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亲亲邻里情

亲亲邻里情

时间:2022-01-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荷苑,是长风新村街道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80幢楼房及近2000户人家的住宅小区。亲友来看他时,静静她爸发出由衷的感慨:“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7月21日4时30分许,哈尔滨一幢6层住宅楼一侧突然发生垮塌,两位平民英雄奋力叫喊,喊醒了所有熟睡的人们,全楼39户共计93位居民得以安全逃生,无一人受伤。一家老人庆寿,邻里都来庆贺,家家同吃长寿面。

一幢幢钢筋水泥住宅,一扇扇时常紧闭的房门,似乎把每家每户分隔得泾渭分明。然后,在长风二村风荷苑小区的一幢楼里,却是处处见真情的另一番景象。

风荷苑,是长风新村街道一个有着20多年历史、80幢楼房及近2000户人家的住宅小区。我就住在这个小区的一幢楼内。这幢楼,住得都是普通老百姓,有工人,有所谓的农民工,有退休干部,没有大富大贵的人家。这里没有大明星,没有大老板,却有戏曲爱好者。左邻右里,亲亲如一家人,因为大家进出一个门,就亲如一家人了。能住在一起,也是今生今世有缘哪。从谈吐上看,没人讲套话,没人讲官话,好像他们也讲不出套话、官话,只会讲生活俚语,讲实实在在的家常话。平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少不了帮忙照应,有个啥事,近邻胜过远亲,最靠得住的还是左邻右里。去年深秋,住6楼的静静她爸,夜间突然患病,病情来势很凶,邻里们纷纷被惊醒,众人倾力帮忙,一会儿“120”救护车将他送到医院救治。病来得凶,去得也快,不几天就出院了。亲友来看他时,静静她爸发出由衷的感慨:“真是远亲不如近邻啊!”

我国明清时期都有官员以诗劝家人:“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墙又何妨”的“六尺巷”的美谈。晾衣服滴水,把下面晒的衣被滴湿,这是邻里常见的纠纷。我们楼的邻居常为他着想,晾衣服,浇花时要看看楼下是否晒有衣物,以免滴水弄湿了别人的东西;拍棉被时,也看看邻居的窗户关了没有;走廊上不摆放物品,以免影响他人行走;夜深人静时,电视机音响不能开得过响,以免影响了邻里休息;住在楼上要考虑到楼下的,等等,因为很少发生诸如“滴水”“声响”等之类的矛盾。我们邻里的关系好,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没人计较得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亲切,那么自然,那么和谐;生活得那么安逸,那么温馨,那生活的空间里,飘着像茉莉花茶一样淡淡的清香味。

记得,我在二十多年前,刚搬到这里时,3楼70岁的姜阿姨是楼组长,她告诉我这幢楼的邻里情况并慈祥地叮嘱我,窗门要关好啊。隔壁的邵师傅,楼下张老伯,楼上乔阿姨路过,相互间都会打个招呼。楼下的陈阿姨非常警惕,没事就在小区里溜达,看到陌生人就马上盯住,谁来谁往都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我妈第一次来看我,被盯得“心发毛,腿发软”。4楼的黄师傅退休了,天天在家,一到做午饭的时候就喜欢放磁带,边听着老歌,边闻着他炸猪排的香味。说实在的,黄师傅的退休生活真是温馨,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不知道他是不是仅有一盘磁带,反正那盘磁带里所有的歌我都能倒唱如流了。

某日出门上班,刚打开门,黄师傅的脑袋立马探出来,原来他在候着我呢:“沈老师,我房子卖了,要走了你自己当心点啊,平时我不出去还能帮你看看门……”不知为什么,一声沈老师,让我突然地伤感,眼泪差点掉出来。

住在1楼的吴师傅,还是善良友好。有一次,突来的大风,把我家的晾衣竿和被子,一起吹落到他家的横杆上。我去找时,正恰他们在吃晚饭,他们一听,二话不说,放下筷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我家那6斤多重的被子拽了下来。那一刻,感激之情,溢于心间……

谚语说:“邻里好,赛金宝。”和睦、亲善的邻居,平时能互相照应、关心、帮助,危机或危难时刻,更是牵挂着对方的安危,积极施展援手,邻里互助常常是亲戚所不能及。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我记得小时候住在平房里,父母外出直接把孩子托付在邻居家,并且把家里的钥匙交给邻居代管。现在回忆起来,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邻里友谊与互信。遗憾的是,如今在大都市里,这真情的一幕已非常鲜见,钢筋混凝土阻隔了邻里友谊,防盗门封闭了邻里情愫,老死不相往来成为邻里关系的“休止符”。7月21日4时30分许,哈尔滨一幢6层住宅楼一侧突然发生垮塌,两位平民英雄奋力叫喊,喊醒了所有熟睡的人们,全楼39户共计93位居民得以安全逃生,无一人受伤。(2012年7月27日《中国青年报》)哈尔滨塌楼事件提醒我们,团结、友爱的邻里关系是多么的重要,重拾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种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一方面需要我们走出封闭的小家庭,加强邻里之间交流、互动。和善的邻里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健康要素。因此,社区积极创造条件为邻里交流提供载体,开展“邻里节”活动,就是有益的尝试。

左邻右里间的和谐相处,也是一种做人的快乐和安慰。邻里们常来常往,有事相帮,见了面总是乐呵呵的笑脸。谁家上班时间紧,别人买菜时会捎上;哪家做了好吃的,忘不了给邻里送去尝尝;门口有了垃圾袋,有人主动带下去;谁家电器发生故障,只要一声喊,就有人即刻到;邻里间有人生病住医院,大家会去探望;一家出门了,另一家会代收邮件、代接来客。楼梯上互相问早,互相让路,搀扶老人,是日日可见之事。一家老人庆寿,邻里都来庆贺,家家同吃长寿面。同吃喜糖,同吃红蛋,也是常有的事。孩子们上学一起走,学习上互相帮助交流。左邻右里间相处久了,互相间心换心、心贴心,新邻老邻也就深深有情了。

我的左邻右里,使我想到了从石库门走向了独门独户的人们,在生活改善、时代进步的同时,却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曾经丢失的美好,在我们的这里找了回来,如春风化雨般沁入心扉。现在,大楼里的人们充满温情和格调,无声传递着上海那种特有的弄堂文化,展现出一幅幅人情世态的画面,感动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邻里亲,邻里和,也和来了好心情,处处充满着人间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