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企业家的新天地

中国企业家的新天地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企业家要走上国际舞台,从陈世增的这次实践中应得到哪些启发?要想知道中国有这么多企业家,为何唯独陈世增能第一个走进白宫的奥秘,就得先弄清作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对豪门集团公司和陈世增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兴趣。中国有这么多企业家,克林顿总统偏偏邀请陈世增进白宫做客,这反映了美国人价值观念上的一些新特点。陈世增谈吐不凡的学者风度,引起了美国高层人士的青睐,萌发了当面领略这位中国新崛起的企业家的风采的愿望。

(1995年4月23日)

豪门集团公司总裁陈世增三进白宫的事,已经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轰动并得到很高评价。但是,从美利坚转到亚细亚的这股“豪门热”尚未降温,惯于寻根究底的中国人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中国企业家这么多,克林顿总统为什么唯独会见陈世增?中国企业家要走上国际舞台,从陈世增的这次实践中应得到哪些启发?这实在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一、背后有实力

要想知道中国有这么多企业家,为何唯独陈世增能第一个走进白宫的奥秘,就得先弄清作为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对豪门集团公司和陈世增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兴趣。

中国有这么多企业家,克林顿总统偏偏邀请陈世增进白宫做客,这反映了美国人价值观念上的一些新特点。资产阶级是崇拜实力的。但是资本主义文明发展到今天,他们的实力观有了新的升华。就一个企业而言,他们崇拜的不是这个企业的庞大资产和高额产值,而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在实力上出现的特色,而这个特色正是豪门所独具的。

首先是企业的效率和发展速度。豪门集团是在濒临倒闭的县办小化肥厂的烂摊子上发展起来的。千辛万苦,仅用8年时间,就建设成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啤酒年产能力由1万吨增加到20万吨,利税由建厂后第一年的237万元增加到1.5亿元,由一个企业发展成为拥有23个企业的集团公司。白宫从大陆获得的资料显示,1987年豪门占中国啤酒厂家的第800位,1994年上升到第7位。这个发展速度在中国是个奇迹,在美国也是罕见的。美国一家大啤酒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受美国人推崇,但是该公司由1万吨啤酒生产能力起步,发展到20万吨,整整用了24年,而中国豪门仅用了8年。这使崇拜效率和速度的美国人大为惊讶。美国副总统戈尔在会见陈世增时,以钦佩的口吻说:“对你们的企业,我已久闻大名了。”豪门的“大名”是什么?就是使戈尔感到震惊的豪门效率和豪门速度。社会主义“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列宁语)。豪门的发展速度为此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这是美国人对豪门感到莫大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这在豪门的实力上也是很有特色的。豪门坚持啤酒质量的“双重标准”:一是国家标准,一是市场标准。国家标准就是保证各项理化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市场标准,就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千方百计适应消费者的口味。这种“双重标准”,实际上是“超高标准”。有了“超高标准”的啤酒质量,再加上在实践中做到了商品酒和样品酒一个样,旺季和淡季一个样,批量大和批量小一个样,这就在啤酒市场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有了实实在在的知名度。这正符合具有“求实精神”的“美国人”(列宁语)的心理。1994年12月中旬,在洛杉矶举行的第一届中国酒展示品评洽谈会上,豪门啤酒一面世,美国新闻媒体争相采访报道,参观者、消费者争相品尝。1994年12月19日晚,戈尔副总统举行圣诞宴会,宴请几十位全美著名企业家,宴会桌摆上豪门啤酒。这些喝惯了世界名牌啤酒的高层人物,第一次喝豪门啤酒,倍感品味可口,连连称赞。宴会结束时,他们都毫不客气地从餐桌拿上一瓶未开盖的豪门啤酒,说是拿回家请夫人品尝,共享口福。这无可辩驳地说明,对于美国高层次的酒民,豪门啤酒已成了他们非常喜欢的佳酿。

再就是企业家的卓越才能和学者风度。陈世增不仅在企业经营上创造了神奇的效益,而且在理论研究上也获得了累累硕果。他兼任高等院校的教授和研究院的研究员。他著书立说,登台讲演,使广大读者和听众为之倾倒,这点白宫主人早有耳闻。他访问洛杉矶、华盛顿,在许多与美国朋友聚会的场合,除了宣传自己的企业和产品之外,还讲述了他的理论观点。如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的观点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这次他更列举了足够的论据说明,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但不妨碍市场经济的存在,而且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比私有制更多更优越的条件。美国人听后顿觉耳目一新,不断为他喝彩。陈世增谈吐不凡的学者风度,引起了美国高层人士的青睐,萌发了当面领略这位中国新崛起的企业家的风采的愿望。

二、周围有朋友

广交天下朋友是陈世增的一大乐事,无论是对同行还是非同行,行政官员还是学者名流,新闻记者还是演员导演,体坛冠军还是文坛巨匠,陈世增均以诚相待,推心置腹。而各行各业的人物,无论是谁,只要同陈世增一见面一交谈,就会感到谈话投机、亲切,愿意再与他打交道,成为朋友。与众不同的是,第一陈世增交朋友,没有丝毫的功利主义色彩,只要他认准的朋友,眼前用得上的要交,眼前甚至长期用不上的也要交,他说这叫“关系储备”。第二他交朋友不带铜臭味,朋友之间不搞等价交换,而是相互理解,彼此相助,推进共同的事业。因此,只要陈世增在事业上遇到什么棘手的问题,很快就会有许多朋友伸出援助之手,当然,朋友遇到困难,他同样会鼎力相助。

与广交朋友相联系的就是陈世增重视信息资源和信息储备。在陈世增看来,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命。信息来往也是他同朋友保持友谊的一个重要纽带。因此他不仅对眼前有用信息视若珍宝,而且对眼前无用将来可能有用的信息也不放过,将它们储备起来。他对于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动态和有关的政治社会动态耳聪目明,保证了他不丧失一个可能抓住的机遇,办成许多一般人难以办成的大事。

促成克林顿总统会见陈世增这件大事,就是先靠豪门集团在洛杉矶的一个办事处提供的信息,再靠美国朋友帮忙的。

1994年7月,豪门集团公司驻洛杉矶办事处的代表姚女士与一位美籍华人刘律师打交道的过程中,谈到了豪门集团公司的发展过程以及该公司总裁陈世增的不凡业绩。时过不久,刘律师对姚女士说:“克林顿夫人希拉里将在洛杉矶举行一次晚会,你是否愿意参加?”姚女士的第一个反应是邀请她参加晚会的用意是为了让她捐款,因此,予以谢绝。刘律师第二次谈到这件事,她仍不以为然。刘律师向她建议说:“你最好请示一下你们的董事长。”当陈世增得知这一信息,当即电令姚女士,一定要参加这个晚会。在晚会上,美国第一夫人希拉里会见了姚女士并与之合影留念。这就为陈世增在数月后三进白宫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更难得的是,这次会见也为陈世增结识克林顿总统的私人朋友、美籍华人钟约翰先生提供了良机。原来刘律师是钟约翰先生为董事长的自动智慧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之一,也是钟约翰先生的好友和助手。经刘律师介绍,钟约翰先生已详细了解了豪门集团公司的情况和陈世增传奇般的创业事迹。所以1994年12月,陈世增飞到洛杉矶参加中国酒展示品评洽谈会时,钟约翰先生赶来见他,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在钟约翰先生积极沟通之后,克林顿总统主动正式邀请陈世增总裁。

中国有句古老的俗话:“朋友多路广。”陈世增能提着豪门啤酒在美国的政治中心和美国市场的制高点——白宫从容潇洒地逛来逛去,用他的话说:“多亏朋友们牵线搭桥。”

三、胸中有胆识

在陈世增赴美前,克林顿总统会见陈世增的决定尚未作出,在陈世增到达洛杉矶后,接到正式邀请,距离会见的日子仅有5天。因此,在这次最高级民间外交活动之前,他不能按常规逐一向上级请示。如果请示,从玉田县经委,一级一级往上递,待这个报告递送到外交部,如均能顺利通过,少说也需要几十天,什么大事都耽误了。是图安全放弃这个机遇,还是冒风险把这件大事办成?他果断地选择了后者。他向中国酒代表团团长作了汇报,又给一位省级领导打了电话,就“单刀赴会”了。他说:“要办成一件大事,一要有大无畏精神,二要细致周到,并把这两者恰当地结合起来。”这次三进白宫就完全做到了这一点。外国人进白宫有许多戒条,陈世增可不是轻易听任别人摆布的人,白宫怎么进,不能完全拘泥于白宫的戒条,还得符合陈世增的意愿,他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堂堂正正、不亢不卑地走进白宫。

其一,他是带着豪门啤酒走进白宫的。按照白宫的戒律,进白宫的客人一律不准携带饮料、啤酒。一般的客人,均得遵守人家的规定,空着手进去了事。陈世增却气度不凡。他想,我进白宫的目的是卖啤酒,不带样品两手空空进白宫是干什么去啦!他向陪同人员发誓:实在不行,宁可把这两箱啤酒倒在白宫门口,也要带着空瓶子进去。恰好,总统的政治事务特别助理雷塔·刘易斯女士已在白宫门口等候,便来了一次破例,允许陈世增将两箱啤酒带进白宫去。

其二,他是带着照相机进白宫的。按照白宫的规定,总统举行圣诞宴会,只准白宫的一名摄影师进去拍照,参加宴会的宾客一律空手进出。陈世增想,我不带照相机进去,就不能把同克林顿和夫人及戈尔会见时的合影和豪门啤酒摆上白宫宴会厅的照片弄出来,于是他坚决提出携带照相机的要求,终于又打破了白宫的一个常规,带着自己的“傻瓜”照相机进了白宫,会见和宴会结束时,陈世增得以满载而归。

其三,他邀请了新华社驻华盛顿高级记者徐长银陪着进白宫,又作随员,又当翻译。这样,他在白宫办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都可以说个一清二楚。

其四,会见结束后,他请新华社发了消息,全世界很快知道了。

有了这胆识兼备的四招,陈世增成功了,完全达到了目的,即把豪门啤酒打进世界市场制高点,为豪门第二个发展周期作了准备,在美国最高层人士面前展示了中国企业家和国有企业的风范。他从美国回来,得到的是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权威人士对他这次民间外交活动成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四、几点启迪

上述陈世增三进白宫的背景、起因、机遇和过程均有它的特殊性。中国每位企业家各有自己的具体情况,他们走上国际舞台,不可能原封不动地重复陈世增走过的线路。尽管如此,陈世增的这次民间外交活动的实践给我们的启迪还是很多的。

第一,中国企业家走上国际舞台是必然趋势。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企业在商海中搏浪击水、尽情畅游,迅速地成长壮大起来,他们不仅受到国人的崇敬,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从全世界看,“资本一出世就是国际性的”(马克思语)。当今统一的国际大市场正在形成,统一的国际贸易组织已经出现,中国的市场经济必须与国际大市场接轨,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舞台需要中国企业家,中国企业家需要国际舞台。陈世增是一位捷足先登者,他三进白宫的成功,为中国企业家走上世界舞台,趟出了路子,增强了信心,做出了示范。最近一些中国企业家在美国访问,又受到克林顿总统的接见,便是一个重要的体现。

第二,中国企业家也应当是懂点政治的企业家。走上国际舞台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更好地作买卖,搞好自己的企业,发展中国经济。但是,它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涉及政治领域。因此,企业家也应像陈世增那样,有强烈的民族尊严和自豪感,又关心政治,不仅研究本国政治,而且要研究国际政治,练就在国际场合应付风云变幻的胆略和足智多谋的头脑,既达到预期的经济和业务目的,又展示东方文明大国的风采,为祖国争气,为民族争光。

第三,我国对外交往是以官方外交为主的,民间外交只是一个补充。正像毛泽东时代搞乒乓外交用“小球”推动“地球”获得成功一样,改革开放年代适度地搞点民间外交,也会有力地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随着民间外交、企业外交、商务外交的展开,我国会出现一个丰富多彩的广交国际朋友,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的大好局面。

[又添一乐] 此篇发表在《天津社会科学》杂志1995年第4期,是对陈世增三进白宫纪实在理念上的深化。文章阐述的观点,现在看仍是适用的。中国企业家要走向国际台吗?就请读读这篇文章吧!它虽不能提供全部秘诀,至少会给你一些有益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