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政治的思想学说

关于政治的思想学说

时间:2022-0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者,法家思想说到底是为了统治者治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在我们就来看他的寓言中涉及的政治思想。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为了论证自己提出上述的中心论点,韩非子举出了守株待兔的寓言。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示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这本来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韩非子却把这件小事与政治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意义。因此,在信中并没有举烛的意思。

第一节 关于政治的思想学说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代表者,法家思想说到底是为了统治者治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那么,韩非子也可以说是一位政治家。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是通过他的大量作品体现出来的。他的作品主要是通过寓言这一文体来体现。现在我们就来看他的寓言中涉及的政治思想。

一、《五蠹》中的思想论述

1.韩非子的政治思想。本部分韩非子所持的中心观点为:“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意思是,所以圣人不希望遵循古制,不效法成规旧例,研究当世的事情,就给它准备相应措施。

2.运用假设法按时间先后顺序的叙述来论证。

第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意思是,在上古时代,百姓很少而禽兽很多,百姓战胜不了禽兽虫蛇。然而有圣人产生了,他架木作为人住的巢穴,用来躲避一系列侵害,这样,百姓很喜欢他,让他在天下做王,称他为有巢氏。

第二,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意思是,在那时百姓吃的是瓜果蚌蛤,以致腹胃充满臭恶的气味而受到伤害,百姓有很多生病的。于是,又有圣人出现了,他钻燧取火用来烤熟并化解腥臊的食物,于是百姓很喜欢他,让他在天下做王,称他为燧人氏。

第三,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意思是,中古时代,天下洪水泛滥,而鲧和禹两人毅然率领百姓疏通河道。

第四,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意思是,近古时代,桀、纣统治残暴,天下混乱,而汤和武两人起兵讨伐他们。

3.文中有四次写到“笑,是哪些人?”

第一处为:“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意思是,今天,如果有人在夏王朝的时代再搭架并且构筑树木作为自己的巢穴,击打取火器来获取火种,一定会被鲧和禹嘲笑。

第二处为:“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意思是,如果有人在殷周时代再利用疏通河道的方法去消除洪水灾害,一定会被汤、武嘲笑。

第三处为:“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意思是,那么,在当今的时代如果有人再认为尧、舜、汤、武的治国之道是优越的,也就一定会被新时代的圣人所嘲笑。

第四处为:“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意思是,兔子是不可能再一次得到的,而这个人一定会被宋国人嘲笑。

总之,作者从他们为什么被人耻笑着眼,讲明这些人不明白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时代进步了,还要按照以前的老办法行事和思考问题,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4.比喻论证方法。为了论证自己提出上述的中心论点,韩非子举出了守株待兔的寓言。在此我们要理解什么是比喻论证方法?它属于喻证法的一种,喻证法(本文论点之后的文段)就是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证明论点。比喻论证重在相比,暗示其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此寓言的内容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意思是,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自家田地里有一棵树桩子,一只正在奔跑的兔子撞到树桩子上,撞断了颈骨而死。于是这个人就放下他手上的翻土农具而守候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还能再得到兔子。其实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的,因而这个人就被宋国人嘲笑。今天,希望用先王治国治民的办法治理当代百姓的人,都是守候树桩子一类的人啊。

守株待兔:株,树桩,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来比喻那些不经过自身努力而希望得到意外收获或成功的存有侥幸心理的人。现在比喻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灵活变通的人。

宋国人“守株待兔”的可笑行为形象而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他们眼光短浅,不能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们不能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盲目地效法过去帝王的治国法令制度一成不变地遵循并采用的人,他们会和那个宋国人一样成为后人永远的笑柄。

二、《说林》寓言中的政治思想

1.综述的内容为:“请许学者而行宛曼于先生,或者不宜今乎?如是不能更也,……卜子妻写弊裤也,……先王之言,有其所为小而世意之大者,有其所为大而世意之小者,未可必知也。……故先王有郢书,而后世多燕说。夫不适国事而谋先王,皆归取度者也。”

2.此部分的意思是,赞许古代的那些读书人去效法古代帝王那渺茫广远的治国措施,或许不适宜于今天吧!假如这样效法古代不能变更,……那就像郑县人卜子的妻子模仿破裤子把新裤子弄破一样,……古代帝王的话语,有涉及小事的,当今社会上却理解为意义重大的;有涉及大事的,当今社会上却理解为意义小的;这是没有人能够真正弄清楚的。所以古代帝王留下来的书就像下面说的郢人写的信,而后代的人多半像下面说的燕相解说郢人的信那样来做解说。不采取适合国事的措施而考虑效法古代帝王,却是回家取尺码的人。(注:此部分意思是选修教材第114页课下第1~5个注释的有机融合。)

3.让我们来看卜子妻写弊裤的故事。原文为:“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象吾故裤。’妻子因毁新,令如故裤。”本故事写韩非子通过卜子这个人让妻子给自己做新裤子的时候情愿把新裤子毁坏做成像以前的裤子。我们知道衣服在每一时期都有每一时期的样式和潮流,我们穿着要尽量地适应形势。这本来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韩非子却把这件小事与政治联系起来,赋予它新的意义。那就是我们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决心。然而这个人却墨守成规,按照韩非子的认识和意见效法先王而不知道变更,这是行不通的,是极端错误的。君王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也要因势利导和开创出新,要从实际出发去制定治国之策。

4.关于寓言“郢书燕说”。

第一,此寓言的原文为:“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说”通“悦”)

第二,郢人有遗燕相国书的原意是什么?郢人在夜晚开始写信,由于当时灯火不太明亮,于是就对拿蜡烛的侍者说:“举烛”。在不经意之间把这两个字写入自己的信中去了。因此,在信中并没有举烛的意思。

第三,燕相接到书信后是怎么样来理解书信中的内容的?首先加以解读,解读内容为把烛火举高,就是指崇尚光明;崇尚光明,就是指选拔有才有德的人任用他们。

第四,燕相解读后燕国的状况如何?燕王感到很高兴,因此把国家治理好了。

第五,韩非子对解读的理解是什么?韩非子认为国家治理好了是治理本身的原因,跟燕相的解读没有太多的关系。只是我们的后人却把意思理解或大或小了。同时得出观点,当今社会上的学者多数都像燕相解读郢人的信那样来解说古代帝王的话。

第六,郢书燕说的寓意是什么?郢,春秋战国时楚国的都城;书,信;燕,古诸侯国名;说,解释,比喻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5.关于寓言“郑人买履”的几个问题。

第一,此寓言的原文来源为:“郑人有且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第二,故事过程为:郑国有一个人在买鞋之前,通过工具尺子测量了一下自己的鞋有多大,随手就放在座位上了。当他到市集上去买鞋时忘记带尺码了,回去取时,市集已经散了。有人对他说,你当时为什么不用脚去试一试鞋子呢?他说自己宁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第三,买鞋者的人物形象是什么?此人是一个信守教条和受框框严重束缚的人;是一个固执己见、不从实际出发的蠢人。

第四,寓意为:我们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要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去认识和对待,积极地去考虑问题。而这个买鞋者没有买到自己鞋的原因是他把那个量鞋的尺码当成法宝,认为它能够解决任何问题。但他又把那个法宝没有带来,而实际上买鞋者当时要是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其实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并且能够马上买到称心如意的好鞋。也不用白跑一趟,还没有办成事情。因此,我们不仅要实事求是,而且要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要学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第五,现实意义:我们在为人处世做事的时候,不要做像买鞋者那样的人,要灵活,要坚持原则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要从实际出发去看问题和解决事情。

三、乐羊食子和秦西巴释放麋鹿的典故

(一)关于“乐羊食子”的故事

1.“乐羊食子”故事的原文:“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其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堵师赞曰:‘乐羊以我故而食其子之肉。’答曰:‘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2.乐羊其人讲解。此乐羊非乐羊子妻之乐羊也。乐羊子妻之乐羊,以两件事最为人们称道。第一件事是乐羊拾金的故事。讲的是乐羊在路上拾到一块别人遗失的金块,回家后告诉了自己的妻子。妻子说: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食嗟来。况且我们拾到的是别人遗失的金子。乐羊听此话后,就把此金块丢弃在野外。第二件事是乐羊妻子断机杼的故事。乐羊出外游学一年就回家了,妻子问其原因。乐羊就说是想念家乡了。妻子于是就拿剪刀把织布机上的机杼剪断,告诉乐羊学习就如织布机上的线一样不能断开。

而我们现在讲到的乐羊,一作乐阳,中山国人,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时期的大将,他是后来燕国名将攻破齐国七十座城池的乐毅的先祖。乐羊出身低微,为什么能够出任魏国将领呢?第一,得益于他最初是魏国相国翟璜的门客。第二,遇到战争形势和伯乐:中山国发兵侵犯魏国,于是翟璜向国君举荐了乐羊。可是历史就是这样捉弄人:乐羊的儿子乐舒却是中山国国君的将领,并且在两国交兵时曾杀死了翟璜之子翟靖。但是翟璜深知乐羊为人并且欣赏其军事才能,不计个人恩怨,力保乐羊为魏国将领。这样就为乐羊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3.分析。乐羊食子的原因是什么?文中讲到乐羊作为魏国的将领,而他的儿子却是中山国的将领。乐羊作为魏国的主将率兵进攻中山国。中山国为了迫使魏国退兵,首先把他的儿子悬挂在城楼上,而乐羊攻灭中山国的志气不减反而增强,进攻更加猛烈。接着,中山国杀其子并且送肉羹汤给乐羊。

乐羊食子的后果是什么?第一,他立下大功,攻下中山国。第二,因功劳受到魏文侯的怀疑即是不再信任有加。

(二)关于“秦西巴释放麋鹿”的故事

1.故事来源为:“孟孙猎,得麋,使秦西巴持之归。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而与之。孟孙适至而求麋。答曰:‘余弗忍而与其母。’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涕,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大怒,逐之。居三月,复召以为其子傅。其御曰:‘曩将罪之,今召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麋而不忍,又何况与人乎?’”

2.内容分析:第一,秦西巴接受孟孙的任务后做了什么事情?秦西巴护送猎获的麋鹿,在路途中麋鹿的母亲流着泪一直紧随着秦西巴。秦西巴看到麋鹿母子哭泣得十分伤心,不想让他们母子分离,于是就把麋鹿给释放了。第二,秦西巴释放麋鹿的结果怎么样?对于结果我们要分两个过程来理解。首先是引起孟孙氏的大怒,被驱赶并放逐。最后在放逐三个月后,被孟孙氏任命为他儿子的师傅。第三,在短短时间内被放逐却获得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引起别人的猜测和疑惑。文中写到面对自己御者的疑惑,孟孙氏作出了解答:对于一个小小的麋鹿的生命尚且怜悯,更何况是对人的生命呢?

(三)由上述两个小故事的讲述韩非子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我们从中获得怎样的道理?

1.结论是:“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2.对上句的理解是为人巧妙的欺诈比不上笨拙的诚实。乐羊因为有大功而被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过而更加受君王信任。

3.本部分反映韩非子的政治观念中臣下与统治者之间怎样才能够做到相互之间赢得对方的信任。首先我们从两个实例中统治者的表现来对统治者对臣子不信任的理由进行思考。第一个实例理由是“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意思就是连自己的儿子都能够当食物吃掉,还有谁他不忍心吃呢?第二个实例理由是“夫一麋而不忍,又何况与人乎”。这里两位统治者都是从臣子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的细小事情中窥见臣子性格中所具有的品质和自己希望作为臣子应该具有的品质。现在就来看两个实例中统治者都是从臣下对自己身边人或事物所具有生命的重视还是轻视的程度来考虑。的确,一个臣子为了自己立功连自己儿子的生命都在所不惜,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和理解。著名兵家战将吴起为了当上将军替国君打仗,连自己的妻子都杀死了,为的是获得君王的信任,结果又如何呢?还不是落得不被君王信任的地步吗?乐羊就是这样的呀!而秦西巴却对一只小麋鹿的生命都怜惜,对物尚且如此,何况对人的生命呢?也许他们两人的结果都是他们自己造成的。第二,从臣子的不同命运来看,从臣下的角度来思考。那就是要做一个热爱生命,热爱我们身边的亲人并且尽忠于国君的人。我们不应采取欺诈的手段,其实一定的诚实、一定的笨拙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第三,作为臣子要认识到伴君如伴虎,统治者有时是变化无常的,自己随时就有可能被君王所抛弃。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识时务为俊杰。第四,做臣子是这样,做普通的人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个人不是孤立的存在,个人属于组织,组织有领导,个人要服从领导的领导。要想赢得其信任和栽培,就得老实,就得具有良好的品德,品德是一张无形的名片,打好品德牌,对于我们很重要。

四、关于“卫人嫁其子”的故事

1.故事原文为:“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妇人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2.内容讲解。卫人的女儿出嫁时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女儿的?一定要偷偷地积聚一些财物。给别人做妻子被男方休掉,是正常的事情,始终在婆家生活下去是一件侥幸的事情。

受到父亲教诲后的女儿出嫁后在婆家的表现如何?卫人的女儿真的按照其父的要求去偷偷地积聚财物,婆婆知道她私自积聚财物而把她逐出门外。

被逐出婆家的女儿回到家里时卫人的反应如何?一般来说,女子被休掉回家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不仅自己丢人,家里的父母也应该感到丢人才对。而这里写到的卫人不仅不感到自己有对教育子女失职的责任,反而却以自己的财富增加而认为自己很聪明。

3.韩非子由此得出结论:现在作为君主的臣子担任官职都是像那个卫人一样。

4.关于卫人的人物形象的思考。第一,身为人父,有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职责和责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子女做人做事要养成优良的品德。既要尊敬父母,又要懂得尊重别人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而他有失教育之责,在女儿出嫁之前说的那番话,就是对女儿的一种误导。首先,作为父亲要为女儿的一生幸福做好规划和教育。女儿出嫁到夫家,是一生的事情。作为父亲有责任告诉女儿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但是这个卫人却教育女儿到夫家一般不会长久,违反了“父母为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古训。第二,要为以后做准备,要积聚财产是一种错误的教育。女子嫁到了夫家,组成新的家庭,生活在一个新的集体里面。新的家庭同样会涉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财产等问题。财产是全家人共有的,不是某个家庭成员的财产。而卫人的女儿偷偷地积聚个人财产是犯大忌的。第三,在我们看来这个卫人是毫无羞耻之心的,他不仅不反思自己的失职,反而在他心中只有钱是最重要的。

五、郑武公欲伐胡与智子疑邻

(一)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

1.郑武公目标是讨伐胡国,为此首先采取结亲示好的办法。具体就是: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从这里看出他的目的是讨好胡国。然后他精心策划一场阴谋。现在来看他的阴谋所在:“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意思是说郑武公说郑国准备用兵,可以首先讨伐哪个国家呢?大臣关其思因为主张讨伐胡国遭到武公的杀害。郑武公还说胡国与郑国是亲于兄弟的国家。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

2.郑武公采取上述措施的效果如何?原文为:“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就是说胡国的君主听说这件事后,认为郑国的君主是自己的亲戚,因而没有必要防备他,这样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最终郑武公攻灭胡国的目的达到了。

3.郑武公目标实现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步是为了麻痹对方先投其所好,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君,结成亲戚关系。第二步是通过杀臣进一步使敌人放松对自己的警惕。第三步是突然袭击敌国。总之,郑武公的成功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因为他牺牲了自己的女儿和臣子。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郑武公作为君主的险恶,真是无毒不丈夫。臣子关其思就是没有猜透君王的险恶用心而无端丢掉了性命。同时也反映出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功是要付出代价的道理。尤其是政治方面,君主的心思是人们难以猜测的。

(二)智子疑邻的故事

1.故事的原文为:“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内容分析。事实是富人家的墙坏了。面对此种情况,有两个人对其发表了看法和建议。一个是这个富人的儿子,他主张如果不把墙修筑起来,一定会有盗贼。另一个是邻人之父,也说过这样的话。在还没有修好的当天晚上,果然富人丢失了大量的财产。结果富人的家里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邻人之父是偷盗财物的人。同样是说过相同话的人,却因为身份和地位的不同受到的待遇迥然不同。

3.邻人之父受到怀疑的原因是什么?邻人看到那种场景后所说的那番话是从关心别人的角度出发却受到怀疑,要害之处就是两个人所处的地位和财富不同。富人所处的地位决定他时时刻刻担心自己的财产会不会被偷盗,会不会丢失。而他们所防止的对象就是穷人,穷人自然就是他们首先怀疑的对象。那个邻人之父又说过那个墙如果不修的话会出现的不好结果,这就更使他处于被怀疑之境地。所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符合场合。

(三)综上两则材料韩非子得出的认识是什么?

原话为:“此二人说者皆当矣,厚者为戮,薄者见疑,则非知之难也,处知则难也。”前文中的关其思和邻人之父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但是重的被杀死了,轻的受到怀疑。因此,我们应该知道不是明白事理困难,而是明白事理后如何正确处置才是困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