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发明时代

大发明时代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为黄帝陵所作的祭词。”“‘人文’是与‘蒙昧’相对的,黄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使人类从远古的蒙昧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对,就是文字的发明。黄帝时期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字的发明。可以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说完,张翔还给大家鞠了一躬,大家纷纷给他鼓掌。“张翔同学讲得很清楚,也很生动!”

昨日下午辞别神农山,驱车几百公里,昨晚就到达了陕西延安市黄陵县境内。今天一早,大家就来拜谒黄帝陵了。

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过铺着5000块河卵石的轩辕广场,穿过轩辕桥,又踏上象征着黄帝“九五之尊”崇高地位的95级台阶,来到了轩辕庙前宽敞的广场上。

轩辕庙的庙门是汉代风格的建筑,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正门门额上书“轩辕庙”三个繁体的镏金大字。大门两侧挂着多副意深字美的对联。

大家怀着肃穆的心情缓步进庙,映入眼帘的是一株参天古柏,挺拔高大,虬枝苍劲,柏叶青翠,冠如华盖。大家向北移步至诚心亭,看到诚心亭至碑亭之间的东西两面矗立着很多碑石。西面有两座石碑特别引人注目,一座是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亲笔题写的“香港回归纪念碑”,一座是澳门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亲笔题写的“澳门回归纪念碑”,两块碑之间还留着一块空地,看来是给另一块纪念碑预留的地方。

大家进入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的碑亭,看见里面共有四通碑石。右侧的两通碑石分别是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作的祭词和原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所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左侧的两通碑石分别是毛泽东于1937年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和邓小平手书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郑老师召集大家驻足孙中山的祭词碑石前一起观看碑文: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这是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为黄帝陵所作的祭词。”郑老师随即问道,“这篇祭词的什么内容是你们熟悉的?”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看来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内容,这其实也是黄帝在政治科技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融合炎帝,征服蚩尤,从此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也是中华民族的后代子孙世世代代顶礼膜拜黄帝的缘由。”郑老师阐述道。

“黄帝时代其实是一个大发明的时代。从神农氏开始的农耕时代,到了黄帝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是父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发明。除了‘创造指南车’这个大家熟知的发明,黄帝以及黄帝聚集起来的各种人才创造了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发明,这些发明大至社会制度,小至日常使用的零星物件,都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个时代也称为‘创制时代’。” 姚老师补充道。“那黄帝主要有哪些发明呢?”刘晨好奇地问道。

“传说中,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属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可以说,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姚老师十分抒情地叙说着。

“我们来看轩辕殿门额上的匾额。”郑老师引导大家走到轩辕殿前,只见门额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铁画银钩,苍劲中带有娟秀,堪称书法上品。

“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张翔问道。

“‘人文’是与‘蒙昧’相对的,黄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发展使人类从远古的蒙昧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郑老师解释道。

“我有一个问题。”李毅诚有些疑惑地问,“我记得在太昊陵时,伏羲被称为‘人文始祖’,这与黄帝的‘人文初祖’有什么区别吗?”

“伏羲、神农、黄帝被称为远古的‘三皇’,其实这‘三皇’都可以称为‘人文始祖’或‘人文初祖’,因为从蒙昧时代过渡到文明时代不是一个短的时期,一定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的,这‘三皇’就是带领远古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的三个不同时期的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文明程度也是一步步提高的,可以说,到了黄帝时期,是一个收获的时期,人类在黄帝的带领下已基本摆脱了蒙昧,开始了文明时代。”郑老师把“三皇”之间的关系阐释得很清楚。

“你们知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什么吗?”姚老师问道。

看到同学们有些迷蒙的样子,姚老师提示道:“与你们学生的关系很密切哦。”

“与我们学生关系密切?”周婧雨沉思道,“是不是文字的发明啊?”

“对,就是文字的发明。黄帝时期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文字的发明。可以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这几乎是说语文的重要性,姚老师当然说起来坚定有力。

“谁知道文字发明的故事?”郑老师问。

“我知道,我知道。”张翔急急地抢道,“我家的《上下五千年》里有仓颉造字的故事。”

“那我们请张翔同学简单讲讲仓颉造字的故事。”姚老师鼓励道。

张翔也不推辞,清了清嗓子,像朗读课文一样讲了起来:

“仓颉是黄帝的属下,黄帝派他管理财物和记录发生的一些事情。那时,人们记录事情通过结绳记事,就是发生了什么事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以后看到这个结就会想起这件事来。”张翔边说还边做着打绳结的动作。

“后来事情越来越多,绳结也越打越多,光凭脑子已经回忆不起是哪一件事了。唉,就像我一样,看到课本上那么多符号我就晕了。要是只有几个绳结该多好!”张翔似乎触到伤心处,讲述的话题滑到一边去了。

“别打岔!你要是不讲我来讲好了!”王迪激他。

“我说,我说。”张翔生怕王迪抢去了风头,忙接着说,“仓颉觉得光凭用绳子打结提醒的方法已经不好使了,便想找到一种新的记事方法。有一天,他看见河边一只巨大的乌龟的龟背上有很多青色的花纹,非常好奇,就细细地研究起来。突然,他觉得龟背上的那些花纹可以用来表示某种意义。比如那些横的、竖的、斜的以及不规则的线,有的可以表示天气的阴晴,有的可以表示月亮的圆缺,还有的可以表示收成的多寡。”

张翔一口气说下来有点儿接不上气,于是掏出水瓶往嘴里灌了几口水,继续说。

“仓颉的心头忽然一亮:要是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事物,确定下来之后,人们不就可以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了吗?于是,他细致地观察了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川湖泊以及鸟兽虫鱼、草木器具,按照它们的样子,造出各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把这些符号拿给别人看,经过他的解释,大家都明白了符号表示的意思。”张翔的讲述很生动,吸引了一些游客也驻足聆听。

“仓颉把这种表示一定意义的符号叫作‘字’,并献给黄帝审阅。黄帝非常高兴,立即召集各部落的首领,让仓颉把造的字和造字的方法传授给他们。以后字就越造越多,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这就是仓颉造字的故事。谢谢大家!”说完,张翔还给大家鞠了一躬,大家纷纷给他鼓掌。

“张翔同学讲得很清楚,也很生动!”姚老师表扬道,“现在我问大家一个文学常识,我国第一部研究汉字的书籍是什么?”

“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周婧雨基本上不用思考就能答出这种语文常识。

“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了这个传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寝多也。’”姚老师引经据典。

“哦,原来最初仓颉照着物体的形状描摹的那些象形的符号称之为‘文’,后来既表示形状又表示声音的符号就称之为‘字’了。我们现在称汉字为象形文字,其实只是指最初造字的方法,我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我们现代汉语中,纯粹的象形汉字并不多,而形声字倒是占了80%以上。”周婧雨似有所悟。

“是的,仓颉用这种不断丰富的符号来记事,并且向记录言辞发展,向语言靠拢,由象形、指事、会意到形声,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最基本的字符。需要强调的是,仓颉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创造了多少个基本字符,而在于他创造这些符号时所使用的合乎物理、事理的思路,以及他使用这些字符的方法。”姚老师的强调让同学们对几种造字法的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

“当然,他在创造和使用这些字符的时候只是循理而行,并没有意识到其中蕴含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方法和转注假借的用字方法,那是后人研究汉字构成规律时总结出来的。”郑老师适时地补充道。

“刚才张翔同学讲的故事很精彩,不过,我想再问一个问题,仓颉创造文字之后发生了什么事?”姚老师突然问道。

“仓颉创造文字之后……”张翔大脑一时有些短路,竟想不起来了。

“天雨粟,鬼夜哭。”李毅诚帮他一把。

“对,对!仓颉创造文字之后,传说在大白天竟然从天上下起了雨点似的粟米,到了晚上,人们听到了鬼的啼哭声。”张翔恍然想起了这一典故。

“为什么会‘天雨粟,鬼夜哭’呢?”王迪不明白。

“据说啊,这是因为上天看到仓颉造字使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为人类高兴;而鬼神却害怕人类有了文字,就能记录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所以惊吓得大声啼哭。”姚老师解释道,“‘天雨粟、鬼夜哭’的真正含义是,天地鬼神都被人类掌握了文字的奇迹所震撼,那真是——”

“惊天地,泣鬼神。”刘晨脱口而出。

“你们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吗?”姚老师忍不住要上语文课了。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天雨粟,鬼夜哭’,没有正面描述人类对于自己创造出文字奇迹的伟大惊喜,而是通过鬼神的悲哭惊惧来反衬人类的自豪和欢欣。”语文课代表自然要回答这类文学鉴赏题,“‘天雨粟,鬼夜哭’,只有六个字,情节简单,形式朴素,但意蕴却无比丰富。”

“文字的发明对于人类进步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因为有了文字,人类走出了蒙昧阶段;因为有了文字,人类逐渐认清了主宰自己命运的是自己而不是鬼神;因为有了文字,人类揭开了生物的诸多秘密。文字的发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有了文字,中国历代的文明创造才能通过文字载体而世代相传。”

姚老师感性抒情的排比句让同学们对平时不当回事甚至痛恨有加的文字产生了敬畏之感。

“在黄帝时代创造的汉字让华夏先民无可争议地步入了人类的文明殿堂。同学们来讨论一下文字的创造对哲学的意义。”郑老师不失时机地把问题引向深入。

“文字能把一代代人的成果传承下来,让后人的思考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想问题。”李毅诚化用牛顿的名言恰到好处。

“文字的创造能够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因为有了文字,就会有概念的出现,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变化都会使思维更深入,也就会加快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刘晨接着论述文字与概念的关系。

“我想起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锤炼语言,也就是锤炼思想。思想的反复锤炼自然会使我们的哲学思维一步步精确和深刻。”周婧雨思考着文字与思想的关系。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不过,‘人文初祖’的称号并非只是创造了文字就能得到的,否则,就要把‘人文初祖’的称号送给仓颉了。”郑老师把话题重新拉回来,“如果说各种工具的发明是一种器物文明,那么文字的发明就是一种精神文明,除此之外,黄帝还有很多制度的发明,开启了制度文明。”

“《白虎通义》说‘黄帝始作制度,得其中和,万世长存。’又说‘黄帝始制法度,得道之中,万世不易’。”姚老师旁征博引,“到了黄帝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制度文明逐渐建立起来了,如女娲伏羲所制定的婚姻制度,到了黄帝时代已明确下来,并且创制了深深影响我国后世制度与思想的礼法制度。”

“可以说,黄帝时代是制度文明正式形成的时代。”郑老师强调,“肇始于黄帝及黄帝时代的各种礼仪制度和文化创造,不仅对古代华夏乃至汉族的发展壮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历史上的中国,起到了巩固古代华夏团结,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维系传统文化和礼仪制度的作用。因此,黄帝理所当然地被尊奉为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的创造者。”

“也就是——”姚老师适时地递上一句。

“人文初祖!”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