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变阻力为推力

变阻力为推力

时间:2022-01-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5年底,《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系列报道出台,它被业界公认为“开了新时期深度报道先河”。《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是在改革开放后最早采用系列报道方式的一组作品。比如,我们所选择的《变阻力为推力》就通过对魏全的报道,提出大学生成材首先要适应环境的命题。

变阻力为推力——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之一

张建伟

编者按:大学毕业后的青年知识分子,怀着一腔要建功立业的渴望,步入社会这个新的大环境。不久便显出差别:有人春风得意,成果斐然;有人苦苦奋斗却壮志不酬;有人一无所获,悲观消沉。

造成差别的社会因素是什么?青年知识分子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如何相互作用?在他们成才的道路上,有哪些社会障碍应当扫除?

本报从今天起,将陆续刊出记者张建伟等人采写的“追踪记”,从不同角度探讨青年知识分子成才的社会环境,力图对上述问题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解答。我们希望这组报道能够给各个单位的领导以及青年知识分子以有益的启示。

天津家具六厂两年中进了7位大学毕业生,已有3人另栖他枝。所留4人,只有魏培春风得意,乘奋斗的传送带节节上升,先从业技术科,后就职副厂长,现已主持全厂全面工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说他是个人才。何以然?

有人说:“这小子,会做人。有杂活时,别的大学毕业生不搭手,他干;拉煤卸煤,工人身上多少土,他的身上多少灰。可他心里,嘿,有个小九九哩!”由此产生一种观点:在人事关系复杂的今天,青年要成才,非“大智若愚”不可。

以该论点询之魏培,这位学机械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解释说:“任何人的成才都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争取主客观两种标量(尤其是客观因素)形成推力而非阻力,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在成才之路上必须学习的艺术。”

他真“会做人”。有台关键机器出故障,老师傅半年多末修好。小魏受命再修。有人劝:“莫管。修好了,师傅们脸往哪放?修不好,你日后何以立足。”他不听,先找师傅们“聊天”,获知失败原因。“师傅们虽未找到修复办法,但积累了许多经验。这是反败为胜的基础。”师傅们见他虚心,恨不能倾毕生经验以授之。小魏洗耳恭听,细心钻研,没几天,大功告成。阻力变成了推力,皆大欢喜。

与此相映照,一学生入厂后,以知识渊博自居,终日足不出室,闭门造车。那日正绘一机械图,一师傅默然审视良久,说:“这图的某部位似不对。”他一听火了:“我学过。我是正本学来的!”师傅说“我没上过大学,可这种机器我摸了几十年,我觉得……”他反讥道:“那你怎么没考上大学。”此事传出,全厂哗然。从此,再无人给他“提意见”。一年后,他郁郁不得志地调出厂。

魏培说:“这类把动力反变为阻力的事我听说不少。我常不解:我们年轻人怎能因这种小事而毁了大事业呢?”他认为得(以此证明自己高明)不偿失(失掉了干事业的好环境)。

他也有“大智若愚”的时候。在家具行业激烈竞争中,厂里准备上光固化油漆涂试生产线新工艺。小魏每日食不饱腹,夜不归家,四面出击去讨教,终于设计出比最新成果还节电50%的方案,但无把握是否可行。闻一外国专业代表团来京,他连夜追踪而去。对方工艺保密,小魏连连追问,根据对方“是”“否”的回答证明,他的别出心裁的方案可行。返厂后,他同厂技术人员、工人连续苦干三个月,大获成功。一笔奖金赏下,大家均分了,小魏得一元四角七分,后因不够分,小魏又交还四分。对此,小魏讲:“应当。这是集体的功劳!”他沉浸在事业成功的喜悦中,不在乎“蝇头小利”。

他说:“手大捂不过天。你就是在八个国家留过学,一个人还是一个人。要时刻想着集体这个大环境。”

他适应了这个大环境,大环境又造就了他。今年3月,厂长不在,副厂长外出学习,企业正乱,生产不景气,而文明生产单位的牌子也已被勒令摘掉。受任于危难之际,小魏挂职副厂长主持工作,首要任务便是拿下企业整顿合格证,重振军威。连续29个昼夜,小魏拼命了;连续29个昼夜,各级干部、全厂工人陪着他拼命,终于整顿合格,挽回信誉。消息传来,大家全落泪了。7月28日,公司正式决定由小魏主持全厂工作。其时,财务账面上仅存七千元钱,四个车间处半停产状态。他决心背水一战。他没想到,他这个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竟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全厂职工拧成了一股绳,在严格制度、严格管理的决定下达后,都紧密地配合他。工会主席张宝根师傅主动为他堵漏洞;全厂的师傅们像关心孩子一样关心他。蓝祥师傅打来电话:“小魏,还没走?你太瘦了。一定注意身体。千万别趴下。咱全厂的老人让我代表他们劝劝你!”小魏的泪一下子流下来。“有这样好的师傅们,哪有翻不过的火焰山!”全年企业承包额70万元,拼搏之下,现已达百万元!

“这一切都是怎样得来的?”小魏说:“倘若我是个自大狂,只靠个人奋斗,能有今天吗?”

记者在六厂采访,有人说:“我们厂的大学生,就培养出小魏一个。”

对此,小魏十分痛心:“不应该是我一个!我一个人算什么!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一代天骄!”有一位大学毕业生过去在厂闷头搞设计,没有成绩,领导认为他“没用”,调他到办公室当干事,他十分苦恼。小魏主持工作后,同他倾心交谈,劝他“进车间干一段试试”。到车间后,他同工人打成一片,不仅搞出了设计,而且挑起了全车间的生产重担。他对小魏说“你救了我一命”!

“心中有大义,虚怀天地宽。”魏培对记者说:“这是周总理。我最佩服的人。”

他似乎是在表白自己:“我并非说成才的前提是泯灭个性,向环境妥协。实际上,我从未放弃同守旧传统的斗争,也咬牙冲击过许多旧章法。我只是希望毕业后的同学们注意一下怎样在集体的大环境中,变阻力为推力……”

《中国青年报》1985年12月13日

评 点

1985年底,《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系列报道出台,它被业界公认为“开了新时期深度报道先河”。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深度报道的开山之作。《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是在改革开放后最早采用系列报道方式的一组作品。它着重对青年大学生的成才问题作了详尽的描述、分析和透视,见报多篇包括《变阻力为推力》、《黑色幽默》、《爱情的结合点》、《崭露头角的“三味真经”》等。20世纪80年代,系列报道并不多见,此组报道一经推出,即突破了传统的单视角新闻模式,而具有全息式、透视性的特点,引起读者的强烈关注和共鸣。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影响了日后80年代深度报道的崛起。

二是,突破了一写人物就是典型的惯性思维模式。如果我们仔细阅读以前的新闻报道,在写人物时往往都选择典型人物,因而大多典型人物都是“高大全”的。《大学毕业生成才追踪记》的8篇稿件,在甄选报道对象时,不像过去传统的新闻报道一味地推出先进典型,而是把青年大学生在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一推出,它更是一个“提问题”的报道。比如,我们所选择的《变阻力为推力》就通过对魏全的报道,提出大学生成材首先要适应环境的命题。从典型人物的神坛走下,普通人的命运更能折射出生活的深度和厚度,这也就是中国深度报道的最早节奏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