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近与大世界的距离

拉近与大世界的距离

时间:2022-0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很多贫困的老区一样,东巴凤老区的贫困现象,是土地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重贫困。那么被疏远在现代信息生活边缘甚至之外的东巴凤老区人民,那种失落中的期待、那种希冀中的躁动,就显得更为强烈了。然而,广播电视离东巴凤老区人民还是那么遥远。然而,传统的民族文化趋向或者其核心的文化价值与市场经济机制相抵触时,往往传统文化就给现代文化造成很多的障碍,这点上,在东巴凤老区一些地方显得尤其突出。

拉近与大世界的距离

袁俊袖

贫困——困扰东巴凤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东巴凤老区而言,贫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学范畴,也是一个精神范畴。和很多贫困的老区一样,东巴凤老区的贫困现象,是土地贫困和精神贫困的双重贫困。所谓土地贫困,就是自然经济的贫困,老区人民大多生活在自然条件极差的地区,土地匮乏,温饱尚未彻底解决;所谓精神贫困,就是自然经济贫困带给人的精神沉积,最受影响的便是随着生产兴趣萎缩而逐渐萎缩与凋零的人的素质,长久的贫困已使贫困本身沉淀进入人的精神深处,人的创造力和向往斗志将受到影响,这种在贫困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精神贫困已成为一种脱离土地和束缚而存在的更加可悲的独立力量,反过来把人推进更加恶劣的物质贫困中。显然,不解决双重贫困,就谈不上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当浓重的夜幕把大地上的城市和农村、平原和山区同时笼罩起来时,浓浓的夜幕无论对哪个地方的人们都是一样平等的,但夜色下的生活,却呈现着巨大的差别。城里人可以在几十个卫星电视频道中任意按着遥控器,在中央台、省台、市县台间任意选择,而东巴凤老区巴马县西山乡小弄京屯的村民只能在收到的唯一一个广西电视台模糊信号中反复调试,企图能看清电视里人的模样;而七十多年前就为共和国的诞生,付出过生命和鲜血的巴马西山乡弄索屯的乡亲父老,一直与广播电视无缘,像他们的祖辈那样,无聊地打发着漫漫长夜。

今非昔比。虽然说二十年前的那种期待和躁动是普遍存在,但还说不上十分强烈。因为那时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远不如今天,经济的节奏比较慢,精神文化生活也谈不上丰富。而今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广播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用品,伴随他们度过每一天轻松休闲的生活。那么被疏远在现代信息生活边缘甚至之外的东巴凤老区人民,那种失落中的期待、那种希冀中的躁动,就显得更为强烈了。

电视——这个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传媒形式最丰富、受众面最大、传播最神速的科技产物,是现代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新成员。从1936年英国BBC台发射活动图像开始,不到50年光景,它就以先进的科技编织了一张巨型之网,覆盖整个地球村。现在地球村上空的200多颗同步运转卫星,有三分之一是电视传输卫星。走过40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电视,现在除中央电视台12个频道节目外,全国23个省市电视台还有26套节目上星,中国的广播电视信号早已超越国界,为世界各族人民了解中国架起了空中的彩桥。然而,广播电视离东巴凤老区人民还是那么遥远。这些几乎与世隔绝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电视,也不知道怎样才能看到电视,更不知道什么时候电视才能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这些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广播电视的建设力度,全国省市县都先后成立无线、有线广播电视台,有线电视站。使一张巨型的电视信息网覆盖全国城乡,联接千家万户,让昔日古老神话的“千里眼”、“顺风耳”变为现实。特别是卫星上天,有效地解决了信号源问题,使电视这种快捷实惠的传播载体,在全国迅速普及,让有条件的地区都可以收看到中央电视台和本地区电视台的节目。东巴凤三县的广播电视事业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广播站,70年代末才开始建有电视差转发射台,从此,老区人民看到了“小电影”,80年代中期才有广电局,一度里三县乡镇大小电视收转发射站发展到近百座。然而,由于传播质量的问题,到1996年却全部瘫痪停播了,现在仅剩三个县城无线发射站了,而且图像还时有时无。原来东巴凤县乡村三级全部实现广播联网专线化,但时间一长,特别是几场洪水、山体滑坡,几乎全线崩溃,很多地方已经20年听不到广播。到1997年,三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仅为17%,这年东兰县一条弯弯的山道上,走来了一拨城里人,他们是共和国第一代将军覃士冕的晚辈们,专程回来探亲的。亲人相见,将军故里的父老乡亲从屋内抬出一台崭新的电视机,放到神台前,点上香火,才打开电视机。乡亲们说,估计你们迟早要回来,所以市县广电局的领导、技术员专门在这里安装了卫星地面接收器,就等着你们回来有电视看呢。将军的晚辈们开始觉得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后来他们流泪了,痛心了,他们不敢想像,老区的亲人没有电视的日子怎么过。2002年,国家广播电视电影局委托中央电视台到河池调查广播电视覆盖情况,拍摄电视录像资料。北京来的记者们出来数日,却了解不到信息,更令他们沉重的是,在东兰革命遗址“列宁岩”,也就是当年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创办的“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他们打开随身带的迷你收音机,收到的却是国外的讯号,转来转去几个方向,就是收不到国内的一家广播讯号。到过东巴凤老区的人,对在乏味枯燥的长夜中那种难耐与寂寞,那种想看点什么,学点什么,享受点什么的急切期待与不安躁动,想必都有过深刻的体验,都在内心留下过刻骨铭心的记忆。

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是深刻的精神变迁的过程,即实行贫困老区民族文化从传统形态朝现代形态的转型,也是现代进程必定包括的内容之一。然而,传统的民族文化趋向或者其核心的文化价值与市场经济机制相抵触时,往往传统文化就给现代文化造成很多的障碍,这点上,在东巴凤老区一些地方显得尤其突出。

东兰县三弄瑶族乡,巴马县东山瑶族乡,一些妇女把制作一套镶满银饰的服装,当作自己一生的最高目标,于是省吃俭用,把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蓄用于此,使生产和其他方面的生活投资减少,消费效益很低。

封闭的环境,还形成老区“打平伙”的平均主义观念,抹煞了人们的竞争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一户杀猪,全寨共食;一户煮酒,全屯共饮;山上打猎,见者有份。这种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观念和习俗,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心理定势,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给东巴凤老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消极作用。

特别是重义轻财,轻商贱利的观念也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巴凤老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但群众深受旧观念的影响,长期从事单一的生产活动,时至今日,东巴凤农村集市还有几大怪:“村姑脸巾头上戴,芭蕉论对卖,鸡蛋包着卖。”

东兰县三弄乡的瑶胞从来认为天地分阴阳,人分男女,禽畜分公母,自然的一切都分公母。弄干屯一位汉子八年前,响应号召种了三十多棵沙田柚,本指望靠它脱贫讨老婆,可左祈祷右伺候,这些树横竖就是不挂果,即使挂了最后又落光。汉子自认倒霉,嘿,我光棍一条,没想到连种的树也是公树,一棵母树也没有。

封闭的环境、枯燥乏味的生活也形成老区人“早播秧、早打谷”早婚早育,越生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给老区的计生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也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环境与时空的距离,形成山里人与现实社会的心理距离,这些距离说白了就是观念与意识的距离。有道是愚昧是迷信的温床,无知才迷信,越迷越信,不问苍生问鬼神,在贫困老区越演越烈。

东巴凤老区有着一张张渴望的面孔。

东巴凤老区有着一双双企盼的眼睛。

徘徊在现代生活轨道之外的少数民族群众渴望收看到电视,正如盼水、盼电、盼路一祥,他们渴望了解国事天下事,渴望知道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渴望知道脱贫致富的科技与信息,渴望现代文化生活。在东巴凤老区曾经有这样的事,出嫁的姑娘把娘家陪送的嫁妆彩电放在中堂,尽管看不到影,听不到声,但把它披红挂绿一打扮,就给贫寒的家庭长脸了。

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东巴凤革命老区这片神圣的红土地,没有忘记构建东巴凤老区精神大家园。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消息传开,上至自治区广播电视局的领导,下到河池市和东巴凤三县广播电视系统的广电人,都为之振奋。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强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解决阻碍东巴凤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基础设施问题,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努力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和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创造良好条件。广播电视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不能缺少广播电视这一方面。时任广西广播电视局局长的朱焱同志,在这之前曾多次下到东巴凤老区。作为广西广播电视的一局之长,他曾为东巴凤老区的广播电视发展费尽了心血,为东巴凤老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为东巴凤老区广播电视事业还落后于全区,为东巴凤老区人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而揪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得知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准备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朱局长立即组织自治区广电局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会同河池市和东巴凤三县广电局的领导技术员计划项目,争取项目。

广播电视建设项目得到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认可,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把兴建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和“村村通”广播电视改造建设列入大会战项目。

投入360万元资金,兴建也可缓到十年、二十年之后才建的东巴凤三县广播电视中心大楼;投入175万元资金,为350个行政村的广播电视接收站的电视节目进行“填平补齐”,新增配套设备,使每个点节目由原来只收看一两套节目,增加到五套以上。

项目落实了,构造东巴凤精神大家园的责任,就落在区广电局和河池市以及东巴凤三县广电人的肩上。如何完成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播电视”这项被东巴凤老区人民称之为“顺民心、稳民心、暖民心、深入民心、凝聚民心的工程”?

新上任的自治区广电局局长阳建国高瞻远瞩,他要求把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播电视的建设项目作为区党委、政府暖民心、顺民心、聚民心的重要德政工程和“富民工程”。他在了解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情况时饱含深情地说:“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播电视的建设项目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记‘两个务必’的重要内容,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到东巴凤革命老区人民对国家的贡献,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完成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播电视的建设任务。”

自治区、市、三县广电局分别组成专门的领导机构和项目专家组,开展项目的沟通与衔接,落实项目建设。区广电局副局长何丹、朱日荣,纪检组长王玲、副组长李道俊以及人教处处长黄信章、计财处处长马登科、副处长蔡本昭、科技处处长梁永忠等领导多次深入东巴凤三县,具体指导检查大会战广播电视项目的建设工作。区广电局和河池广电局紧紧抓住方案制订、资金使用、物资采购、收费规范和工程质量这五个关键环节,制定了资金专户管理、“一支笔”审批、集中采购、定期汇报、验收审计和宏观调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东巴凤广播电视的建设工程建设规范操作得到有效保障。

为把东巴凤广播电视的建设项目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昌宪,一心扑在大会战广播电视建设上。时任副局长韦吉整、纪检组长黄柯云、局事业科长唐斌等相关负责同志长时间战斗在会战第一线,和东巴凤三县广电技术员不辞辛苦,顶着寒风烈日投身大会战广播电视建设。

兴建广播电视转播中心楼一直是东巴凤广电人梦寐以求的事。作为政府行使广播电视管理职能的局,东巴凤三县广电局一直没有像样的办公地方。东兰有线电视站1995年租用一家旧商场一套40平方米的住房作机房,1977年在山坡上起了一栋楼,1987年一场洪水,山体下沉,墙体开裂,变成严重危房。但局、台、站几十号人这些年就一直挤在这上面办公,节目的录制、播出都在仅384平方米的三层老楼里。巴马县34名干部职工,一直都拥挤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建的老广播站里,在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70万元,在县城寿乡大道上购买了4亩地,然而差不多十年了,周边已经高楼林立,这块地还是杂草丛生。凤山县广电局干部职工1987年以前在广播站开展采编业务,1988年搬进老武装部的弹药库里办公,2000年弹药库被拆,该局便借用233中波台的老房,后来中波台的老房要拆建新楼,他们又租国土局的旧房办公。18年搬迁了4次。市广播电视局的一位技术员,曾经闹了一个笑话,到凤山检查工作,小小的凤山县城才事隔两年,却找不着凤山广电局,转来转去一个多小时还是找不着,他急了,问“摩的”师傅:“凤山广电局怎么走?”师傅挠着头说:“他们搬来搬去的,我也弄不清。”

东巴凤三县的有线电视网络大都建于1992年,现在已运行了十多年,用户远远超出设计的承载范围,而且大部分传输电缆超期服役,带病工作,小雨小花点,大雨大花点,雷雨天大片,用户什么也看不见。而且原来设计的300mHz老式光缆,单项传输(最多能传输20套电视节目),已无法进行升级改造,无法与现在的国家广播电视光纤干线网连接。

为了老区群众能看上电视,老区广电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巴马瑶族自治县城北的公鸡山上,高高屹立着一座广播电视无线发射站,山下是革命烈士陵园,是烈士公墓,百色起义后,红七军部队撤回东巴凤,在公鸡山就与敌军打了一场“亭细之战”。然而,谁能想到在和平年代,在先烈长眠的地方,在一个电闪雷鸣的日子里,为了人们能看到电视,巴马广电局的一位工程师,却不幸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改变东巴凤三县广播电视落后面貌的历史机遇到来了,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建设相继破土动工,这是东巴凤广电人大喜的日子,也是东巴凤老区人民大喜的日子。动工仪式上,市县的主要领导和地方的干部群众都到场参加工程奠基典礼。

东兰县广播电视转播中心大楼投资120万元,建筑面积1673平方米。巴马县广播电视传输中心大楼投资105万元,工程实际投资247万元,实际建筑面积2401平方米。凤山县广播电视传输中心是大会战指挥部和区计委援建的项目,其中,大会战财政资金105万元,区计委补助资金100万元。工程实际投资204畅9万元,实际建筑面积1985平方米。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和承建单位共同克服基础超深、地基地形复杂、建材价格上涨和天气多雨等困难,加班加点,密切配合,狠抓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东巴凤三县广播电视转播中心楼的建成,改变了三县广播电视基础设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进一步提高了收转质量,扩大了覆盖面,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东巴凤三县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水平和自办节目能力,从而全面推动东巴凤广播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东巴凤老区两个文明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现在三县电视节目从原来21套增至30套,传送的信号稳定、图像清晰,覆盖面向周围扩展。以县城广电转播中心楼为中心,网络布局遍及县城城区及周边村屯。

广播电视的“填平补齐”,是一项跨世纪工程。这是上个世纪末的1998年开展的广播电视“乡乡通”、“村村通”的发展和继续。“乡乡通”、“村村通”是20世纪末的一场攻坚战。在这次工程建设中,河池市广电局和东巴凤三县广电人打了一场漂亮仗。使东巴凤三县350多个电视“盲村”,50多万“电视盲”喜“脱盲”,几千个陪嫁彩电得以露脸。也就是这时,共和国第一代将军韦祖珍故里的父老乡亲们才在自己家里看到澳门回归的电视直播。但是“村村通”大多只能收看到国家扶持的两套电视和一套广播节目,自然入户率很低,覆盖面窄,影响了长期通,更不用说通得好,难以满足群众学习文化科技知识和了解致富信息的需求。

“填平补齐”,东巴凤三县广电人又用汗水和激情,写下了光彩照人的新篇章。为了写好这一篇章,河池市广电局和东巴凤三县广电人上至局长,下至工程技术人员,以“辛苦我一人,欢乐千万家”的奉献精神,奋战在第一线。市县广电局领导每人分工负责协调,解决“填平补齐”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程技术人员分组作战,每个小组负责两个乡镇站点工程的安装、调试和网改工作。

老区群众把广电人当作“送福的贵客”,每当电视接收站工程技术人员进村时,乡亲们都涌到村头,手里端着醇香的米酒迎接贵客的到来。

巴马县所略乡弄坤村听说县广电局技术员要送电视进山,全村男女老少兴奋了一个晚上,最后商量决定每家出一个劳动力,每一家出一匹高头大马,下山去接电视。而且,马也要披红挂彩。他们想像,能够装进天下的电视,没有十匹八匹高头大马,怎么拉得进山。

这支像是娶亲迎新一样隆重的队伍,浩浩荡荡地下山了。下得山来,县广播电视局的技术员已经在山脚公路边等候他们了。他们以为,路边一定有堆积如山的器材和设备。

哪晓得,只有一捆电缆,几个方方正正的匣子。

他们不解地问:“器材还没有送到?”

技术员回答说:“运到了。”

“在哪?”他们迫不及待地问。

县里来的技术员用手指了指堆在路边的那一捆电缆和方方正正的匣子:“都在这里。”

“才这点?还不够一匹马驮呢。”他们终于明白了,他们闹了一场孤陋寡闻的笑话。

他们自己摇头,自己感叹:“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情绪,走在弯弯山道的他们,依旧兴高采烈。驮着器材设备的马匹在前头走,十匹八匹的马就在后面一匹接一匹浩浩荡荡地跟着。这是山里少有的隆重,少有的闹热,闹热得不得了哟。

闹热,洒满弯弯的山道。隆重,回荡在黛绿的山间。热闹、隆重的原因清清楚楚,广电人为他们接来一个全新的世界。

山里人的热情,感染着广电人,广电人决心为尽快满足山里人的渴望和期待奋不顾身。局里的技术员秦年红在整个“填平补齐”的项目施工中,经过他的手安装调试接收设备的就有二十八座。由于长期的超负荷运转,终因劳累过度,晕倒在安装设备的现场。就凭着这种精神,东巴凤三县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自治区下达的任务。

广播电视“填平补齐”工程项目的实施,使东巴凤三县有350个村站点增加了数百台数字卫星接收机及混合器、调制器等,使每个站点都能传输五套以上电视节目,而且电视节目的音像质量都比过去的高。这些过去只能收看到中央电视台一频道和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一两套电视节目的父老乡亲们,像是吃到了丰盛的套餐一样,又多出了三套或是中央电视台其他频道或者是其他省区卫星电视频道的节目。相当一部分无法收看电视的自然屯,也在“填平补齐”当中,惊喜万分地被“填补”成电视村、电视屯,三县广播电视覆盖率上升到了62%。

为了使群众看上更多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东巴凤三县还对那些距有线广播电视网较近、群众经济条件较好的站点进行联网改造。韦拔群故里——武篆镇东里村等8个站点进行联网改造,共架设光缆17公里,电缆干线6畅4公里,使2000多农户一万多人看上与县城一样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

2003年12月26日,在东兰县“村村通”站点即将全部安装完毕的关键时刻,亚洲Ⅱ号卫星突然出了故障,所有站点几乎进入停播状态,全体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克服山路崎岖、天气寒冷等困难,急群众之所急,顶着刺骨的寒风翻山越岭,深入壮乡、瑶寨各村屯站点及时为群众转星,到2004年元月15日止,转星率达95%以上。

广播电视涉及千家万户,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河池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极为关心东巴凤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他们下到东巴凤检查工作,每到一地,都亲手调收电视节目,每当看到村民们能收看到5个清晰的电视频道时,见到老乡们喜悦的笑,他们才放心。

—台一台的电视机,像是一扇一扇洞开的精神家园的大门,欢迎那些被大山封闭得只见木叶少见天的人们,走进一片姹紫嫣红的天地,走进一个让他们感慨万端的七彩世界。

还是那个七十多年前就为共和国的诞生付出过生命和鲜血的红色的弄索屯,也才在这次“填平补齐”中看上了电视,看见了他们的祖辈、父辈用鲜血染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看见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这一天他们专门请来电视台的记者,他们想通过电视新闻告慰全国人民,告慰将军的在天之灵,东巴凤老区和很多地方一样,足不出户就可以真切地看到北京,看到祖国的大地,外面的世界离东巴凤老区人民已不是那么遥远。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传送的节目比以前增多了,这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入网,直接促进了广播电视相关行业的发展,有效地拉动了内需,电视机成了抢手货甚至脱销商品。很多老用户不满足于过去使用的黑白电视机,纷纷购买带彩色的电视机。据统计,2003年8月以来,在“村村通”覆盖范围内,三县新入网用户增加了1畅28万多户,新购置彩色电视机1畅32万多台。

广播、电视覆盖率的提高,为广大农村提供了接受信息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大课堂,为落后地区群众脱贫治愚、丰富精神生活架起了一座桥梁。如今的东巴凤老区,一面面卫星接收“锅盖”星星点点地分布在深山弄场里,结束了东巴凤人民群众昔日每到夜晚数星星、看月亮的历史。使这些偏僻山乡的群众通过广播电视更快地了解到党的方针政策,学到了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

精神脱贫,使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理念、行为方法发生了新的变化。现在东巴凤的农民腰挂手机,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品牌农业、订单农业成了挂在他们嘴边的流行话。老乡见面先递名片,中央电视台、广西电视台的《走进农家》让在生产和市场流通中的东巴凤农民变精明了,善经营了。随着观念的更新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当地人的眼界宽了,本土化商人多了。近两年,巴马的个体户猛增到了2000多家,现在东巴凤城乡开始活跃一支支农民经纪人队伍,他们或走村串寨,或电话联系,然后把一桩桩生意敲定。他们收购各种农产品,带活了养殖业和种植业。昔日寂静、落后、闭塞的穷山沟,今朝到处传播着党的声音和致富的信息,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成为壮乡、瑶寨群众了解政策、获取科技信息的彩色纽带。东兰板栗过去质优价低,农民卖不得价,积极性不高,看了电视信息,知道东兰板栗在外地市场价格看好,于是,农民出手的价格高于往年,且全部脱手,护理种植板栗的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

东巴凤老区是有名的油茶之乡,过去满山遍野的油茶树,挂满了油茶果,然而,只是自产自销,成不了规模产品,进不了大市场。电视让农民们知道了什么是低脂肪的“绿色植物油”,知道了它的实际价值,同样电视也让山外的商人看准了这里的油茶资源,有到这里批量收购外销的,也有到这里投资办厂搞精炼油加工的,过去锁在深闺人未识的油茶资源,成了东巴凤老区不愁嫁的俏姑娘。目前东兰县板栗种植面积已从2002年的16畅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1畅5万亩,中草药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5畅6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2畅97万亩;凤山县的八角种植面积已从2002年的18万亩发展到现在的23万亩,新种林果5畅8935万亩,新种桑田1002亩;巴马县的油茶种植面积已从2002年的28万亩发展到现在的31万亩。一位到东巴凤经商的广东老板感言:“东巴凤农村经济终于活跃了起来,快成一个特色产品的大集市了。东巴凤农民的生活,将由此在两三年内走完以前需20年走过的路!”

巴马县罗县长喜滋滋地说,“巴马的山茶油籽,从2003年时的每公斤1元左右,涨到了现在的3元多;山茶油以前每公斤3元左右,现在9至11元了;‘黄金珠’玉米以前摆在路边没人要,现在每公斤2至4元,比大米还贵,还远销福建、上海。收获季节一过,就是肯出高价也买不到这些货了。如今的老百姓都在精心算计着种什么、养什么更能赚钱呢。”

山脊上的一个个卫星地面站就是一座座精神文化丰碑;峡谷中的一个个卫星“锅盖”就是一朵朵精神文明的山花。它们在向世人昭示,当中国社会面向世界的时候,东巴凤老区同样地享受着人类文明的果实——传播时代的来临,东巴凤老区人民几乎与国外的总统一样感受到同一的关于中国、关于世界的公开信息。

尽管并非所有的信息他们都能理解与接受,甚至有的可能是完全不理解,也不能接受,但有的是他们可以理解,也慢慢地能接受的。

前面提到的那位种“公树”的瑶家汉子,看了广西电视台《走进农家》栏目,才晓得种果树还需要剪枝。他按电视上说的,给他的“公树”剪枝施肥,结果“公树”变“母树”了,而且果实累累。广播电视工程给东巴凤老区送来智慧和知识,跟这位瑶家汉子一样更多的山民通过广播电视走向了富裕,走向了文明。

一个个卫星“锅盖”连通村村寨寨,连通了东巴凤老区的千家万户,这一个个“锅盖”不仅送来了欢声笑语,更送来党和政府的声音,送来万种信息,可以说广播电视上世界变得更广阔,广播电视让世界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

新观念是一种使人力增值的巨大资源,新观念是一项可以在未来获得巨额利润的投资,新观念让东巴凤老区人民挺起新的精神脊梁。

2003年12月20日,巴马老区人从来没有这么兴奋过,这天广西电视台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型电视文艺慰问演出《激扬老区》在巴马举行,广西青年歌手付清华、林芳、潘傲峰、陈煜生演唱的《跟随拔哥闹革命》,广西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潘世明演唱的《美丽神奇的地方》,广西著名青年女歌手陈春燕演唱的《幸福飞扬》,广东男高音歌唱家宁林演唱的《家乡》,广西电视台小铜鼓艺术团表演的少儿歌舞《追小溪》,广西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孙勇与李朝珍合作的交响音诗《百年心路》,巴马县艺术团表演的《喜迎大会战》,莫晓雯演唱的《牵挂》和陈亚妮演唱的《爱在他乡》,广西艺术学校演员表演的舞蹈《沸腾的山寨》,广西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唐佩珠演唱的《永远跟你走》等,表现出了东巴凤老区人民对自治区党委政府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喜悦之情和为改变家乡面貌的热切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老区人民紧跟时代步伐,坚定信念,勇于进取的豪迈情怀。两万多老区观众将“东兰巴马凤山三县人民感谢区党委政府的支持”的牌子高高举起,观众掌声经久不息。因为今天也是有史以来广西电视台第一次到巴马作电视现场录播,老区人以新的精神状态,在电视摄像机前尽情宣泄着,欢呼着,他们知道,很多老区人很多东巴凤以外的人都在等待观看这场特殊的电视录播。

小荧屏大世界,荧屏是有限的,但是观众能通过收看电视节目所得到的却是一个广阔无垠的世界。东巴凤老区人民通过这一精彩世界,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

都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家庄子,给我们讲“井底之蛙”的寓言吧。如果东巴凤老区人民永远在大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见所闻在山野之间,习以为常,不会有什么“非份之想”,依然“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自得其乐。已经有这么一天,井底之蛙通过小电视这一大窗口,看到了汪洋大海的博大,看到了世界的恢弘,那么他们还能像原来一样安贫乐道,无动于衷吗?

和其他发展了的地方一样,随着广播电视这精彩窗口的打开,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渗透,外部精神的变化,东巴凤老区人民的精神内质已经开始变化,守穷的意识已经开始冲淡,守旧的理念也开始被冲破。他们在惊诧好奇于电视里的另一种生活后,也不会安于现状,在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的致富门路的信息后,也会跃跃欲试,甚至地球另一端的熙熙攘攘也会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真正触及心灵的变化才刚刚开始,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次的日出都会给东巴凤老区带来新的希望。

从2004年8月起,全国“村村通”工作进入了向50户以上自然村推进的新阶段,国家广电总局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把加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作为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重中之重。东巴凤老区广播电视事业喜上加喜,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又开始向50户以上自然村推进,保证已通广播电视的村屯逐步做到能收到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2005年所有新通电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建设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乡村广播电视工程,把七彩的世界推进了东巴凤老区的壮乡瑶寨,同时也把东巴凤老区推进了世界,世界与东巴凤老区的距离越来越近。

诚然,缩短这样的距离,东巴凤老区还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与代价。挺起精神脊梁的东巴凤老区人民,满怀信心地迎接广播电视的新未来。

划一根火柴,闪亮一下,就熄灭了,但倘若用一根火柴去点燃一堆火,却可以散发出比一根火柴大十倍、百倍、千倍乃至无穷倍的热量,村村通广播电视,已经点燃无数篝火,让广播电视在东巴凤老区发生巨大的热量与能量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