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时间:2022-01-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萧瑜,我国著名诗人萧三的胞兄。他比毛泽东小一岁,同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却比毛泽东高出三届。在这一段时期,他与毛泽东几乎日日同食同眠,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毛泽东与萧瑜正处在朝气蓬勃青年时代,他们想历练自己为国家社会服务。毛泽东背诵孟子的话回答:“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实,毛泽东一语道破天机,他们是在经历着“苦其心志”的过程。

在延安时期,有一次毛泽东在窑洞内与卫士李银桥闲聊,他回忆说:

“我在长沙读书时候,暑假和一个同学出去搞社会调查,走了许多路,见了各种人。也去看过一个大庙。是微山的寺院。好大啦,有四五百和尚呢……”

学生毛泽东这次是与同学萧瑜(萧子升)一起“游学”。

黄昏,他们来到微山脚下。两个和尚迎出庙门,打一问讯:“施主哪里来?”

毛泽东望一眼同行的萧瑜,不慌不忙解释:“从长沙来。我们不是施主,只是路过讨一碗饭。”

和尚笑了,将两个剃了光头的很像叫花子的年轻学生引入寺院。

萧瑜不安地嘀咕:“他们一定误会我们是经过长途跋涉来朝山进香的。”

毛泽东坦然道:“我们已经讲过来意,无须重复。”

但是,萧瑜还是解释第二遍;“师傅不要误会,我们确系来讨一顿斋。”

和尚自顾引他们向里走,淡淡道:“拜佛和乞讨本来就是一回事。”

禅院里有上百僧人在缓缓散步,目不斜视。两名学生被引入一间禅房:“你们放下包袱,先去沐浴吧。”

洗澡时,萧瑜琢磨道:“拜佛和乞讨怎么是一回事?”

毛泽东道:“都是不劳而食么。”

沐浴之后,和尚请两位学生到佛前烧香。毛泽东说:“我们是要见见方丈。”

和尚打量他们叫花子一般的穿着,犹豫道:“斋饭尽有,施主吃多少只管随意。方丈是不随便见客的。”

“这不符合佛祖的教义。”毛泽东反驳。

和尚打量毛泽东,又说:“方丈讲经说法时,你们也许能见见他。”

“那么,请给他传个信总可以吧?”萧瑜打开包袱,“我们写个条子你转交一下。”两个学生认真写了求见的条子,签名后交给和尚。不到十分钟,和尚便转来:“方丈有请,二位施主跟我来。”

方丈禅室清净简朴,四壁摆着经卷书刊,其中还有《老子》和《庄子》。方丈大约五十岁上下,面目慈祥。合掌施礼,然后请两位学生席地而坐。他注视一番来客,忽然抬手一指。

“这位施主是毛泽东。这位施主就是萧瑜了。”

“你怎么会知道?”毛泽东不胜惊讶。

“两位施主签了名的。”方丈瞟一眼桌上那两张笔体不同的字条。

“可是,你怎么能知道我们谁是谁?”萧瑜追问。

“毛泽东一个字要占两三个格,萧施主一个格里能写两个字。文如其人的道理贫僧略知一二。”方丈笑而不骄,把话题转向佛典。两位学生对佛经研究很少,只拣熟悉的题目谈。他们对中国古代经籍兴致勃勃谈了一个多小时。方丈很高兴,留他们同进晚餐。

吃饭间,毛泽东和萧瑜讲述了他们利用假期,决心步行湖南全省,考查社会的目的。

“可是,你们为什么要这样走呢?”方丈打量他们那叫花子一样的穿着。

“是的,我们有心不费一文钱。来自远方的挂单和尚不是也都一文不名吗?”萧瑜说。

“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毛泽东意气轩昂,“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权延赤:《卫士长谈毛泽东》,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46页)

方丈一震,闭目合掌,嘴唇翕动着,不知默念什么。

萧瑜,我国著名诗人萧三的胞兄。他比毛泽东小一岁,同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却比毛泽东高出三届。他俩同是“一师”杨昌济的得意门生,在1911—1918年之间,他们对当时军阀政府统治下的混乱局面、民不聊生的现状以及帝国主义列强意欲瓜分中国的咄咄逼人的气焰,怀有共同的忧虑和愤慨。两人各有自己的抱负,他们对国事日非也曾有过彻夜长谈,共同发起过“新民学会”(毛被选为干事,萧为总干事);他们一同组织新民学会的会员赴法勤工俭学,为造就一代英才而奔忙;他俩曾在身无分文的情况下,以乞丐的身份出游近千里,历访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真正深入到当时的社会底层,广泛接触了各个阶层的人物。在这一段时期,他与毛泽东几乎日日同食同眠,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毛泽东曾和美国记者斯诺谈到过这件事:“……夏天,我步行游历湖南省,走过了五县,一个名叫萧瑜的学生陪伴着我。我们走经了这五县,没有用过一文钱。农民给我们吃,给我们地方睡觉,我们到任何地方都被很好地招待着、欢迎着。”

毛泽东与萧瑜正处在朝气蓬勃青年时代,他们想历练自己为国家社会服务。方丈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打扮成叫花子模样,为什么要这样游走呢?毛泽东背诵孟子的话回答:“有道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对相貌不凡好端端的年轻学生,却要化装成乞丐,衣衫褴褛,沿街漂泊,身无分文,出游千里。风里来,雨里去,饥寒交迫,饱尝人间的冷暖,历尽世间的艰辛,忍受县太爷门卫和门房的百般刁难与辱骂,等等,不一而足。看上去,似乎有点恶作剧,也未免有些滑稽和可笑。也难怪老方丈搞不懂。其实,毛泽东一语道破天机,他们是在经历着“苦其心志”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方法,有意体验生活,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品格,这是常人所难以理解的。

游学湖南五县,是毛泽东与萧瑜践行孟子“苦其心志”精神的演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