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秦皇岛,一座与秦始皇息息相关的古城

秦皇岛,一座与秦始皇息息相关的古城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背靠燕山、东望渤海的秦皇岛,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尊号命名的城市。而这个美丽的小岛,历经风霜,渐渐与陆地相连,成为如今的秦皇岛。如今,秦皇岛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已经作为避暑胜地而闻名于海内外。此外,秦皇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多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足见澄海楼的巍峨与雄伟。

燕山脚下,雄关万里拥古城;滨海画廊,神奇浪漫秦皇岛。

背靠燕山、东望渤海的秦皇岛,是我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尊号命名的城市。山海关历经沧桑,老龙头弄涛舞浪,澄海楼巍峨雄壮。

秦皇岛北戴河

昔日秦皇求仙处,今朝滨海新名城

秦皇求仙的传说,赐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名字;浩瀚壮阔的渤海,赋予了这座城市绝佳的景色。

秦皇岛之名

秦皇岛,原本是渤海中一座荒岛的名字。

最初的“秦皇岛”是一个南高北低,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入海的孤岛。据《光绪二十四年中外大事汇记》记载:“该岛巨石积沙相杂成阜,高八丈余。兀峙海滨,岛前水内皆乱石,有平板桥由西岸达岛之麓,长十余丈。岸皆沙堆积成,有人烟数十户。”民国《临榆县志》记载:“山脉由东转西插入海中,横压水面,远望形如卧蚕。”光绪末年至民国初期,建成了秦皇岛港,这时的“秦皇岛”一名主要指港务局一带。民国时期,随着人口的聚集,才在此地设立行政机构,“秦皇岛”变成了行政区域名称。

秦皇求仙入海处

历史上,有关秦皇岛之名的记录最早可见于明英宗天顺五年(1461)杨琚的《秦皇岛》一诗,其中有“古殿远连云缥缈,荒台俯瞰水潺湲”之句。而后,弘治《永平府志》对秦皇岛则做了这样的记述:“秦皇岛在抚宁县东七十里,有山在海中,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万历年间(1573—1602),蒋一葵在《长安客话》中以春秋笔法生动地描述了秦皇岛之名的由来:“关(山海关)南六里有孤山,屹然独立于海上,四面皆水,俗呼秦皇岛……俗传秦皇至此山见荆,愕然曰:‘此里师授吾句读时所用朴也。’下马拜,荆皆垂首向地,如顿伏状,至今犹然。石上有秦皇下马迹,因名秦皇山。”

秦皇求仙处

位于燕山山脉东段丘陵地区与山前平原地带的秦皇岛市,因始皇帝而得名。

相传,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东巡至海,有齐人拦驾求见,禀告始皇帝,此处海里有三座仙山,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仙山上住的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大王若想万寿无疆,可以沿此登仙山,寻仙药。秦始皇于是便张贴告示,广招方士,共议求仙之事。燕国方士卢生见此告示,便毛遂自荐,表示愿带其弟子渡海求长生药。

随后,秦始皇派人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小岛作为入海之处。出海当天一早,卢生和弟子韩终、侯公、石生等人就在海边待命了。秦始皇以美酒祭拜仙山,以珠宝和瓜果犒赏即将出海的方士,随后,降旨命方士入海。秦始皇站在小岛山岩上,默默目送船队远行,直至船队消失在海天尽头。

如今,在秦始皇站立的小岛山岩上,可以看到后人所立的石碑,石碑上刻有“秦皇求仙入海处”七个大字。而这个美丽的小岛,历经风霜,渐渐与陆地相连,成为如今的秦皇岛。

渤海新名城

这座与秦始皇息息相关的古城不但把历史凝结在记忆里,还抓住时代的机遇,在竞争中求得了跨越式发展。如今,秦皇岛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已经作为避暑胜地而闻名于海内外。

秦皇岛港

山海关东门

此外,秦皇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多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由于位于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接合部,秦皇岛已成为一座拥有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的重要港口城市。

随着时代的发展,承载着悠久历史的秦皇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并因岛城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而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一颗闪耀的明星。

“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中的这一句最易引起天涯游子的共鸣。其中的“榆关”,指的就是今天的山海关。

历史上的山海关

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北依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明长城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关隘,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它是连接中原与东北地区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千米。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有东门“镇东门”、西门“迎恩门”、南门“望洋门”和北门“威远门”。东门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悬挂着“天下第一关”匾额,匾额的艺术风格与关山险隘的建筑格局十分协调。整个城楼奇特俊秀。

山海关作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关隘,经历过无数次残酷战争的洗礼。

明崇祯十七年(1644),闯王李自成与吴三桂所率领的清军的决战就发生在这里。据记载,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向清军首领多尔衮乞师求降,削发称臣,并拱手献出了山海关。著名的“榆关抗战”也发生在这里:日军侵占东北后,于1933年元月1日至3日入侵山海关,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中日两军鏖战山海关,揭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

如今,站在山海关城楼之上,俯瞰关外的大片原野,遥望蜿蜒起伏的角山长城,嗅着海风的沧桑味道,依旧可以感受到那段刀光剑影、炮轰弩射的历史。大气、磅礴、巍峨的山海关已屹立数百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凤凰叼来的山海关

关于山海关的传说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山海关建关的传说。

刘伯温铜像

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加强京城防务,派大将徐达和军师刘伯温(刘基)到山海关建城设防,限期一年完工。徐、刘二人领了圣旨出京,一路上快马加鞭,来到当时只有一座土城的山海关。

刘伯温察看地势后,认为旧地建新城,攻不能进,退不可守,便和徐达商议重新寻找风水宝地建造新城。正在二人苦恼之际,从东边飞来一只金色翅膀的大凤凰,叼起刘伯温随便插在地上的一杆大旗就向西飞去。徐达和刘伯温大吃一惊,立即向西追去。而后,只见大旗已经牢牢地插在一座山丘上。刘伯温来到大旗跟前一看,哈哈大笑,徐达不解,便问刘伯温所笑为何。刘伯温对徐达说:“这金翅凤凰真是神鸟啊,你看脚下,不正是一块宝地吗:离山不远,离海亦近,又是一座山丘。在此修起一道长城,往南伸入海里,往北直上角山,中间留下一个关口,就是东往西来的咽喉;再筑城池一座,把山丘围起来,内可屯兵百万,外可出兵征战,岂不是京城的一把铁锁?”说得徐达顿时眉开眼笑。

没过几天,民夫征齐,破土动工,南起渤海,北上燕山,一年之后,城池竣工,果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这个传说虽与史实不相符,但因极富神奇色彩,在当地广为流传。

弄涛舞浪老龙头

老龙头位于山海关城南5千米的滨海高地,是一座地势高峻的“入海石城”。如果把万里长城比作在中国大地上蜿蜒的巨龙,那么长城入海之地便是巨龙之首,由此得名“老龙头”。相传老龙头是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为防止蒙古骑兵南下而率兵修建的。

澄海楼

澄海楼是老龙头最为著名的建筑,曾有诗歌描绘:“长城连海水连天,人上飞楼百尺巅。”足见澄海楼的巍峨与雄伟。澄海楼是砖木结构的古楼,高14.5米,面宽15.68米,进深12米,共两层。澄海楼有乾隆御笔亲书的“澄海楼”“元气混茫”及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的“胸襟万里”三块匾额。其中,“元气混茫”配有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这些无不显示出澄海楼的气度。

澄海楼两侧的墙壁上镶有多块石碑,石碑上所镌刻的诗词均是帝王和文人墨客登楼时所题。澄海楼前的“天开海岳”碑,传说是唐代遗碑。

登上澄海楼,俯瞰海面,风吹浪动,涌起千层雪;极目远眺,潮落潮起潮涌“龙头”。

最初,老龙头是用来进行军事防御的人造屏障,但随着朝代更迭,疆域逐渐扩大,老龙头的军事作用减弱,却因其雄壮的风景而吸引了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骚客。乾隆皇帝曾站在老龙头之上,望着无垠的海水作过这样一首诗:“我有一勺水,泻为东沧溟。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这里乾隆皇帝把与老龙头相接的沧浪之水比作从自己勺子中倾泻而出的水,足见其胸怀之宽广,同时也可窥见老龙头之景的辽阔与苍茫。

老龙头雪景

秦皇古城多骚客,共筑华章永流传

秦皇岛历史悠久,风景如画。有关秦皇岛的诗词丰富多样。在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中,秦皇岛以超越时代的特色与魅力吸引着每一个人,从天子到官员,从民族英雄到文人墨客,几乎每个朝代都留有大量的墨宝,描绘着秦皇岛的英姿。

海之魅,山之味

历代许多伟人都曾站在秦皇岛这片土地,凝望大海,以自己的笔触描绘这片海的千姿百态。魏武帝曹操著名的《观沧海》,据说就是在秦皇岛市下辖的昌黎县,东临碣石山、遥望浩瀚的渤海有感而作:“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还有一些诗人用雄浑的线条勾勒出渤海宏大的气概,把大海的力量描绘得淋漓尽致,例如明代人邵逵的《秦皇岛》:“千寻浪拍纷如雪,万叠潮来吼似雷。”

秦皇岛地形起伏,重峦叠嶂,苍翠的山峰与深蓝的海面相互映衬。海的波动衬托着山的威严,尤其是屹立在海中的碣石山,在海水的环绕下,更显肃穆,清代人王曰翼的《碣石》就曾用“一柱孤悬霄汉傍,千秋禹迹旧茫茫”来表现碣石山跨越时空依旧屹立的雄姿。清代人李养和的《登角山》则把角山的草木葱茏描绘成“满径花香俱是药,半山松老尽成龙”。

山海关烽火诉离殇

秦皇岛不仅有美若仙境的山和海,更有带着烽火狼烟的山海关。在中国人的眼里,山海关就是边塞的代名词,与爱国、忠君、思乡、离苦等词语联系甚密。

流传下来的有关山海关的边塞诗歌数不胜数,光是以山海关作为诗名的诗歌就有很多。明代学者顾炎武的《山海关》对其地理位置的描述简洁而准确:“芒芒碣石东,此关自天作。粤惟中山王,经营始开拓。”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山海关》则描绘了夜色中的山海关,其名句“哀笳带月传声切,早雁迎秋度影高”婉转而深刻地表现了驻边将士对家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关切,让人读来仿佛回到了烽火连绵的岁月。

夜色中的山海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