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的心悟日行

爱的心悟日行

时间:2022-0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五灯会元》所载,这个正法眼藏,便是后来的禅宗宗旨,其精神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说法只是禅的一端,不是禅的全部。由此看,禅宗并不反对应用文字,只是指出两点。我们认为“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所以只要以随缘任运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禅意禅理,即可自由自在,安宁长久。大家深信,一个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禅悟,即可享受禅悦。

佛禅说爱,从怎样处理一己之心,到如何慈悲为怀,到爱亲及众,皆有十分妥帖的阐释,很受西方心理学各家各派的器重,并发扬光大,我们了解以后,可以爱得深切。

从此,从当下出发

不论你是第一次接触禅,或在长久以来,拿起禅书又轻轻放下。又或者你用了不少时间和努力去认识禅,至今不得要领。你都可以从此出发。

“此在”是禅语,后来被西方存在主义大师借用。它是什么呢?就是你现在看着本书的心境、时间和地点。既然这样,我相信你会继续看下去的,保证你可以感到自由自在,一步一步地认识禅和实践禅,丰足你的人生。

我自己便是这样开始的,在数十年朦胧地寻索禅意禅境之后,决定拿起笔杆,系统地对自己说禅,把经验的见闻和感受联结起来。好像走在树林之中,看见繁花是禅,穿过树梢的阳光是禅,一只栖息在树叶上的甲虫是禅,一条快要腐烂归土的树干是禅,一声鸟鸣是禅,微风拂过的凉意是禅,一不小心跌倒地下双手触着沁凉黑土的感觉是禅。于是,我开始明白了,禅是从生命活动中感到的,不一定要靠文字认识。

这一感悟带我回到我多年感到懊恼的禅说,即灵山会上迦叶破颜微笑的故事。这故事有简单和复杂的多个版本,都说是禅的诞生方式,中国禅的宗旨及来源,以及禅宗开山祖师的原始。然而,不少人认定,这故事是“杜撰”的,即禅僧们为了争建法统,“做出”来的。不过,我们今天看故事,贵在它是否精彩有意味。它有实与无实,并不重要。

故事说:当年佛祖灵山说法,手拈一朵花示众,不言不语。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不知所言,亦不知怎样反应,场面一片静默。这时,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表示心领神会。于是佛祖宣布:“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根据《五灯会元》所载,这个正法眼藏,便是后来的禅宗宗旨,其精神是“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它在拈花微笑的“示”与“答”中,“无言”诞生了,多么神秘和浪漫。

也许由于这样的开端,也许因为禅实在高深广阔,所以,禅宗多代传宗发展,同样充满神秘色彩,叫读禅者或者感到玄虚,或者因为“看不懂”而懊丧,掷卷长叹!

“意会”、“领会”、“默契”或“神通”这些心理过程,都是难以描述却又真实如如的,视乎主人有无偏见、执见或者恐惧。假如你持着开放的心态,试读泰戈尔(Tagore)的一首短诗,即会明白领会微笑的无限心意以及它的传意魅力。诗云:

你望着我微笑,

一言不发,

你是否知道,

这一刻的光景,

我已等待了很久。

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等到的是那含着爱的微笑,它的示意十分清晰,教诗人看了获得无限安慰和感激,尽在一个不求回答的问话中:“你是否知道?”这种无言的默示和收受,是多数人都经历过的,一点也不玄虚。所以,我们拿起禅书,不要当下没看懂,便放下不看,最好稍一定神,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寻找相关的例子,给一些陌生的名词注入实例。

不染着,生空性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的说法只是禅的一端,不是禅的全部。我们大步跨过由一祖到五祖的传说,看看那充满神秘又十分具体的六祖得传衣钵的故事,不是由惠能的名偈揭开序幕的吗?他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对照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用文字写的。他把身和心都一起弃掉,说明“空”的真谛。

后来,惠能说法,被集为《六祖坛经》,用的也是文字。惠能的禅旨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怎样明心呢?他提出的方法叫做“无念法门”。他说:“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其实,他可以说简单一点,解释他不是弃掉身和心,而是劝人把念、相和住都忘掉,即不要把许多念头和形态蓄在心中,以免生起执着。无念是“于诸境上心不染”。有说“心明如镜”,即是说,镜照着百般事物,过了便不留痕迹,就是不住了。不住即明。换句话说,一个人不执着一见,便可通明了。现在各级学校提倡通识教育,旨在帮学生不执管见,不在于灌输多方面的信息。

禅在每一个言行举止

由此看,禅宗并不反对应用文字,只是指出两点。一是文字深奥不易明白,时常给人误解,所以最好少用。二是以文阐意,也有表达真切的困难,故而必须对文字有掌握,不能错用,最好是擅长。

禅语禅文都贵在简洁自由,既有明确的意义,亦留有空间,让听者自由解释和接受。所以,二人对话,有人一说即明,且韵味无穷,有人不明生厌,觉得枯燥无聊,毫不达意。这种禅境界的有与无,历来造就了很多误解,引发不少人对禅望而兴叹,或者望而生畏。这不是因为禅“高深莫测”,而是因为读者先入为主,无意中把它放在“玄虚”的台阶上。

这样,所谓擅用文字,指的不是文字技巧或修辞,而是对文字所载的意义而言的。有这样一则公案。一天,慧海禅师的一位学生向他问道:

生: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师:用功。

生:如何用功?

师:饥来吃饭,困来即睡。

生:凡人都如是,与师有何不同?

师:不同。

生:如何不同?

师:他吃饭时百种须索,不肯吃饭;他睡觉时千般计较,不肯睡觉。所以不同。

我想起一句英谚:“不在乎你做什么,在乎你怎样做。”(It matters not what you do, but how you do it.)

惠能说:“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自缚即是放弃自由,因为心存执着。一个人坚持做事只有一个方法和目的,就是心有所住,也就无法自由自在,更不用说可以自由创造了。假如这人反过来埋怨没有自由,或者生活工作都有太多束缚,那么,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自己努力放下执着,投入广阔的自由天地。

中国禅宗悟道,不同于印度佛教,不需用禁欲、苦行、坐禅、念佛求取解脱。我们认为“本自无缚,不用求解”,所以只要以随缘任运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禅意禅理,即可自由自在,安宁长久。假如有人觉得困苦,需要解脱,方法也不在念佛静坐,而在于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地做好本分,以善心对待他人。

上面提到的慧海禅师说:“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五灯会元·卷三》)事实上,从中唐到宋朝的数百年间,禅宗盛极,禅僧与士大夫来往频密,一起吃喝唱诗绘画,打成一片,给中华文艺留下最美丽的文化遗产。大家深信,一个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禅悟,即可享受禅悦。他会在刹那的顿悟中超越一切时空和因果,透见无我的永恒。

禅悦安顿人心

在这样的宗教与世俗文化的交融发展过程中,禅风不但贯穿士大夫及其家人的生活运作,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哲学)和思维方式。

传统的儒家士人以立德和立功为人生理想,并以务实的态度处理得失,有进有退。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现实中,理想的口号是敌不过矛盾和迫切困难的。禅宗的“不离世间觉”可以解决这些矛盾。本着禅的心态,人们通达自由,于积极进取时游戏人生,纾缓心理压力,调适一时的困境和心理凌乱。

禅的精要旨意在于劝人用真诚和虚心去生活,免除成见和名利的蒙蔽,甚至抛弃求善的意图,自由自在地待人接物,成就正觉,实现自己。《金刚经》的法则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个人的心“生”了,一切知识都自然而来。

下面,我们用现代心理学对心智、情感和行为的见解,说明禅智的现代应用和效果。

现代心理学有关爱的见解

回顾人类历史发展,二战对人的冲击甚大。一方面是战争带来的创伤,死者已矣,生者承受爱与恨的长期心理折磨,使人无法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各学科的学者都同时警觉,好战者的凶残挑战“人本善”或者“人有恻隐之心”的信念,必须重新研究人性以及家庭教育对行为的塑造。

战争给研究者提供了现实素材,令他们走出实验室的假设,投入人的状况(human condition)多层面的表现,用多学科方法做出分析和研究。

在众多学者和理论之中,国际心理学兼精神病学专家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的影响最为广大深远。他的数十本书,半数是上世纪的畅销书,像《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禅与精神分析》(Zen and Psychoanalysis)、《人的本性》(The Nature of Man)、《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对生命的爱》(For the Love of Life)等等。

最重要的发现是爱不是一种情绪(emotion),而是一种技能(skill)。它是潜在或发展表现的东西,需要教和学。爱是人际间互相创造的能量(interpersonal creative capacity),一个人幼年所得的爱和教育,很大程度决定他一生所表现的自信心和做人态度。

关于后者,心理学界取得共识,确认人的心态大致分为两种,互不相同。其一是创造型心态(creative mentality),另一是操纵型心态(manipulative mentality)。第一种真诚而虚心,第二种执着和不安。

创造型心态与禅智的共通处

创造型心态出于真诚、谦虚和自信。它由自我发现和自我肯定(即接受自己的一切)为基础,不贪婪,不虚伪,不装饰,不追随时尚,不违背自己的性向和潜能,扎实做自己,朝气蓬勃,创造自我和完成自我。

弗洛姆指出,“人的精神生活有两端,一为求有,一为求生”(To Have or to Be)。每一个人在发现自我的过程中,“都会面临孤立感的原始不安,受到心理威胁。”家人的爱护和关怀,友侪的同情,都有助克服不安,战胜威胁,使人在安心中趋向成熟,依靠现实生活中的学习或工作,获得成功和幸福。

现代人普遍不安,有很多原因。主要的是过分重视“有”,如有学问、有型有款、有钱有势等。在今天的中国,人们更重视有权。这种倾向来自不重视“是”的价值,即不宝贵和发挥自己的天赋,包括良心。

人的原始“不安”,等同佛禅说的“烦恼”。禅说:“一念证悟,烦恼即菩提。”证悟就是发现自我本性,相信自己有价值。菩提就是解脱和快乐。禅智与老庄智慧相通。老子说:“天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老子把人的一切都放在宇宙的大局中考虑,求取长久安恒。人的不安有许多形式或内容。不安是怕,怕“没有”和“不长久”。前者可以是贫穷或尊严,后者可以是短命或损失。

怎样解脱不安呢?佛禅劝我们学习“放下”。不一定要放下名利和财富,那只是物。而是要放下执着和幻觉,因为两者都是迷妄,足以驱使我们去攀缘、诈骗、违背良心,而陷入无止境的谋取和操纵,最终造成更多更大的不安。

一个人要能放下,先要感到自己丰足和满足,信心充足。弗洛姆在《禅与精神分析》里说:“爱不是凭空而生的,先有自爱及父母的爱,然后有能力爱他人。”另一位国际盛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在他的《魅力的用途》(The Uses of Enchantment)里说:“父母最能感动子女的是无条件的爱,其次就是给他们讲述传统故事。”那些充满爱的活动的故事最能潜移默化,帮助幼儿孕育爱的能量。

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 Berne)分析人格的形成,倡议人格由三个资料库形成,包括“父母”、“成人”和“儿童”,其中父母的部分指深入脑内的早年经验,包括父母的言行、同情和关爱。如果这些经验资料空白,或者多数是严厉及批评恐吓的,个体会长期经历焦虑不安,本性受到障蔽,不能培养爱和尊贵的素质。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有这样的建议,他说:“爱是满足人性需要最合理、最具创造性的方法。它带给我们自在、丰足和神采缤纷的生活经验……爱的本意是给予而非接受,是一种能力而非教条。爱的要素在关怀、负责、尊重和知识。”

创造型心态不但在人际交往中开拓了解,增进和谐,而且为自己开拓自由和幻想,以无限的时空及可能,开创新的知识和工作成就。弗洛姆在《占有还是存在》里继续说:“求有者致力于物质财富的取得,权势私利的满足,却沉迷于争斗和操纵的罪恶。求生者则心存博爱,慈悲而尊重人性。他生活丰足而愉悦,而且深深地爱惜自然。”这种人不被成见和欲望所障蔽,自由抉择、判断,主宰自己的生命。

佛禅以“空”来表示这一状况。空即是不被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所蒙蔽,用净心开发良知和爱。“六尘”由人的感觉器官和意识把握,包括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一个人保持六根远离成见、妄念和欲望,即可以赤子之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明照真实。这样就可以保持情绪与情感稳定,思考与行为中节,心灵安逸。

自由和爱导向成功

《六祖坛经》说:“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又说:“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再说:“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就是说,相信你自己,做你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事,即自然快乐。

中国心理学家邵瑞珍翻译江绍伦的“Psychology for Teaching and Caring”,名为《教与育的心理学》。她提到人的两种不同行为,一是追求成功的行为,另一是避免失败的行为。习惯实行前者的人选择自己的任务,满怀信心,努力工作,不论结果是成是败,都自己负责,不怨天或自怨。

在另一方面,习惯实行后者的人不同,他接受他人派生的任务,每当缺乏信心之时,即寻求避免失败的妙计,例如诈病不出席考试,或者在考试失败以后埋怨自己近日身体欠佳,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他人或者意外。心理学家马丁·科温顿(Martin V. Covington)长期研究这两种行为的行使者,发现“成功寻找者”(Success-seeker)有创造型人格,而“失败避免者”(Failure-avoider)则趋向执着和缺乏自信和自尊。

怎样培养儿童成为成功寻找者呢?发展心理学建议父母对幼儿提供四个条件:

(一)接受儿童的真我。

(二)实行明确而可行的规则。

(三)允许儿童在广泛范围里自由探索。

(四)期待并赞赏成功,建立自信和增强自尊表现。

每个人的自尊有两个泉源:一是自由自在,相信自己有价值;二是他人的呵护和爱惜,并以平等态度看待个体的真我。在人的尊贵的大前提下,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终身奉行不渝的价值体系,由肯定个人的本真,追求心灵的自由安顿结合而成。这个价值是绝对的,可以超越物质和财富。创造型人格的最终作用,就是达成自尊价值。

以禅智改善操纵型心态

操纵他人服务自己,是人类的原始心机和伎俩。婴儿甫出世便自然知道哭声可以召唤母亲服务自己,哭声愈大愈切,服务来得愈快愈贴身。稍待时日,婴儿发现另一个伎俩,笑。他(她)咧嘴一笑,母亲即时反应,给予各种呵护。

原始的操纵是生存之道,也是与人和谐相生之道,没有什么不好,问题在动机。如果动机纯真,像婴儿饿了要吃奶,等待不及,便发出哭喊叫母亲喂奶,那是生存需要满足的索取。甚至当婴儿感到无聊、恐慌或寂寞,需要呵护而喊叫,亦属原始要求。但是,如果婴儿需要成人不停的照应,就近于贪婪了。不过,怎样界定动机的性质,实在不易。

在成人世界(其实由个体有意识地处理自己开始),纯真的动机是原始动机经过醒觉(aware)自己和他人的权利、责任,调节而成的,逐渐形成谦和的品格,对于自己的行为必定经过反思,同时照顾自己和他人的需要、情感,方有举动。

为什么有人会习惯地操纵他人呢?操纵行为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我们怎样察知操纵行为并有效对付?我们又怎样教育子女养成真诚谦虚的心态,待人平等和谐(不操纵),以求一种长胜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相当复杂的问题,不易简单说明,但又必须说清。下面,我把心理学知识引入禅智来解说,希望引起读者注意和应用,然后进行自我教育,发挥智慧,用正等正觉实现真我。

心理学给操纵行为定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个体尝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的行为,服务自己的利益。

在这定义中,“服务自己的利益”是大有文章的。它包括金钱和物质利益、服务(service)利益,以至错综复杂的心理利益。而心理利益又可能是十分恶毒的利益,往往表现在无理取闹、处心积虑、凶残打杀的行为中。

写到这里,香港近日(2013年3月17日)发生一件青年儿子弑杀父母再把他们碎尸的惨剧。杀人者在网上告别平日结伴打游戏的好友,声明杀父母经过半年筹划,原因是“童年时的经历……我不想他们留下。”至于为何要碎尸,则没有说明。

杀人者“利益”何在,扑朔迷离。不过,它是恶毒的心理利益,则可以肯定。可见操纵行为的极端处心积虑和凶残本质,十分可怕。更可怕的是,同样凶残的事,接连发生,而主事的青年都拥有相当充足的“聪明”和“电脑应用知识”。

我们再从头说起。操纵行为的式样和动机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它的效应和结果也同样复杂。最普遍可见的是广告,最贴身的是家庭生活中的子女对父母的操纵伎俩。

广告的目的是诱人购买指定的商品,用“移情”手段,即把你的真情感移向广告商指定的地方,叫你相信那是自己的真情,所以执着购买行为,不论前因(钱怎样来)和后果(买了的东西是否有用)。

近年来香港的电视广告,约一半是在推销化妆品。最常用的一句收场话是:“你值得拥有。”此话是由英文的“you are worth it”译成中文,原文的意思是:“你的(生命)价值与此物价值等同。”照此看,略有自尊的人都会问:“是吗?”埋怨说话鲁莽,过分把物与人等同看待,等同评价。中文的翻译颇有语病,意思不清。不过,广告的作用就是要迷惑心智,叫人在视听含糊中觉得“有趣”,投入移情的圈套。

理智较高的人会问:“难道我的价值止于一樽香水或洗发液?”不过,话说回来,在今天社会,不少人欠缺自信,真实地感到“人要衣装,面要化妆”,每月花两三成收入去装饰自己,很有价值。

为什么有人欠缺自信和自我价值呢?原因很多。有人跟进上述的弑杀双亲并碎尸的案子,发觉近日杀亲的数位青年(20至40岁),都是“隐蔽青年”,俗称“宅男”。这些人读完中学以后,即隐蔽在家中生活,不升学,不做工,整天沉迷“打游戏”活动。他们多数不与他人交往,只乐于连线结交网上朋友,注入真的情感。结果,他们自卑,缺乏人生价值,不顺意时自暴自弃,严重时用伤害他人作为发泄怨气的手段。有学者估计,今天香港约有3.5万“宅男”。其实,照每学年结束以后的统计数字估计,约有近2万名应届中学结业生加入隐蔽青年行列,如果从10年前开始计算,总数大得惊人。

在日常生活中,子女很容易操纵父母,拒做家务。例如,母亲叫女儿帮忙洗碗,后者回答:“妈,我明天考试”,即可挡回请求或命令。心理学家解释,这是利用母亲的爱以及望女成龙成凤的愿望,可以说是百无一失的操纵方法。但是,假如母亲从小就让女儿操纵他人,不负责任,长大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自欺欺人的人,结局不堪设想。

当然,如果母亲知道反操纵的方法,可以谆谆诱导,加以教育。她可以说:“唔,温习功课十分重要,我稍后会陪你一起做。来,我们一起把这些碗洗净,只需数分钟时间。你乖,帮妈妈。”

这样做有两重意义。其一是对女儿暗示,母亲知道她在尝试运用操纵伎俩,不让她得逞。其二是行使“身教”,帮女儿从实践中认识责任和它所附带的自豪——踏实做好任何事情的自豪。

什么是实践呢?为何要实践呢?禅宗有说:“吃饭、担水、劈柴即禅。”我们今天可以说:“洗碗、吸尘、扫雪即禅。”就是说,尽自己应尽的责任,并关怀他人,就是禅。责任的内容依随生活需要而定,责任的担当则是高尚人格的标志。

实践成功的必需运作,同时又是体验本真及自豪的心理基础,现代心理学研究幼童的心态,发现“自豪”是内在的感觉,不能由他人所给的任何宝物或者称赞而生。它一定是个体自己做了一件成功并感到欣慰的事,然后觉得高兴甚至高贵。自豪的东西一定是自己创造的,不是他人的赠予。一个小孩也许会因为拥有一个富有的爸爸而感到骄傲,却不能感到自豪。他的父亲虽然属他所有,却不是他所创造出来的。

回顾上面提到的例子,母亲苦心帮女儿实现她的小小责任(洗碗),可从小养成她负责现实生活中的事情,让她感到完成责任所生的自豪,产生自信,享受自性醒觉的创造性生活。

一个自我主宰和自我实现的人,必然肯定自己和接受自己。他不卑不亢,确认人人平等,人都尊贵,连环境中的一草一木及一切生物,都值得珍惜。这就是禅智中的“平等性智”。

我有和我是

跨文化心理学(cross-cultural psychology)确认,人类的主要伦理都凸显人的两种不同的良心(conscience),即道德意识。其一是建立在“我有”之上的“屈从良心”,其二是建基于“我是”的“人本良心”。

屈从良心根据利害断定善恶,是他动的。在这种心态中,服从权威即是善良妥当,触犯权威即要招致惩罚、遗弃和不安。持有这种心态的人缺乏安全感,在惧怕的威胁下,个体把社会、父母以及负责管教的权威对象内化,使之成为自己意识和潜意识的一部分,所以一切活动都志在取悦权势,争取奖励,逃避责难及夸耀自己。这种人不敢视正义为是,不敢非剥削为非,凡事不敢说,也不敢不说,唯唯诺诺。“文革”时代的许多青年持着这种心态做人,十分可怜。

“人本良心”则源于个人本真的“回应力”。它出自自我的判断和心声,从实践体验所得的清醒冷静,由是肯定我是的自豪,及关心他人的能力,即爱人的和“布施”的能力。它是丰足自如的本体。这种爱不是占有或喜欢,而是关怀和负责。更重要的,它含有关怀和了解他人的含义,避免“爱之反为害之”的结局。例如,父母爱惜子女,但并非一定因望子成龙而不接受子女的“不如人”。而且身体力行,不止于用说话关怀或指挥,而是以尊重个性的关心去帮助子女主宰生命,鼓励自由发展。

禅智吸收传统文化的智知,表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孔子解释人本良心,提出“三达德”的涵养,教父母悉心教育子女。他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同时具有智仁勇的强人,不论身处怎样的时代,都能“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不惑者不受妄念和烦恼的摆布,故能发挥创造力。不忧者有稳当的丰足感,能够布施及爱人。不惧者能说是与不是,肯定自我本真,能够挺身而出并为自己的大小成就感到自豪。这种人心灵安顿,人格成熟而高尚,最能与人和谐共相生息。

认识自性,培育自我

“万法唯识”是禅的核心信念,说明心理作用直接影响生活品质。

心理作用有多个层面。心理分析学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彼此密切影响和运作。心理学家罗伯兹(T. B. Roberts)这样解说:“人格是三个我互相作用的成果。本我说我要,超我说可耻,自我说让我先弄清楚。健康的人格由自我管理心理表现,协调本我和超我。”

“本我”是动能的主要来源,倾向即时获得满足,由快感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所支配。本我与生俱来,是盲目的,只知满足需要,不知节制。假如顺其发展,对己对人都有害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健全的自我,用来协调并观照本我。心理分析学者由弗洛伊德(Freud)到阿德勒(Adler)到荣格(Jung),都提出不同的对本我的阐释,相当繁冗,暂时不提。弗洛姆(Fromm)把本我的动能解释为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以及创造与退化的力量,全受人本需要(human needs)的支配,包括爱、认同、关联等。由于本我的本质是“我要,现在就要!”它在生活中不经常得到满足。这样,它便因为压抑而转入潜意识(subconsciousness)中,并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再行出现,支配行为。这些方式很多,像失误、遗忘、幻想、自闭、发脾气甚至暴力。

“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在幼儿中非常脆弱,必须通过健康和有教导的成长,才逐渐健全。它遵行真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跟随现实和父母、师长的行为特点而形成,包括父母坚持的训导。

在正常的家庭生活中,自我是了解并接受现实生活的“聪明人”。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协调力量,纾解两者的冲突,驾驭两者的平衡运作,把矛盾的东西“弄清楚”,把压抑生成的心理压力缓和下来。弗洛伊德称这为自觉(awareness),禅宗称它为“悟”,俗人称之为“处事能力”。近期的人本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建议父母,要培养子女有一个健全的自我,必须从小教他们实现本真(true self),不要取巧,不要操纵,不要装饰,不要诈骗,不要盲跟时尚,要做诚信和虚心的自己。在日常行动上,注重以清醒独立的心活在当下,把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统整起来,务实做人,更不让任何压抑钻入潜意识里生出古怪的心态或行为,凡事真诚与他人沟通和互相协调,互补互成。

“超我”是一个信徒,一种外在权威内化的结果。它大部分属于潜意识,却以十分执着的动力支配人格。有人因为自卑、嫉妒而生出超我的内容,有人用宗教信仰或者意识形态的理念做超我的内容。它发出“应该或不应该”、“可耻或崇高”、“正确或不正确”的号令,往往借助“为大家好”或“为党内团结”等美名,强制一己或他人的言行。

超我的本质是霸道的。它源自父母的管教和社会的限制,内化以后生成一己的执着。但是过强的超我容易造成焦虑、幻想或烦恼,使心灵丧失自由,不获解脱,有害心理健康,更不利人际间的和谐共处。禅智有佛性非善非不善的认识,劝人解脱超我的执着,用空和幽默来化解好坏的成见。

有一个禅宗公案说明怎样解脱。有一次,仰山和尚度过一个暑期回寺看望他的老师沩山,进行下列对话:

老师:“一个暑期不见,你做了些什么?”

仰山:“我耕了一块地,播下种子。”

老师:“这样看,你未曾虚度。”

“老师你暑期中做了什么?”仰山反问。

老师:“白天吃饭,夜里睡觉。”

仰山:“那么老师也未曾虚度呢。”说完发觉自己的话有点讥讽的味道,因此咋舌转过脸不敢面对老师。

老师看到他的窘态,就说:“孩子你为何要看得那么严重呢?”

仰山听完即悟,明白“不思善,不思恶”的道理,以后再不在意得失之争,心境自然平和安乐。

《六祖坛经》载:

“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

我常想,六祖惠能不识字,用了68个字便把西方现代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的许多精要理论、解释说得清楚明晰,可谓造化。佛家所谓“万法唯识”,今天千万父母望子成龙要求子女用智慧做人,不也尽在这68个字的意蕴之中?

积极发挥自性

心理学有“人性体验”(human nature realization)的概念,指人能超越是非情结,本着清净之心生活,烦恼即自然得到解脱。

怎样达成人性体验呢?通过恬淡、温柔、同情与恻隐、关爱与喜悦、自我认同。

恬淡与贪婪相反。它主动和自由,不受欲望所驱使。贪婪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情感,不论是为了生理需要的满足,或者心理需求的达成,贪婪者总要急求有成,并且把自己变成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一切东西都变为可贪或者占有的“物”,包括人在内。恬淡则不同,它不基于自我中心,无需增强自我,不放纵行为,不操纵他人。它以开放谦和之心回应一切。

温柔是恬淡的表现,无求他人他物,只享受自由和对人的关爱。它不是语言所能表达,除非用诗和合拍的对话。母亲对孩子的温柔可以免除焦虑和自卑,建立自信和负责行动。

同情与恻隐是对他人的状况和心态的感同身受,放下自己的意见和利益,投入“我如同你”的感受和了解,给予安慰和支持,无条件地成为另一个人的平等伙伴,心灵相通。

关爱与喜悦是对人与万物都以一种喜悦的心投入其中,超越自我。它是积极好奇的表现,不因为利益或占有,只为了进入一种新鲜的禅悦境地。这种投入是独立和自发的,听从个人的良知和心声,实现佛的“六度万行”,成就真正的自由。

自我认同是接受和肯定自己,亦尊贵自己。它不计算或重视自己有什么,而认识并自豪自己是什么。一个人能建立“我是”(I am),就能活泼地、好奇地、主动地生活,喜悦自在。如果一个人被自己的需求所迷住,做种种需求的奴仆,时常为有和无而烦恼。如果超越了迷惘,就是如来,即人性光明。禅说,一个人要“证道成佛”,即获得大自在的智慧,不要崇拜偶像(今天的权势或时尚物质),而要脚踏实地,体验人性。有了大自在的智慧,一个人就能对外成就慈悲布施的宏愿,对内获得清净自在,进入圆满快乐的境地。

禅与爱的精神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爱是满足人性需求的最合理又最具创意的方法……爱的本意是给予而非接受。”他又在《佛教与心理分析》(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里指出:“人们正在经历着西方感性文化的危机。它就是不安、倦怠和时代病,即是焦虑、躁郁和绝望……禅能为生存问题寻求答案,寻求做一个觉悟者。这答案与现代最大的成就不相冲突,因为它不违背理性、真实和独立。”

“父母”是最普通最伟大的爱,因为是所有人的经历。正因如此,父母所代表的爱的本质最为重要,因为它成就或者损害“子女”的一生。

子女依靠父母成人,即变为成熟的人。所以父母的爱也是一切爱的泉源。心理学确定,爱是出于泉源的,一个没有得到爱的成人不能爱人。这里说的成人是adult的意思,包括成熟的和不成熟的人,有成就和缺乏成就的大人(grown man)。

既然父母是爱的泉源,我们就需要明白父母的爱是什么。它是记录在脑子的一些早期经验,不一定是父母说出的经验,也不是父母提供的物质享受,而是子女心中感觉到的经验。

这种记录可能是训诫、规矩、期望、责备、批评、称赞、奖赏、恐吓和吵骂等,多数是用语言、气势和体罚单向施行的。它们在孩子的心中储存各式样的不和谐、困惑、不安、恐慌、焦虑、不快乐和怨恨。它们造成刻板的认识、成见和执着,深铸在潜意识内。

中国民间有说“贫家出孝子”,主要是贫穷父母对子女的爱的表示不用语言,多用“关系”。例如一起工作中尽量担当沉重及困难的任务,一起吃饭时让出美味又营养高的食物给子女,一起休憩时给子女一个舒适的地方等等。这样,孩子心中所储存的许多感受,即时内化,成为同甘共苦的温馨记忆。

上面两个说明都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尽举例证。读者可以把两个极端放入自己生活细节中据实反思,得出自己做父母所实行的爱,究竟是以物为重还是以情为重;以占有和操纵为重,抑或以解放及鼓励自由个性发展为重,这样即可以悟见自己应该爱什么和怎样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尤其是美国,冒出一个新的名词、活动,名为“亲子活动”,作为一种父母与子女关系及沟通的模式,即时传遍寰宇,流行至今。最可笑而愚弄人的,是随之而生的“素质时光”(quality time)。这是预约时光,有每两天一次的,有每星期一次的,时数任定。理念是在此时光,本来忙碌不堪的各方放下事务,专心彼此沟通与分享。但是,试问,父母子女共处一家,不是每天24小时一起的事吗?竟要预约和规定时间互相沟通!然而,在今天的迷惘时代,竟有千万父母用设有“亲子活动”来安慰自己,以掩饰不负责任。况且,情和爱都是自然流露的,不可像商品一样,在约定的时空之间互相交换。

爱是人们在生活中自然流露出来的完美情感,具有沟通力量,成为人类互补互助、互相爱护、慈悲关照的根源。爱人双方在成熟的情感中合成一体,而每人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利益。这样的爱是给予而非占有,是和衷共享而非对立,是人类心灵的最高表现。人们在给予中丰足生命,在分享中富饶存在,使人生喜悦满足。

给予和贡献是人类的天性。当这种天性受到私欲压抑,即会造成心灵空虚和贫乏,引发自我防卫,甚至剥削行为,人格受损,生活暗淡无光。弗洛姆说:“心灵贫乏的人不能享受给予的喜悦和自豪。”孔子说:“富润屋,德润身”,说明能够实践孝悌忠信的人,就是心灵丰足的人。佛家明列布施为六波罗蜜(通往醒觉之路)的首要行为,其理一也。

四无量心的博爱

西方的博爱是上帝之爱,他把儿子牺牲了又使他复活拯救世人,其理论与实行都矛盾重重,使人不易接受。中华文化的博爱受到佛教的影响,以慈悲和布施之心爱人,不论子女或他人,都各得喜悦安乐自度,十分具体现实。

《大智度论》讲博爱,解释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施为及功能,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分别说明,慈给予人幸福,悲助人消除苦难,喜促成大家欢乐,放下已有而布施人间。这四无量心的运作合起来就是博爱。

佛教解释宇宙人生是相当科学化的,与现代心理学甚为相似。在佛理中,人的诞生,都是从母亲子宫的稳定情境中被抛出(现代的剖腹产子更为突然),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婴儿即时面对分离与陌生,必须运用理性对付。另一是婴儿离开朦胧的温馨情境,即时面对孤立、多变和不安。这两种意识驱使婴儿寻求安全与控制,求取爱护与和谐关系。爱就是这样演化出来的,包括自爱与爱人。

爱是双向的,施与受都在平等互惠的意图中生出喜悦和享受。哲人莎士比亚却有独见。他说:“给予是崇高,接受是神圣”(to give is noble, to receive divine)。这句话又可译为:“赐给是庄严的,接受却是超越”。哲人意多,无论我们怎样翻译,莎翁都说明赐与受的双方并不平等,其中收受者的志气较高。这道理竟与常情相违?不是。试看在我们生活圈中,有些父母每给子女一些东西,即要说明这是伟大的爱或者牺牲,要求子女知恩求报。又或者有父母毕生囤积,平日薄待家人,等到自己临终之时觉得财富再无意义,郑重其事分给子女。不料,有子女拒绝接受,闹成悲哀。莎翁之意,即要人们了解,施与受必须基于平等与尊敬,方成圆满的爱。

弗洛姆参透禅智,分析爱的本质和施行,分别为实践、负责、尊重和知识四方面,简述如下。

(一)实践。爱必须是实践的,可以附以意表。爱是关怀,但是必须是行动。我在上面提及母亲邀女儿合作洗碗,是一种关怀,实行了就是实践,不能实践,就是“无能的爱”。又比如说,有人喜欢盆景好看和意境幽深,花钱买了一盆回家共处。但是,他不灌浇,更不学习培植方法,加以实行。结果不出数月,盆栽枯萎,呈露疲态,他即随手扔弃到垃圾堆里,心里还要埋怨这东西不争气。人的生长发展必须通过种种实践达成,父母之爱就是关怀和实践。

(二)负责。负责是一个人对于受爱者的回应,是实现生命的契机。父母回应子女的现时和长远的需要,就是提供爱的教育。《中庸》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合起来就是负责和弘毅。

一个人若能够民胞物与,随时进行回应和奉献,就是高明博厚,就是博爱。比如一位老师,时常专心观察学生的需要,给予辅导,又定期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鼓励和指点,尊敬学生的努力,就是爱学生。

负责是承担和付出艰辛,积极关心受爱者的行为结果和感受,热心地进行适当的回应。这是对己负责,亦对人负责,精进而不退避,随时提供服务。佛经称之为“利乐有情”。弗洛姆说:“能爱人者必也能自爱。”博爱者积极利乐他人,也必然能够利乐自己,获得应有的回报。

(三)尊重。真爱必须是完整的。实践、关怀、负责和回应都不够,还需配合对受爱者的尊重,以他的利益为轴,以他的抱负为广度,给予方便、支持和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照顾子女入微备至,但是因为望子成龙殷切,而且对龙设定执见,例如肯定要儿子当一名医生,不理他的兴趣和志向,结果可能演成失败的不幸,或者成功了,却受到儿子的终生埋怨和不快乐。

观世音菩萨行大慈大悲的爱,照应人类的广阔天赋和志向。他在楞严法会上向佛陀报告说:“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他详细列出三十二种启发有情众生的不同方法,帮助他们,拯救他们,成全他们。观音的三十二应,代表他的三十二种不同的现身,分别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所以,观音是男人又是女人,是老者又是青年人等等。

佛教肯定每一个人的根性、因缘、遭遇和接受方法不同,所以让观音用包罗万有的方法行善布施,回应不同的需要,实践慈悲、最大的爱。禅智以人为本,引入佛法,丰富中华文化的爱念爱行,补足了儒家的严苛和道家的开放,使中国人认识大爱精神。

(四)知识。有效的爱一定以知识为基础,把知识和回应联结在一起。爱人不但要了解被爱者,同样重要的,是了解作为爱者的自己。父母必须用功了解子女,同时了解儿童心理学。他们又必须了解成人心理学,并应用在自己的身上。例如怎样放下执着和操纵,怎样开创沟通的渠道与方法,从而尊重子女的人格和抱负,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况,以及他们的兴趣和才能,他们的变化发展中的需求,才能做出最适当的布施和爱。《大般若经》称这为“善巧方便布施”,有这样的教导:“常于有情,作大饶益……观诸法,若顺若违,皆能助引一切智智。”

行使智慧可以衍生更丰富精彩的智慧。爱是自我实现的开始。它的终点是人生的圆满自在。我们爱人,必须分享相同的起点和终点。

父母爱惜子女,不应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求负责并丰富自己的人生。这爱的对象是子女,应爱他们的真实和可能,他们的志愿和自我完成,他们现况中的成功和挫折,他们的智知和情感,他们的独立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