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

“畏天命”与“敬鬼神而远之”的天命观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周婧雨继续用《论语》段落佐证,与好朋友配合得天衣无缝。“总而言之,孔子所说的天,是没有宗教意味的天,这有别于西方哲学的表达方式。西方哲学的人生智慧体现了虔诚而深沉的宗教情怀,而在中国,经过周公和孔子等人的努力,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则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理性意识。”姚老师与郑老师的比较教学让同学们对中西方哲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在我们来看孔庙的大门——棂星门!”刘晨引着大家走过泮水桥,来到又一座兼做孔庙大门的石坊前。

这座石坊四楹三间,石柱铁梁,铁梁铸有12个龙头阀阅。四根圆石柱中缀祥云,顶雕怒目端坐天将。额枋上雕火焰宝珠,明间额坊由上下两层石板组成,下层刻乾隆皇帝手书“棂星门”三个大字,上层刻绦环花纹,显得华美庄严。

“这又是什么意思?”同学们指着“棂星”两字问道。

“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人认为它‘主得士之庆’,是天上的文曲星。孔庙用棂星做门,表示人才辈出、为国所用之意。而且,古代祭天,先要祭祀灵星,放在这里,就是说尊孔如同尊天。”刘晨解释道。

“说到祭天与尊天,我们就来谈谈孔子的天命观吧!”郑老师提议道。

“我们知道,殷商是神本主义,后来周公改造为‘以德配天’的天命说。孔子曾对殷周以来的天命思想深信不疑。他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人格力量,具有主宰一切的伟力;他相信,人的命运都是天命安排的,所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然而,当他看到春秋时期的战乱所带给人民的痛苦时,他对天命有了新的思考。他不再把天命作为言说的重点,而是对自己的思想辐射点做出了重大抉择,即由天命神学向人学——即现实人生、人道——转换。这就是更重社会人事,少谈天道。”刘晨述说孔子思想的来龙去脉,真是一清二楚。

“‘子不语怪力乱神。’”周婧雨背诵《论语》的段落来佐证好朋友的观点,“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是的,孔子虽不是无神论者,但他对鬼神持存疑态度,所谓‘敬鬼神而远之’,可以敬奉鬼神,但要远离它,不纠缠于鬼神是否存在的问题。”刘晨阐释道。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周婧雨继续用《论语》段落佐证,与好朋友配合得天衣无缝。

“孔子认为‘敬鬼神而远之’是一种智慧,这样就使得中国文化生活化、日常化,重人事而轻鬼神,使儒家最终没有走上宗教的道路。因此,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刘晨的阐释具体而深入。

“孔子的这种天命观显然是在调和天与人的矛盾,是对传统天命观的一种修正。其实,孔子语境中的‘天’与之前有着宗教意味的‘天’已经很不相同了。孔子的‘天’更多的是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对此,他曾对天地万物的运行深有领悟。”姚老师也忍不住参与讨论。

“比如他曾经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慨世间万物皆如流水,这类似赫拉克利特‘万物皆流,无物常驻’的思想。”郑老师也不甘寂寞地参与讨论了。

“又比如,孔子曾对劝他讲述道理的子贡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不说话,但四季运行,万物生长。天都不说话,我又要说什么呢?这是他认为自己的行为要与天地自然的行为相合。”姚老师说道。

“总而言之,孔子所说的天,是没有宗教意味的天,这有别于西方哲学的表达方式。西方哲学的人生智慧体现了虔诚而深沉的宗教情怀,而在中国,经过周公和孔子等人的努力,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则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理性意识。”郑老师总结道。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中西方哲学所面对的问题基本相似,但发展出了很不一样的哲学思维品格。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所谓哲学的,也就是以理性的精神来反思宇宙与人生。”姚老师与郑老师的比较教学让同学们对中西方哲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

“因此,棂星门设于此处,表示尊孔如同尊天,但这个‘天’一定是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这个规律则导引着我们建立人世间的有序的社会。”

刘晨简捷有力的总结暂时结束了这一模块的讨论。

“让我们跟随刘晨同学去探索这天地万物的规律吧!”张翔开着玩笑。

“不对,应该是我们追随着孔子的思想去探索天地万物以及社会历史与人世的奥秘。”刘晨一本正经地纠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