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入  各位团友,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著名的。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无锡位列全国第五。显然无锡的重商文化底蕴深厚。  无锡也是华东旅游线上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有锡诊,天下弊;无锡父,天下济。但矿物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根据地质结构分析,无锡地区不存在生成锡矿的可能。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
无锡概况_华东导游实战宝典

导入

  各位团友,在华东线的旅游城市中,无锡是因濒临美丽的太湖而著名的。这座山水造就的城市,因为水而兴盛繁衍,因为山而钟灵毓秀。水,是这座城市的血脉;山,是这座城市的脊梁。山和水,铸就了这座城市的性格和独特的文化形态。

  无锡,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选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全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 ,连续多年入选《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两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均列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江阴的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在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无锡位列全国第五。显然无锡的重商文化底蕴深厚。

  无锡也是华东旅游线上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传承千年的鱼米之乡,历久弥新的工业摇篮;这里风光绝美,陶冶了人们的文化气质;这里教育发达,培养了无数的杰出人才。濛濛烟雨,秀美江南,祥和文明,宜居之城”是对无锡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概括。

  在这个“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中,景色宜人,人文荟萃,吸引了南来北往的嘉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灵山脚下沾灵气,锡惠山前品二泉,

鼋头之上抒胸襟,三国水浒话古今。

地理位置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江苏省南部,东距上海128公里,西离南京183公里,北依长江,南接浙皖,中抱太湖,京杭大运河贯通市区(请大家看窗外,这条河道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无锡是苏南地区的交通中枢、长江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无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沟纵横,河网密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无锡辖三市:锡山市、江阴市和宜兴市。全市总面积4 650平方公里,人口约430.65万,是江苏省第二大城市

历史

  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早在7 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氏族聚居。无锡先民的原始文化先后属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和丰富了太湖流域辉煌的远古文化。

  公元前11世纪末(距今3 100多年),商朝末年(通过《封神榜》和《哪吒闹海》的故事大家对这一历史时期肯定有所了解),北方姬姓部落首领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荆蛮,携弟仲雍,南来梅里(今无锡梅村)定居,并入乡随俗,断发文身,受到当地百姓拥戴,被奉立为君主,筑起城郭,建立荆蛮小国,自号勾吴,筑吴城。太伯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相传他率领众人开凿了长数十公里的太伯渎(俗称伯渎港)。还栽桑养蚕,制陶冶铜,“数年之间,民人殷富”。

  周灭商后,因泰伯无子,周武王追封仲雍的五世孙周章为吴君,建吴国。从泰伯至阖闾共24世,前后600多年,梅里一直是吴国的都城。公元前514年,吴国第二十四代君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阖闾大城”,并迁都于今天的苏州市。泰伯、仲雍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带入江南,与江南地区原有文化有机融合,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吴文化。留下了伯渎港、阖闾城,以及东汉时期的泰伯庙、泰伯墓等许多富有特色的文物古迹。现在我们常说的成语“难分伯仲”就源于泰伯、仲雍的典故,指他们兄弟之间美好的情谊。梅里六百春秋,创造了灿烂的古吴文化。无锡以江南文明的发源地彪炳史册。

  从泰伯奔吴起,就注定吴地人有着谦让的品德和包容的精神。据史料记载,泰伯让王位的崇高德行,深受历代朝野文人学士,骚人墨客所景仰,尊他为“让王”、“让王爷”。孔子在《论语·泰伯》篇云:“泰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为《帝王世家》之首。唐代诗人皮日休写了七绝诗:“一庙争祀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氛;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明初,建文帝被其叔父永乐赶出南京,来到泰伯墓地时感慨万分,写了《题泰伯墓东壁》诗八句:“远隐停骑泰伯乡,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荆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基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句吴至德邦。”三千多年来,歌颂泰伯以及梅里句吴的诗歌,有记载的不下300首之多。

地名由来

  “无锡锡山山无锡”,提起“无锡”这个地名的由来,上了年纪的无锡人便会用饱经沧桑的口气这么说。的确,无锡有座著名的锡山。但为什么又偏偏叫作“无锡”呢?

  《无锡市志》(1995年)专辟一节,说明“无锡”的来源。

  历史上的无锡曾经有过梅里、吴墟、梁溪、金匮等的称呼。“无锡”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据一些古籍的记载,说是在周平王东迁时(约在公元前770年),惠山东侧发现了锡矿。锡在当时是冶炼青铜器的原料,于是爆发了当地人和外来者长达几百年的流血冲突。到了战国末期锡矿日渐减少。公元前224年,秦始皇大将王翦率军攻克兰陵(常州)后,在锡山驻扎,埋锅造饭之时,发现一块石碑,上刻:

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

有锡诊,天下弊;无锡父,天下济。

  “无锡天下宁”表达了人民渴望安宁太平的生活,因此“无锡”的名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成为城市的名称。关于无锡还有一个趣谈。王莽新政时期,大改郡县名称,而且喜欢颠倒原意,就把“无锡”改为“有锡”,后来到东汉时期又改了回来。

  这一美好的传说,在战乱频繁渴望太平的年代,肯定是深得人心的。但矿物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根据地质结构分析,无锡地区不存在生成锡矿的可能。也有专家认为,根据阳山是座火山,以及马山有锡矿矿化现象的情况分析,古代有些许锡矿被挖尽的情况也不能排除。陆国新先生则认为,这里可能有一个历史的误会:即使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山湾一带还能找到铅锌矿苗(方铅矿,细如发丝)。而铅锌矿在全国分布极广,也许当时百姓争采的是铅,铅与锡外表相似,也是“青铜”中的一种成分。

  另一种说法认为“无锡”是古越语地名之一。“无”是发语词,无实义,“锡”的原意因古越语佚亡已久,无从考证。这一说法是当今一些地名学者、语言学者、历史地理学者在总结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大量地名的调查研究而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无锡”和江浙地区其他许多地名,如夫椒、余杭、句容、姑苏等一样,都是属于齐头式地名,冠首字虽然写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语的发语词,无实义。这些地名随着古代吴越地区的氏族迁徙、流散和与华夏族的融合,原义渐至湮没,但一部分却因用汉字记录同样的音而保存下来,后人不知道由来,往往望文生义,妄加解释。

  还有学者认为,“无锡”是因为生活在无锡的一个古越人部落以一种“治鸟”为图腾而得名,其本义应是“神鸟”。

  无锡溪水条条,自古城南梁溪河最美,据说此河为东汉名士梁鸿所开,故无锡又称“梁溪”。提到梁鸿,大家不一定熟悉,要是说到形容夫妻相敬的成语“举案齐眉”的故事,这个人物就瞬间高大起来,他可是夫妻恩爱、幸福和谐的典范。

  每当丈夫梁鸿回家时,妻子孟光就托着放有饭菜的盘子,恭恭敬敬地送到丈夫面前。为了表示对丈夫的尊敬,妻子不敢仰视丈夫的脸,总是把盘子托到与眉毛齐平,丈夫也总是彬彬有礼地张开双臂举手接过盘子。“举案齐眉”后形容夫妻相互尊敬,很有礼貌,很平等,赞美夫妻恩爱。

地方经济

  无锡自古以来经济就较为发达。公元7世纪初,隋炀帝下令开凿京杭大运河,无锡正好坐落在江南运河的中间。从此,大运河无锡段北接长江,南连太湖,与京、津、冀、鲁、豫、皖、浙等省舟楫相通。加上它境内河道纵横,与邻近的苏州、常州、江阴、常熟、宜兴、溧阳等市县交通便利,自7世纪末以来,来往这里的商旅络绎不绝。明清时期,粮食、土布和茧丝业就已蓬勃发展。随着手工业的兴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无锡逐步形成了江南有名的米市、布码头。

  米市:早在元代,无锡已是邻近县上交漕粮的集中地。明代,由于兴修水利和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的推广,无锡粮食产量稳定。至清代,清政府把浙江各州府的漕粮转到上海、无锡采办,又指定江苏各县的漕粮在无锡集中转运。无锡米市得到进一步发展。至清末,无锡年办漕米130万石。同时,由于无锡米市粳、籼、糯品种齐全,数量充足,储运方便,上海、浙江等地粮商都到无锡采购,江苏产棉区大多也到无锡购米。于是,无锡成为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的大米市。

  布码头: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万~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万~1 000万匹。光绪年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占苏、常、镇三府生丝总产量的38.83%,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 “一年也有数十万斤之巨”。同时,无锡输出生丝近10万公斤,价值48万海关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六成销往周边地区。无锡 “布码头”,与汉口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近代,无锡经济的辐射力逐渐增强,成为江南的一个经济中心城市,因工业发达、商业繁荣而素有“小上海”之称。

  如今无锡是中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和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又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凭借改革开放的活力,无锡人民创造了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辉煌,跨入了全国综合实力50强和投资硬环境40优的行列。所辖锡山市多年评为全国百强县之首,号称“华夏第一县”。

无锡特产

太湖三白

  太湖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银鱼又是江苏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不比鲜银鱼逊色。

  太湖白鱼:白鱼又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廷。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捞,使之长盛不衰。

  太湖白虾: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大家所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

无锡的“假、大、空”

  无锡的惠山泥人油面筋和酱排骨是久负盛誉的传统工艺品和传统名特产。惠山泥人已有四百多年历史,造型千姿百态,精致优美。油面筋和酱排骨味道鲜美。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着“假、大、空”之称的惠山泥人、油面筋和酱排骨。

  假——惠山泥人:蜚声中外的惠山泥人,始于南朝,盛于明代,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惠山泥人题材丰富,技艺精湛,惟妙惟肖,雅俗共赏。产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手捏泥人。构思巧妙,做工精细,郭沫若先生赞其“人物无古今,须臾出手中”。属泥人精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另一类为泥人、石膏工艺品。用模具成批生产,量大,价廉。惠山泥人即可作案头摆设,点缀环境,又是馈赠亲友之高尚礼品。无锡惠山泥人厂生产的泥人,涉及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文、历史人物、现代人像乃至动物,数千个品种,远销五大洲。

  关于惠山泥人的来历,有段神奇的故事。

  相传在明代洪武年间,有一天,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在五更三点上朝启奏皇上:“臣夜观天象,发现无锡龙山(即惠山)有龙脉龙气,将要出三斗三升芝麻多的文官和三王十八将大乱南。”朱元璋大吃一惊,急问:“如何是好?” 刘伯温笑着说:“待臣前往无锡细察一番,便有主张。”

  刘伯温来到无锡,登上龙山,朝东、朝南、朝西、朝北望了又望,然后蹲下身子,抓起一把泥土,捏一捏,竟粘成了一个泥团。他看看手上的粘团,再捏捏、看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刘伯温立即吩咐随从晓谕龙山脚下众老百姓:大明天子深知民间疾苦,特派军师前来龙山察访,今发现龙山泥土可以捏成泥人卖钱度日,变泥土为乌金,无锡人将永世享受不尽。刘伯温随即招来一些能工巧匠,用泥土捏成了许许多多头戴朝冠、身穿朝服、脚蹬朝靴的文官武将,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人见人爱。

  那时候,龙山脚下的老百姓因日子过得十分贫困,都以为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呢。于是家家户户拿起铁锹到山坡上去取泥做泥人。没几天,龙山街上开满了大小店家、摊位。

  刘伯温看到龙山脚下泥人店铺越开越多,暗暗高兴。一天夜里,他与随同前来的太监开怀畅饮。酒过三巡,太监忍不住轻轻问他:“军师,皇上派你来办理安邦定国的大事,你为啥叫无锡老百姓大做泥人?”刘伯温带着几分醉意,得意地仰天大笑,说:“公公有所不知,我是叫此地尽出泥王泥相、泥臣泥将,这岂止三斗三升,我要刨得龙山一丝龙肉也不剩!”太监又追问:“军师计策虽妙,可龙山不死,后患无穷呵!”刘伯温安慰他说:“公公不必担忧,山人还有对策。”

  过了几天,刘伯温突然调300士兵,在龙山南麓青山湾前的山坡上安营扎寨;并下令把这一带树林统统砍掉,从中选了一块地方,准备开凿一口深井。附近老百姓眼看树林被毁,断了他们樵柴生路,都气愤地跑来找军师说理。刘伯温呵呵笑道:“我是见你们吃水困难,特地为你们打算,井挖好了,大家得益匪浅呵!太监不知他葫芦里卖啥药,老百姓走后,悄悄地问道:“军师,你凿井到底为啥?”刘伯温嘴巴一努,回答:“这凿开处是紧连龙颈的龙脉,井一开凿,不就断了龙脉、斩了龙颈?嘿,我叫无锡人守着这座死山,世世代代尽出瞎子、聋子靠讨饭为生。”说完,两人不约而同冷笑起来。谁也没料到,两人说的悄悄话,竟被龙山听得清清楚楚。龙山越听越气,气得九个山峰顿时颤动起来,把刘伯温和太监颤得跌跌撞撞,滚到了山脚下。龙山的龙脖子也气粗了,一股怒气迸发出来,一瞬间天动地摇,“哗”一声巨响,在青山湾前山坡上长出了一座小山。第二天一早,刘伯温赶到打算凿井的地方一看,只见那里已平地隆起一个山头,吓得目瞪口呆,灰溜溜地带着随从回南京去了。

  这座小山,无锡人现在还叫它“产山”。无锡有句谚语“一夜长产山”就是这个出典。因为产山是龙山气出来的,所以产山上的泥土粗、无黏性,做不得泥人。龙山未死,龙山的泥土能做泥人,无锡人捏泥人的手艺却从此一代一代传下来了。

  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胖墩墩的它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提起大阿福,这里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人们谈兽色变。但是,事物总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帖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躲灾避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大——无锡排骨:无锡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从问世到现在已有140年历史。相传“无锡肉骨头”是济公和尚为了报答三凤桥肉庄老板的施舍,而献出配方烹制成的,从此无锡肉骨头以色泽酱红、 香味浓郁、骨酥肉烂的独特风味,连同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使三凤桥肉骨头名声大振,百年不衰。其实,酱排骨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无锡南门莫盛兴饭馆为了充分利用剩下的背脊和胸肋骨,加调味佐料,煮透焖酥,起名为酱排骨,当作下酒菜出售。1927年,慎馀肉庄开张后,对肉骨头的烧制技术做了明显的改进。随着无锡经济的发展,外地游客日益增多,肉骨头深受大家青睐,一时间无锡酱排骨声名鹊起。无锡酱排骨是采用猪肉肋排或草排,配以八角、桂皮等多种天然香料,运用独特的烧制方法,烧制出的排骨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甜咸适中。1982年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在无锡拍摄了酱排骨的烧制销售情况。

  空——清水油面筋:各位团友,不知大家是否喜欢吃油面筋?我个人可是很喜欢吃被称为素斋中的“山珍海味”的油面筋。油面筋既可加在各种素食中,也能与各种肉类配伍,炒、烧、煮汤都很好吃。尤其是在油面筋中塞进肉糜制成的肉酿面筋,经得起久煮,不破不碎,口味极佳。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油面筋早已成为无锡著名的土特产了。

旅游资源

  无锡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处太湖之滨,集江、河、湖、泉、洞、园之美于一体,自然风光得天独厚,是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无锡第一美——山水美。无锡拥有“吴中胜地”之称的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兼具湖海之美,湖中“七十二峰”伫立,山清水秀。无锡还有被乾隆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郭沫若誉为“太湖佳绝处”的鼋头渚。

  无锡第二美——园林美。因范蠡而得名的蠡园,寄畅园,锡惠公园,赏梅胜地梅园。

  无锡第三美——古迹美。吴文化,泰伯庙、南朝南禅寺、明代东林书院,明代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晚清著名思想家外交家薛福成钦赐第(观巴黎蜡人馆)、现代学者钱锺书故居、徐悲鸿纪念馆等。

  无锡在巩固发展传统风景旅游的同时,近年来相继建成了号称“东方好莱坞”的太湖影视城、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包括唐城、三国城、水浒城等一批集影视、文化、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景点。使游客们在观赏太湖山水秀色的同时,又领略了中国古典名著中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真可谓“上有小天堂,下有苏锡杭”。

太湖与无锡

  朋友们,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现在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在太湖之滨,在我眼里的她,文化含量、知名度,永远是中国湖里的第一。为什么?因为浩渺烟波三万六千顷的太湖,孕育了吴越文化,江浙一带千百年的历史!

  太湖它是中国东部近海区域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第三大湖),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北临无锡、常州武进,南濒湖州,西接宜兴,东邻苏州,水域面积约为2 250平方千米。

  相传,远在四千多年前,我国治水祖师夏禹在太湖治理水患,开凿了三条主要水道,东江、娄江、吴淞江,沟通了太湖与大海的渠道,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禹治水于吴,通渠三江五湖。”

  关于太湖的形成,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王母娘娘要做寿了,玉皇大帝叫四大金刚抬去了一份厚礼。王母娘娘看见后,高兴的连嘴都合不拢了。原来玉皇大帝送的是一个大银盆,里面有72颗特大的翡翠,而且还有千姿百态的各种五色玉石雕琢的飞禽走兽,简直是一个聚宝盆;远远望去,还活像一只精致的大盆景呢,各路神仙都赞不绝口。大家看过《西游记》都知道,王母娘娘设蟠桃会,没请弼马温,结果齐天大圣孙悟空发了脾气,大闹天宫。他见一样打一样,当他看见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盆,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棒子打了下去,银盆便从天上落了下来,跌到地上砸了个大洞,银子便化作白花花的水,形成了三万六千顷的湖,因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字上面的一横落在下面就为一点,也就是“太”字,所以此湖就叫“太湖”。72颗翡翠就成了72座山峰,分布在太湖中间。玉石雕刻的鱼,就是现在太湖里肌白如银、肉嫩味鲜的银鱼。玉石雕刻的飞禽,变成了对对鸳鸯。只有走兽没有活成。

  当然这只是传说,让太湖增添一抹迷人的神话色彩。据科学考证太湖真正面貌是一个海迹湖,地理上称“瀉湖”。原来这里是一个大海湾,由于长江、钱塘江泥沙的冲积,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海湾因湾口被泥沙淤积成的沙坝所封闭而形成了太湖,以后在河水和雨水的作用下,海水逐年淡化,于是就成了淡水湖。因此也有人说它是“海的儿子”

  太湖的美,还美在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增添了迷人的色彩。传说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助勾践灭吴后,辞官离开越国。有人看见,范蠡携带西施,驾着一叶扁舟,出三江,泛五湖而去,杳然不知去向。太湖从此与范蠡西施结下渊源,据说范蠡从此隐姓埋名,化名陶朱公,成为中国制陶第一人,更是中国商人的鼻祖。美丽的西施泛舟太湖之上,养殖太湖珍珠。如今的太湖内湖就叫蠡湖,附近的园林叫做蠡园,据说是当年西施与范蠡隐居的地方,看来这些都是无锡对范蠡西施这对神仙眷侣的纪念,对于蠡园,无锡津津乐道的园林山水就有“四真四假”之说:鼋头渚真山真水,寄畅园假山假水,锡惠公园真山假水,而蠡园的特点是假山真水。对于范蠡,也可以说是当时的成功人士了,将军国大事玩于掌股之间,经商做生意又是这样的成功,最终还抱得美人归,真是人间伟丈夫也!

无锡名人

  无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古代的如顾恺之、李绅、李纲、邵宝、顾宪成、薛福成……都是无锡人。现代的著名人物有:民族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和荣毅仁,革命家秦邦宪(博古)、严朴和陆定一,文学家钱锺书,科学家钱伟长,音乐家王莘,漫画家华君武,画家徐悲鸿,还有那虽然出身贫寒但可称得上是世界级的民间音乐家瞎子阿炳……

  下面我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位无锡的名人。

徐悲鸿

  徐悲鸿为江苏宜兴屺亭桥人,是我国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我非常喜欢徐悲鸿先生的奔马图。徐悲鸿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 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同时,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徐悲鸿的代表作油画《田横五百士》、《徯我后》,中国画《九方皋》、《愚公移山》等巨幅作品,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按照徐悲鸿的愿望,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 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 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次年,徐悲鸿故居被辟为徐悲鸿纪念馆,集中保存展出其作品,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悲鸿故居”匾额。2003年,为了纪念和弘扬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的巨大贡献,设立了全国书画院系统最高美术奖项“徐悲鸿美术奖”。

钱锺书

  《围城》想必大家都读过,作者钱锺书先生就生于无锡。

  钱锺书出生于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他10岁入东林小学,在苏州桃坞中学、无锡辅仁中学接受中学教育。1929年19岁的钱锺书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

  1933年于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后,钱锺书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钱锺书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伦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文学士学位。之后随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1945年抗战结束后,钱锺书先生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受到冲击,并于1969年11月与杨绛一起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当年8月《管锥编》定稿。

  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 出版。

  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钱锺书先生一生淡泊名利。 例如,1991年,全国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录》,要拍钱锺书,被他婉拒。别人告诉他会有很多的酬金以及曝光率。他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还会迷信这东西吗?”再比如, 文革后的学术界,对钱锺书的文学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锺书一如既往的平静。他谢绝一切记者和学者的采访,曾有人把他的行为误读为“自命清高”。但深知他的夫人杨绛说:“他从不把自己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低调的做学问。”

华彦钧(阿炳)

  我对无锡的喜爱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二泉映月》这首中国古典名曲的热爱。那悠扬、低沉的乐曲就像是阿炳在向每一位听众倾诉他的人生悲剧,每每动情时,有潸然泪下的感慨。

  在无锡当地老人的印象中,阿炳是过去无锡一个司空见惯的街景,一个穷苦艺人的抽象符号。白天黑夜,长街短巷,这首今天名闻世界的乐曲《二泉映月》当初却是那么随意地在无锡上空悠悠回荡。

  1893年,在无锡香火很盛的道观洞虚宫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一个私生子竟在雷尊殿后面的小房里呱呱坠地,他就是阿炳,大名叫华彦钧。阿炳的父亲是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华清河,母亲是当地名门望族秦家的一个寡妇。俩人因真心相爱而结合,却难容于当时的社会,阿炳被偷偷抱出道观,不久,他的母亲被逼自尽了。

  当年,出生不久的阿炳被抱到无锡郊外东亭镇的一座老屋抚养,这是他父亲华清河的一位远方亲戚的家。在这里,阿炳度过了7年孤苦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的关爱,更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

  阿炳7岁的时候,父亲华清河把他带回道观,却不敢以父子相称,而是让阿炳拜自己为师,出家作了道士。华清河是一位精通各种乐器的道教音乐高手,从阿炳10岁开始,就对他进行严格的音乐训练,可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由于勤学苦练,阿炳小小年纪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17岁那年正式参与道场演奏,博得众人的一致好评。青春年少的阿炳长得一表人才,被人们称为“小天师”。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在阿炳21岁那年,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父亲华清河突然因病去世了,临终时才向阿炳吐露了他身世的真相。

  失去了唯一的亲人,阿炳非常痛苦。父亲去世前让他和一位堂兄共同执掌雷尊殿的香火,而那位心怀不轨的堂兄却找人设下圈套,勾引阿炳走上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的歧路。不久,阿炳坐吃山空,不得不交出道观的财权,而堕落的生活给阿炳带来了更致命的打击——他的眼睛瞎了。

  现在的音乐家在演奏这首《二泉映月》时,往往有一个奇怪的感觉:乐曲似乎是对痛苦人生的一种倾诉,但二胡上五个把位之间的跌宕起伏,又让人感到一种超越痛苦的强大力量。

  是的,在命运一次次将阿炳推入苦难的深渊时,他是极端痛苦的,对世道人心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他终日沉浸在冥想的世界里,千百次地和自己对话,世人在大街上为蝇头小利终日奔忙,他却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行走,渐渐地,他心里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把所遭际的一切苦难积攒下来,凝结成手指间的一串音符、一段和弦,就像暴风雨之后的彩虹,也像二泉的那一潭深水,月光下黑寂无声,白天里却是一汪澄澈明净。

  这首《二泉映月》是一种苦难人生的倾述,是中国的命运交响曲。

  1950年夏天,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教授携带着钢丝录音机走进了阿炳的家,录下了阿炳演奏的《二泉映月》、《听松》等六首乐曲,临走时,他们和阿炳相约,过些时候再来为他录音,谁知,仅仅三个月之后,1950年12月4日,阿炳就吐血不止,溘然长逝,那六首乐曲竟成了阿炳一生的绝唱。

  但是,阿炳留下的乐曲,尤其是《二泉映月》,以无与伦比的魅力感动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人们,被认为是发自人类心灵最深处的咏叹。日本籍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就流下了眼泪,他说,“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荣毅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吃完晚饭的市井百姓搬个凳子,聚在有电视的邻居家看《新闻联播》中的会议新闻,会被一位气度雍容的白发老者所吸引,他的仪态、风度和衣着与周围是如此不同,用“鹤立鸡群”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见多识的人,会指着电视屏幕告诉别人——“那是咱们中国头号资本家。旧社会时,半个中国的财富都是他们家的。”他,就是后来的国家副主席荣毅仁。

  这位红色资本家让平头百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什么叫格调:他每天不同的外套、衬衫都经过精心洗烫,不为大众所知的世界顶级品牌穿在他身上,得体、优雅而不张扬。

  荣毅仁也是无锡人。父亲荣德生清朝末年已是工商界名人,人称“棉纱大王”,其与兄弟合办面粉厂,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颗耀眼明珠。

  抗日结束,荣毅仁接掌家族在无锡的面粉厂,又先后任上海合丰企业董事长、上海三新银行董事长。建国前夕,荣氏家族其他成员和上海的其他资本家一样,纷纷离开大陆,而荣毅仁决定留下来。1956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把自己的商业帝国无偿交给国家,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做出了卓越贡献,赢得普遍的尊重。

  荣毅仁在上海解放后被誉为“红色资本家”,并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副市长、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要职。1957年,荣毅仁首次出任政府要职。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以老市长身份,为荣毅仁助选上海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应当选为领导人”。

  在“文革”中,荣毅仁身处逆境,周恩来总理给予了他无限的关怀。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荣毅仁开始了新生,先后担任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79年10月,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直属国务院的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邓小平以三顾茅庐之礼数,聘请荣毅仁来当首任总裁。不久,荣毅仁便以大上海资本家的经营谋略和中国政府的强大背景,将CITIC发挥到所向无敌的地步。

  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召开,在这次会议上荣毅仁被选为国家副主席。1998年荣毅仁从国家领导人的岗位上退下来。2005年10月26日20时31分,荣毅仁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荣毅仁的一生,始终在资本家与政治家之间转换。有一位香港记者这样形容荣毅仁:“身材高大、满头银发,一身法式双排扣西服,挺直的腰板,总给人以器宇轩昂的感觉。”其实,刚毅仁厚的荣毅仁喜欢的名言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结语

  2008年12月25日,无锡获选“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是这么说的:这是一座继承千年泰伯故里的荣耀,延续百年工商名城的辉煌。太湖之滨的明珠,正以江南锦绣繁华地的身姿,舒展尚德务实,和谐奋进的水袖,演绎一场关于幸福和感动的千古传奇——无锡。

  江南烟雨、太湖碧波,孕育了无锡的过往和现在。品西施范蠡泛舟太湖的美好,听糯软的锡剧唱腔,感悟灵山佛音,沉浸在《二泉映月》的曲调。“充满温情和水”的城市,今天我们愉悦地欣赏了这颗“太湖明珠”的迷人风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