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子以己论人

老子以己论人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视“道”为万物之源,其中人是至灵的主体,与天地并立。老子相信,每个人都有认识和实践“道”的能力。其意贯彻老子和孔子的思想。老子劝人效法自然。老子劝人要守住温饱及安心,不必为极品消费而劳碌。老子务实,认为人有上进之心,可以从生活经验获得知识和智慧。就是说,大自然的运行,有利万物而不着意损害;圣人倾心有所施为,志在行道,不与他人争夺。老子说“万物(包括我)并作,吾以观复”。

人的尊贵

老子视“道”为万物之源,其中人是至灵的主体,与天地并立。在天人合一和天人不二的论述中,人是尊贵的,具有独立的权能,每个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

人有“观”“明”“知虑”的情和能,在修养中积淀“常德”,在生命过程中趋向实现“朴”和“真”的自然特性,可收得心灵安顿归乡,圆满而终。

在上万年的历史中,中国老百姓经验着天地的威严和化育,认定天地为实质的东西,具有神秘感,却没有万能及超然的神明。我们称天为“老天爷”,地为“土地爷”,对两者都保持一份尊敬又畏惧的心意,而且祈求庇佑。天高地厚的观念,一方面说明天地是实物,同时又尊敬和仰望它们。高空可以任人驰想,厚实的大地给人们提供孕育的生机,一切都任人去把握和建构。

老子继承古代思想,把天地人的一切潜力和运作归为一个“道”字,十分明智。《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被誉为“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可谓十分切合。

在历史上,中国文化在秦汉以前以儒、墨、道三家的智慧影响最大,后来墨家式微,释家,尤其是禅宗异军突起,所以,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文化,以儒、道、释的综合智慧为根基,在“用”的层面上,统称为儒家文化,其中渗透着老庄哲理和禅宗的机智。

老子相信,每个人都有认识和实践“道”的能力。方法在于学知天地宇宙的自然法则,不执着,不落偏,不自私,不占有,为(做事)而无为(不贪利益),谦虚做人。《老子·二章》说: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他劝做父母的,宜多用“身教”,少用“言教”,即在日常生活中树立待人接物的榜样,使子女有所跟随,比起只说不行,或者言行互异,有效得多。史家司马迁熟读《老子》,为他自己的巨著写序,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其意贯彻老子和孔子的思想。

老子劝人效法自然。他说万物都在运作,不辞劳苦,生成结果以后也不据为己有,不自恃对他人、社会或国家有功。所以,一个人若然能够多做少说,多立功而少居功,就是效法自然了,可以安心而感到高贵。

人情心欲

老子言情,在《老子·十二章》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就是说,蓝、红、黄、白、黑五色容易混乱而叫人眼花缭乱;宫、商、角、徵、羽的声音容易叫人耳聋;甜、酸、苦、辣、咸的味道会冲击味觉,使人胃口不好;而过分的追逐(如名利竞争)足以令人失去心理平衡;难得的物品,足以促人行为不轨。概言之,人有七情六欲,是自然的,但是,如果只凭着五官和不自然的欲念策动行为和竞争,可以伤害内心平衡。老子劝人要守住温饱及安心,不必为极品消费而劳碌。

老子务实,认为人有上进之心,可以从生活经验获得知识和智慧。他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就是说,大自然的运行,有利万物而不着意损害;圣人倾心有所施为,志在行道,不与他人争夺。

人是时间维系的,创造了时间又努力把握它,终生为时而忙、而虑、而承受压力。终极说,人是为了长久,要战胜一时的得和失,取得安定满足。

《老子·七章》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不自生”是不为自己而生的意思,说明人有仁心自觉,时常警觉自己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份子。我们知道个人巢于万物的大体中,有家庭和后代,所以生命是延绵不尽的。

如果一个人能够奋力做事(身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人利益之后(后其身);又如果把个人的利益乃至生死置之度外而工作生活,反而可以安心生存,呈现不自私的本性。这样的人,反而具有受人尊敬的个性特点(成其私)。

知即自由

老子站在人的本位,阐释大自然的法则,再转过来说明人的本质。他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就是说,宇宙万物的关系和运作,求的是和。所以,和是大自然的常态。

他又幽默地说:“(婴儿)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这一方面说明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连婴儿也知运用,就是,婴儿终日啼哭,竟不会声音沙哑,乃是因为他把握到气神淳和的规律,不会过分,每达到目的即止。

人从婴儿发展到老年,如果不逆道而行,或者心存恶毒,其人生几十年,应该“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的(《老子·五十五章》)。

人是自由的,有自由方有高贵。但是,这里指的不是现代的公民自由(Civil Liberty),而是人性的内在自由。我们了解到“和”是宇宙万物的常态,同时又要明白,人在不断寻索精神提升的过程中,“和”(harmony, togetherness)是“常”(normality, stability)的先决条件,人的身心平衡发展,不能反自然规律而行,应该在顺应中寻求超拔。

终极说,人生目的不是永远向前走的,像当今不少人追求经济无限度增长那样,而是“归根”,以及“复观”,回头观看自己走过的路和走的方法。这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等到终老之时,可以胸襟宏大,从心所欲,又心无所求,静观世变。

《老子·第十六章》说: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是做人的原则和方法。“致虚极”是达到“空”的境界,“守静笃”是专心做自然的事。譬如母鸡孵卵,出于自然,它静静地用身体盖覆着自己生下的卵子,给予适当的温度,一动不动,不为周围环境的动而变换位置,闭着眼睛,专心一件事情,就是等待小鸡自然破卵而出,成为新生命。

这六个字一方面指空极,另一方面指静养,怎么同一而谈呢?其实两者就是人生真谛。

老子说“万物(包括我)并作,吾以观复”。“并作”是创造,也是消磨时间,活活泼泼地走向死亡。所以,庄子用“不亡以待时尽”,概括人生的一切过程。

然而,人自然希求不死,或称不朽。“观复”是回看走过的路,为了抱着更美的意义继续向前,为后人留下一点可贵的什么。

复归本性

禅宗深信,有知有志的人是明白生命意义的,不会横冲直撞地过日子。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常回头看,一是希望改善前途,二是回复本性,做一个真人,自由自主,不作假,不妄求,但求心安。

老子在第十六章里用一个生动的比喻解释他的想法。“芸芸”是草,是最普通又最坚韧的生命,比较起来,草的根在泥土里,人的根则相反,长在头顶,在虚空中。它是无限大和远的,更生息不灭,自由自在。自由可以无限,自在则限于情,在心中、在把握中。

我们今天身处熙攘速变的社会,最希望得到的是一时的安宁,因为在安宁中可以明见自己。老子早就说了,“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再加一句“复命曰常”。

静是空,所以“空”不是没有的意思,反而是有很多,很重要的“明见我自己”的经验,快乐而真实的经验,享受心满意足的闲息。静和空闲是最佳搭配。

“复命曰常”是说找着了生命根源之时,就能够永远常在而不生不死了。有了这一智慧,主体可以“明道”,明白世界和人的自然规律,明白生命的极限和可能,不再在迷糊中任人摆布,因为没有自由而生怨。

“常”不等同永恒不变。它指的是大自然的运作常态,即变。它又是可以由人把握的,可以稳定不变,依随人的意志而定。有了这种把握,人可以“容”,而且“容乃公”,凡事为他人着想,做一个维持“大我”的行道行德之人,实践“道乃久”的自然规律,安享长久的盈满充足。

老子其人其书

我们欣赏老子的智慧,需要了解他是谁,他做过什么。可惜历史典籍都没有充分的资料记载,只有介乎浪漫和神秘之间的故事。

老子名扬海外,影响了西方数学哲学。他的修养方法,成为韩国人和日本人的命根,至今不衰。17至18世纪,德国的数学家和哲人莱布尼茨(Gottfried W. Leibniz,1646—1716)根据阴阳学说开创了数学的二进制,使今天的电脑科技得以产生。他还给阴阳八卦起了一个洋名,叫做辩证法。

同一时代,德国理想主义(German Idealism)的创始人黑格尔(F. Hegel)运用老子的三段式,开创了他的哲学研究法。他研究每一命题,都按照正、反、中(阳、阴、合)的三维形式进行,此为哲学上著名的三段解读法。

另一位德国哲学天才和诗人尼采则称《老子》是“一口智慧的古井,叫人吸取不尽”。另外,连远处一隅的俄罗斯,亦出现了由托尔斯泰和波波夫合译的俄文版《道德经》。

在中国,经过几番“全盘西化”的盲动以后,钱穆排众而出,主张天人合一是中国思想的归宿,以统整思维解释宇宙和人生。它与西方的逻辑思维各树一帜,是与西方天人二分对等的智慧。

唯其如此,老庄哲学帮西方学者在“启蒙思想”运动中走出“神能主宰一切生命”的执着,开启人的全面智慧即在人心。我于1970年在加拿大出版的《人本心理学与人师教学法》(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Personalized Teaching),每一章都以身心互动一元立论,解释现代人的行为和志愿以及心的自由本质。

老子从哪里学得如此深广的知识呢?当然是从《诗经》和《周易》这些古典经书中。至于他的求学过程,历史一无记载。他于成年时在国家图书馆内管理文书,职位中等,而且当时书简不多,没有记载表明他设坛教学或者公开宣扬他的学问。但是,为何连孔子也知道去向他问道呢?叫人思之难明。

故事说他大概在80岁的时候(如果史载他活到160多岁属实,此时正是他的中年),觉得不耐烦了,沉不住气要去远行(居关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如果说不耐烦反映有野心,不像老子;如果说是对世事看透了,不想看,不想理,也不像他。

出关留书

不过,神秘故事才耐人寻味。话说当年驻守通往西域的函谷关的关吏名为尹喜,他见人多了,自然学了很多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和人事。据《神仙传》记,这一天,他早起向天望气,看见一股紫气从东飘来,心中断定必有圣人前来过关。

果然,他还未吃完早餐,就看见一位长眉白发的老人骑着一头青牛过关。尹喜问他出示关牒(通行证),他说没有。于是,这位久候机会的智者知道自己有运气了。他有礼地安顿了老头子,问他为何出关,谈了许多宇宙人间的问题,知道他是智人老子,就提出了条件,请他稍住数天,把一生悟得的智慧写下来,然后通融让他“免证出关”。就这样,老子为了一简关牒,就给人类留下约五千言的不朽智慧,后来被编成册,称为《老子》或《道德经》。

这故事叫人怀疑的地方不少。其他不说,《老子》中每个字都十分精当,涵义确切深远,谁能于急求过关的心境下写成这样的作品?

不过,故事还有下文的,老子骑牛(不是骆驼)走入茫茫沙漠,“不知所终”,而尹喜得到老子的传授,成道了,成为他的传人,下及壶子、列子和庄子,以庄子的成就最大。而尹喜亦步老师的后尘,悄悄地除下官帽,“不知所终”。

如果说人生从无而来,亦往无而去,这故事本身就成了道理。奇怪的是,列代有许多学者一辈子研究老子,写成厚册,对于这些细节竟“一掠而过”,不知是否偏爱神秘?

假如有人相信神秘是科学的反面,没有可取之处,我认为保留老子身世的神秘是可爱的(我们亦别无选择),因为《老子》一书字字真言,被译为多种文字,如今又成为各国思想界所重视的新世纪指导思想,它的作者的生平故事,理应含有神秘色彩,以抗衡科学故事的枯燥乏味。

诗人白居易曾经喜欢学道,亦喜欢提起幽默之笔,向他的老师开玩笑。他写诗说: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

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

我想起波斯诗人萨迪(Saadi)《蔷薇园》(Gutistan)中的一首诗:

不善实践的智者

如同不酿蜜的蜜蜂

凶猛的黄蜂啊

我们不指望你的蜜糖

却要求你自律

不要刺伤我们

白乐天虽然事佛写诗卓有成绩,对老师却呈现出黄蜂之态,不是善意的幽默。他自己一生写诗写文,用字何止五千,却不曾说明太多大道大理

今天,《老子》的译本层出不穷,寻求心灵安顿的人深入其中,希求获得智慧,滋润生命。如果有一天,它获得中国人的普遍认同,将是世界读者最多的畅销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