压。头为诸阳之会,胸为心主之宫,是人身阳气最旺盛之处,为什么会被阴邪窃据和包围?四个字:‘阳气不到’。阳气一虚,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法唯有借附子霹雳震荡,破阴通阳之力”(《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急难重症经验高级研修班学术论文集· 思路与方法》)。李老基于重阳思想,汲取《伤寒论》精髓,创制“破格救心汤”,重用附子等药物救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多种危重急症,挽垂绝之阳,救暴脱之阴,不仅见效迅速,而且疗效确切,经得起重复,使中医救治心系急危重症的地位重新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心痛胸痹的病位在心、血、脉,涉及五脏,是以阳气虚损为本,瘀血、痰浊、寒邪等为标所致之五脏整体稳态的调节、平衡被破坏的病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