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节日文化的生态意蕴

中国节日文化的生态意蕴

时间:2022-01-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个问题百年来困扰中国,现在到了彻底厘清和文化身份定位的节点了。可以说,节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结,每一个结和我们今天节日的节相关。我们知道中国节和水一样,是中国文化的指纹。

向:对文化生态的关注,很大程度是源于对现代性和全球化负面效应认识上的自觉,源于对全球化的文化空间中东西方文化生态失衡的清醒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打开国门融入了国际社会,但文化生态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加上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上习惯于对政策进行一刀切、一窝蜂、一边倒的理解与执行,缺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与此同时,伴随着农耕文明、农业文明而来的传统文明,在人们追求工业化、后工业化、后现代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过程中被极大地放弃和忽略了。一方面是我们传统的精英文化、文人士大夫中流行的雅文化随着传统社会的消逝而衰落;另一方面,我们的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比如我们的乡土建筑、口头遗产、传统技艺、民间表演、老街、老城、老物件等等,也在这一过程中遭到巨大摧毁和破坏,大批量、大面积地消失。甚至连一些国家文物保护对象,也长期缺乏真正有效的保护,在大拆大建的城市化进程中遭到损毁和破坏,在人们忙碌的视线之外静悄悄地消失。而绝大多数国人仍对此视而不见,茫然无知。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和文化历史并没有真正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对待自己的文化历史和文化传统时,出现了或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的错误思潮和倾向。时至今天,在生态文化、生态思维的观照下,我们开始普遍地意识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和文明是对人类独特的贡献与创造,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别样的形式与样式,中国文明曾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化和历史的进程。它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我们也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综合的对象,它有无与伦比的精华精粹,也有深深的痼疾和诡异的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是我们应取的文化态度。

但是,有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彻底批判与否定,以及整整十年的文化知识的断裂、空白,我们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轻视、无知,是有一个特别需要补课的文化现实或现象存在的。这需要我们的学者、我们的精英知识分子、我们的文化人联合起来,重新构筑我们的文化空间,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

王:对。各方面都应该携手合作。目前的情形正如有人认为的那样,“非但传统节日,整个传统文化、整个中国社会都有西洋化的倾向:中国大学按照西方学科分类,将本不分家的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文史哲等不同学科;大学教授把孔子比附于中国的苏格拉底,并按照西方学术范式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习惯了谈论舶来的自由、民主、平等而忘记了重温传统的道德、仁爱、中庸;传统建筑被推倒而代之以高楼大厦;中医在科学名义下西医化。

从传统节日到传统文化再到整个中国,西洋化已经成为流行时尚。世界正在中国化,中国正在西洋化”。这种全盘西化导致的文化虚无主义情结,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割裂和抛弃自身传统最为严重的国家。“中劣西优”的价值取向和“以西为师”的思维模式,因长期的影响和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也在慢慢毁掉新一代的民族自信力。这个问题百年来困扰中国,现在到了彻底厘清和文化身份定位的节点了。

每逢佳节,我都不由自主地感怀传统中国节日的飘逝。如今,一些年轻人在全盘西化的误导下,开始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经典、节日、民俗、价值不加分析地抛弃,而对西方流行文化、大众文化、传媒文化不加分析地拿来。我感觉到,中国节日的重量在全球化中正在减轻,于是出现了不过春节过圣诞、不吃中餐吃麦当劳、不穿中服穿牛仔、不读中文经典读西方卡通的当代怪现状。中国文化在青年一代中成为代沟,春节成为“土气”的民俗,于是“拯救春节”声音出现,问题接踵而至。中国传统节日的重量失重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事实上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母语思维成为一种文化断片,传统价值遭遇到现代价值的挑战,历史成为可以割断的记忆。这其实也是很多民族的通病,所以关键问题是中西之争要转化成古今之争,使所有民族对自己灵魂内核的东西都非常珍视,同时也发展新的文化精神。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出经入史的思想文化,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文化,还有无比丰富的节日民间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和风情的反映,几千年民族的喜怒哀乐尽显其中。可以说,节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

节者,结也。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结,每一个结和我们今天节日的节相关。中国史前以结绳记事,最初造文字之前是打结,小事情打一个小结,大事情打一大结,更大的国家大事打一个更大的结。“结”变成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变成了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这个节是纵横的,不仅关乎家庭,而且关乎社会,关乎整个国家。中国节是一个团结的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是一个互相沟通了解的节。我们知道中国节和水一样,是中国文化的指纹。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人过节跟思念亲人紧密相关。

我国的民俗节日历来被叫作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季节气候。从正月初一举国欢庆春天的节日开始,几乎每月都有节日。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也是定情之节;“四月初五”清明节,踏青,扫洒,祭先人;“五月初五”有端午节,以表彰忠义气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这些节日最初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们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而加以确认的。然而,在千年历史岁月中,它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时令,而在沧海桑田的变更中,吸纳了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在人性文化深度上不断完善以至约定俗成,走进了千家万户。节日就具备了自然时令与生活时令的双重特征,成为农耕文明语境中的文化话语,而历代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更扩展了其中的哲理,夯实了其中的民族文化成分。

上古时期的人类为摆脱混沌时空状态,需要清醒的时间感和准确认知的轮回序列理念。端午节依托夏至时间节点,在人对五月夏日的时空感受中,增添了春秋时期伍子胥之义、春秋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之毅、东汉曹娥之孝。但在诸多传说中,屈原的忘我献身为国沉江的爱国情操更为高洁,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人格光辉的最高理想,其“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精神,成为了爱国主义人格精神的典范,从而使得端午节在原有的驱虫避害的本初意义中,赋予了一种大爱无疆的崇高人文精神,演化为全民性的民族大节日,进而对韩国、日本、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秋节在周代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唐代发展成为祭月、赏月、玩月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协调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生花妙笔令中秋节摇曳生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间悲欢离合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之间的永恒奥秘。

而代表中华女性的贤惠端庄与温淑坚贞的,是“七月七”的“乞巧节”,又称为“七夕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诗·小雅·大东》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经传演而家喻户晓,织女成了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贰的传说,成为中国妇女美德的代表。

尊老是一个民族美好德行的呈现,孝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这种人性的深度在中国不仅口口相传并见诸史书,而且融入每个节日并成为重阳节最重要的品质。中国有敬老爱幼的优美传统,金色秋天象征人生进入金秋老年,所以“重阳”又是老人节。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使得人生的金秋充满了豪迈向上之气。农历九月,“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庆祝风俗。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登高,而登高又可能萌发思亲,尤其于古代游宦之士人、求学之学子,思亲极为强烈,王维一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能传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不仅在于它揭示着中国人亲情淳厚和人生仁爱之理,而又在于它与节日的合一,使它具有了民族的魅力。

至于春节,是为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为感谢自然赐予新的开始,也是为了激励新的奋发,普天同庆,万物齐歌……

民俗节日就这样伴随着亿万农耕群体,从远古走到今天,始终与全世界十多亿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中华儿女无论在哪里,始终带着传统的民俗节日,以示自己是炎黄子孙,不忘先祖。因此,民俗节日可谓民族凝聚的一种纽带,是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是中国文化身份之标识。每个传统节日都是中国人集体无意识的瞬间呈现,节日在每个人心中有不同的重量。它不仅是民族精神的时间表达,更是在个体生命中成为身体记忆。

但是,现今的民俗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少数节日外,其余如“端午”、“乞巧”、“重阳”等已经被严重忽视了,似乎过与不过,都无关紧要,而“乞巧”也许根本就被遗忘了。中国节的记忆正在飘逝。而有的国家此时竟然要与我们争夺“端午”的专利,就不会奇怪了。

中国节是中国文化的指纹。东方最悠久、最重要的部分——传统的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节日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迫在眉睫。中国节不仅是一个团圆之节、大爱之节,也是恢复历史记忆的心灵之节。时代召唤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中国节,使之继续激发她固有的文化活力,唤起国人对民俗节气的文化记忆,增强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让中国节不再飘逝,这是东方绿色生态文化的善良祈愿!

向:和岳川兄深有同感,心有戚戚。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盛大、最具狂欢性的节日。民谚所谓“百节年为首”,是之谓也。可是曾几何时,我们的春节年味越来越淡了,堪忧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日益热衷过洋节去了。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人日见其多。每次看到举国上下到处张灯结彩、铺天盖地地宣传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年轻人趋之若鹜,而我们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的氛围却日渐式微,元宵节变成“汤圆节”,端午节变成“粽子节”,以致被韩国人抢在前面申请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七夕节被比附成“中国的情人节”的时候,我都感慨万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在漫长的农耕时代形成的。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或者为了感恩大自然的丰厚馈赠,或者为了庆祝辛勤劳作换来的收成,或者为了激发生命的活力,经过长期相互认同,最终约定俗成,慢慢把一年中某些特定的日子确定为节日,并创造了一系列节俗。在一年一度的节日中,凝聚了人们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就在这一年一度代代相传的节日中传承下来。我国节日文化丰富多彩,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精神、情感的指归。节日是历史的、传承的、集体的文化行为,所以,节日一般都有“狂欢”的或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底色。但节日因时序不同,发生不一,又各自承载着不同的理想寄托,抒发着人们丰富情感中的某一种“深刻的片面”的情怀。

从近些年开始,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开始成为国家法定节日。国务院的一些政策的出台,也是我们中国民间文艺的一大批专家,经过深入调查向国务院、全国政协呈交提案以后得到采纳才成为国家制度。这些制度将会对我们的民间文化遗产、民间文艺的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影响。这样一年一年把我们的假日和节日放在一起,我们的节日就得到了根本性传承和保护。节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间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每一个节日都携带并展示了它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基因。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宏大、最具狂欢的节日。春节在过去和民间又叫年。过年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庆。民谚所谓“百节年为首”,讲的是年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第一大的节日。年的形成,来源于古人对季节、收成、天象、历法的认识。这是农耕文明的文化果实。我国古代的年首先是与农作物的一年一度的收获相关。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曰:“年,谷熟也。”古代星象纪年见于《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就是说夏代以岁称年,岁是天上的木星,这是以星象纪年;商代以年度祭祀为年,一年一大祭,这是源于年成又加入了人天关系的年;周代以收获纪年,这是农耕文明的纪年,直接用上了谷熟而人背禾丰收的情景了。所谓“年者,取禾谷一熟也”(《尔雅》),庄稼的成熟与四季交替的周期以及星象天体运行紧密相连,靠天吃饭的古代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总结自然规律,分明四季,掌握日落月出,观测天体星象,得出历法以别年、月、日。年的确定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的寿命、时间、庄稼的种收、季节的轮回与冷暖变化,都以年开始从头来过和归于结束。农作物丰收年景,人们要在收获时庆祝,祭祀并感谢神灵庇佑,祈求来年丰收;农作物歉收或天灾连连,人们束手无策,唯求老天开恩,来年赐予丰年。《诗经》记载了两三千年前我国古人在丰收过年时的喜庆场面:“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此时所用夏历,以10个月为一年,故过年在十月末、十一月初。这种喜庆、欢乐、饮宴、祭祀、祝福的过年气象,几千年来始终如一。可以说,春节是民俗艺术的大舞台,上演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民间表演。年夜饭,是南北各地各菜系各家庭的盛宴,是文化美食和味觉的顶峰。剪纸年画是中国农民艺术的杰出代表,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剪纸技艺举世无双。色彩鲜艳、丰富,雕版印刷技艺超群的木版年画是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闹元宵的各种民间表演,音乐、舞蹈、杂技、魔术、说唱、戏曲、皮影、木偶,无所不在,无所不用其极,精美绝伦,精彩纷呈,精湛神奇。灯谜、春联、灯彩、玩具、游戏……无不争奇斗艳。今天,春节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当之无愧。它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实践之一,是中国人民群体共享共创的最神奇的文化空间,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中最核心的文化样式、文化心理和文化价值。

清明节的时间按我国传统农历计,是在冬至后第108天,也就是公历的每年4月5日前后。当是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所以,传统的清明节就成为一个以扫墓祭祖、郊游踏青两大文化为主题的节日。在清明节时,人们要拜扫祖先坟茔,为祖坟添新土,插新枝,上祭品,焚香烧纸,叩拜先人;同时,人们要种瓜种豆种树,走到郊外,游览春光,纵情饮酒,歌舞游戏竞技。清明节是强化民族记忆的节日,清明节是感悟生命、享受春光、愉悦身心的节日。这是一个悲喜交集的节日,也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统一、历史与现实融汇的节日。清明节整合了很多文化元素,其中之一是三月三的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农历三月三日举行的,主要风俗是踏春、祓禊。早在周代就有水滨祓禊之俗,《诗经》描写了这种场景,《论语》也记载了类似的活动:“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很有点前面我们提到的“慢生活主义”的感觉。古代上巳节主要的文化内容有:曲水流觞。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就是在上巳节与众人雅集时俯仰天地,兴到神会之作。古代清明节除踏青外,户外体育、竞技、娱乐活动主要有:放风筝、荡秋千、蹴鞠、击鞠、斗鸡、斗蛋、雕蛋、画蛋、斗草、拔河、采百草、曲水流觞、吟诗作画、画船箫鼓、丝竹管弦等等。古代书、诗、画家很早就关注到这一题材。除了前述王羲之《兰亭序》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描画了游春景象。唐代画家张萱也绘有《虢国夫人游春图》、《虢国夫人踏春图》。宋代画家张择端更有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京都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从数字民俗学来看,我国一直就有数字崇拜的传统。三国时人徐整在其《三五历记》中说:“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一三五七九这些奇数,属天亦属阳,具有神秘性质、吉祥性质,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阳日与阴日,天时与地时,相生相合,则成为特别的时日,所以,古代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都成为重大的民俗节日。至今,端午节的名称繁多,又称重午节、重五节、午日节、五月节、粽子节、浴兰节、菖蒲节、龙日、龙舟节、端阳节、夏节、诗人节等等。从花样繁多的端午名称中,可以看出端午节习俗的多样与丰富。在端午习俗中,较典型的有悬挂菖蒲、艾草,饮药酒,贴午时符,采药,沐浴兰草水,佩饰香包,包粽子、吃粽子,斗百草,回娘家,踏青、赛龙舟,等等。这些习俗包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传统,其中主要有三大文化主题:一是物候气候经验,在夏季的特殊气候环境中,开展祛邪、避恶、送瘟神、强身健体的活动以调节生理心理应对特殊节气变化;二是传统的祭祀与信仰,包括龙图腾崇拜,祭水神等;三是纪念与缅怀屈原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精神及其伟大的文学成就,在有的地方则为追思和怀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

天象、气候、物候、四时变化、地理山川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从远古以来,这些环境及其变化就一直受到高度的关注。在长期的观察与生产生活经验中,人类认识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制定了天文历法,掌握了生产生活技巧,逐步提高了生存能力和生存质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正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劳动生产中,形成了对自己生存环境的理解与认识。端午节最重要的起源,就是来自于人们对夏季、五月这一时间特征的观察与理解。五月的征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我国古代还有更为独特的观察与体验。这就是自古以来,人们就称五月是“恶月”、“毒月”、“凶月”。五月五日因此更加成为“恶月恶日”。五月是阴与阳、死与生激烈较量的时日。此时日,要保持身心安定。五月是春夏之交,夏季流行霍乱、伤寒、疟疾和痢疾等疾病。有统计资料表明,旧时我国城市人口死亡,多集中在盛夏的8月和9月(以公元纪元)间,这表明经过酷暑的考验后,人们的抵抗力下降,容易被死神光临。所以,五月(农历)成为死亡之月的前兆与先声。故古人以五月为死亡之月来警醒世人。应该说,这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借助了民间民俗的信仰来巩固与强化这一生存经验。就是说,四时制度的顺昌逆亡,未必必然,但四时规律是不变的大道理,四时制度是要让人对四时规律有所遵循,不能违时违序,这是顺应天时的求天人合一的要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古人关于五月的俗信,就可以理解其中深藏的文化寓意。

在中国众多影响广大的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具有独特的品格和别样的情致。中秋节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是中国农历十二月、四季中的秋季之仲,故又称秋节或仲秋节。因八月十五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民间又将之称为八月半、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源于对天象、四季、节令、岁时以月亮的盈亏朔望周期计月的阴历即农历历法。其节日习俗、行事以“月”为中心展开,故又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因为中秋节时,月亮是全年12个大圆月中最圆最大的一次圆月,它象征着团圆。民间有在这一天让回娘家的媳妇返回夫家过节团聚的习俗,所以,中秋节又叫作团圆节。

中秋民俗以月亮为核心。月亮与太阳一样,是人类最早瞩目的天体天象。在神话时代,太阳和月亮就被人类共同关注。在全世界各个民族中,没有哪个民族没有太阳和月亮的神话。这是完全可以推想出来的。试想,在远古蛮荒的时代,人类形成之初,他们必须观察四时更替、风雨雷电,其中的白天和黑夜、太阳和月亮是每天都伴随着人类的。太阳是光明和温暖,也是赤地千里和酷暑难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又从西方落下。太阳与光明走后,黑夜和恐惧一起来临。早期人类不得不采取穴居和巢居来躲避黑夜中的虎豹狼虫。直到人类发明了用火,发明了房屋的建造,他们才有了黑夜中的更安全的居所。在漫漫暗夜中,一轮明月悬挂天空,照亮了大地和荒原。月亮是黑夜中的太阳,是无边暗夜中的光明使者。月亮是安详和宁静,它不是风,不是乌云,不是雷电,不是暴雨如注。月夜与风雨交加水火不容。所以,从原始时代起,人类对太阳还经常流露出爱恨交加的情感,对月亮却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歌颂与称赞。月亮在神话时代就是温润、女性、阴柔、静谧、和谐、安宁、幸福的化身。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具有规律性,观月以定历法成为众多民族的共同选择。研究表明,从历法发展史看,所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最初的历法都是阴历,即以29天或30天称为一个月,把12个月称为一年。这几乎是这些古老国家共同的、也是最初的年历。

关于日月的神话,是与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共生共长的。在我国各民族的创世神话中,日月星辰诞生和运行是其重要内容。从月亮神话到祭月拜月,月亮作为天体和天神的重要象征和组成,代表着自然和天象的神圣、庄严、权威,以及对人类的居高临下和震慑。人们敬畏月亮表达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景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一种表达形式。

但是,由于月亮在所有天体天象中的独特品性,或者说在长期的观察和体验中,人类发现月亮的存在,几乎对人类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太阳不用说了,就是风雨雷电,都曾经暴虐地伤害过人类。星星有时还有陨石坠落带来意外灾难。所以,月亮作为大自然中一个可亲可爱的对象,在人类情感中培育与激发了玩赏与审美的经验。而月亮的阴晴圆缺比附人间的聚散离合,成为人们咏月诗词的主旋律。魏晋以降,月亮作为一种自然美的化身,作为一种宇宙的永恒表象,引发了无数诗人对自然、人生、宇宙的哲思。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中的时空广度和思考的深度真可谓念天地之悠悠,前无古人,后有来者。诗中有句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首诗对明月的永恒和人生流变做了对比与深思,充满天地的深奥与命运的玄机,可与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深刻慨叹在思想上媲美。二人一静一动、一恒一常、一远一近、一亘古一瞬息地咏叹了自然与人生。苏轼的《水调歌头》一出,甚至影响了后世中秋节俗的演变与发展。明清之际的中秋节就大大强化与突出了团圆的人生主题和文化意义。明清以来的中秋节俗出现了“月饼”、“团圆节”、“女归宁”等等新风尚。天上的月亮的团圆,进一步世俗化为人间世事、亲情的团圆美满。唐宋时审美的、浪漫的、精神的、玩赏的中秋节,逐渐在民俗化节日化中转变为口福享受的、人伦亲情的、践行俗信的、生活化的中秋节,而想象自然、美化自然、欣赏自然的悠久传统仍将与中秋节相生相随,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虽然没有被列入国家法定节日,但以牛郎织女传说为核心的七夕节,这些年来因为比附西方的情人节,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而红火起来。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具有独特文化范式的节日与传说,牛郎织女传说在中国民间文学中具有传承时间悠久、传播范围广泛的特征,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四大传说分别表征着中国民间对人与动物的关系——《白蛇传》、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孟姜女》、人与人的性别关系 ——《梁山伯与祝英台》、人与天(神)的关系 ——《牛郎织女》的集体记忆。

牛郎织女传说是早期中国仰望星空时留下的美好想象和美丽传说。七夕节是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文化结晶,是我国农历岁时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传统节令“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月数、日数吉祥双重的序列之一。吉祥的岁时节点逐渐演变为吉庆的节日。这是一年之中为数不多的节日,因而也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时日之一。中国的农业起源时间早,传承时间长。从河姆渡文化发现有稻子采集栽培的遗物看,迄今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秦汉以降,我国历史步入封建社会,标志着农耕文明的全面发育、普及和成熟,从此以后,稳定发展了两千多年。七夕节的牛郎织女传说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和传承的。牛郎、织女称谓,始见于《诗经》,自此以后,典籍记载不绝如缕。由天上星辰,变为人间故事,由河汉象形,演为人间七夕,传说故事在传承中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完善。民间习俗在传承中日益丰富、定型,不断强化传承主体和民俗母题。农耕文明的文化图式在传承中日益典型化。七夕文化作为我国农耕文明经典图式的主要要素包括:

一是男耕女织的日常生活模式。可以说,七夕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发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牛郎与织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男耕田、女织布,夫妻恩爱、男孝女顺,儿女绕膝、心灵手巧,农耕桑麻、天人合一。牛郎织女传说及其美满婚姻家庭生活,呈现的是中国农耕文明的理想,标示着一幅农耕文明的经典图式。

二是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世界观。中国传统节日是按四时节气的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的生态智慧,所谓“使民以时”,这也就是天文与人文的统一。牛郎织女的传说盛行和传讲于七夕之际。七夕之时,人们要细心体味天上(宇宙)的声响,要遥想天上的人神相会,要祈求天的庇佑和赐予。这些节俗的仪式和过程,就是对自然的敬畏,对天地、人神、男女的沟通,是这三种关系的和谐、协调、统一、融合。在这一天,人们要感悟、感想、感怀、感动、感生于人与自然、天与人的合一和一体。这正是不违农时、靠天吃饭的农耕文明的基本思维模式。

三是男孝女巧的理想化的人格模式。由牛郎织女传说衍生和变异出的董永与七仙女传说,使此一传说更趋理想化。两则传说使牛郎、织女原型更加人格化、理想化。牛郎和董永的性格定型为忠厚、持家、耕作、孝道、诚实、善良、勤劳、忠贞、勇敢等等,织女、七仙女则塑造定型为机智、聪颖、善良、温顺、心灵、手巧、坚贞、朴实等等。这两种男女人格的统一和结合,是幸福生活的典型和光辉范式,这也是农耕文明的田园风景和家园模范。

由于七夕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绝地传承,七夕文化的农耕文明图式在中国文化文明中像一座丰碑一样矗立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文化景象中。七夕传说的反复讲说,七夕民俗的家家作为、全民共度,使七夕成为中国节日的经典。在人民传承的民俗和民间歌谣,以及文人雅士的千古传唱中,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表达与传递着中国人千年不变的农耕理想,表达和传递着我们的生态理想、田园景色、山水风光、生活态度和家庭美德。它是我们对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的象征,是人对自然之美的思念、牵挂、享用、守望和永恒的企盼,是我们对美好爱情的讴歌和赞颂,是对女性、女权、女神的礼赞,也是对手工、巧手、女红、织绣的赞美。一年一度鹊桥会,一年一度七夕节。强权、阻隔、时间限制、空间隔离,终究阻挡不了两情相悦、人神相睦、天人相合、爱情相生,这也就是七夕和牛郎织女传说作为农耕文明经典图式的文化意义。

这些传统节日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在中华大地上自发、自觉、自愿地沿用了数千年,它们调节生产时序,释放和强化民族愿望,实行文化教化与濡染,展现民族艺术与文化狂欢。春节的大团圆与大欢乐,清明的追思与缅怀,端午的强身健体与文化崇尚,中秋的天人合一与千里相思,他们最本质最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奥秘和精神内蕴。在这些传统节庆里,有中国人民伟大的时间观、历史观、文化观、空间观、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群己观、审美观。在这些传统节日里,有多彩多姿的民俗礼仪、生产知识、自然规律、民间饮食、民俗表演、民间艺术、民间游戏、民间手艺……是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大舞台,它们年年演示,岁岁传承,代代创新,反复循环,无穷轮回,不断强化,与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共存亡,与生命同在。

王:关于民间文化,老一辈学者都非常重视。像季羡林先生,季老对节日文化,比如春节、端午节,还有日常习俗,比如孝心、仁义礼智信等等都很看重,在这些方面季老一向身体力行。但是,我也同样感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量在全球化中正在减轻,年轻一代在全盘西化的误导下,对本民族传统的语言、文化、经典、节日、民俗不加分析地抛弃,而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拿来,于是出现了不过春节过圣诞,不吃中餐吃麦当劳,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礼仪在青年一代中出现鸿沟,传统节日在他们那里显得不够“洋气”,传统文化的根基正在被蚕食。于是,问题接踵而至。我感到,生活本身当下的意义被模糊了。有人将现代化看成西化,西方他者成为心中神圣,将西方的一套价值标准,把有钱有车有房变成目的,忘掉了康德说的“人是目的”。无疑,整个世界生态出了问题的话,人的精神生态出了更大问题,需要认真清理。拯救春节的关键是重新认识现代化,重新清理人的精神生态。对人文学者而言,就是精神坚持和文化等待。

传统节日的重量失重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事实上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母语思维成为一种文化断片,传统价值遭遇到现代价值的挑战,历史成为可以割断的记忆。这其实也是很多民族的通病,所以关键问题是中西之争要转化成古今之争,使所有民族对自己灵魂内核的东西都非常珍视,同时也发展新的文化精神。应该打破一个多世纪来的“现代性线性时间发展观”,走向真正人类主义的“文化境界生态升华观”。在我看来,人类发展有两条线,我称为十字架,一条叫作“时间横轴”:过去、现在、未来。换成是我们今天的概念叫作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因此“追新”、“逐后”变成今天每个现代化人的努力和方向,拼命地努力超越,包括赶超英美,都是这种思路。应充分注意人类还有一个“境界纵轴”,纵轴的最下端叫作“功利境界”,中间的境界叫作“艺术境界”,最高的境界叫作“天地境界”。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只知道是从过去到现在到后现代,那这个人可能是走遍了天涯海角,他都不知道什么叫幸福,什么叫感动,什么叫心醉。相反,得到一种超越功利境界的艺术境界,超越艺术境界的天地境界,我们就知道今天的美女作家没有超过李清照的。文化艺术不是说在时间上的“新就是好”,而是关乎境界的“好就是好”。

传统节日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不再重要的原因,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当代大学教育过分西化,使得大学生普遍不太重视中国文化韵味和艺术趣味。而外国大片年轻人却很爱看。我们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文化趣味,没有形成一种平视的态度,对西方要么就是仰视,很卑微地简单地迎合别人;要么就是俯视,带着一种虚妄的文化霸气。其实中国文化的风范、气度和情趣,有很多能打动人的地方,无论文化产品还是文学影视作品,都还没有充分发掘出来。比如中国禅的思想在外国有很大市场,还有古筝和二胡那种雅趣,外国人对此非常着迷。当然,并非原汁原味的原始文化就很好,那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要经过一个反思的过程“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才能达到最后的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如果世界成为单边主义的西方文化,如果全球都过圣诞节而不再过本民族的节日,这个世界就太单调太了无生趣了。愿我们的明天变得更加高远宽广,愿中国文化重新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愿中国精神和东方魅力成为人类主义和世界主义中的重要元素,愿传统节日仍然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和文化身份的代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