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管理的文化生态

中国管理的文化生态

时间:2022-07-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由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交融在一起的文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文化西化的过程。现实中国的文化就成为这三种文化的混合体。这就是中国管理的文化生态。首先,我们先看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一般说来,中国的农村一个自然村落都是由一个家族繁衍而来,人们不同程度地具有血亲关系,实际上家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层组织。

现在中国的文化是一个由中国传统文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交融在一起的文化。在近代中国以前,中国历史独立发展的,尽管也经历过北方游牧民族南移、佛教的进入等文化的融合,但没有改变中国历史文化的轨迹。中国传统文化是现实中国文化的根。进入近代以前,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化进入中国,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和近代化进程,中国也就纳入了世界进程的轨道。直到现在为止,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改革开放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文化西化的过程。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化进入中国,并且从上个世纪中叶开始一直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和统治文化。现实中国的文化就成为这三种文化的混合体。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这三种文化此消彼长的历史,由此演化成各式各样的历史活剧。

就现实的中国文化构成来说,政治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文化多一些,物质文化中西方文化多一些,而精神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多一些。

我们来解读一个活生生的人。比如说,我们随便找一个在大街上行走的人,他住的楼房,他行走的马路,他坐的汽车,他去上下班的公司,他穿的时装,这都是西方文化的东西;他和父母兄弟的关系,他的思维方式,他的一举手一投足是一个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而他接受的教育,他看的电视报纸又更多是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现实的中国人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

这就是中国管理的文化生态。由于本书的题目是《中国传统管理智慧十讲》,我们就讲文化生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本丛书的《中国红色管理智慧十讲》中,专门讲管理文化生态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遗憾的是“西方管理智慧十讲”这个的题目,我们没有这样的功力,只有留待他人了。

首先,我们先看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时代,“中国”所指的地理概念是不一样的,现在中国的基本版图是清乾隆时期奠定的。这个地理格局的基本特点是由大海、高山、沙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并与外界隔绝的自然环境。东边的大海,难以逾越,西边的沙漠和耸立的世界屋脊同样难以逾越。这样中国与外部世界保持隔绝,独立发展。从地理条件上看,以欧洲为代表的一些海洋民族,以岛为生存基地,向外扩展,商业贸易较发达,形成一种海洋民族文化心理,即相对外向、动态、开放的文化系统。而中国却由于境内高山阻隔、交通障碍造成各地区间联系不便,商业活动不多;大陆幅员辽阔,活动余地大,物产十分丰富,没有向外发展的动力,因此民族心理是自大、内向、稳定的状态。

其次,我们再看中国文化生成的经济环境。中国文化大体根植于农耕和游牧两种经济土壤之中,主流是农耕文化,并且主要体现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传统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水,以年降水线400毫米线为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长城也就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隔绝线。中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北温带,雨量充足,土地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会。如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恒河流域的印度、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都是古代农业发达地区,也是古代文明较发达的地区。

第三,我们看看中国文化生成的社会环境,这就是中国的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中国进入定居的农业社会以后,原始社会组织的瓦解不彻底,宗法意识就传承下来了。一般说来,中国的农村一个自然村落都是由一个家族繁衍而来,人们不同程度地具有血亲关系,实际上家构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基层组织。“国家”实际是“家族”的放大,形成“家国一体化”,在国家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家长,帝位的继承与西方社会不同,是特定的家族嫡系继承。梁启超就说过,我们中国的社会组织,不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家族为单位,齐了家,然后再治国。与宗法制度相联系的中国长期的专制政体,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正式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一直传承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由农业自然经济与宗法专制社会结构相辅相成,形成的一种以“内圣外王”为目标的伦理集权型文化模式。

最后,我们看看中国文化生成中人的条件,或者说中国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因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人的民族性格决定了管理的模式。

直接对中国人的性格的总结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西文化对比中逐渐达成共识的。在19世纪末,有一个名为亚瑟·亨·史密斯的美国传教士写过一本名为《中国人的性格》的书,他将中国人的性格总结为:保全面子、节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易于误解、拐弯抹角、顺而不从、思绪含混、不紧不慢、轻视外族、缺乏公心、因循守旧、随遇而安、顽强生存、能忍且韧、知足常乐、孝悌为先、仁爱之心、缺乏同情、株连守法、相互猜疑、缺乏诚信、多元信仰。

林语堂是一个学贯中西的学者,在他的《吾国吾民》中,认为中国人老成温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滑稽、因循守旧、有生活智慧、女性化、缺乏科学、无逻辑、凭知觉、有限的想象。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前心理学系主任彭迈克认为中国人的性格与下列价值有关:孝(服从、尊敬、赡养父母、尊崇祖先)、勤劳、容忍、随和、谦虚、忠于上级、礼仪、礼尚往来、仁爱(恕、人情)等。

不管怎么总结,有些东西是共同的,容忍、随和、谦虚、忠诚等等进入了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国人行为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