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鄱阳湖,美的和谐

鄱阳湖,美的和谐

时间:2022-0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鄱阳湖和其他湖泊一样,只是地理书上的一个符号;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感受到鄱阳湖的超凡脱俗。对于鄱阳湖而言,共青城是她孕育的掌上明珠;对于共青城而言,鄱阳湖给予的是养育恩情。不久前,团中央领导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青年企业家队伍来到共青城,这座刻满共青团印迹的城市又一次迎来了娘家的亲朋好友,鄱阳湖又一次看到了满怀激情、热火朝天的青春背影。鄱阳湖的美,美在希望、美在憧憬。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优美的诗句总是在诗人与景观的一刹那契合时喷薄而出,宋代诗人杨万里路经鄱阳湖就有了这四幅天人合一的恬静画卷。古往今来,鄱阳湖的诗情词缘还真不浅,文人墨客一旦踏入鄱阳湖的地界,便自然地在精神上达到某种契合,形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究其原因,只是一个字:美!

在我心中,鄱阳湖的美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滔滔赣江里,存在于浔阳秋瑟间,存在于清透五河中,存在于旖旎共青内。于是,鄱阳湖对我、甚至对全体江西人而言,都是一种透彻的美学唤醒,只要粗通文墨,一旦触碰到鄱阳湖,就会立即释放出一种本能的诗意,唤醒潜藏已久的天然本性。

鄱阳湖的美,美在景致、美在生态。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鄱阳湖和其他湖泊一样,只是地理书上的一个符号;随着年龄的增长,才逐渐感受到鄱阳湖的超凡脱俗。鄱阳湖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是国际重要湿地,中学时代我曾跟随父亲沐浴过鄱阳湖畔的夕阳,金黄的霞光洒在平静的湖面,波光粼粼、清静祥和,婀娜多姿的芦苇荡随风摇曳,与内蒙草原迥然相异的草洲翩翩起舞,不远处岸边几只小船上传来带着浓郁乡土味的山歌,仿佛再现了当年王勃在《滕王阁序》描摹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的浪漫场景。鄱阳湖还与成千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蒙古、日本、朝鲜的候鸟有个约会,每年入冬,鄱阳湖就会淡妆素抹,客人一到,便化作鸟儿的天堂,那是何等的壮观!我不得不羡慕住在湖中岛屿的人家,天天被鄱阳湖温馨地抱在怀中,亲密地感受着湖水的脉搏,奢侈地欣赏着一个个精彩的瞬间。

鄱阳湖的美,美在传说、美在轶事。美丽的湖泊从来不乏动人的传说。有人总会费尽心思去论证故事的真实与否,然而在我看来,这些美好的故事既已流传至今,自然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何况故事的内容大多动人心扉、感人至深,何必一定要辨个真伪?放眼鄱阳湖畔,大孤山留下了渔郎胡春与瑶池玉女的牛郎织女般的坚贞爱情,石钟山刻有苏轼、陆游、李渤等文人墨客的盎然诗兴,落星湖则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白鹿洞书院学子的刻苦治学,还有南山、老爷庙……

美丽的传说自然少不了共青城。对于鄱阳湖而言,共青城是她孕育的掌上明珠;对于共青城而言,鄱阳湖给予的是养育恩情。支持共青城,就是支持鄱阳湖;投资共青城,就是筑就青山绿水。团中央把共青城作为全国青年参与经济建设的“试验田”,组织动员海内外青年企业家到共青城投资创业,为鄱阳湖带来的是新鲜的血液,是历史的传承。

日月如梭。说到共青城,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我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当年搭草棚、升炊烟、鼓干劲、拓荒土的奋斗场景。55年前,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耀邦的号召下,98名来自上海的青年志愿者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与信念,来到当时土地荒芜、杂草丛生的鄱阳湖畔九仙岭,点燃了创业的篝火,打出了创业的旗帜。紧接着,全国各地的共青团员和青年志愿者纷至沓来,开荒种地、放养鹅鸭、兴办企业,以天为被、以地为床,轰轰烈烈地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纪元,用自己的双手和血汗为鄱阳湖涂上了一抹鲜艳的亮色。我是多么想通过时空隧道回到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亲眼见证这座城市唱响的青春之歌,可惜没有机会,只好静下心来,向这些执著追求、废寝忘食的前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鄱阳湖的美,美在奉献、美在创业。这里的成长镌刻着奋斗的誓言,这里的发展飘扬着奉献的旗帜。记得孩提时代跟全班同学到景德镇春游,鄱阳湖似乎是一条不可逾越的天堑,仅仅有一艘需要漫长等待的轮渡船,承载着我们到达彼岸的希望。而当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干部下乡调研时,一条条平整宽阔的高速公路贯通南北,一座座厚实坚固的桥梁飞架东西,短短不到二十年间,我不得不惊诧于湖畔周边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得不感叹创新创业的巨大威力,不得不钦佩历届省委省政府倾力建设发展的恒心,不得不为生于斯、长于斯感到无比骄傲!

奉献和创业最核心的体现自然还属鄱湖明珠共青城。30年前,或许只有一个鸭鸭能充当共青城走出国门的使者;30年后,挪宝地给热泵空调、启维光伏、海联科技、奇新科技等一大批大型企业投资兴业,中芬数字生态城、全国青年创业基地、物理鄱阳湖研究观光基地、中加绿色经贸合作开发区逐步完善。共青城已经骤然变成了一座享誉国际的名城。每次到共青城,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建设景象,都是忘我工作、不知疲惫的身影,都是“5+2”、“白+黑”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他们的背后,是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辛勤谋划,是团中央领导整合全团之力支持共青城发展的坚定决心,是各方资源的无私支持,才有了共青城“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19.9亿元、增长26%,实现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增长44.1%、比2007年翻一番”的“井喷式”增长。不久前,团中央领导率领一支浩浩荡荡的青年企业家队伍来到共青城,这座刻满共青团印迹的城市又一次迎来了娘家的亲朋好友,鄱阳湖又一次看到了满怀激情、热火朝天的青春背影。

鄱阳湖的美,美在希望、美在憧憬。只有美丽,没有发展,往往是对美丽的最大亵渎。在全世界都在认真思考和审视“人类文明向何处去”这个重大命题的时候,江西省委省政府从全局着眼、从长远出发,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2009年12月12日,是一个全省人民都将铭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江西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国家战略的区域规划,这样一件事关全局发展的大事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怎能不让人充满豪情、充满希望?

鄱阳湖就是如此,把大自然赋予的光彩天资贡献出来,化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手;把自己的核心资源贡献出来,打造造福百姓的生态经济区。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个上连湘楚、下通皖江,同时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的地区要冲,这个既与沿海发达地区山水相连、又与中西部地区联系密切的重要地域,这个只占全省30%的国土面积、却承载了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经济总量的鱼米之乡,必将成为中部地区崛起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点,必将把鄱阳湖装扮得更加靓丽!

鄱阳湖的美,美在淳朴、美在人杰。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因此,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就是一种集体人格史。鄱阳湖的乳汁滋润着整座赣鄱大地,为江西赢得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鄱阳湖的文化,核心也在人。古有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欧阳修、曾巩,文学家汤显祖、晏殊、晏几道,理学家朱熹陆九渊,爱国英雄文天祥,著名隐士陶渊明、八大山人,等等。近代以来,从鄱阳湖走出的杰出人物数不胜数。新中国成立后,鄱阳湖水又塑造了共和国无数的英雄模范和先进典型。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吴有训,作品被誉为“傅家山水”的著名画家傅抱石,多次在国际大赛上夺魁的体操运动员童非,始终把群众安危系心头的优秀民警邱娥国……无论他们是否身在江西,他们都深深爱着这片源头的湖水,并把这份爱融入各自的行业中,以奋勇拼搏、敬业奉献作为对鄱湖母亲的最好回报。

名人的光环照耀着鄱阳湖,但是鄱阳湖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她所哺育的成千上万的无名英雄,他们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刻苦奋斗,他们怀着为江西发展添一块砖、加一块瓦的质朴理想而戮力前行,他们把对鄱阳湖的感恩化作干事创业的无限激情,日积月累、风雨无阻,不断创造着鄱阳湖的历史新纪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喜人数据面前,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一分子,都是鄱阳湖的骄傲!

鄱阳湖的美,美在通融、美在平静。鄱阳湖没有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之貌,也没有浓妆艳抹、遍施粉黛之态,她的美源于水天相接,她的美源于清静归真,她的美源于催人奋进。身处鄱阳湖,会感受到一种“泽园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返飞雪”的独特气质,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超脱,一种为江西崛起新跨越努力奋斗的豪情。

鄱阳湖,和谐之美,美的和谐。

(发表于2010年3月5日《江西商报》

2010年3月15日《南昌日报》摘要发表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