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敢于挑战,以己育人

敢于挑战,以己育人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11年,黄方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比赛,荣获山东省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同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而在生活上,黄方对学生的好是出名的。由于经常出差,黄方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从教以来,黄方一心扑在教学科研一线,日日夜夜坚守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所带领的团队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5项,授权专利10项。

2009年,黄方辞去在剑桥大学蛋白质工程中心的永久性研究职位,应聘到年轻的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成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一名教师。回到国内,面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在蛋白质工程研究领域的一片空白,他凭着对生命探索的一腔热血,在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以及学校领导的共同关心帮助下,很快组建起一支拥有副教授、讲师和研究生的科研队伍,以蛋白质研究为切入点,在生物医学和生物能源两大领域展开攻关。生物医学方面侧重对蛋白质折叠机理和膜蛋白功能的研究,生物能源方面主要从事生物制氢以及海洋微藻制生物柴油的研究。黄方现已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建立起了本校第一个单分子荧光检测系统,为今后的蛋白质单分子荧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方(左三)在指导学生

黄方作为博士生导师,从教以来,他先后主讲过“生命科学与技术进展”“高等化学”等多门课程。课程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他一贯强调的:学会“解决一些点滴的问题”。黄方不但上课时会重视启发学生的思维,课下还积极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他所指导的学生频频在大赛中斩获佳绩,并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突出。2011年,黄方指导本科生参加“挑战杯”比赛,荣获山东省特等奖、国家级三等奖,同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他还多次面向全校开展生物物理技术专题讲座,并主讲研究生“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进展”。

黄方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培养,黄方常常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诫自己的学生:“一定得敢于挑战,踏踏实实做事。如果总光说不做,你永远不可能有科研成就。”无论多忙,黄方在每周六下午都会给学生开小组例会。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出现的问题或遇到的瓶颈会提出来,黄方总是一一给予耐心、中肯、细致、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不厌其烦。黄方对学生的要求严谨,不仅要求学生精通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真正深入做实验研究,鼓励学生全方位发展。他总鼓励学生说,事情既然花时间去做了,就要尽全力把它做好。

身为化工学院的副院长,分管研究生培养的黄方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总是抽出时间到实验室主动和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最近课题进展情况、有哪些问题,实验室运行是否良好、有没有问题和以前的问题是否得到顺利解决。有时还会亲自对有问题的大型仪器进行调试和维修。身体力行的黄方将严肃、认真、严谨、执着的科研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而在生活上,黄方对学生的好是出名的。“黄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总是微笑着问学生,在宿舍住的好不好,暖气暖不暖,办公室的水好不好喝……日常很小的事情,针对我们的反应,他都会记在心上,及时采取措施,让学生心里很温暖,同时对黄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更多了几分。”硕士研究生孙婷婷这样评价生活中的老师。

“从黄老师身上,我们不尽得到了许多和课题相关的专业性的指导、做科研的思路和思维方式,同时还懂得做科研的态度和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的精神,还有黄老师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怀、对家人的疼爱……方方面面都感染我们。”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黄方认真对待他的每位学生,因材施教制定研究课题,将学生真正领进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研究更宽更深的领域,让他的学生学有所成。为人师,亦如父。他爱这份工作,更爱他的学生们,平常他把学生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给他的学生另一个温暖的“家”,并用他的人格和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

由于经常出差,黄方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自己的家人。他的暑假几乎只有一周,寒假很多时候也忙得回不了家过年。所以,他很感激自己的妻子善解人意,对自己工作的支持,支撑起整个家庭

舍小家,为大家;爱科研,爱师生。甘为桃李化春蚕,香风送远纳秋兰。从教以来,黄方一心扑在教学科研一线,日日夜夜坚守在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上。独辟蹊径,刻苦研究,潜心教学,献身学科建设;身体力行,朴实谦和,孜孜不倦,做科研育英才。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学生撑起一片求知的蓝天。展望未来,他甘做探寻生命奥秘的守望者

孙道峰

孙道峰,男,1975年8月生,中国共产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物理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化学学科学术带头人、“有序孔材料制备及应用”团队的负责人。主要从事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及配位化学的研究,在超分子结构调控和超分子合成新策略以及微孔材料方面做了较为系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结果。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培育、面上项目3项,山东省基金3项。至今已发表SCI论文94篇,影响因子在4.0以上的66篇,在MOF材料的制备及气体储存以及荧光材料的制备及识别金属离子或有毒分子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相关研究结果在JACS、Angew.chem.Int.Ed、Chemical Science、Journal of Material A、Chemical communication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负责物理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以及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负责起草制定了《物理化学山东省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荣获2011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三等奖、2012年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13年第九届青岛市青年科技奖、2015年第十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入选2010年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青岛市拔尖人才、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年教师人才建设工程攀登计划(全校2人)、2015年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所带领的团队共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5项,授权专利10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